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87|回复: 20

中国高僧X档案2号:被两次逼婚的高僧(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慧灯元照 于 2015-8-26 10:48 编辑





中国高僧X档案2号:被两次逼婚的高僧(一)

释龙相

    本来这一期想写一写康僧会,但有人建议我先写鸠摩罗什,考虑了一下,也行。不过鸠摩罗什的问题实在很复杂,所以估计要写两三期。

    汉地的佛教徒,和鸠摩罗什没有交集的,恐怕一个也没有。你作为一个汉人,一个佛教徒,这辈子《金刚经》、《阿弥陀经》念过吧?《维摩诘经》念过吧?《妙法莲华经》念过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即使没看过,书名总也是如雷贯耳吧?这些全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经论中的,一部分。咱们汉传佛教的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成实宗、禅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很多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鸠摩罗什的译作,其在汉地的影响力,大概只有玄奘可以比,甚至可以说,比玄奘的受众范围更广。毕竟,现在这里佛教市场份额占得最大的恐怕就是“阿弥陀佛”,而对玄奘留下的东西,绝大多数老百姓——甚至很多基层“佛教徒”——最多也就是念念通行本的《心经》,更高大上的那些,普罗大众是很少会去翻的,我们感兴趣的是“唐僧”、“御弟哥哥”,还有《西游记》。

    鸠摩罗什名列中国四大译经师之首。四大译经师到底是哪四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另一种则是把不空换成义净。但无论如何,鸠摩罗什始终位居第一。他的佛学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简直就不用我再废话了。我们这里要说的,主要是他苦逼的一生。

    我有时候会幻想,同样是一个僧人,如果我站在鸠摩罗什的立场,面临那样的苦难,我会怎么样?我大概会选择早点去见佛祖。而鸠摩罗什忍下来了。他不仅能忍下来,而且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绕不开的一座丰碑,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等我写完了,你就知道了。

    和所有的天才一样,鸠摩罗什从小就令本人这样的低智商黯然失色。甚至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他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可思议之处:他母亲怀他期间,无师自通,突然就会说梵语。而生出他来之后,这个功能就又莫名消失了。所以当时就有高人向他母亲指出:你怀的这孩子肯定是个天才儿童。

    关于鸠摩罗什的母亲,这里必须先浓墨重彩地写一笔。她的故事是一个特别好的电影大片题材,是一部爱情加奇幻的悲喜剧,拍出来的卖座率肯定超过什么《大话西游》。同时,他母亲和他父亲的往事,也在鸠摩罗什“僧涯”最大的挫折中起到过关键作用。

    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她哥哥是龟兹王白纯(在位时间349年到382年,相当于东晋年间),她本人的名字叫耆婆。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是天竺某国的宰相(相当于这个官吧)之子。鸠摩炎本来应该世袭父亲的官位,但他对这个没兴趣,很潇洒地出家为僧,去云游四海。不曾想,云游到龟兹,被耆婆公主一眼相中(口味真奇特,大概鸠摩炎长得很帅?),死活非要嫁给他。对一个僧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被异性爱上更倒霉的事了,鸠摩炎当然不肯,但人家是公主,她哥哥是国王,你不肯又能怎么样,有的是办法让你肯。所以,鸠摩炎就成了龟兹的驸马,从此和公主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吗?

    不!不是这样的。

    据《高僧传》的记载,耆婆公主智商肯定超过180,看什么书都过目成诵,而且身上长有红痣,按相术来说,肯定要生天才儿子,所以西域各国都来提亲。可是她一个王子也看不上,就看上了鸠摩炎,强迫人家还俗结婚。这可以说是典型的公主脾气。但生了鸠摩罗什之后,不知怎么的,她的公主脾气又突然向反方向发作了,她宣布:“我要出家!”

    鸠摩炎当然不同意:你在玩我吗?!

