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叫SBLP、佛教显密研修会(Society of Buddhist Learning & Practice)。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架构:
活佛名义下的大机构叫BIA(Buddhist International Alliance),但只在名义上存在。一直没认真搞一个很制度化的跨国机构。
世界各地道场基本统一叫IBLP加地名,即佛教显密研修院(Institute of Buddhist Learning & Practice),一般写作“佛教显密研修院(地名)”,但澳洲第一座道场当年注册写了“澳洲”,所以正式名称为“澳洲佛教显密研修院”,但我们通常还是写为“佛教显密研修院(悉尼)”,而新加坡因为政府注册法律规定,不能叫“院”,必须叫“会”,所以只好当SB。
此外,非道场机构有大藏寺基金会,没有会址,只负责出钱,包括每年香港法会的支出(收入却归寺院)、重建寺院、出版书本、社会慈善(含川北小学、中学项目和赠医施药),属于冤大头机构,但在他们面前我们尊称“老板”。大藏寺基金会下面有一个计划,叫“大藏护法会”,参加者每月给300港元,其中1/3是出版基金,负责出版流通活佛的开示(书成本或低于成本出售,总之是补贴运作的,同时不定期印免费结缘的东西);1/3僧人基金,提供寺院食堂支出,1/3弘法基金,作为香港和一些地方弘法费用,譬如说去加拿大由于当地有道场就当地负责机票,但如果去内地,就由这里出机票等,譬如第一次去什么什么地区弘法等等都是这样补贴机票的。活佛一般不能正式内地弘法,但1996年第一次是在厦门南普陀、福州佛学院公开演讲的,当时也是护法会支付机票的。护法会成员的福利是,活佛著作每出版必自动最先得到(如果连续参加半年,旧的全套也补足)、每月十五每人在寺院有一灯及念名回向,而且每个月自动就在点灯、经过书和活佛活动弘法,也供养了僧众;还有最牛的是,给300元就能当“护法”,和大黑平辈称兄道弟,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