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安吾 于 2011-2-14 00:26 发表 至宝莲花喜欢像扎西拉姆多多那样写诗? 顺着下面这首百度 就找到了这个贴子 我為你流的淚 一定超過了四部洲的 海洋 我對你不捨的思念 終於讓我在 今生與你 重逢 我將追求傳說中 那不死之靈藥 那救世之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水没开 于 2009-4-20 21:54 发表 你会发觉,即使是仅仅发起利益他人的愿望,其依然有着无可估计的价值。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如果你能有一刻想得起利他,想得起你曾在今生发过的利他的誓言的话,请注意那一刻的经验,我上面说过的那种包容和勇气的力量会让本来如在惊涛骇浪中的苦难、恐惧、孤立无援等等骤然清涤了。且不说这会为将有的来生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即便就是那种感觉本身,那种活生生的勇气和感动本身就足以让人兴奋和鼓舞。对于苦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毕竟,解脱也不过就是“苦的止息”而已。 这算不算就是正见?如果是,我们就太混蛋了,怎么会把好好的一场梦却执着成为这样一场难忍的苦。但我们此刻却又明明摆脱不了,一切的爱,一切的好,于是,我们也在爱和好的糖浆中吸食着轮回的毒。而此刻我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们至少要知道它,知道它是怎样发生的。要不然,人生就真的太无望了,那死亡,将是一场彻底的无望。又有哪个笨蛋,愿意这样地活着呢?
原帖由 水没开 于 2009-4-20 21:54 发表 当心灵适在利他为人的状态时,它表现出一种具大的包容和勇气,这种包容和勇气仿佛让一切苦难变得渺小了,如果利他的心态能被发展至无形之巨时,一切有形实质的苦难或者就会如同一毫投诸太虚,微不足道了。这在人世间也有些可以比较的例子,比如让一位母亲去独自渡过一场艰难时,可能那就只是一种艰难,而如果让一位母亲准备带领她的爱子渡过一场艰难时,这位母亲的血液里流的可能就有勇气,原来应该一样的困境,而面对这样的困境的心情却完全不一样了。事实上,有什么环境,有什么世界是离开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呢?没有,佛教中有充份的教理可以论证这一点。我感受的那个世界,不过就是我们的感受而已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17:57 , Processed in 0.03689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