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13|回复: 10

嘉瓦仁波且谈上师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按:一般上师瑜伽,或是於四加行处即可修习,而诸派的上师瑜伽法中,有两个是最特别的,一是萨迦派俄巴系的上师瑜伽法,二是格鲁巴的喇嘛去巴。
格鲁巴的喇嘛去巴上师瑜伽法,非常特别,其特别处:
其一,若未接受过上乐或密集或大威德金刚大灌顶的人,不能修习。
其二,融合父续及母续的优点来合修,而且能灵活融合入修法中毫不相违。
其三,吾等每人自身皆会遭生、死、中有,如何转化生有,中有,死有为法,报,化三身的修法,是诸修法的基础,宗喀巴大师曾说过,就算再长的修法,如不具备三身转化教授,则亦不为完全的修法,但再短的修法,如具备三身转化教授,则为完整的修法,本法系完整具备转生、死、中有,系「九行证三身」的完整修法。
其四,特别是在收摄次第过程中,配合死有时五大主支诸气入中脉的景象观想,为宗喀巴教法中最基本的心诀,但在别的教法中却少见。
其五,具备殊胜内观「身坛城」修法。
其六,『喇嘛曲巴』特别注重结合「菩提道次第」的修法。
在不同层次时,仍依此同样教授,只是外内密所证及深入的不同,而正见始终如念珠线般贯穿全部次第。因此要怀最高见,如格鲁派的空乐不二,萨迦派的轮涅不二,噶举派的明空不二,宁玛派的大圆满见,皆如雪山顶的雪水般,流向四方,但源头为一。但要从基底一步步往上走。如我们要上三楼,心里怀的,眼里望的是三楼,但仍要现实踏实的从一楼循序走上二楼,向上三楼。因此佛说的般若经外显空性,而内含道次第,故要具备甚深见及广大行的修法,如车之二轮,方可称为完整系统性的修法。
其七,每座中将布萨融合进去,以使戒律清净。
如受戒却不去求知或了解戒行,则犯戒机会多如繁星,更不知己犯要忏悔,或不知忏悔法。
行者除了解别解脱戒,菩萨戒,金刚乘十四堕外,亦应了解金刚乘八支粗罪,五方佛十九戒,二十五支戒。如此最少於犯戒时,能有少分知晓,减少『无明』犯戒。密续中曾说,就算没有修法,只要清净的护守以上诸戒,亦能于十六生中成佛。可见持戒之殊胜。反之,犯戒之障可想而知。因此曾受过大灌顶者不可不知。
其八,当能观资粮田越广大时,则聚积福德资粮越多,就如越大的田,则栽种收成越多, 在此资粮田中除了有上师三本尊传承外,尚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佛,菩萨,声闻,缘觉,空行勇父,护法,并且可将曾受过灌顶的上师, 本尊及护法,皆置於归皈境中一起供养,可免以前受诸灌顶後,将上师本尊护法遗忘之过失。
其九,资粮田之全面化,故可将主修之息增怀殊事业法置此归皈境同修,免除修行各种不同法而有不同境,且无法於一境中齐修之矛盾。


此供上师法教授,源於释续「金刚鬘」。此续依据「集密」,於上师身中观身曼荼罗(即身坛城)。因「怖畏」「集密」「胜乐」三尊合修法极为殊胜,故供上师法即说如何依止上师瑜伽而修此合修法。其正行依「集密」而说,加行(如自生本尊)依据怖畏而说,献供等依据「胜乐」而说。此上师瑜伽在格鲁派中流传甚广,几乎人人谨诵,且实修法均无二致。在他派上师瑜伽,较特别的唯另有萨迦派俄宗修法。
既已获得宝贵人身又受灌顶,即应严持三昧耶与律仪,并为现证「和合七支果位」而趋入密宗道。证此之方便,如班禅上师罗桑却吉坚赞供上师法末颂中所说:
「由是祈祷最胜师,为加持故降我顶,复请入我心莲中,足趾光明愿久住。」即必须以上师瑜伽法为道之命根而猛力启请上师,由此之法及修道,方可现证幻身及胜义光明,此二为果位佛地之因。是故宗喀巴上师之随学弟子均以上师瑜伽为道之命根,并修「集密」「怖畏」「胜乐」三尊合修法。
「怖畏金刚」是至尊文殊之忿怒相。至尊文殊一般被视为诸佛之父,诸佛之母或诸佛之子。至尊文殊现怖畏金刚怖畏相者,是因初发业者之根力、福德资粮、精进力及顺缘等均极微劣,故违缘及逆境甚多。在此阶段之行者,即使一微小障碍亦可令生极大灾害。怖畏金刚修法之殊胜即在增长通达空性慧以防护内外中断障碍,故怖畏金刚修法极为重要。
正行当为集密修法。集密有二大派:圣(龙猛)派与智足派,此二皆源於印度。圣派中复依曼荼罗之具体主尊而有多种修法,最主要者为集密不动金刚。至尊龙猛於此修法造论甚多,如解释生起次第之甚深要典「修法总要」,概述三身道修法。彼依据释续「金刚鬘」之解释阐明「集密根本续」之旨趣。例如,在讲习「以死为法身道」时,将本尊收摄「次第」与二十五粗法融入次第善为配合。
随後以「五身证菩提」生起(初佛)报身。此修法有一增上殊胜,如诸多不同之成就中各种三身修法教授,彼等虽圆具修法扼要,且意趣相同,然仍各具殊胜处。

