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chodrak 于 2008-5-27 04:07 AM 发表 看到大家對此議題的勤奮思考與熱烈討論,本人倍感鼓舞,亦加深了先前的認知,即:實有必要將尚未漢譯的中觀巨著如【中論大疏正理海】、【大千座開有緣眼】、【章嘉宗派論】等早日翻譯出來,供大家學習。 作為一個 ...但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裡,而在“同”的這一面,亦即“體性為一”這方面。對於持緣起即瓶、柱等法本身的人(包括觀法師在內?)來說,如上述諸貼所示,也認可瓶、柱等法(緣起)與空性體性為一。我的觀點則是:緣起作為一切法所具有的屬性,與空性體性為一。雖然雙方都承認緣起與空性一體,但對於持緣起即瓶、柱等法本身的人而言,這個瓶與瓶的空性“體性為一,”在因明中稱為“具非互是的一體,”因為瓶不是瓶的空性,否則,任何人看到瓶即證空性!瓶的空性不是瓶,不然,觀法師在他的根本無分別定中,還能小酌一番(玩笑玩笑)!這就像壺的出水不是壺,壺也不是壺的出水一樣。另一方面,從我的觀點來看:緣起作為一切法所具有的屬性與空性體性為一,在因明中則稱為“具互是的一體,”因為若自性有即不待他,自性有(非自性空)與緣起成正相違;換言之,緣起即空性,空性即緣起,周遍互是,也就是因明中所謂的“同義!”例如,所知是有,有是所知,所知與有同義。 4.
原帖由 chodrak 于 2008-5-27 04:07 AM 发表 看到大家對此議題的勤奮思考與熱烈討論,本人倍感鼓舞,亦加深了先前的認知,即:實有必要將尚未漢譯的中觀巨著如【中論大疏正理海】、【大千座開有緣眼】、【章嘉宗派論】等早日翻譯出來,供大家學習。
原帖由 大地 于 2008-5-27 11:23 AM 发表 感谢江译师的精彩文章。 深受启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03:36 , Processed in 0.04152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