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永真

从室内设计师到佛教艺术传播者的蜕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6 07:47
从敦煌壁画保存的关于出家的仪式看,古时候也是简单的,但透着郑重。
戒坛是要,义净律师在那烂陀有亲见。 ...

藏传不也一样吗?别厚此薄彼。满世界的建造上百米的莲师像等佛像。虽然我也有随喜,但真实的意义有多大?
发表于 2016-4-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6-4-5 00:14
如果涉及三衣法服的话,她这么穿可能有点问题。常服么大概不要紧。
印象中只有上座部没有“袈裟依部派而 ...

您好!
上座部佛教内部,不同部派(上座部内部如今也是分很多部派)对于律的严苛程度不同,而会出现对于袈裟的如法与否的不同判断。

比如,泰国的大部派所穿的下衣,可以是一块未经割截、仅仅镶边的整布,而泰国法相应派则认为这样的下衣不如法,缅甸各部派也认为这样的下衣不如法。

我知道这么一个例子,别的不甚清楚。

发表于 2016-4-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6 07:47
从敦煌壁画保存的关于出家的仪式看,古时候也是简单的,但透着郑重。
戒坛是要,义净律师在那烂陀有亲见。 ...

不晓得藏传比如格鲁派是怎样的受戒仪式呢?更接近于汉传还是接近于南传呢
发表于 2016-4-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5 13:28
不是黄色的坏色还有啊。韩国僧衣的那种砖红色就好过中国的黑乌鸦色。

西元二、三世纪时,印度的佛教在戒律上分为五部,为标帜自己的宗派,三衣便有不同的规定,如后汉安世高译《大比丘三千威仪》中便举出萨婆多部著绛袈裟,昙无德部著皂袈裟,迦叶维部著木兰袈裟,弥沙塞部著青袈裟,摩诃僧只部著黄袈裟。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僧人都著黄色袈裟,正是摩诃僧只部的流传,虽然五部的衣色不同,但原来的赤色袈裟却在五部通用。   
西元七世纪时,义净法师传来的说一切有部的律制,谈到僧服的颜色是赤色的,而玄奘大师旅印时所见那揭罗曷国保存佛陀的僧只支是黄赤色,梵衍那国阿难弟子商那和修的九条僧只支是绛赤色,可见有部的僧衣是赤色的。
发表于 2016-4-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5 13:28
不是黄色的坏色还有啊。韩国僧衣的那种砖红色就好过中国的黑乌鸦色。

唯余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摩诃僧只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著黄衣。昙无屈多迦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胜。应著赤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著皂衣迦叶维部。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著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著青衣。
《舍利弗问经》
——————————————————————————————————————
你百度下。没坏处的。张口就来。只能让人呵呵呵了。
发表于 2016-4-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6-4-6 03:06
第一张图是不是为缅甸前总统的近圆羯摩?
较之汉地三坛大戒的隆重繁琐,上座部的近圆羯摩在汉地人看来可 ...

末学的想法与您有所不同。南传佛教流行的国家,在佛教传入的时候,属于文化落后的地区,佛教传入后,在上层的带领下,迅速成为全民信仰(西藏也类似)。汉地则不同,佛教传入汉地的时候,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已经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是有能力和佛教以及佛教的背景当时印度文化相抗衡的,再加上汉地天朝上国、诸夏四夷的一惯性观念,可以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虽然也有上层信仰佛教,但在正统思想上都被当做下流愚民的信仰而已,这种观念在明清士大夫身上更加明显。

所以佛教在汉地的传播是非常艰难的,随着佛教在汉地的没落,对戒律的重视也一日不如一日,三坛大戒的隆重,或许是为了激励受戒的人生起对戒律的敬重之心?
发表于 2016-4-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4-6 08:46
不晓得藏传比如格鲁派是怎样的受戒仪式呢?更接近于汉传还是接近于南传呢

接近南传。
发表于 2016-4-6 1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4-6 09:02
末学的想法与您有所不同。南传佛教流行的国家,在佛教传入的时候,属于文化落后的地区,佛教传入后,在上 ...

末学通过看电视节目和高僧传记是这么理解国家戒坛的:古代出家人太多了给国家带来经济压力,因此朝廷有了度谍制度,每年只发一定数量的度碟,也就意味着只有经过国家戒坛考试合格并受戒给予度谍的出家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合法的出家人,并在头顶烧几个戒疤做记号。。因此本来简单的在自己寺庙里师徒间的传戒行为就演变成行脚僧背上经书蒲团口粮风尘仆仆不远万里去国家戒坛考试挂单的大事件了,其受戒形式之隆重或许会安慰辛辛戒子们在几个月间行脚之辛苦付出吧,有兴趣可以看《一梦漫言》
发表于 2016-4-6 1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森林里碰到一个樵夫,樵夫所穿的袈裟是枯叶树皮的颜色,他们互相交换衣服后这件袈裟就成了袈裟的初祖。在宗萨仁波切指导的电影《小活佛》中无论皇宫、城市、服装以及扮演悉达多的演员外貌都比较符合事实,所以我想那个袈裟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发表于 2016-4-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仁青嘉措 发表于 2016-4-6 08:39
您好!
上座部佛教内部,不同部派(上座部内部如今也是分很多部派)对于律的严苛程度不同,而会出现对于 ...

