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弃昧

请福智快快公开自己属何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網路
不速之客   劉X雲整理


  參加營隊的義工,除了在事相上歷事練心,實踐廣論,最盼望的是小組提升時間,不僅是自己的小組,別組的小組提升時間 也很渴望進去隨喜一下。
      今年大專營有某師姐,有一次路過一間教室,看見好多義工 在聽開示,這不是她的組,可是聽眾中 也有她的同組義工,她很想進去,可是又不太敢,於是她請示了如偉法師,到底該不該進去?
  如偉法師說:「妳自己可以判斷,當時的情況是否可以進去。希求佛法 是為了淨化自己,當然是好事,但是要想到妳的突然出現  是否會影響別人。如果同修的桌上 擺著飲料或吃的食物,可能這是一場比較隨興的開示,妳進去 可能不太會干擾同修聽法。
如果同修莊嚴肅穆的聽法,妳進去可能會讓同修分心,也有可能被請出去,或者這場開示 根本不適合妳,當時妳要如何安立?」

A 若是碰到 "輕鬆的開示  義工忽然插進去聽  比較不會影響到全場"  
   反之 若是 “莊嚴肅穆的聽法,進去可能會讓同修分心,也有可能被請出去 “
   對後面這種說法  我不甚清楚
B 怎麼不清楚

A 既然福智團體常說  "聽不懂  也要種因"   如是在有聽法的機會  且自己義工的工作也做完時
   為何不能及時的去聽法 (種因)呢  又為什麼 會驚擾到其他人

B 說的也是  若現場聽法的是新人(才進福智)  他們應該不懂什麼被驚擾或不驚擾吧
A 對呀 若會場是老人(在福智學習多年者) 那更不可能被驚擾到  以老人對 "願意進來聽法的人"

   不都是會"歡迎都來不及"嗎

C 我覺得 問題是出在 “或者這場開示  根本不適合你,當時你要如何安立”吧
A 在佛門  好像只有聽到  "若未受灌頂  不可聽密法"  其他顯教的佛法  似都不會太刻意的分

   什麼人可聽   什麼人不可以聽   對不
B  說的也是  尤其 福智團體   最愛對聽不懂的學員說 “聽不懂 沒有關係 先種因…”

    所以“或者這場開示  根本不適合你”能成立嗎

A 我想  會説出“這個開示 或許根本不適合你” 應該是福智多年來  在為學員設立學制後
   所產生的怪現象
C 是呀  本來用意很好的學制  這時就出現了弊端
A 你是指什麼樣的弊端
C 如現在福智的學員  被分層別類的  即幹部可以聽這個開示  才學廣論的 要聽那個開示  

   那些….要聽這個....

A 這樣分班學習  應該是好呀
C 聽起來  好似很好  但若進一步的考量  就很糟糕
A 為什麼
C 因為如是分治(分制) 是很容易 "已被人控制 還不知道"


A 佛門怎麼會有 "想控制人"的想法
C 或許  開始沒有想控制人的想法  但還沒有完全淨化煩惱的凡夫(福智的主事者  幹部)

   他們不會不自覺的掉進"只想當頭或只想帶領學員"的習性嗎
A 這是有可能  但是帶領學習佛法   應也還好呀
C 若所帶是純正與可堪檢驗的佛法 且授法者  是沒有爭議與具傳承的話  這都還好

  但若這些都屬不能確定時  主事者那股不顧一切的帶頭喊口號  與努力的 要在團體中
  作分層別類的業  好像就會令人堪憂  對不

B 我想這是不是與福智曾開導(或秉持)的金字塔理念有關
A 什麼金字塔的理念
B 就是希望大部分的學員  須在最底層作護持的工作  

   亦即大多數的學員  除了按部就班的研習廣論外 其主要就是要作護持僧團學習五部大論的工作
A 如是 金字塔的頂端  就是一心學習五部大論就好  乃至他們做什麼  也不要
過問   對不對
B 對


C 奇怪 你這麼一個分析 怎麼令我不由掉到埃及時代的祭司與奴工的場景
B 類似呀


  法師開示:「當義工就是要放下自我,這是法的實踐,即使是自己小組的提升,如果工作崗位需有人留守,也必需有人犧牲提升 去留守。如果只執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又想走大乘道是不可能的,縮小自己 才是緣整體的資糧,因為成佛之路 是要靠一群人一起走上去 才穩固。」

A 這段話  像不像埃及的祭司 對建造金字塔的奴工 所作的開示
B 你是說  埃及的金字塔  可以建照出來  這種喊話  可是不能少  是嗎

A 是  

  法師也舉了一個新竹老居士王來好的修行經驗跟義工分享。法師說:「王來好居士不識字,不懂國語,卻可以讀廣論讀到增上班,今年還要參加請法團。她的秘訣是聽一句,做一句,例如有一次她聽師父開示,全程只聽到六個字『空性』、『沒有』、『自在』,她牢記在心並落實在日常生活裡,一切隨緣自在,結果改善了婆媳跟老伴之間的關係。」

A 這段開示 像不像佛門中 常聽到的 “放下就自在”
B 是呀   但 “放下”什麼   且是不是真的放下了   這就屬 "各說各話"  對不


C 說實在  常師父早期開示時  對已做完事情的義工  多會一再鼓勵與要求他們(義工) 趕快也進來聽法
A 說的也是  不想  現在是要義工就作事  即千萬要自愛  不要在人家聽法時  作"不速之客"的驚擾

  一旁義工聽了,深自警策:平時 我們一聽到有法師、學長開示 都非常好樂,但事實上,我們究竟聽進去多少?又實踐多少?
     他想起如偉法師在活動紀錄組提升時 他提到只重知見,忽略實踐的過患。
     我們常到處去搜集各組的解套藥方,自己卻不一定受用,因為知見熏習過多 會失去感受,而陷在過度的思惟裡。

A 所以  在福智作義工  就是好好的作  不要想太多
   (也就是 最多只要思維  自己要成佛 累積資糧  或我已經在往成佛的火車上 我遲早會成佛的)
B 不錯   我才聽到一個公案  即一位不常去做義工的福智學員  這次心血來潮的  參與一個護持營隊

   的義工工作  他說 “工作的人  很明顯是超出需要的人數  還好我自動變成機動組 到處幫忙  
   所以 我算有做到事  其他人  即使沒有什麼可作  但也還是會到護持工作的現場”
B 這應該就是常師父所說的 “ 你只要上的了這部火車  你就一定會到目的地”

   所以 福智的義工永遠是最多   也就是大家都想要搭上這部火車之故
C 想想  這一口號的威力  可不小呀

   
摘自2008.10.16 如華法師關懷摘要
….這邊講的加行親近軌理,這裡提到心態之外,還有相對的行為,特別針對的對象  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具有看待這些境界的美德的善知識。

