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75|回复: 22

佛为什么不积极地超度众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9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桑旦多吉 于 2013-11-29 01:07 编辑

在我的印象里,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并不积极超度众生,佛经里也没有其他佛大规模超度众生的记载。按佛的能力,是可以超度很多众生的。佛既然那么慈悲,为什么没有全力超度呢?密宗的大成就者是否也是这样?我看的佛书很少,可能说得不对,请有学问的师兄说说,是不是这样?原因是什么?
发表于 2013-11-29 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是大医王,弟子是病人。医生给我望闻问切后,还需我自己按医嘱按时吃药,医生不会掐住我的嘴硬往里灌药吧。
发表于 2013-11-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读一读《法华经.从地涌出品》,或《华严》等经,这些都足以颠覆你的“印象”。
发表于 2013-11-2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说的印象,大概是做梦时的印象。

《法华经》: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菓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如來于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菓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莊校。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坐故,復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菓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踊出。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復單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踊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懃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发表于 2013-11-2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般若经》第二会:

  爾時,世尊正知正念,從等持王安庠而起,以淨天眼觀察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舉身怡悅,從兩足下千輻輪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從足十指,兩趺、兩跟。四踝、兩脛、兩腨、兩膝、兩髀、兩股、腰脇、腹背、臍中、心上、胸臆德字、兩乳、兩腋、兩肩、兩膊、兩肘、兩臂、兩腕、兩手、兩掌、十指、項胭、頤頷、頰額、頭頂、兩眉、兩眼、兩耳、兩鼻、口四牙、四十齒、眉間毫相,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舉身毛孔皆悉熙怡,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是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演身常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熙怡微笑。復從舌相流出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其光雜色,從此雜色一一光中現寶蓮花,其花千葉皆真金色眾寶莊嚴。如是光、花遍三千界,從此展轉周流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諸花臺中皆有化佛,結跏趺坐演妙法音,一一法音皆說六種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不起于座,復入師子遊戲等持,現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謂:動、極動、等極動,踊、極踊、等極踊,震、極震、等極震,擊、極擊、等極擊,吼、極吼、等極吼,爆、極爆、等極爆。又令此界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沒、北踊南沒、中踊邊沒、邊踊中沒。其地清淨光澤細軟,生諸有情利益安樂。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此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同詣佛所,以殷淨心頂禮佛足。從此展轉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時,彼世界諸惡趣等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各於本界同詣佛所頂禮佛足。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餘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飢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醜者得端嚴,形殘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圓滿,迷悶者得醒悟,疲頓者得安適。時,諸有情等心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友如親,離邪語業命修正語業命,離十惡業道、修十善業道,離惡尋思、修善尋思,離非梵行、修正梵行,好淨棄穢、樂靜捨諠,身意泰然忽生妙樂,如修行者入第三定。復有勝慧欻爾現前,咸作是思:“布施、調伏、安忍、勇進、寂靜、諦觀,遠離放逸,修行梵行,於諸有情慈、悲、喜、捨,不相擾惱,豈不善哉!”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佛說此經時,有千優婆塞、優婆夷慎護口過,即得初果。復有無量比丘、比丘尼得初道果乃至四果;無量人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辟支佛心。一切大眾聞佛說法,歡喜奉行,作禮而去。


《方廣大莊嚴經》:
  佛告諸比丘:“菩薩與諸童子居學堂時,同唱字母,演出無量百千法門之聲,令三萬二千童男三萬二千童女,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因緣,示現入於學堂。


  爾時如來澡浴竟,復有無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競取如來澡浴之水以自灑身,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諸天子浴如來已俱還天宮,所將餘水香氣不滅,惟聞佛香不聞餘香,心生歡喜得未曾有,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华严经》:

  說是法時,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諸世界中,兜率天子皆得無生法忍,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欲界諸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捨女身,悉為男子,得不退轉菩提之心
发表于 2013-11-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种种,随处可见,不胜枚举。
至于说如此大的度众生事业,为什么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则如《现观庄严论》所说:

若善因成熟,于彼彼所化,尔时能饶益,即于彼彼现,
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根不获善。

若佛现身饶益有情者,须彼有情已集善根,要由值遇善知识等宿植善根,遇佛等之因势力成孰,于彼彼所化彼时彼处现身说法能有利益,乃于彼彼所化现身说法故。于未集资粮之有情,则不如是现,由彼众生业障障蔽,不具现佛之因故。诸佛世尊虽出世间,亦有一类众生不获闻法等善根,以彼等无亲见佛之善根故。譬如天虽降雨,然焦烂之种不发青芽也。
发表于 2013-11-2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你看的佛书很少,就不要在看佛书很少的前提下提出这样无知的问题。
很怀疑你提这个问题的目的!
这里是佛教论坛,你提的无知问题完全可以被理解为谤佛!
发表于 2013-12-20 1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是佛不是凡夫哇
发表于 2013-12-20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渡有缘人。
发表于 2013-12-2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正在被积极的救度着!
遗憾的是我们自己经常想跑掉。

另外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什么是佛"。
你问题的本身是:把佛做为了神秘的力量和主宰。 这是迷信啊!
发表于 2013-12-2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应该换个提问方式“佛为什么不像现在赶经忏式的超度众生?
发表于 2013-12-21 1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下阿蒙 发表于 2013-12-21 08:18
感觉楼主应该换个提问方式“佛为什么不像现在赶经忏式的超度众生?

以水洗罪、手拔其苦、移自证于余等
发表于 2013-12-30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进 发表于 2013-11-29 10:43
《大般若经》第二会:

  爾時,世尊正知正念,從等持王安庠而起,以淨天眼觀察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 ...

请问善师,《大方便佛报恩经》中:

  佛說此經時,有千優婆塞、優婆夷慎護口過,中的“慎護口過”如何准确理解呢
发表于 2014-1-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法的时候,有缘众生当时就开悟,包括鬼神。这个也是超度。
佛主张弟子自度。

也可能佛默默的超度了很多亡人,但是没有记录在案。
发表于 2014-1-4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拔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18:56 , Processed in 0.0550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