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28|回复: 45

今日遭遇诡异追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下午五点,下班开车经过某要道的交通岗,前面的出租车忽然紧急刹车,我也紧急刹车,踏板踩到底,没刹住,可耻的追尾了。。。
还好,由于刹车及时,两车都没啥大事,亲密接触的后杠前杠,痕迹轻微。
但是这件事发生的很诡异。
诡异之处在于:
1、这个交通岗,本人前行的方向是绿灯,信号特别长,当时是刚变绿不久,我下车查看情况,确定没什么事,1-2分钟后抬头,仍然是绿灯。
2、当时出租车前面一辆车也没有,在车流而言是个空挡。
3、交通岗的人行道上,往常都有不少人等待过马路,但今天没有,而且,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交通岗,比较规范,极少发生中国式过马路这种情况。
4、本人获得驾照十年,天天开车上下班也有六年,自认经验丰富。
就在这样一种【非常安全】的情形下,发生了追尾。
我很奇怪,问出租车司机,你干嘛要急刹车?
司机是个年轻人,回答说,我看到绿灯急闪,以为要变灯,就停下了。
问题是,绿灯一直长亮,一动未动,根本也没闪,而且追尾后过了大约2-3分钟才变红。
交警过来,认定俺全责,要俺赔礼道歉。而且询问出租车司机,是否要赔钱。
出租车司机大概也有点不好意思,一分钱没要,甚至也没听我道歉,直接上车开走了。
整个过程很友善,没有恶语相加,没有大吵大骂,可算是不幸中万幸。
开车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追尾,而且情形很诡异,我凭经验判断出租车怎么都该正常前行的时候,他来了一个急刹。
我在回来的道上心情不太好,就想,是不是最近做错什么事了?
然后忽然想起下午一番言论。
起因是在某Q群被骂,因为该群管理员认为极乐世界是纯精神世界,是没有色法没有色蕴的,只有其余四蕴。
俺直觉此言不对,反驳多说了几句,没料到此人恶语相加,俺就默默退群了。然后,在Q上跟朋友抱怨,还是小乘自了汉好,度生这种事,要大智慧大福报,低劣微薄如俺,实在没能力做到,菩提心太难了,调伏好自己就是。
这番话大概涉嫌退失菩提心,虽然俺一直没真正发起过。。。
也许,这次追尾是一种警示?
求各种达人正解。
发表于 2013-7-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多了
果报如此快速的成熟岂不是成佛甚快,业地也不能吧。
护法菩萨加持的话,又岂会连累不相干的人?
不过是过去成熟的因缘而已。
退菩提心还是要好好忏悔的,然后就洗洗睡吧。
感恩一下三宝加持,您这所谓车祸咋看也像是重报轻受嘛。。。
哈哈哈
发表于 2013-7-22 2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这种自我反省,特别是即时反省的风格不是初学可以体验,说明了老笨在众罪归我的领域已经达到不可望其颈背的局面,随喜赞叹!

提醒一下,你上次把我的帖子转到联谊也可能是你要反省的,当然关键不在于你转,而在于你没有回复我因为你转而发给你的短信,就如同那个出租司机突然来个急刹,然后在沉默中慌也似地逃走了。。。。。。

其实,反省并不难,难在根除隐于习气地屡犯,共勉!
发表于 2013-7-2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能答案:师兄,你着相了!
发表于 2013-7-22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这个就是你的必然果报,只不过它以现在这样一种形式发生了,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感到高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3-7-23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心情不好您这不错啦 我停着车都能让人追了尾  
而且停车的时候后面车离着得有几十米 愣能追上来把保险杠撞下来一半
发表于 2013-7-23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预示着黑牛的行车护符要开始复制了,呵呵
发表于 2013-7-2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網很多年,和別人聊天,亦發生過兩次不好的事,對方有承認了,有一個就是過來干擾,有一個就直接打到我兩個肩痛了10天,剛剛進入一個說醫人的群,然後說現在他在發功醫群中人的媽媽,我就無聊觀想他是不是有能力幫忙別人,結果第2天早上起來,發覺右手痛到動不了,等1--2分鐘才可以動,然後擦藥油又帖膏藥,10天才好。

師父經常教未學,網上的人事真假難分,虛偽不實,少說為佳,只是自己有時候還是多說幾句。
发表于 2013-7-2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你这个帖子,只觉得那个Q群的群主太牛B了,几句恶语相加就能让格鲁论坛的斑竹加资深居士退心,这什么人呀,介绍我认识一下,口才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3-7-23 09:06
看到你这个帖子,只觉得那个Q群的群主太牛B了,几句恶语相加就能让格鲁论坛的斑竹加资深居士退心,这什么人呀 ...


