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31|回复: 13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 赞 - - 华锐·罗桑嘉措 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  赞
                 
                 萨迦派达仓译师        著
                 华锐·罗桑嘉措           译

纳毛格日曼孜高喀雅!

大慧一切佛陀之座前,成就贤善伟大之愿力,
声名大振众生教吉祥,罗桑智华尊者我顶礼!
已达无量福慧二资顶,住持无数诸佛之宗规,
成为无数众生之善师,无边功德藏师我顶礼!
雪域东方宗喀林苑中,暇满如意树根甚坚固,
功德枝繁叶茂盖十方,美誉芳香师尊我顶礼!
无垢大智离畏童慧等,亲近雪域智中之智者,
师对所有广大诸经论,消除一切疑惑我顶礼!
离浊清净禁戒广大海,多闻教理珍宝尤充满,
一切善巧龙王恭敬依,智深难测尊前我祈祷!
宗师智慧之日童年时,广阅经及般若莲花园,
我心骄傲睡莲紧闭合,深广智藏师前我祈祷!
北方这里精通句者少,消除义疑惑者更稀少,
能修教义之人已难逢,此三究竟尊前诚心礼!
有些离理建立教之宗,少数离教仅仅靠理法,
教理二者对于佛经论,能善分析师前恭顶礼!
有些重视戒律弃密宗,个别尊重密乘斥戒律,
一切佛法相互不违忤,圆满善修师前我顶礼!
执显为殊反而轻视密,以密骄矜之后空谈显,
一切显密未全成正觉,无法趋入而知师前礼!
某些主张解行驳观点,部分又称高见弃学行,
能显见行互为助伴义,善赐教诲尊者我顶礼!
有些注重学说抵修行,个别执修足矣谤教理,
说修兼备弘扬教证法,阐明此理至尊我顶礼!
一切显密尤其金刚乘,一切续部尤其无上续,
一切次第尤其幻化身,空前善说掘藏师前礼!
总之对于佛陀一切教,通过讲修二者广弘扬,
雪域该地所有诸智者,恒常赞叹尊者我顶礼!
我亦从今一切生世中,犹如大师那样弘圣教,
重他轻己殊胜优越心,如护自己性命求加持!
以师为主执为最优异,虽有偏私之魔搅教风,
但具无偏颇心尊者您,愿速除偏智者共融通!
             2003年5月26日 译于拉卜楞寺


发表于 2015-11-2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5-11-2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话,不懂藏文,但是从中文形式上看……
发表于 2015-11-2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顶礼!
发表于 2015-11-2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erake 发表于 2015-11-20 13:00
说句实话,不懂藏文,但是从中文形式上看……

某些藏人以为说得来汉语就等于能翻译汉文。大白话散文和大白话偈诗就这样产生了。大白话也好,但要看场合。
发表于 2015-11-21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rake 于 2015-11-21 13:45 编辑

是啊,有时候干脆大白话也就算了,如果还要强求字数工整,补字颠倒文字,就更没法看了啦。
中文诗歌、偈颂基本上都用五字、七字,不是没有来由的,跟语言本身的音韵特点相关的,九字的读起来说老实话不顺。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雅”还是必要的啊。
话说回来,以前的人一直读韵文,从小训练作对子,基础跟现在的人没法比啊。
发表于 2015-11-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erake 发表于 2015-11-21 13:40
是啊,有时候干脆大白话也就算了,如果还要强求字数工整,补字颠倒文字,就更没法看了啦。
中文诗歌、偈颂 ...

简单聊几句,不针对任何其他人,也与首楼无关:
1,“雅”当然要,但应该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说实在的,这个标准很高,达到的人或译作凤毛麟角。汉文佛经大多数其实也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点,被誉为“雅”的,其实在“信”方面多少有些不足。
2,如果“雅”达不到,质直一些无妨,但一定要“信”,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达”。不“信”的“达”,离原义既远,失其意义;然而不那么“达”的“信”,却可以在注释帮助下令人解义。玄奘法师等人翻译的很多大部头论著,以及大部分藏文经典,就是后者的一个例子。西方学术界一直在做从藏文返译成梵文的工作,在找到梵文本之后对比之下发现符合程度很高。
3,如果连“信”都达不到,那这种翻译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了。藏文原文都没有读懂,就拿起字典翻译,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太多。还有些译作,“雅”倒是“雅”了,在不懂藏文的人们圈子里面很流行,被奉为圭臬;但是懂藏文的话就会知道,这其实是在创作而不是翻译,藏文意思被有意无意地增、减、改变(当然也有一些原因是:他也没读懂原文),好比严复的翻译,文采斐然,流畅典雅,然而却为渊驱鱼,成为一些读者学习藏文的动力(详见钱钟书先生的文章)。


三者齐备很难,尤其是佛教相关的翻译。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先满足“信”即忠实原文义理,再是“达”或者有条件的“达”,只有这些都满足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雅”的问题。而“雅”涉及很多因素,佛经散文、偈颂有其特殊的韵律要求,不同于四六骈文、平水韵、乃至“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这里水很深也很复杂,容后细述。

发表于 2015-11-2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地的藏传佛教界(南传没见过,汉传没接触过不了解)流行一种很奇葩的观点:翻译水平和译者本人的“证量”(或“修证”等等)和身份有关。这个,不想举辨机他们的例子了,就直接问一句:某师“证量”如何,汝如何得知?如果回答说“公认的”,那么“公”的那部分人如何得知某师“证量”如何?这是很认真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这个圈子里的造神、玄秘化、个人崇拜问题就永远不可能解决。
发表于 2015-11-21 1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辩机死的很惨。。。
发表于 2015-11-2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則不應妄稱量眾生。——“本质”、“本性”、“证量”就属于妄加称量的部分。我这个补特伽罗不可能用现量和比量去断定另一个补特伽罗。
比如,云水堂主这个补特伽罗不可能断定华锐-罗桑嘉措、erake、故乡是凡夫,还是殊胜化身。

再比如,反之,故乡也不可能断定云水堂主是凡夫,还是殊胜化身。乃至云水堂主口称自己是凡夫、乃至是殊胜化身,故乡也不能够凭此话就判定云水堂主如是如是。
发表于 2015-11-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梵-汉对勘《佛所行赞》序言部分谈到了梵文诗歌翻译成汉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乃至九言的翻译技术问题。

erake说“九字的读起来话不顺”,可能是老遇到质量不好的九言,我也说实话,有时候藏文翻译成汉文,没有九言,确实搞不通啊。比如《尊长供养-了空无二》,预习了《尊长供养》有关训文解义的书,汉文不翻译成九言,就真的在某些文段上丢失了很多意义。未来讲座谈法岂不跛足缺腿?
发表于 2015-11-21 1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11-21 18:24
人則不應妄稱量眾生。——“本质”、“本性”、“证量”就属于妄加称量的部分。我这个补特伽罗不可能用现量 ...

但是却能断定某对象著作是圣者正见。
发表于 2015-11-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5-11-21 18:35
但是却能断定某对象著作是圣者正见。

可以。言论合不合可以判断,行为合不合可以判断。
发表于 2015-11-2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12:40 , Processed in 0.0334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