    丈夫不同意,妻子是不能出家的,公主也一样,所以她就耗着。后来有一次她出城游玩,看见荒塚间枯骨累累,对生死之苦的感悟又深了一层,于是发誓:“这回一定要出家!”丈夫不同意怎么办?绝食!绝食六天六夜。鸠摩炎实在是扛不住了,小老百姓的老婆,饿死就饿死吧,可万一公主饿死了,他还有命吗?一咬牙,同意了。耆婆公主不放心,不给我落发我还是坚持不吃饭!于是赶紧又找人来给她剃度。不仅她自己出家,她还带着七岁的鸠摩罗什一起出家。出家以后怎么样呢?呵呵,人家轻轻松松,证到初果。初果是什么概念?就是从此超凡入圣,跟我们凡夫再也不是一个档次。

    作为圣人的耆婆公主,不,耆婆圣僧,带着儿子鸠摩罗什到处学习。至于幼年的鸠摩罗什能日诵万言之类的事情就不必多说了,从遗传的角度这一点也不奇怪。后来耆婆带着儿子往西度过印度河到了罽宾国,拜罽宾国王的弟弟、法师槃头达多为师,学习《中阿含》、《长阿含》等小乘经典,又在王宫用辩论折服外道,声名大振。十二岁以后,鸠摩罗什又被大乘高僧须利耶苏摩折服,改宗大乘,受学《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

    十二岁,鸠摩罗什的人生中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一年,他母亲带他到了月氏山,遇到一位阿罗汉。阿罗汉看到鸠摩罗什以后,对他母亲说:“这孩子如果到三十五岁没破戒,就会大宏佛法,度无数人,就像当年的优波掘多尊者一样(优波掘多,禅宗尊他为西天第四祖,以度人无数闻名),但如果破戒,那就什么也干不了,最多做个很有才学的法师。”这段话,就引发了鸠摩罗什生平的一个最大谜案,也就是:他后来到底破戒没有?如果破戒,是在几岁?

    但这里还是先说回耆婆。耆婆后来带着鸠摩罗什在西域地图上转了一大圈以后回到龟兹,在鸠摩罗什年满二十岁的时候,耆婆又准备去印度。她向哥哥白纯王辞行,并预言说,龟兹很快就要完了。临走之前,她问了鸠摩罗什一个问题,她说:“大乘教法应该在震旦(即指中国)得到弘扬,这只有靠你。但你去那里弘法,对自身没什么好处,你要怎么办?”《高僧传》中记载,鸠摩罗什此时说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来回答母亲,他说:“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这意思就是说,大乘菩萨们为了利益众生是不会顾及自己的,如果大乘佛法能够因为我而传到中国,令那里的人得到开化,那我就算是受烧煮之苦,也绝没有怨言!这个回答可谓震烁古今。但鸠摩罗什当时可能根本就没想到,他将为这句话付出多大代价。

    耆婆得到儿子的回答后,即只身去了天竺,到天竺时,就证到了三果圣位——这个境界离阿罗汉也不太远了。史书上对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未再提及,更没记载他对自己那位伟大的前妻作何感想。如果有人问他感想,恐怕他会无语凝噎、泪流满面吧。鸠摩炎被迫还俗又被迫离婚,他个人苦逼的牺牲造就了两位圣僧,这笔账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反正是没人算得清了。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5-8-26 1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叹!
发表于 2015-8-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5-8-26 1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
发表于 2015-8-26 1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出續集呀。讚!
发表于 2015-8-26 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續集^_^
发表于 2015-8-2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续集
发表于 2015-8-2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续集
发表于 2015-8-2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後續
发表于 2015-8-27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5-8-2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续集
发表于 2015-8-2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发表于 2015-8-2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忒传奇,忒厉害。也看出缘起的重要性,“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豪言壮语感人心,但是从后事来看的确要小心说话呀。。。。。。。。。
发表于 2015-8-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屁股都坐痛了,还不续集??????
发表于 2015-8-28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续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18:56 , Processed in 0.03406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