A 因為福智現在所推動的 “ 要透過金女士的開導 才能聽懂常師父的教示下”
   如華法師的這段開示  我就比較懂了
B 想2008年的10月16   如華法師還需這樣隱密的介紹金女士嗎
A 想那時段  應還是屬要隱密介紹金女士的時段吧
C 雖如是  但由此開示  我們可以稍微知道  如華法師對金女士的認識  在當時算是很前衛的

B 對此  略有所聞

這邊引用很多偈頌如《尊重五十頌》雲:「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
事實上只在說明一個概念就是,怎麼樣遇到一個好的老師,然後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老師所帶給你的資源,那這所有偈頌 都告訴你該怎麼作。
總而言之 是要勵力地作師所喜,讓你的師長感到歡喜。那這有個前提,就是必須要瞭解到說師長具有功德,具有真實想要幫助我們的心態和超高遠的智慧。
所以綜合這些諸多的美德,所以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他是一個你可以信任的對象。既然他是你可以信任的對象,所以他所歡喜的,就是對你好的,他所不歡喜的就是對你不好的,因為他沒有其他的目的,就是對你好。

A 如是強調  要作師喜   此中之師  應是就常師父而言嗎
B 開始時 當然是   但現在  應該是指 "應作金女士所喜"吧

A 不知狀況的福智學員  大概會是  隨你們這些領眾的法師或學長說什麼  我們就做什麼
B 是呀  這樣是不是比埃及的奴工要強上千萬倍   
  以福智的義工  他們可是都是在心甘情願下   搶著要作福智這部火車的終生義工
A 厲害



发表于 2012-9-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台大超人氣演講  台大通識教育論壇
如證法師  我的學思歷程  時間︰2007年 4月30日(一)晚間7點至9點

如證法師在那場演講中還是對外公開說自己才是福智的領導人..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A 常師父於90年(2001年) 皈依法會的開示中  說到 “同學當中 有一個非常殊勝的修行人
    他得到這個 (妙音天女)的加持以後  那麼就創作出來的這些歌頌之詞….”  
    由於 如英法師在解釋師父此音檔時  說 “有一個非常殊勝的修行人  他就是指接班上師

    如是明確的指證   我等應該不用再懷疑了吧
B 為了能看到90年的皈依法會的全文開示  特別查了一下福智之聲  不想 只查到 90年的1月

   為在家人首次授五戒  今推想90年的皈依法會  應該就是指這個授五戒時的皈依法會  
   以90年度的福智之聲 (即在其他的月份或時段中) 都未提到什麼皈依法會

A 如是你看到常師父在這個法會的開示了嗎
B 沒有  即只有這個法會的一個標題報導  沒有列出常師父在法會的開示
A 好奇怪呀  如是具有歷史性的授五戒法會   會不示出常師父的開示


B 是呀  倒是現在  為了大力推展讚頌  福智主事者  將90年的皈依法會的音檔  開放給學員聽
A 真是想不通  福智主事者 須在2012年的今日  方將2001年1月的音檔作大大的公布  
   想想12..年後  這個“同學當中 有一個非常殊勝的修行人”的保舉  才能見天日
   對此 是不是也是很耐人尋味
A 說的也是   2001年 若金女士只是一個在同學中 較傑出的修行人   這有什麼不可以正式的報導呢
B 不行呀 她是內地人士  不可曝光
A 那現在就可以了嗎
B 現在她是拿加拿大護照  或許好一些
A 可是她好像還是不可以見光呀
B 是呀  她好像還是需要一直如是的隱住影像
A 乃至聲音也要保護  不可隨便外流  對不

C 所以  為了保護這位常師父認證的修行人  全福智的學員 都要放下自己原有的依止概念
  心甘情願的  就是在這個藏鏡人的帶領與依學
A 這也是沒有辦法   因為有常師父的音檔  是這樣明顯與明確的保證了  不是嗎
B 要說明顯或明確  我倒不這樣認為  因為 常師父只是說同學中有一個修行不錯的人 ….
   他又沒有說她以後是接班上師呀   以這個接班上師的名稱  很明顯是後來擁金派 冠上的 不是嗎

A 其實  常師父說不說她是接班上師  實也差不多  以常師父確實讚嘆過她  且說她是有菩薩加持
B 不遍吧   以常師父對很多人都曾作過這樣的讚嘆  即常師父對較用功的人 都會以“精采”來讚之
A 也對  但這位金女士可能比較不同  以她是被"這個"加持過
B 被那個呀
A 依如英法師說  常師父的這個  就是指被 "妙音天女"加持過

B 若就是"妙音天女"  常師父在法會  為什麼不明說  要用"這個"來蓋過
A 這我也想不通  想想  就一個 “這個” 後人可會演化成 "被宗大師加持" "被度母加持" " 被佛加持"
   被….如是無意間  就形成無盡的神話  不是嗎
B 說的也是  想以前不就流傳過 " 金女士 是宗大師的再來"

C 想常師父當時  為何不直接點破  其用意在那  與在擔心什麼呢
A 不管怎樣   在原音  我確實聽到師父是說 "得到加持"  而文字稿的括弧內  就有人加入
  “得到妙音天女的加持”
C 對此  還真想問你  若90年(2001年)  常師父真的相信  妙音天女加持了金女士   
   你會因此相信金女士是真的有不同於一般的力量嗎
A 我認為常師父說這句話時   一定也是很慎重才說  即常師父是以一種面對 得菩薩加持下之修行人
  我等 應該有的慎重態度  
  至於金女士  我想她應該是還是有一些不同於一般人的力量吧   但她是否為菩薩再來
   我就無法得知 也不好說了

C 請問被菩薩加持  與他本身是菩薩  是不是有差別呀
A 當然不同呀
C 如是 若金女士是被加持   我們就應該往這個方向去想  為什麼 我們要變調的想成 金女士是菩薩呢
A 不曉得耶  或許我們想能被菩薩加持的  大概都一定是高量的人  所以會直接做這樣的連想
C 好可怕的  隨自意樂的連想呀

B 其實不只如英法師如上的推崇  禪聞法師亦曾對全職幹部說 “學員對於讚頌 熱中的程度 不及對於廣論的熱衷。讚頌是上師菩提心 心續流淌出來,不知何時會產生,但一產生,就要花很多時間去
做後續處理
C上師菩提心  心續的流出  若還須觀待於不知何時會產生  那應不是 任運而起的菩提心吧
B 也對  若為入資糧道的菩薩  其應是屬可任運而起菩提心   所以 我想團體宣導此種說法的角度
“即說  讚頌是上師菩提心 心續流淌出來,不知何時會產生
    應該是以金女士能與菩薩溝通之角度來說
C 你的意思是說  當不是金女士本人的真實菩提心的流露   那就應該是妙音天女的加持
   意即金女士只不過是一個附體   對不對
B 對