虽然努力,但是菩提心一直也没真正发起来,所以很难说是退心吧,只是这人经常恶口,不是一次二次,辩论不过就骂人,这种无聊的事俺就不屑参与,顺便发两句牢骚而已。
不过自觉小乘气息浓厚,对度生这种事,兴致缺缺,大概不是自今日始。
发表于 2013-7-2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笨兄,淡定淡定,未尝不是策励自己狮子奋进,速速成佛的好缘起,具备大菩提、大智慧、大势力,方有能力搞定任何根器的众生。

你目前的能力只能搞定我这样等级的内心刚烈顽固的坏小子,对于等级更高的大怪物,你还得继续打小怪兽,买装备,升级,,,,然后继续打怪兽,买装备,升级。。。
发表于 2013-7-2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空 于 2013-7-23 10:42 编辑

极乐世界是无色界???不必读经,一看极乐世界图就知道这想法很可耻啊。。。还恶语相加、辩论不过就骂人。。。

楼主不必跟这种二逼中的二逼一般见识(我这可能也算恶语了,忏悔,可这个Q群管理员明显很符合啊,无有其他言语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形容他夸张的程度了。PS:该Q群管理员不上论坛的吧?),度这人太难,要大智慧大福报,不代表楼主低劣微博,做不到就算了。

我有个心得,像我这样没有什么菩提心的人,遇到十分顽劣、顽固不化(比如说头脑不灵光还特别狂妄、特别狂妄还头脑不灵光的人,占一个还可以忍受,两个都占的话就很无奈,这只是其中一种,其实很多类)的人要躲,想利益对方是很难的,只会自寻烦恼,而且还很容易灰心,不值得。当然了,我其实应该先反省和改正影响别人的毛病才对,否则,可能是很多别人躲避的对象了,呵呵。
发表于 2013-7-2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笨兄,不要气淚,被不懂事的,不懂法的根器不具足的说几句,不算什么。不要拿他们当二万。
发表于 2013-7-2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刹车系统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13-7-23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筆記(十三)第四品
宣講: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2012年) 

筆記:道寬比丘尼



偈頌:菩薩墮罪中,此乃極重罪;若犯此墮罪,將損有情利。

釋文,退失發心,此乃菩薩根本墮罪當中極重罪業;倘若犯此墮罪,即退利他意樂,如果棄捨了內心中的菩提心,或是棄捨了一切的有情,這時我們內心當中,並沒有辦法策發起想要利益一切有情的這種意樂,此將損害有情利益,如果沒有辦法策發起這樣的意樂,就不會進一步的想要藉由種種殊勝的妙行去利益有情,這時對有情而言他是有損失的,因已退失諸行所依。因為在此同時,我們行菩薩行的根源,也就是最主要的力量──菩提心,已經完全生不起來了。

這一點在《攝頌》當中也有提到,如《攝頌》云:「縱於俱胝劫,行十善業道,然心生欲得,獨覺阿羅漢,爾時戒有過,其戒皆失壞;生如此心者,罪重過他勝。」一開始提到了,一位菩薩在受持菩薩戒之後,縱使花了非常久的時間,斷除十惡、行十善業道,但是他在行十善的同時,心中生起想要獲得聲聞或是獨覺菩提的這種欲求心,「爾時戒有過」,縱使他精勤的斷除十惡、行十善業,但是他所持守的戒是有過失的,「其戒皆失壞;生如此心者,罪重過他勝。」如果在受持了菩薩戒之後,內心當中對於小乘的菩提生起了希求,生起此心的當下,他的罪重是超過別解脫的他勝罪。對於這個偈頌,釋文繼續作了以下的解釋。謂具菩薩戒者,若捨願心,犯根本墮;未受戒者,若退彼心,其罪較於別解脫之他勝尤重。

寅二、障礙其餘菩薩行善亦同前罪,將墮惡趣

偈頌:縱僅一剎那,障菩薩修福,因損有情利,惡趣量無邊。

釋文,縱僅一剎那間,障礙、阻撓菩薩修福行善,因損菩薩成辦有情利之能力,彼阻撓者將墮惡趣數量無邊。如果有一位菩薩,他雖然沒有棄捨菩提心,並且只是花非常短暫的時間,去障礙、阻撓另外一位菩薩修福行善的話,這時他所障礙的對象或許只有一位菩薩,但是由於他障礙的對象是菩薩的緣故,這時障礙菩薩就等於是障礙一切的有情。為什麼障礙菩薩等於是障礙一切有情?因為菩薩心心念念都是想要利益一切的有情,所以如果障礙一位菩薩行善的話,這時就等於是障礙一切有情獲得現前究竟的利益。所以這時障礙他人行善的這位菩薩,雖然他自己沒有棄捨菩提心,但是由於他所障礙的對象是另外一位菩薩的緣故,透由障礙他人所犯的惡行,將來還是必須要墮入惡趣當中受苦。

