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3|回复: 3

人身十二种病与十二种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身十二种病与十二种药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
    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
    2、邪妄谄曲是病。
    3、言语伤人是病。
    4、贪爱色欲是病。
    5、杀害众生是病。
    6、不敬父母是病。
    7、作恶不悔是病。
    8、愚痴颠倒是病。
    9、侵占他人是病。
    10、好觅人过是病。
    11、无惭无愧是病。
    12、我慢贡高是病。
    阿难问佛,其病如何得治?
    世尊答言,有十二种药,可令此病得痊:
    1、慈悲喜舍是药。
    2、谦让作小是药。
    3、赞叹大乘是药。
    4、有恶能改是药。
    5、有过能悔是药。
    6、毁骂不动是药。
    7、敬上念下是药。
    8、爱念他人是药。
    9、敬老怜贫是药。
    10、低声软语是药。
    11、具足正见是药。
    12、誓度众生是药。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
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
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
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

净慧法师提出的“家庭是道场”与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当今佛教事业构建“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普遍所拥有的,也是现实社会人们产生烦恼的场所之一,所以,把家庭作为修学佛法的道场,是减少烦恼契机契理之处。

经云“烦恼即菩提”,在能够大量产生烦恼的家庭生活中来历练自己,来运用佛法指导家庭生活,正是化烦恼为菩提的优良道场。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生活给人的逆顺穷通也是千变万化的,对境练心,生活当中我们是否被外境牵引?是否能够驾御生活?是否可以利用佛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一切都是在完成我们应做的“佛事”,“佛事”即佛教事业。

如果我们被生活搞得疲于奔命,那么,你就没有在做“佛事”;如果我们以佛法的智慧改善我们生活的质量,进而使生活沐浴法喜,那么,你就在完成着“佛事”。

净慧法师接着为我们如何做好家庭、生活的佛事指出最佳契入点,“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这十四个字就是处理好家庭、生活中各类关系的法宝,也是佛教徒改善家庭、生活的座右铭,家庭、生活成员间、同事间,要心存慈悲、感恩心,遇事以促进和睦为前提、以柔软调和为根本、以达到和谐为目的;

忍辱与包容是生活美满的集中体现,家庭、生活中的磕碰、矛盾在所难免,忍得下,容得下,磕碰就不会成为拦路虎;矛盾就不会被人为被激化。

阳光总是灿烂的,我们是拨云见日?还是愁云密布?就看我们忍辱与包容的功夫了。  

寺院是弘法利生的地方,我们的身体产生的语言造作一样可以用来弘法利生,修学佛法我们以弘法利生为家务,那么,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座金碧辉煌、普度众生的“寺院”。

佛像需要我们去庄严,庄严我们的心灵,挖掘我们本具的佛性,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以我们当修正我们的身心。心生烦恼,听音乐如噪音,心清净,听噪音似音乐,生活处处是道场,何必深山苦修?所谓“大隐隐于市”。

以一颗清净无为之心去倾听生活当中一切声响,演绎的尽如晨钟暮鼓,一样催人奋进修学,就是在倾听自己一呼一吸之中,也能体会出生命无常的梵唱。
发表于 2011-5-2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发表于 2011-5-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荣获本坛超级转贴王称号.又名百度恐怖王: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6 14:00 , Processed in 0.03197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