C 若是一個附體  這有什麼大不了呢  即可作附體的人很多呀
B 不一樣吧   她被附的可是佛菩薩
C 這如何能確定呢   她不是就被神或魔附過
B 說的也是  福智主事者如何能肯定  是真的菩薩在附體  還是魔來亂的

C 至於 禪聞法師開示中的“一產生,就要花很多時間去做後續處理”  這是指什麼  我看不懂
   是指她被附身後 須一段醒覺的時間嗎   若真是這樣  那她跟一般的乩童 真的是差不多呀
B 依據團體說法 應該是說需要把詞記下 譜寫下 轉成一首完整讚頌之後 製作處理的時
C 若是說這個事後的上譜或加詞   那我就要更懷疑  這個讚頌的原味性
   以這些所謂的佛菩薩所流出的讚詞  它或許多少  已被金女士依她個人的意思 有所刪減或調動吧

A 禪聞法師還說 "金女士還要處理僧團及團體相關事務"…
   意思金女士真是很費心  很辛苦的在經營福智這個法人的事業
C若金女士真是一個菩薩  禪聞法師應該不用這樣擔憂吧  即身為菩薩的能量 應該不會因為世間的
   這些團體瑣事  就累死了吧 – 亦即這似乎是作學生的眼光與角度  才會覺得老師好辛苦的帶眾
A 你不是想說  該法師實際上  就是在 “視師如凡庸” 所以會有這種體卹的想法
C 我是這樣想 不過就福智團體之說法  應就是學生覺得老師很辛苦   所以要更感念師長的關顧
    至於這位法師  是不是"視師如凡庸"  我也觀察不 到

B 聽法師說 “上師寫讚頌的緣起 是緣念密集嘛 即在不斷的緣念後  就會有一種聲音 冉冉升起 進而流入 不知不覺就唱起     當時是擔任班長 學員就將其錄下 也跟著唱。
C 奇怪   以前我在其他道場 就看過 被附身的人 他莫名的唱跳起來  
   難不成 他那個唱跳 也一定是菩薩來附身  而不是鬼神來附嗎  
B 這就真的很難說
C 雖很難說  但因我看到這類事  若發生在正信的佛門道場時  道場的住持或法師  都會嚇阻他
   即都是不准他繼續的再唱跳下去  
   也就是他們都是要他清醒  不要再被附身 -其意應是所謂的 "佛來佛斬 魔來魔斬"
B 也對  金剛經不都一直是這樣的強調
C 是呀  福智還一天到晚  要人家誦般若經 如是 真是矛盾的可以

D 想想 菩薩為何要靠這種 “附在他人身上”來傳達旨意 或弘法呢
A 我聽到這裡  也很匪夷所思  但由於都是福智的法師、學長、主任在如是宣導  
   我們這些學員也就只能朝著他們所說的 - 即不管金女士本人 或她的附身
   應都是屬菩薩級的方向來思惟

B 法師介紹讚頌時 還說 “師父勸上師寫下讚頌  並教大家唱  但上師未學過音樂 也不會寫譜 師父對上師勸說3小時
C 或許常師父一時感動  曾作過這樣的勸說  但常師父的這種一時感動  
  或任何我們根本無法得知的因素下  福智現在 就該這樣氾濫的推崇- 這樣理性嗎
B然常師父在開示中 確實說過 " 讚頌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  所以就鼓勵學員可唱讚頌 就像學經論、背經典、當義工....等等,都可以是修行的方便"
C 不錯  在2001年的12月 常師父特別大幅度的開示 “讚頌意趣” 內容在福智之聲122-123期
   且還有多篇的相關報導 可參閱
B 所以了  讚頌根本就是常師父倡導的  對不對
C 不錯  只是很奇怪 2001年尾的大力推舉後  可以說後整3年  福智之聲或福智主事者
   都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推展  對此 你會如何解釋

B 我不可能知道  說實在我對現在福智現在如是氾濫的推崇讚頌  其到底是否如理如法
   也無法證知  不過 法師在講述讚頌製作的過程時  還說了這段
  “上師問師父,讚頌對眾生能否饒益,會影響持戒否?”

C 金女士這個提問 很奇怪  即讚頌對持戒  會有什麼影響
B 她是想到  學佛應該不可以歌舞  故若歌唱  就不算持戒
C 由她這一問  更可以知道金女士不是什麼佛教菩薩吧  以一個佛門菩薩  會不懂佛門的這些道理
  可見金女士  真的只是一個會被附身的凡夫吧

B 當時我的感覺是覺得  團體會說明此點  是在突顯接班人 心心念念是想到
“對眾生饒益”否?或唱誦人 能持好戒否?
    總之 是為了說明接班人之考量點  與我們凡夫之不同   故師父當然會委與重任

A 法師不只這樣包裝金女士 及他們還說
    師父(對金女士)說 ‘唱讚頌可以建立教法  所以上師才答應師父’
C 其實 福智只要將這個迷人的口號 “ 建立教法” 一提出  大家就會無話可說的
   全然接受一切外在   不管正邪的安排  不是嗎
B 說實在  這也是我一直不解之處

A 法師還說 “(金女士)答應後,仍未寫出,師父說讚頌 會自己來找上師,過了四、五天,就有感應,寫了四首。
B 四首  然讚頌一開始  好像不只四首  如如清法師對讚頌的解釋  當時就不只四首
    即有七首  故這裡的四首  會不會是十首呀  -  反正絕對沒有氾濫成現在這樣上百首
A 我聽的很清楚  就是說四首  也就是說如紫羅蘭....等等
B 依122-123期的福智之聲
九十年十二月 如清法師講述  輯室整理
一、宗大師祈請文—密集嘛(深情)
二、皈依頌(歡喜、懇切)
三、放生頌—小魚兒(活潑)
四、讚僧(一)(莊嚴、聖潔)
五、搖籃曲(溫馨、慈悲)
六、上師頌(深情)
  上師上師長相思 風吹楊柳舞柔姿
  天邊飄過一片雲 你可知道他消息
  上師上師長相思 風吹楊柳舞柔姿

  天邊飄過一片雲 你可知道他消息
  

七、祈請大師頌 —我是那樣盼你來(深情)
       我是那樣盼你來
  絲絲心意織成海
  波波相思向兜率
  上師上師你何時來
  ....
祈請上師來漢地 祈請上師來漢地
       ---- 也就是  
根本沒有 什麼幽蘭不幽蘭
B  或許我弄錯了  然這也不能怪我  因為福智的讚頌真的太多  且時間是12年前的事  對不對