对,您说的这种态度,就是我们所见的上座部的一般态度:认为三衣要么如法要么不如法,如果如法那就大家都可受用,不如法的话原则上谁都不能受用。
而藏传及汉传认为律本身就是分部派的,各部派的做法在其本部内都算如法,但不能跨部用。
(其实大部派被诟病的地方很多啊,法相应部原本就是因为认为与大部派已经无法共住,所以才成立的嘛。直到几十年前,在泰国两者彼此还是不共住,不共作僧中事的,如今怎么样不太清楚。不仅袈裟的式样彼此有争议,穿法上也是。比如对于通覆的使用范围问题。)
发表于 2016-4-6 1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王噶玛巴有关比丘尼戒的开示
授课上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藏译中:堪布丹杰
时间:2016年1月15日上午
地点:菩提迦耶 德噶寺
本来今年2016年要给予比丘尼戒,但我觉得如果没有准备妥当,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如法的准备,那就不太好,符合过去的戒律与如法,这是比较重要。虽然我们过去对传授比丘尼戒有过很多的讨论,但内容多半集中在选用什么戒本。选定戒本后,我觉得从今年开始要讨论的是,该如何进行以及有什么步骤等。比丘尼戒的传授不能轻忽,因为它将成为历史。
传授比丘尼戒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是一部僧授,另一种是二部僧授。一部僧授的方式主要以比丘为主,在藏地、汉地都有这样的传统,但以这样的方式授予比丘尼戒有些争议,既然有比较没有争议的二部僧授,也就是由比丘、比丘尼共同传戒,我觉得就不用刻意局限在一部僧授的方式上。因此从2015年开始,我试着从汉地邀请比丘尼来传戒,而且在2015年的藏传佛教教派领袖的会议上,也决定了藏传的比丘尼戒可以受自于其它派别的比丘尼。按照会议的这个决议,我们想从汉地邀请比丘尼来授戒,但这个过程也不是太容易。
总之,基于以上的一些原因:一是我们要谨慎,二是邀请上的确需要时间等等,所以今年我们不会直接给予比丘尼戒。
另外一个原因是:依照藏族的文化,我们在进行很多事情之前,尤其是像这样比较大的正式活动之前,需要看看历算是否是良辰吉日。在我们内部决定今年要给予这个比丘尼戒时——当然这个没有对外公开,我们看了一下历算,结果发现今年是凶年,因此今年还是不传授比丘尼戒为好。
总之,今年我们会讨论一些传戒的细节,希望在2017年正式给予比丘尼戒。另外,有一些外国尼众也想要接受比丘尼戒,但是这个部分还需要讨论。我自己的想法是,第一次给予比丘尼戒的对象,是以藏族和喜玛拉雅地区的民族为主,之后的第二、三次传戒才开放给外国的尼众。当然这还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之后的会议上会再讨论。

——————等到明年看看藏传比丘尼穿什么三衣就会明白了
发表于 2016-4-6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清月现 发表于 2016-4-6 12:50
法王噶玛巴有关比丘尼戒的开示
授课上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藏译中:堪布丹杰
等到明年看看藏传比丘尼穿什么三衣就会明白了

比丘尼更持上下二内衣,合三衣而为五。
发表于 2016-4-6 1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清月现 于 2016-4-6 13:35 编辑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6-4-6 13:05
比丘尼更持上下二内衣,合三衣而为五。


请问五衣中有没有三衣?

如果有的话我只看三衣就好,我不想跑到印度去问比丘尼:阿尼拉,能不能把你的内衣拿出来给我看一下
发表于 2016-4-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6-4-6 13:05
比丘尼更持上下二内衣,合三衣而为五。

据说授予比丘尼戒会导致教法的衰弱,但女性没有具足戒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又似乎很不合理

您认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理由,授还是不授好呢
发表于 2016-4-6 1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6-4-5 00:14
如果涉及三衣法服的话,她这么穿可能有点问题。常服么大概不要紧。
印象中只有上座部没有“袈裟依部派而 ...

我觉得她这么穿挺好看的,虽然出家了没怎么打扮,但主要看气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6-11 01:10 , Processed in 0.03494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