因「集密」注重幻身修法,故其中以中有为报身道,修法极为殊胜。比较而言,如「胜乐」等修法中,虽亦说「以中有为报身道」修法,然观那达、种子字及标帜等之义较晦涩。怖畏修法中,在修「以中有为报身道」时,所修名为「因金刚持」,其时现作文殊相。然於圆满次第正生幻身时,则为怖畏金刚相。虽亦有许行者於圆满次第位应现为文殊相一如生起次第所修者,然不应理。如「胜乐」中,虽生起次第生为那达相,然此仅为成熟圆满次第之因故,於圆满次第位仍正现为胜乐双尊相。
是故「胜乐」与「怖畏」等续中虽亦说现证幻身之法,然此等反被视作能熟因而已。正修则依赖观想那达或种子字等。然而在「集密」中,如至尊龙猛「修法总要」中所说:「以中有为报身道」乃依自成初佛(报身)而修。此乃与圆满次第正幻身同相之成熟因,不同处仅在於有无明妃。此同类於三远离位及幻身位乃成为其胜处,以所起之本尊相即生起次第位所数数串习者。因生起次第最重要部份乃三身修法,故以「集密」生起次第为最胜,此显示集密修法是根本。
为完全成就彼三身修法(此为圆满次第证悟),即须有清净光明觉受,以复依赖相续(身心)生乐。「胜乐根本续」即详述生乐之法。胜乐中所说融化顶上菩提心及於各身分领受四喜之法最为殊胜。大乐之因菩提心融化降至身中要窍(指四脉轮),此要窍(四轮)各观一特定咒轮,并任持片刻。由此获得殊胜能力,增长大乐觉受并引发坚固清净光明觉受。值遇如法具相明妃时,此内瑜伽力复能增进。是故因「胜乐」修法乃「集密」修法之助缘。要言之,「集密」为正行,「胜乐」为助缘,「怖畏」为除障加行。是故若能了知三者各有殊胜,而合修者甚善。然此三尊合修法之真实意趣至圆满次第位方能体现。复次此全部修法须依「道之命根------上师瑜伽」而修,因上师为最胜资粮田。故印度大师所造诸成就法之开始几乎皆为上师瑜伽,以示上师瑜伽之重要。於深义上言之,甚至成办三身修法之本身亦即上师瑜伽法,因彼全部观修中视本尊与上师无别故,然若能特别依上师瑜伽修积聚资粮及清净罪障者将异常有力,故成就法之初多有单另之上师瑜伽法。
虽然如此,因上师瑜伽法在西藏极为普遍且特别予以注重之缘故,多有专门之仪轨来修。西藏佛教四大宗莫不如此,上师瑜伽仪轨有许多种类,诸如「供上师法」等,形式各异。然彼等之意趣或须要皆是为得上师加持以调柔自心如水湿润乾燥之地令其堪能。但我认为仅仅文字念诵不能调柔自心,此须由上师真实加持之。此因本尊虽具足大力,佛亦有大功德,而我不能亲见彼等,彼等亦不能直接利益我,然深广教法全部传承已由根本上师赐予我等。此传承从释迦佛以来一直未断,是故我等根本上师或许有凡夫或许有菩萨等,彼等自身可能如何,无须考虑,在我们这边必须视彼等为真实金刚持及加持之源,若能依此想认真修持即可获得加持,因此上师瑜伽修法极其重要。格鲁派学人修上师瑜伽时,若能「观根本上师与宗喀巴上师无别」而修习,利益极大,甚为殊胜。
我认为印度没有专门修上师瑜伽之仪轨,虽然在许多梵文成就法中,有积聚资粮用之上师瑜伽,但在西藏则有许多上师瑜伽修法。
格鲁巴中由克珠仁波切传来的称「克珠单传」,注重与空性合修;经至尊喜绕生格传来的称「喜足天众」颂,为「色举传承」。有许多上师瑜伽合修法无须受无上瑜伽部灌顶。另有朵敦.绦伯嘉错与巴索.却吉坚赞传来的「耳传」,即「供上师法」传承。依宗喀巴上师而修之「供上师法」与「喜足天众颂」,是最著名之上师瑜伽。虽尚有其他种种上师瑜伽传承,然上述三种最著名。於各种上师瑜伽传承中,「供上师法」堪称最为殊胜圆满,但修此法者必须接受无上瑜伽部灌顶。