A 可以與菩薩溝通者  就一定是具有菩提心嗎   
  即如何區分溝通者是具菩薩的量  還是溝通者 他只是被附身的一個代言者 如: 被鬼神附身的代言人
B 為什麼要如是問
A 因為我們都知道 宗大師可以跟文殊菩薩溝通  但有些可被附身的人  也說可與菩薩溝通
  在這種相似的情況下  一般人都會認為  這個能溝通者 一定是不得了 即必是具菩提心
  所以 才可能與佛菩薩或鬼神溝通  然而 這應該是有不同  如何區分 如何澄清錯誤的見解
B 當然是不一樣
A 總之  我是想知道被附身 一定是有不得了的量嗎  他一定是具有菩提心嗎  
B不見得
A對此   應如何證明之 或如何澄清 如何讓誤解者了解
C 這根本是與本地乩童一樣   即他們只是屬體質有些特殊的人 故有這種溝通的能力

某仁波切回   這是關係到附身者的氣脈  與菩提心的有無  較無關

A 我想對如何生起菩提心教授不清楚的人  就比較 容易生起這種
  “附身者應該也是具有菩提心"的誤解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A 如英法師說:師父示寂後,上師最忠實的聽眾不再,所獲回饋不多,如石沈大海
B 這話奇怪  師父在世的後3年  只一期的福智之聲 (2002年的2月 福智之聲122-123期)

  曾大力的介紹與提倡後  其後的福智之聲(即從2002-2005 10月) 幾乎很少再作這方面的報導
  也就是  福智主事者  是在常師父示寂後的周年開始 到現在 - 即從2005-2012年
  才開始大力的推展讚頌   - 這可從上百首的讚頌  都是在這些年中  漸次的產生出來  得證之
   所以  法師說  "常師父示寂後  回饋不多  (故讚頌是)石沉大海" 這有些不知所云耶

A 說的也是  法師這一個解釋 “常師父示寂後  回饋不多 如石沉大海” 是有點矛盾 與令人不解
C 法師應該是在說 “沒有看到 大家很歡喜在唱頌”吧
B 但我覺得團體裡  到處都在唱  即已經很蓬勃了呀
A 反正  法師是說 “接班人有點失望”

B 對此  團體亦有這樣的闡述  即“要做師所喜  就要歡喜唱讚頌  唱讚頌如同修行一樣  
   後來僧團  在投入唱讚頌   現已改善許多  所以我們要歡喜回饋"
C 什麼叫 “歡喜回饋” 以我的認識  只有魔或非人  他們會要受益者  回饋他們
    也就是 真的菩薩  他會這樣說嗎
A 說的也是  即以前聽過  玩碟仙  或拜狐貍精  或養小鬼  都會被這些非人 要求回饋
    所以 我覺得若金女士會說 “歡喜回饋” 就更是有鬼了

B  其實  如英法師還說:如月格西曾說,密勒日巴尊者也是唱讚頌利益眾生,鼓勵上師作讚頌,
   用歌詠讚嘆佛德之心,是合乎戒律的。
C 密勒日巴是自己"即身成佛"後   流出的證道歌   
  反觀 金女士 (若依如上的描述)  其不外是被附身的唱誦   這二者  能這樣拿來  作比較嗎
B 我比較care的是  如月格西也承許接班人的角色嗎?  還是只是稱許唱讚頌  也是一個修行方便。
C 不錯   這個釐清 很有必要  只可惜  如月格西已經離開福智  問不到了

A 請問 "自證宿命通 後為人算命" 與 "自己完全是被鬼神附身後 依鬼通的算命"  二者可相提並論嗎
B 當然不能

B  法師還說 “上師一位師長仁波切也很歡喜聽讚頌,希望有一片CD,看到憶師恩法會  
   大家恭敬唱讚頌,乃至於流淚的憶念師長,仁波切相當感動及讚嘆。”
C 金女士的這位師長是誰  
B 不知道
C 妙吧  我們都不知道金女士的這位上師是誰   就可以說  因為她的師長掉眼淚  所以金女士的讚頌
    就一定不得了   這是不是幼稚了些  
B 說的也是   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與心酸史  所以誰不會被一些歌曲或詩詞 感動的落淚
   這會很稀奇嗎

A 確實  我唱讚頌時,若思惟法王、穹拉仁波切、師父及傳承師長的恩德,就會感動到流淚,
   應該說用心去思惟師長功德,就能有感動的覺受
C 所以  會掉淚  不見得是因為這個讚頌  作的有多好  亦即會感動 其是由很多因素所成  對吧

A  9/9/2012 於中興大學,如證和尚、賴學長、陳學長要親自對學員說明
    福智宗教學院建校理念說明會。(應會提及募款之事)
C 什麼  福智又要辦 “福智宗教學院”  這會不會是所謂的 "以會養會"呀
A 什麼叫做"以會養會"
C 是用辦很多活動或名目  來養很多活動或開銷
D 不錯  福智以後 大概還會不斷的以各種名目來募款  而如證法師的工作  應該就是以此為主業了  

A 團體  最近還規定 "為恭敬法寶故,未經過僧團確認,上課補充資料 需回報團體確認,
   方能提供給學員"
B 什麼樣的上課補充資料  須如是的謹慎
C 依我看  是不是只要是有關金女士說過的話  就要如是的作確認
A 若真是這樣  你覺得這還是一個佛教團體嗎  即佛教的資料 乃至法寶  是需要這樣的被保護嗎
C 我覺得的 這是假公(恭敬法寶)濟私 (要耍大牌 或刻意作隱藏)
B 就我所知  這個規定應該是指  "自己從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怕執事人員知見不足以分辨,
   所以就算要補充,也要先經團體確認,亦即不能擅自提供資料給學員。"

A 最近觀察團體學員,大部分的學員,廣論的行持,真的是非常讚嘆的
B 怎樣的行持  讓你這樣的讚嘆  可說一些 參考嗎
A 比如說  安寧關懷班,遇有學員眷屬往生,就會策發同學進行八小時助念,
  為此  現在關懷班的成員  常常是這裡助念完,再趕赴他處助念,
  因為真正從內心歡喜才做這件事,感覺就是在作 "承事師長"之事。
B 你是說  承事常師父  還承事金女士
A 恩
B 沒關係 你回去 再慢慢想吧  即你現可再說些福智學員 如何投入承事師長的 豐功偉業吧

A 比如慈心基金會,為了落實師父三道六界有情護生計畫,不斷的到各地去輔導,
  為的就是能光復大地,讓土地能歇息,讓眾生有歇息地。
   比如各營隊義工,為了接引更多師父往昔弟子,無怨無悔投入,
   或就只是為了讓眾生  能有再次接觸佛法之因緣。這些學員,就我所接觸的,都能真正從依止師父
   的角度去思惟法義(所行的方式或方法  其對錯  先不論),
   但說實在  我不時還是會擔心  即我會想到  我們現在到底是造作常師父所喜之業,
   還是在毀滅常師父立下的基礎業, 總之  我現在常常是不得甚解的困惑著  
   為此 心中常祈求,若能有傳承師長的教授,那常師父一定會歡喜,且大家必定也都能受用很多

