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063|回复: 65

恩师果护老和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恩师果护老和尚是能海上师的弟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师兄写的纪念师父的文章之四

user.qzone.qq.com/419170451#!

回忆我的亲教师 果护老和尚(之四)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转播到微博..赞赞取消赞
文殊心子 2011年10月01日 11:03 阅读(29) 评论(1)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字体:中▼ 小 中 大








1998年,老人给我引修《上师供》(翻拍)

无华生彩  平淡出奇   

    老人给人的感觉总是心静静的、动作缓缓的、说话慢慢的···总之,毫无燥气,这或许是多年修观所致。

    我常常感动于老人的一些生活细节。比如,老人每次出门佛事,总是从容地搭上袈裟,然后走到佛龛前缓缓的把蜡烛扑灭;每次开始念经前又是轻轻地把蜡烛点燃。又如,老人在念经时表现出的那种从内到外的、不加任何雕饰的安详;再如,老人独自散步或独处的那种神定气闲的宁静和恬淡,只有心灵极度富庶的人才能散发出那样的气息···

    老人两度在我家小住,和老人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更领略了老人平实中的精彩。如,老人每次用纸巾擦拭口水时,总是撕下极小的一块,并且正面用完后随即折叠好放在一边,等再有口水时,则拿叠好的纸擦拭(已经用过的纸的背面);老人吃饭时,总能够按量盛取,我从未见老人剩过饭;老人吃饭时,筷子和碗盘从不出声音----过去的大丛林,500人在斋堂中用斋不会出一丝声音。

    老人第一次在我家小住时,身体尚可。我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早晨早早的推开老人的房门,准备侍奉老人起床、为老人收拾被褥,结果看到的是:被褥折叠的整整齐齐,老人静静的跏趺于床上···

    还有就是老人的守时和重诺。在我亲近老人的十几年中,无数次老人要求我几点到他寮房,每次老人总能准时的接待我,从无例外!在我的记忆中,老人极其重然诺,只要老人答应的事儿,老人一定办到,无论这些事的大小。

    就平常事而言,师父的晚年法务较重,因为年高腊长,显通寺的重大法会往往是师父拈香主法,有时候虽殿普佛师父也被安排拈香,类似这类的事儿,只要客堂通知一声,届时师父总能准时上殿------您要知道,老人自己的功课是不会减少的,也就是说,有拈香的任务,老人要么早早起床把自己的功课念完、要么白天挤时间念完。师父拈香也是极其认真地,比如,随殿的往生普佛,拈香和尚(尤其是老和尚)完全可以在香赞后离开,至少可以站到一边等到回向时再引领斋主礼佛。可是,每次师父总是长跪念八十八佛忏,并随众拜忏!

    就小事而言,那怕是请师父加持一串念珠,师父都是那么的认真仔细!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老人给包括我在内的弟子们的佛像装脏开光时严肃静穆的神情····

    就大事而言,我终身不会忘记师父对我的最后一次承诺!2010年初秋天,师父在山上安居圆满,此时,成都的几位师兄要接到成都过冬,并鉴于师父是成都人,他们有意让师父在成都安度晚年。当时的我,一是理解师父对五台山的感情,二是鉴于自己对五台山和师父的感情,我大胆的劝师父:“师父啊,下山到成都过冬可以,但是您明年还是回山来安居好,‘生住丛林,死归塔林’,师父,您看呢?”当时师父半卧在床上,用他那特有的眼光看着我,坚定的、微微的点了点头,一语未发。此时,我起身告假,老人坚持挣扎着坐起来看我出门,我当时为了逗师父高兴还说:“师父,您起来干嘛啊,您还想‘接一千、送八百’啊?!”,师父果然微微一笑。这就是我和师父的最后一面---2010年8月26日!----师父的微笑是老人留给我的最后的表情!

    今年夏天,我听说老人以孱弱之身坚持回山安居,当时我正在北京忙于照顾生病的爱人,因而未能及时到山上去给师父请安。而此,竟成了永久的遗憾,老人竟于7月24日圆寂!但是,老人兑现了他对我的最后一诺!!!---在丛林中归入了塔林!

    老人一生谨谨慎慎,早年自然是生活在  能海上师的光影背后;即是是晚年,师父也总是“躲”在清定、成佛、请佛、贞意、寂度、隆莲等老和尚后面,从不炫耀自己一点一滴,尽管他们是师兄弟!

     老人因此,一生平淡;老人因此,一生光辉!



  




  在黛螺顶俯瞰台怀镇,师父的灵塔竟在望中!

左侧:释迦牟尼佛舍利塔------五台山的标志。

右侧:两座白塔,是请佛、寂度老和尚灵塔。

中间:我添加红圈的白塔,即是师父的灵塔。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5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师父上果下护老和尚圆寂七周年,把我师兄今天作的诗转过来。

https://user.qzone.qq.com/419170451/blog/1533481526

先师七年祭
是日(阴历六月廿四),先师七年之祭,敬赋三章,以志哀思!
(一)
永忆禅房宝鼎香,
道高德厚自流光。
平生不抱他人股,
立定脚跟惟自强。
注:
    师一生唯以遵师教、住丛林、勤修法为务,避名利、耻闻达。绝口不谈教外杂事。反观今日,其动辄“某名人如何说、某科学家如何说”者。始知师,乃立定自家脚跟,不抱他人大腿者也!
    盖佛教传承有自,已数千年之久,何须教外之人与世间之学印可耶?!——此老一辈僧人之风骨也!