我等虽尚未得共同道圆满证德,然因上师慈悲已有幸获得无上部灌顶并可自在修持密法上师瑜伽。若能将道次第、修心法、上师瑜伽以及生圆次第修法全部与「供上师法」合修者甚善。於此修法中,先自起为本尊而除庸常显执,次观资粮田,於上师身中安布曼荼罗本尊众。如上所述,此文总结构是按密法解释之上师瑜伽,故本法包括:观四圆满清净等殊胜密宗道,生起次第精要三身等,此亦是圆满次第精要,(故本法摄生、圆次第扼要),此文亦述有共同道要义,如三士道修法,及修心精要。因此本法摄义极广,可与多法合修。
「供上师法」加持传承未断,且易於修持,曾是许多祖师之主要修法。在所有上师瑜伽中能摄显密全部精要者唯有「供上师法」。
总而言之,若具足正见则最略之上师瑜伽亦能令人了知圆满道体,反之若无正见即便读完全部「般若八千颂」,亦不知「道」为何物。在此著名之上师瑜伽「供上师法」中,颂文明确揭示出道次第与密法之最精要处。如宗喀巴上师「功德之基颂」中所说:
「诸功德本具恩师,如理依止是道基,善了知已多策励,恭敬依止求加持。」
以及
「次正通达续部心,二次诸要而勤习,四座瑜伽不散乱,如师教修求加持。」
为证涅盘或菩提故,必须依止一能无倒开示成办如是果位(涅盘或菩提)之道之具相有德善知识。众多经续以各种善巧方便讲述道之正修法。故若为善知识摄受作无倒开示者,便极为殊胜,以能速进地灭除一切障故。是故欲令善法增长必须依止具相善知识且如教奉行。上师乃证无上菩提不可或缺之因,故佛於毗奈耶(戒)中首先概述善知识应有之德相,弟子应先求善知识摄受,次从师受戒等,故必须视师如佛。菩萨论藏之初亦复如是。
同样,下三部尤其无上瑜伽部均说弟子必须视上师为一切佛、本尊及一切归依处之真实化身,因上师是生源处,是殊胜门,由此弟子能领受三宝之加持,因此上师瑜伽是一切修法之命根。须知上师瑜伽法乃无上瑜伽部修法之基,亦是积资忏罪之主要修法。修许多本尊法虽是善业,能积多福,然观上师本尊无别而修者积福尤多。为能自在修习如是道,必须先以共同道净治相续并以清净灌顶成熟相续,积聚修法所需一切资具。
观想上师虽有多种方便,然依上师瑜伽「供上师法」者,先观师在己面前,次住顶上,最後降入心间,故本法摄「观师三法」全部扼要。
----------------
宗大师是安多人,年幼时即赴卫藏。在孩提并非已被视如佛等。其是否为文殊之化身且置,最好作如是观:
大师出生时是凡夫,後经励力精进修持而成为如文殊般之圣者,此更能策发我们,表明我们能知前所未知者,能证前所未证者。然对某些人而言,若说某人生来即是龙猛或文殊等化身反而更能策发他们。我个人感到若某人初是凡夫後成圣者较能策发自己,所以宗大师虽可能是至尊文殊之化身,然因其显凡夫相故,我们不妨视其出生时是凡夫。大师所作之每件事皆是一普通比丘所应行者。最後成为一大学者大成就者,并与其弟子一起(即普遍称为「新噶当派」者)为西藏佛教作出了贡献。
格鲁巴之殊胜在於随学宗大师者最初无论显密均作详尽之闻思,次修习所闻思义。初须入第一资粮道,此为西藏佛教四大宗所共。然因格鲁派具足广大闻思全部教理之殊胜,在座上修时具有较多之正理抉择方便,故我认为此派为上。闻思愈广,慧力愈强,故其修习亦愈有力,导致自心转变
发表于 2011-2-1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1-2-1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1-2-13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我所有积集诸善根,兴隆正法饶益遍有情
尤愿法王第二宗喀巴,圣教心流恒长普光映
发表于 2011-2-1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尽我所有积集诸善根,兴隆正法饶益遍有情
尤愿法王第二宗喀巴,圣教心流恒长普光映
发表于 2011-2-13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老板《釋菩提心論》讲解

下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1-2-1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尊者!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2-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只能赞叹啊
不能说坏话~```~~~`
伤着某些人的心了
我道歉
发表于 2011-2-1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到无上部大灌顶,未能得到上师供口传,不知能不能念
发表于 2011-2-1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顶礼尊者。
发表于 2011-2-1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圣座!
感谢师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01:17 , Processed in 0.03433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