C 我覺得  只要福智現在的帶領狀況  有邪門的跡象  那即使是常師父這時  對這種帶領是歡喜  
  我覺得我們都還是應該好好的再觀察與思量
A 你是說只要是有不如法或奇特的帶領時  那就算是常師父曾經默許  我們都應該還是保持慎查
   與不隨便的作依止
C 不錯 我是這樣認為

A 你為什麼這樣小心呢
C 想想台灣或內地的宗教界  這種神佛混雜的現象  多猖狂   
   所以 在我還未對常師父或法王  真的生起 “視師如佛”之真實量前  我會一直觀察
   (這應該也是法王  應現在世間之亂相  故會一再倡導的依師觀念  不是嗎)
A 不錯  團體一向是以依師為主,若能依循正法,也是諸佛菩薩歡喜之事,
   反之  則易陷入與其他附佛外道之情事一般。

B 說實在  福智現在上下 對常師父的這種依戀  實在已經到了 根本不太像是一個佛教團體  
   對此  我猶記  法王還是誰  似說過  "福智就是對人太過依戀了  所以會走到這個叉路 "
   不知你是不是也看過 或聽過這段說法  
A 我沒看過或聽過,但末學最近看到法王一段開示 "一個團體中,會冒出一些互相矛盾的觀點,
  我認為這是好的。我們碰到的不同意見愈多,就愈有機會對別人產生新的理解,進而改善自己。
  如果我們和那些想法不一樣的人起衝突,那就麻煩了。不要固執己見,要用一種非常開放的態度
  去跟別人對話,這樣我們就能夠在分歧的意見中  做出比較,並得出新的觀點。"
B 是呀 凡是福智之內外學員  若都能如是好好的開誠怖公的談  不是很好嗎

A 近來研讀廣論,對"接班一事之疑雲" 與團體學員的表現,其有如 常師父於第一輪18A親近善士中
「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之開示一樣,
   即不管老比丘如何,女人總是至誠恭敬的修行佛法;然現在於末法,是否有此因緣能證得呢
B 對此  令我想起常師父亦說過一個公案  就是 "一個老比丘  常被沙彌欺侮  -  即沙彌  
   除了不斷戲弄 老比丘外  且將之拉來  撞四面牆   由於老比丘對此痛苦萬分 一心只想出離或解脫
   所以  在撞了四下後  老比丘當下證得果位"      
    想  就這麼一個證果的公案   我們是否因此專門請些人  一直打我們  讓我們也如是的證得果位
A 不可能啊  即我們還是要老實的  經過聞思修的次第   一步步的走上去  才是正途 不是嗎

C 其實  福智一直在果上學  如看到那個女人  這樣恭敬就能成就  所以  我們不用管她的前因或後果
   即我們只要學她恭敬的那分 就必然可以成就     對此 你覺得合理嗎
A  若你是說  只需在樓上走  不用在地基上下功夫  就會解脫與成佛  這當然不合理     
C  可否說說 其不合理處
A  若只要一個恭敬  就可成佛  佛實不需再說這麼多法  
   且我等好似也不用辛苦的經過五道十地而成佛     以只要說一個恭敬的法  就夠了  不是嗎

D 不由想起一位格西說過 “愈學經論 愈覺得佛菩薩 真是不容易呀”  
   此意  只有不學經論的人 才會這樣容易的 不是自欺 就是被人欺  
   期間  最可怕的 應該是 “以盲引盲”的亂接引
A 對格西所言  甚為認同,現就怕團體 如常師父所說,一盲引眾盲,相偕入火坑,
   對照 團體現在有一句順口溜,"互相幫忙上天堂",真是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及思惟呀

B  什麼   福智現在的順口溜 "是上天堂"呀
A  是呀  
C 福智有沒有搞錯呀   "上天堂" 不是基督教的口號  身為佛教團體的福智  怎麼會這樣說呢
D 難不成  福智現在的宗旨   已變質成   要“先上天堂  後再成佛了

发表于 2012-9-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無可匹敵的三決定說
福智的假接班上師 : 1.法王未認定 2.日常法師未指定 3.欺師滅祖的弟子私下決定..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 我的部落格

    個人會對福智想進一步的了解,要先從家人的學廣論談起。
    近日 家人參加了福智的淨智營活動,因為要載家人及其同修到竹北坐車,
    於前一日 想了解是否如期舉行,除了電話查詢及寫Mail到台北福智,

mail 內容如下:
慢郎中「天秤」停滯家門口 影響恐持續至週末
預計此颱風將向西移動,對臺灣東北部、東部、東南部、中部及南部陸地構成威脅。
1.颱風來勢洶洶辦法動有考慮安全嗎?
2.續辦活動有想到家屬會擔心嗎?
3.各地區人事行政局的依據是值得參考,
   假如宣佈該停班停課,而貴基金會仍要
   辦活動,萬一發生事情時,誰能負責?
4.師父智慧法語:不應造惡,應該造善,請三思。

      因為得不到回應,就開始想了解,這個團體是否有問題

      想了解這個團體,擴大的辦活動,目的為何?
      先從福智的捐款與慈濟的捐款做比較(家人過去曾參加慈濟活動),

      這個團體的捐款目的為何?
      為何這個團體的捐款是不公開?

      接著就有愈來愈多的問題浮出來了.....

      今日直接公開留言,也希望福智的主事者能看到後
      好好的省思,不要忘了日常法師過去的教化,凡事要依法,也要多替學員及學員的家屬著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弃昧 发表于 2012-9-16 14:07
摘自 我的部落格

    個人會對福智想進一步的了解,要先從家人的學廣論談起。

因為得不到回應,就開始想了解,這個團體是否有問題,
A 奇怪 福智算是大團體  怎麼會沒有人作回應
B 可能都去營隊幫忙 所以 無人回應吧
A 所以 福智今年 好像真的是比往年  更在拼 "如何增加學員進入福智"的績效
B  有點耶  即若不是這樣 應該不會有如下的質疑 對吧

想了解這個團體,擴大的辦活動,目的為何?
先從福智的捐款與慈濟的捐款做比較(家人過去曾參加慈濟活動),
這個團體的捐款目的為何?
為何這個團體的捐款是不公開?
接著就有愈來愈多的問題浮出來了.....


A 這也是我一直再思索 且曾請教過一些福智學員
    即有關福智財務  其可有公開明細等  對外說明之文宣或報導
B 他們如何說
A 這些基層的學員  大多很謙虛的說 " 我們是如是的下層  怎麼可能知道這些消息"
B 你是說 捐錢的人  不敢多問這個消息
A 對呀  
B 為什麼這樣謙卑呀
C 這或就是 "視師如佛"下 如何還可以過問師長  對財務的運用或結果的下場吧

B 所有的福智學員 不管是初學或久修  都已經達到"視師如佛"了嗎
A 當然不是
B 如是福智應該還是要公開財務明細  給應該看或想看的人 才對呀
A 不錯  若真用的很如法如理的話  有什麼不可以公開的
  
今日直接公開留言,也希望福智的主事者能看到後
好好的省思,不要忘了日常法師過去的教化,凡事要依法,也要
多替學員及學員的家屬著想。

发表于 2012-9-17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龍騰四海 于 2012-9-17 03:40 编辑

以下幾項僅根據末學所了解的情形做闡述,寫得很雜亂尚請見諒.