對於這一點我們是很容易犯的,不要說障礙其他的菩薩,就連障礙我們周邊的同行善友行善,都會造很多的惡業。我們在修學佛道時,花很多的時間、精力,很精進的在修學,內心當中覺得好像是做太多了,所以看起來是有悲愍,然後會去告訴周邊的朋友或者是告訴你的親人:「你並不用做這麼多,或者是你行善的時間可以稍微的縮短,以節省你的體力」等等,我們會用這種方式告訴別人不要去行善。如果今天你的對象是一位菩薩的話,這時候就如同釋文裡面所談到的,你所造的惡業是不可思議的大;如果他不是菩薩,只是一般的有情,這時也會犯下相當嚴重的惡業。這一點有什麼根據呢?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也有引下面的這段經文:

如《最極寂靜決定神變經》云:較於有人搶奪贍部洲中一切有情所有財物,並殺害彼,我們都知道如果搶奪一位有情的財物,並且殺害對方的話,所犯下的惡業是難以想像的,那更何況是搶奪贍部洲當中一切有情的財物,並將這一切的有情都殺害,這樣的惡業是沒有辦法來形容的。但是相較於這樣的惡業,倘若障礙菩薩行善,如果我們去障礙一位菩薩行善,而對方正在行的善業,舉一個例子──施予畜生一握之食,只是給予畜生一點點的食物,其罪更勝前者無量。如果我們當下去阻礙一位菩薩行善的話,所造的罪業更甚前者。是故於此應當慎防,而這一點剛好是我們很容易犯的,所以平常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因不了知菩薩住於何處,而又極易犯此罪故。如果菩薩他的臉上是有標記的,我們知道什麼人他是菩薩,什麼人不是菩薩的話,這也就算了!但是現今我們都不知道菩薩生於何處?住於何方?他到底是在惡趣當中,還是善趣當中?在善趣當中,他是不是在我們的周邊?這都不是我們可以了解的。既然不能了解菩薩住於何處的話,這時對於我們的身、語、意的行為就要特別的謹慎。

若善護此,如果我們能夠對於這一點,很謹慎小心的去防範的話,便能斷除多數依於補特伽羅所生罪過。平時我們很容易不自覺的去批評別人、毀謗他人,或者是講一些無意義的事情,這時由於你必須要面對某一位補特伽羅,也就是某一位眾生的緣故,當你去批評、毀謗他的時候,會依著他而產生一種罪過;相反的,如果對於以上所提到的這個內涵,你能夠謹慎小心,就能夠斷除絕大部分依於補特伽羅所產生的罪過,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寅三、彼等之原因

在前面兩個科判當中,分別提到「退菩提心有重墮罪,故失利他」,以及第二個科判「障礙其餘菩薩行善亦同前罪,將墮惡趣」,並且在說明的同時都有引經據論。雖然有引經據論,但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原因呢?也就是它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前說彼等諸行,其罪無邊之原因者,

偈頌:毀一有情樂,自身尚退失,況毀盡空際,所有眾生樂?

釋文,毀一有情命存之樂,自身尚從善趣退失,如果去摧毀一位有情在活著的時候他所享有的安樂,比方說去摧毀他人的生命或者是搶奪他人的財物,而讓他人感到痛苦,造作如此的罪業,來生很難再次的投生在善趣,是會墮入惡趣中受苦的,況毀盡虛空際所有眾生無上樂因,如果摧毀一位有情他所享有的安樂都有如此嚴重的後果,那更何況是摧毀盡虛空一切有情獲得無上安樂的妙因,定墮惡趣,何須待言?在造作了這樣的惡行之後,來生會墮入惡趣的這一點,何須待言?根本不需要多說。

丑三、延緩登地

一位菩薩在發心之後,如果退失了菩提心,這時行菩薩行的所依就會完全的消失,在所依消失的情況下菩薩行也會跟著退失,所以對於這位菩薩來說,由於退失了菩提心以及菩薩行,想要登地是非常困難的。

偈頌:墮罪力強大、具力菩提心,於輪迴交替,登地經長時。

釋文,如前所說,棄捨菩提心者,其墮罪力強大,復發具力之菩提心,於輪迴中二者交替混雜,由惑業力,交替投生善惡趣中,如同之前所提到的,棄捨了菩提心的人,在棄捨菩提心的當下會造作非常嚴重的墮罪。在棄捨了菩提心之後墮入惡趣,將來有機會再次的投生到善趣,並且再一次的藉由修學大乘法而生起菩提心,也會累積到相當多的福德。所以一位行者,如果他的發心不夠堅固,在發心之後又棄捨,棄捨之後再發心的話,這位行者他在輪迴當中,「棄捨發心」以及「再次發心」的這兩點是交替混雜的。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之下,如果棄捨了發心,他就會墮入惡趣;如果生起了菩提心,他就能夠投生在善趣,故登極喜地等須經長時。所以發心又退心,再發心、再退心,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的話,想要登上初地極喜地等十地,必須要花非常長遠的時間,是故乃至命危,亦應勵力不令彼心退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10:39 , Processed in 0.0347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