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09-11-4 21:12 发表 韩清净曾有著作《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别释》,唯以后半部分较为简略,这点和窥基的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差不多,还是王恩洋的疏钞全文篇幅比较均匀。另本坛有白话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这些资料足资参考。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09-11-4 21:59 发表 敏公上师讲百法明门论提到过: 何以故?唯识是大乘义,蕴处界言识不揭阿赖耶,而摄在意处意界中,至大乘谈百法则揭阿赖耶,此爲识本亦即法本。故《五蕴论》但言万法未及唯识,而《百法》乃显唯识。唯识显而又无我 ...
原帖由 zq123 于 2009-11-5 15:18 发表 昨晚找过了,七八二识如果在十二处中,为“意处”摄,如果在十八界为“七心界中的意界”摄。好像是瑜伽记或枢要吧。---不过 即然你提出来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本质五尘中的色尘,是十八界中的初三界中的色界所摄怎样用 ...
原帖由 zq123 于 2009-11-5 17:01 发表 唯识应该不许“本质色”是十八界中的“色界(处)”所摄,这样的话,单单有法中的“色(处)”就已经简别掉了所谓“本质色”,并不需要“极成”再来多事。 ----------可是基师因明大疏的解说中,其自宗用“极成”所 ...
原帖由 zq123 于 2009-11-5 20:10 发表 请仔细看,那些是外延里面包括一些比如他方佛色(小乘不许还有其他佛),不是说体性是本质色。---误会了吧? 我的意思是你说如果唯识自宗许“本质色”非初三摄,那么“极成”之语有点多余。其实按大疏的意思,极成之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20:26 , Processed in 0.03940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