1.關於颱風的安全考量:
該縣市若宣布停班停課,通常福智的活動也會跟著自動取消,比較積極的聯絡員還會電話通知,所以不用擔心.
而有時就算沒宣布停班停課,但因風大雨大或天氣太冷,很多學員就懶得出門了,其實要不要去本來就是看自己,
福智不會硬性規定一定要參加,又如果有學員再往返法會途中受傷,醫藥費應該是自付,而僧團會幫忙誦經迴向.

2.關於捐款的資金流向:
很多佛學中心的款項也是不透明的,甚至連不同的款項都會互相挪用,跟一般世間的公司一樣有兩本帳.
福智的話,帳務雖然沒有公開,但是有專款專用,捐款的時候會指定是:文教.慈心.廣供.印書等,不得挪用.
相較之下,我覺得"佛陀教育基機會"的帳務既透明又清楚,每個月不同款項的收支結餘都公開,值得讚嘆.

3.助念團是否收費:
福智學員若有直系親屬往生,可免費向學苑申請助念團,義工都是福智學員,僧團也會在早晚課時特別回向.
相較之下,跟據慈濟的義工學員所述,他向慈濟申請助念團時竟被索取供養,去助念的義工沒拿錢,要錢的是慈濟.
而且如果不供養,慈濟就不號招義工出動助念團.對此情形,那位義工表示,原來他當了那麼多年的義工竟是被人操弄.

4.根本道場的興建:
常師父圓寂前大家都以為福智園區就是根本道場,結果後來金女士卜卦選了苗栗一個山區說要蓋根本道場,
目的是將來辦大型法會與精進佛七時可同時容納六萬人,就不用像現在這樣要排時程舉辦好幾場那麼麻煩,
陸續募了很多捐款,過了三五年卻只蓋了一間招待所,還曾一度宣布暫停興建,淨遠法師請示上師,
金女士答:"急甚麼,這是百年大業!" 淨遠法師還因此歌功頌德,讚嘆上師高瞻遠矚,不會像他一樣短視近利.
結果去年新聞報導有間寺院因徵款蓋廟卻沒動工被判詐欺後,根本道場又開始動工了.

5.居士學習五部大論?
金女士說將來要讓居士們都可以學五部大論一起辯經,但前提是要等法師們五部大論全部學完才能教居士.
也就是說,若按照藏地的學制,居士們最快要等十五年後才能開始學五部大論.這個願景看的到卻不知能否吃到?

6.福智大學的籌備:
福智大學是常師父的心願,可惜多年來透過各種申請方法都一直失敗,常師父圓寂後的最後一招是需自備款一億,
那時金女士大概盤算著:"學員有三萬人,假設其中一萬人各捐款一萬,便可湊足",後來果然湊足,不過案子還是沒過,
由於福智在收捐款時有請學員註明:此為供養福智大學專款,若此專案審核沒過,捐款要領回,或轉供養根本道場?
大部分的學員都是勾選轉供養根本道場,也就是說,大約有一億的供養金又流入目前看不見成效的黑洞.

7.福智學院的籌備:
因為福智大學已經無望,但為落實福智園區一貫教育,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故今年轉而申請福智學院,
這次聽說自備款需三億,金女士大概盤算著:"學員現在有六萬人,只要有三萬人各供養一萬,就可湊足".
依循舊例,學員大多會註明:萬一不幸案子又沒過,同意把供養金轉為其他款項.若真是這樣的話就很可怕了.

8.依止法王?
(關於這一則消息,由於來源不明且不易查證,應先歸類於道聽塗說,因唯恐或與實情不符,故特在此註明並懺悔.)
去年法王夢見台灣將建藏系佛學院,於是問如證和尚可否依其心願承辦,和尚回答他自己不能作主,
要等返台請示上師後才能決定,結果最後的答覆是"窒礙難行",由此可見如證法師依止的是金女士而不是法王.

9.依止法王:
台灣最近成立了三學佛學院,最根據其創辦緣起簡介,法王基金會的一位理事打算在台灣蓋一所號稱不分教派的佛學院,
向法王報告後才知道,恰好與法王夢境中的心願相符,於是獲得大力支持.

10.福智僧團的佛學院:
金女士目前把僧團的學習都移到國外,號稱將來要分別興辦廣論學院.律宗學院.密宗學院,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看來現在福智是打算走自己的路了,將來可能真的會出現"福智宗". 不過這裡面怎麼沒有五部大論的學院?怪怪.
若對照上面兩點,我猜淨遠法師會解釋說:"別人能做的事我們不用搶著做,我們要做的是別人沒做而又應該要做的!"
那為什麼現在要把佛學院蓋在國外?這樣等將來國內的根本道場也蓋好後,國外那些才用沒幾年的佛學院不就浪費了?
有關於此,據說金女士的回答是:"學習的時間不能等,學習的錢不能省."
  

发表于 2012-9-1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ie 于 2012-9-17 10:55 编辑
4.根本道場的興建:
常師父圓寂前大家都以為福智園區就是根本道場,結果後來金女士卜卦選了苗栗一個山區說要蓋根本道場,
目的是將來辦大型法會與精進佛七時可同時容納六萬人,就不用像現在這樣要排時程舉辦好幾場那麼麻煩,
陸續募了很多捐款,過了三五年卻只蓋了一間招待所,還曾一度宣布暫停興建..(略)
10.福智僧團的佛學院:
金女士目前把僧團的學習都移到國外...(略)...那為什麼現在要把佛學院蓋在國外?這樣等將來國內的根本道場也蓋好後,國外那些才用沒幾年的佛學院不就浪費了? 有關於此,據說金女士的回答是:"學習的時間不能等,學習的錢不能省."