(二)
二十二年弹指过,
常思泉水绕禅关。
清音在耳金炉冷,
反哺端凭万座烟。
注:
    1.师居住显通寺铜殿西侧“三间房”时,布袋泉尚汩汩流淌,师移居“西二楼”后,泉水渐枯。
    2.师授余烟香供养之法,实求生西方净土之最佳辅行也。师寂后,余常以此祈师再来。至今,余习之已有万次矣!

(三)
不来不去师常在,
非有非空亦等闲。
偷眼雨花深处望,
频挥铃杵谒慈颜。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师兄在师父的弟子群里发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祝愿上师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师兄写的纪念师父圆寂一周年的文章

http://user.qzone.qq.com/419170451?ptlang=2052#!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45390077


一日三“省sheng”吾身------七日两朝五台(之一)
        自农历的四月份起,我心里就琢磨着今年的五台之行。因为,去年的四月初四,师父拖着孱弱之躯回五台安居结夏,也就是在此次结夏中,师父安详示寂,兑现了他老人家“生住丛林,死归塔林”的承诺。今年的四月是师父示寂后的第一个僧人安居期,因此,进入了四月自然也就想起了五台。
        我走过的庙不算是很少,或许是在五台皈依、学法和数十次朝台的原因,我只有到五台才有回家的感觉。在我自己平时的课诵中,也是固守着五台青庙早晚课的特色,因此,夏天朝台是我年年的期待。
         好不容易挨到六月底,尽管出差半月有余的老伴还没回到德州,而我已约好同行的好友和定好了车辆,也和外地的师兄约好了上山的时间。
        六月二十三,师父周年祭的前一天我们分别从广东、内蒙、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四川等地汇集到了师父“文革”后一直居住的显通寺-----这所五台山最大的寺院。寺院中师父的弟子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祭祀的流程、用的物品、食宿等等,这些让我们找到了师父健在时那种回家的感觉。
       六月二十四日,一早,我来到了师父的灵塔前,比我早到的师兄已经把师父的塔院打扫的干干净净,经幡也已经挂起,红地毯也已经摆好。
       我环视了一下师父的塔院,首先映入眼帘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师父题写的碑额,我在感恩 传老的同时,也感恩师兄们为师父做的一切。




        我拿了把镰刀把塔院前的荒草割了几把,然后就和师兄们一起摆设供品和点灯。灯点好,供品摆好后,我猛一回头忽然发现来了那么多人,有几个师父的出家弟子还是带着出家徒弟来的,总计算了塔前师父的徒子徒孙得有六七十人。我们先念诵了师父念了六十余年的《上师供》,然后又按照汉传丛林的规矩师父上了大供,前后共计两个多小时。正当我们大多数人刚要离开时,又一批师父广东的在家弟子抬着桌子、拿着供品来到塔前···
     
      在整个念诵过程中,我流了几次泪。眼前几次浮现出跟随师父十五年中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场合的画面。子欲养而亲不待,师父圆寂后,我更加觉得师恩深重,因此也更增加了许多愧疚-----师父健在时我的懈怠、师父示疾时我的懒惰。以惭愧水洗懈怠心,我想对师父的祭祀也是自己提升的一种因缘,我由此更加深了对一生低调的师父在晚年坚持修灵塔的理解------这是众生净障的福田、弟子修行的对镜。
       下午,我参拜了刚刚过完98岁生日的 梦参老和尚,99岁老人的中气和思维让我们敬佩不已。
       晚上我在显通寺礼拜了为师父施放瑜伽焰口的法师···
····
       谁知回到德州的第二天,外地的一个朋友竟然打电话要我单独陪他上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赞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顶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是五台山显通寺的首座,是能海上师的弟子。
我对师父的经历了解得也不多,师父是四川人。
很惭愧,我平时亲近师父的时间也不多,师父很慈悲,为人很淡泊。
发表于 2008-6-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和尚现在驻锡何处啊 ?
发表于 2008-6-1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恩师!!!

师兄在哪里啊?我也是老和尚的弟子!我在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师父现在五台山显通寺。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闻佛说法 于 2008-6-19 10:24 PM 发表
顶礼恩师!!!

师兄在哪里啊?我也是老和尚的弟子!我在北京!!!


师兄,我也在北京。
发表于 2008-6-2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果下护法师简介:
  俗名姓朱,1928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师慧根深厚,少年即剃度于峨嵋山,剃度师为圣云法师,后到近慈寺依止海公上师受戒,住学戒堂及加行堂学法。1952年秋,赴上海金刚道场,每日上午译经,下午讲经,果护师与请佛、成佛、仁光等同学得定公上师通知先后赴沪听经,果护师受上师灌顶,传法。1953年3月,由金陵刻经处刊印海公著作《四分律比丘戒本广颂》,海公弟子踊跃捐款,果护师乐助五千元。
  后长住五台山随上师学法,曾任吉祥寺维那,至文革时上师示寂为止,1967年僧众迁返下山,各回原籍,师亦回成都老家。文革浩劫后,落实政策,1982年师被迎回五台山,初于五台山第一大寺显通寺管理库房,近二年中任该寺首座直至如今。法师对于各地来求法者极其慈悲,尽量赐予教授,如曾传《毗卢仪轨》、《水陆供广法》等。虽现今已高龄,又有喉疾,但仍关心寺院建设及人才培养,诚为一代高僧。
发表于 2008-8-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祈愿三宝常住世!
祈愿众生皆离苦!
发表于 2008-10-2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果护老和尚!祈愿大德常住世!众生得闻希法音!
发表于 2008-11-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祈请上师长久住世!
发表于 2011-4-2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老和尚

顶礼恩师法体安康,
永阳是春阳师兄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得闻希法音!:funk: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祈愿三宝常住世!
祈愿众生皆离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大德高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和尚示疾~~~大家多多回向!!!
万分感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30 12:39 , Processed in 0.0395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