看到龍騰師兄寫的這篇文章, 末學有感而發,其實現今福智的做法最令人不解之處, 一個就是前幾年在苗栗準備要蓋根本道場月稱光明寺停停蓋蓋完工遙遙無期。另一個就是將僧團移至加拿大。

福智發跡於台灣大部份的信眾及僧團都來自台灣,在台灣建立根本道場本來就是相當合宜的, 若根本道場來不及興建,之前的大悲精舍+福智園區應該夠了吧, 如果再不夠, 再搭一些臨時的鐵皮屋應該也很快才是啊? 看看鳯山寺旁的鐵皮屋不就是如此嗎? 師父早年在南普陀當教務長時末學曾去過一次, 當時的南普陀根本不像是佛學院或佛寺, 而是苔痕上階綠入草色入簾青的老建築, 斜坡走道台階到處都是青苔及樹葉, 外牆好幾處的玻璃破了只是用木板釘一釘,一般人路過的人絕對沒有人會想到裏面可是臥虎藏龍, 培養出許多現在台灣佛教界的主力弘法法師,更是師父講廣論之處。師父在錄音帶上也曾幾次讚嘆過這樣的環境相當適合修行及老和尚(廣化法師)的功德。

先不談過去這些往事,即然台灣有合適的地點不用卻又將僧團移至搭飛機要十多小時遠的加拿大, 光是這數百位僧眾來來回回的機票交通費就相當可觀,更不用談上什麼節能減碳了。將僧團移至國外, 那台灣的在家居士能親近法師的機會就減少許多。做為弟子時常親近上師本是天經地義的, 若上師因政治等等因素無法來台, 上師也應該選一個能夠讓僧俗就近親近的國家來駐鍚 (如: 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 如此能讓弟子不用長途奔波飄洋過海又要克服時差問題才是啊。高齡八十八歲的穹拉仁波切前陣子來台, 理論上仁波切年事已高應該是弟子信徒去美國才是, 但仁波切卻是搭著經濟艙來台, 二者相較之下高下立判。
總之金女士和現今福智高層的一些做法對照師父在世時真是大相涇庭, 也只能說金女士就像法王所說的, 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

发表于 2012-9-17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場的各位法師還有同學,以及收看視訊的學員們,大家午安!
今天是第二次來到這個地方跟各位一起討論佛法,應該也是今年的最後一次。很快的時間已經接近了尾聲,所剩的課,應該按照正常的進度只剩下一堂課。從頭到尾今年的《入行論》總共是上了四十堂課,所以應該會在禮拜六上午那堂課的時候,圓滿的告一個段落。而在禮拜天,仁波切會將《菩提道次第攝頌》以及他所造的科判的傳承傳授給各位。
《問題1》
提到了這一點,在前幾天有一個機會,私底下跟仁波切討論了有關「傳承」的問題。我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傳承」這兩個字,也不知道各位覺得這兩個字到底重要與否。在過去我也覺得「傳承」不是很重要,為什麼不是很重要?因為我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我也能夠了解佛法;或者是我透由不斷的閱讀相關的書籍,我也能夠了解佛法;或者是我聽某個上師他講法的錄音帶,我也能夠了解佛法。在我的概念裡,我覺得只要了解了佛法,腳踏實地的去修行,你有一天都能夠有所成就,所以我覺得有沒有傳承,似乎不是很重要。
但有一個機會,我跟仁波切討論了這個問題,我請問他:「您真的覺得傳承很重要嗎?」他說:「當然!」我說:「沒有傳承會怎麼樣?」他說:「沒有傳承你就生不起證量。」當然這樣的答案是不會讓我感到滿意的,我就反問他說:「沒有傳承還是能夠了解佛法對不對?」他說:「對!沒有傳承是可以了解佛法,但僅止於此。」我說:「既然可以了解佛法,比方說我們講無常,如果我了解無常的道理,如果我知道無常的三種根本、九種原因的話,我每天腳踏實地的去練習,反反覆覆的去思維,我的內心中一定也能夠對這個法類生起定解。」這是我提出來的論點。他說:「這應該是可以的。」我說:「既然可以的話,用相同的模式,我不斷的去實修、串習,有一天我的內心還是可以生起證量。」他想了一會兒,他說:「非常困難。」但由於他平常很少用「不可能」這種字眼,所以當他說「非常困難」的時候,幾乎可以跟「不可能」劃上等號。所以當他說:「僅止於此」的時候,我覺得一定有它的原因在。所以他回答說:「我們光藉由自己的能力,去閱讀相關的書籍,或者是聽某些上師的錄音帶,或者是自己研閱相關的經典,這雖然能夠了解佛法,但是他到最後是沒有辦法生起證量的。」他很強調的是這一點:「沒有辦法生起證量」。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A  不知你可不可在福智內 問出或查出  即福智在1997-1998年左右  
     是不是曾幫助甘丹寺夏志(東頂)學院  建了一個很大的廚房
B  你為什麼要問這個
A  因為1998-1999年  我去該學院  該學院的當家 告知 “我們這個廚房  是台灣一個大施主蓋的”

    當時猜是福智吧  因為福智的沙彌  在那個學院學習
B 如是久遠的資料  現在應該是不易查吧

A 其實 2004-2005年 福智應該也幫甘丹 夏志學院 建了一個 超大的室內辯經場

   也就是  它的周圍  還有數百種花草圍繞  可謂莊嚴無比   
B 你怎麼知道是福智贊助的
A 因為在2005-2006年  再度參訪該學院時  就看到該學院  有這座超美倫美奐的室內辯經場

  當時有位會中文的藏僧告知 “這是你們台灣 常師父團體所建的

B  所以 福智在1998-2005年間 對南印度的甘丹 夏志佛學院  是有很多貢獻
A  我則是想到  福智在1998年後   財力應該是很雄厚  所以有心人(注 -金女士見到常師父是1998年)
   大概會很想掌控福智吧
B  這可不是這樣容易的吧
A  我覺得很容易
  
C  為什麼會很容易呢
A 因為 我以前問過幾位  在福智十年左右 且很護持福智的學員 有關福智如何贊助印度格魯學院等事
   他們可以說  完全不知  亦即 福智根本 對這些財務的流向  沒有報導過
C 這也屬實  以我就只聽去印度請法的師兄說過  "我們福智對印度的格魯諸學院 幫助很多"
   其他  可以說完全不見報導過

A 若是說  從印度請法者聽來的  那大概還只是指北印度  達隆薩拉的辯經學院吧
  也就是 很早期 常師父幫辯經學院的洛桑校長  蓋過那所校舍  
B 對了  辯經學院的這個贊助  在福智之聲 有報導過   但以後的什麼其他贊助  好像就不太看到報導
C 這是為什麼呢  也就是  為什麼其他的捐助  福智就不作報導呢
B 或許是要學員練習  布施應 "三輪體空"吧

C 這可好  因為要"三輪體空"  所以捐款人  最好不要問自己布施的錢 流向何處  對不對
B 可以這樣說  但這個"不該問 或不要問" 如何可以保證  不會被有心人亂搞
A 福智是清淨的佛教團體  怎麼會發生這種貪污亂用的事
C 是呀 應該不會  但不表絕對不會吧

A 其實 在南印度 看到這個有著中國宮殿外型的室內辯經場  當時內心是激動的
   即有一種 宗大師的辯經風格  會因為這個捐助的緣分  在漢地好好的開展起來
B 那現在 你的感覺又如何
A 說實在  自從福智的男眾僧團的學習  全部移到加拿大 即台灣福智只是一個專辦營隊的機體時
   我想到的是 "不敢過問金錢流向的福智在家團隊  他們似乎只是被召來 或再召人  一起作印鈔機"了

B 你這樣說  也太難聽了
A 或許吧  總之  我現在看到福智學員  積極作接引時  內心是莫名的恐慌
B 差別有這樣大嗎
A 有  說實在 我自己也覺得很悲哀  以從1999-2005年  還會對福智作真心隨喜
   到現在  每想到他們又在宣導金女士的功德  或又要積極辦活動  以便接引新人入福智時
    內心不止隨喜不起  還驚恐不已   總之  如是大的差異  還真是我以前 怎麼想  也想不到的事呢

B 對你的懷疑  我很諒解  所以 我是很想幫你詢問一下資深學員  但發現他們真的都是不甚清楚
    不過  參加過印度請法團的學員  確實提及 "很多建設 都是團體供養的"
    所以你還是可以一直保持你以往的隨喜心呀
A 對這些早期的贊助  我還是隨喜的起來  只是2005年以後   對南YINDU三大寺的的贊助
   應該就是絕響了吧
B 也是  反正  南印度的建設或贊助  也差不多了  不是嗎
A 我想應該是說  現在福智  又不主向YINDU三大寺來學習  何須再投資  對不

C 總之 福智一直如同會下金蛋的金雞母  故它絕對是金女士或某些人士
   必然要不擇手段  一直擁有的有機體
A 也是  即回看這個團體的成長過程或背景   它早不就是個可以很好被運用(或被騙)的團體  
    即不管財務 或思想 或… 不是嗎

B 以世間法來說  有錢好辦事  故不管哪一單位或個人 團體  只要他有財源  
    絕對是很好利用的單位   然若這個有錢團體的發心正確   如 "為教法振興"  或"令教法久住 "
     那它被如何運用    還是不同吧
D 說實在   我現在只要一聽到  福智這個口號(令教法….) 內心不是驚恐  就是感嘆
A 看來  你還真是受害不小  即不能隨喜福智所行外  還一直擔心....
D 是呀  現真是只有 "痛心" 二字可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1058
為什麼現在要把佛學院蓋在國外?這樣等將來國內的根本道場也蓋好後,國外那些才用沒幾年的佛學院不就浪費了?
有關於此,據說金女士的回答是:"學習的時間不能等,學習的錢不能省."

A 說的多好呀  然想請問福智鳳山寺或南海寺的僧尼學習  不算在學嗎
B 對呀 沙彌在鳳山寺 學藏文 不也學了4-5年
A 或許那些都不算是在學   因為只有到國外  請了大家都不可能知道的格魯師長

   與飄洋過海的  在加拿大  建了一所佛學院  隱密的學
  (聽說這是為了保護  從內地請去的格魯師長) 這才是在學格魯的五部大論

B 我想福智現在  因為要配合金女士的特殊身分 或她所策劃的政策

   故福智花再多的錢  應該都是覺得值得  對吧
A 這也是 沙彌的辯經學習  若沒有金女士的親自調心(調沙彌的心) 沙彌應該會如以前的愈辯愈驕傲
B 所以  金女士還真是很重要的一個師長呀
A 那可不  若不重要  福智何需這樣勞師動眾的  全部配合她的  移到加拿大去學呢

B 是呀 但非常可笑的是  福智很多學員  現還在期待 金女士帶他們去見法王  這奇怪了吧
A 不錯  他們大多是堅稱 “我們每年不都有赴印請法  也有格魯傳承的大師長來福智

   主持祈願大法會或講經” 所以 我們是多幸運的一群學佛者呀
B 你是說  這些人的內心  是非常的開心(或言安心)  因為他們有二個 “王不見王”的上師  是嗎


A 是呀  難道你會因為有 “王不見王”的二上師 而不高興嗎
B 要是我  我是開心不起來的
A 為什麼
B 自己好好想吧

发表于 2012-9-1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她)們在加拿大會不會搞起來?..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 我的部落格

A 記得97年之前曾隨家人參加過福智辦的活動
    1.基隆""甘露園"有機農場
    2.福智園區二天一夜的活動(古坑----當時佛堂仍在施工近收尾期)
   兩次福智辦的活動參加的動機是與有機結緣,感覺良好。
   開始對福智深入探討是上個月家人參加淨智營的前一天,原因如前述。

     上週三第一次隨家人到新竹里仁參加廣論研討班(旁聽),當天有擴大供養

     (供養品是學員購於里仁),聴消文,及讚頌的教唱。
     今晚仍會參加此活動。

      目前的直覺是,廣論學習是善的一面,而福智(里仁)是最大的得利者。

B 謝謝你的敘述   盼以後你能邊學廣論 邊觀察  
   行有餘力  請多提供一些看法  讓我們也思索一下  好嗎

发表于 2012-9-1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件事情本來就有正反兩面看法,往正面想是對自己好,往負面想只是增加自己的煩惱;對方實際如何與我卻無關.

比如為何福智僧團規定35歲以上不能出家? 佛陀在世都沒這樣規定了,這不是斷人善根嗎?
往正面想是:僧團要培育精英,35歲以上習氣深重學習緩慢,很容易變成僧團米蟲虧損福報,倒不如期待來世童貞出家.
往負面想是:35歲以上居士大多有穩定經濟,不給出家就會變成功德主,他把小孩送到僧團後更會穩定護持不怕跑掉!

同樣地,里仁的有機食品與衣物,每當滯銷時就會鼓勵學員大力護持,還發展信用卡,這如法嗎?
往正面想是:正如他們喊的口號,還沒淨化你的心之前,至少能先淨化你的身,買一把成佛的蔬菜.
往負面想是:說穿了這是一種壟斷的經濟行為,學員不愛去其他商店購物,店家也不用擔心囤貨滯銷,坐享穩定營收!

太多例子了...我們都很會觀察別人,太擅長做評論家.
沒錯,是非善惡是該明辨,但明辨之後我們的內心相狀又是如何呢?
若看到別人優點時:內心跟著隨喜效仿,那的確是積善;但壞就壞在,我們有時也會嘀咕嘟噥,說他這沒甚麼了不起的!
若看到別人缺點時:對自能警惕不犯,對他能悲憫其將來苦果,那便是積善;但我們通常會忍不住睥睨唾罵,那自然是造惡了!

所以檢查一下自己的反應便知:每次遇到境,心裡頭是清涼的狀態多,還是熱惱的狀態多?
這就是為什麼常師父常提醒我們"多觀功念恩,不要觀過念怨"
我們懂了這個道理,卻也只是跟著拿來說嘴,甚至還拿這句話來要求別人;可見真要做到,實在難啊.
對此,常師父就說了:"不是看事情難就不做,簡單才做;而是看事情若是該做的,再難也要做,不該做的再簡單也不做"

想來真是慚愧啊...

對此,常師父又說了:"覺得自己會慚愧,這也是一種慢心!"

啊...我真的差太多了! 不敢再出來丟人現眼,大家珍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6-11 21:26 , Processed in 0.03754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