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22|回复: 18

现代因果实录,该不该多多传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7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a.bonze.cn/wlsjwz/312.htm


最近我所在的论坛开始转这个 现代因果实录 我翻了一下,或许有劝善的作用吧。
发表于 2010-4-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funk:
发表于 2010-4-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用问吗?你怎么混格鲁的?
发表于 2010-4-7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微细唯佛方知。
发表于 2010-4-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心劝善最后演变成“曲线灭法”
发表于 2010-4-7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戒四条浅说



宗舜法师 

(前略)一些法师和居士印书、赠书功德甚大,使很多无佛法处得闻正法,实在是续佛慧命的好事。但是也有人以信施财物,印外道典籍,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俞净公遇灶神记》等宣扬宿命论观点的书,就算是有劝善之功,但因为所宣扬的宿命论与佛教缘起法完全背离,即为不如法。《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对此种问题有明确开示:若以叶纸书似正法及外道论,或先已书,授彼信解众生手中,或劝他与,当知有罪。菩萨唯应劝彼弃舍手中异论,或令书写诸佛圣教,或自欲知彼不坚实,不应开示。或有叶纸犹未书写,有来求乞,尔时菩萨应问彼言:汝今何用如是物为?彼若答言:我欲转卖,以充食用。若此叶纸,为书正法,则不应与。有财物者,应施价直。若无价直,二俱不与,亦无有罪。彼若答言:我求此物,为书正法。即以叶纸,应施与之。仍告彼言:随意受用。彼若欲书下劣典籍,不与无罪。如书下劣书等亦尔。若欲书写最胜经典,不施与者,当知有罪。(见《大正藏》第30卷第711页下至712页上)


  这是说,如果用纸书写相似法和外道论劝人信受,不论是自己亲自给别人还是劝其他人给,都是违犯菩萨戒的(有罪)。菩萨应该劝人舍弃这些异论(异于正法),用这些纸书写诸佛的正法。如果菩萨有多馀的纸张,有人来求布施,这时,菩萨应该问清其用途。如果乞者说,想卖了纸张换食物,那么,要看这些纸张是预备干什么用的。如果无重要用途,可以布施。但如果纸张预备用于书写正法,那么菩萨不应施给他。然后估算这些纸张价值多少,布施相应多的钱解决别人的衣食问题。如果没有钱,不给他纸张(物)也不给他钱,不算犯戒。


  如果对方回答,是用来书写正法,则应当施与。否者犯戒有罪。
  如果对方乞这些纸张去书写外道异论(下劣典籍),菩萨不布施不犯戒。
  纸张之说,是个概说,其馀金钱等,也同此例。如果用信施的金钱,去印刷外道异论,都是属于违犯菩萨戒的,这个问题,实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对于乐衷于学习上述外道典籍的,菩萨戒中也有明禁,如《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馀”中说:
  若菩萨于佛所说弃舍不学,反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萨善于世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见《大正藏》第30卷第915页中至下)


  这是说,如果菩萨对于佛说经典舍弃不学,反而乐衷于学习外道邪论和世俗书籍,即为违犯菩萨戒。不犯的情况有五种:
  一是极为聪明,对于所学内容很快就学会。
  二是长时间学习佛教典籍后忆持不忘。
  三是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思惟知义)。
  四是于佛典有不为邪说倾动的智慧。
  五是能正确处理学习内典与外典的关系,每天把学习时间分为三分,三分之二用来学习佛典,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外典。这里的外典,乃是指度众生所需之除内明(佛学)以外的四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非指邪论。


  不属于上述五种情况,即使学修《阴骘文》、《感应篇》再得力,也属于违犯菩萨戒的。可见,即是赞叹随喜,亦非无原则者,所赞必须是真实功德。喜欢宣说开示“相似正法”(似正而邪),对于邪说,或者自己思维信受而得,或者从他人处学习而得,这都是犯重戒的。



    那么,什么是相似正法?《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解释说:
  云何名为像似正法?谓略有二种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于非法生是法想,显示非法以为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实故谛故,非是正法。而后像似正法显现,是故名为似教正法。若广为他如是宣说,令他受学,亦自修行,妄起法想,习诸邪行,而自憍慢称言:我能修是正行。应知是名似行正法。(见“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大正藏》第30卷第872页下。)


  这是说,相似正法有两种,一是理上的,一是行上的。把邪见当作正法,即似教正法。对于这样的邪见自己修学、教人修学,还认为自己修学的是正法,即似行正法。论中还特别强调:“于诸经中安置伪经,于诸律中安置伪律,如是名为像似正法。”下面还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相似法。限于篇幅,不能广引,选取其中最为浅显易知的作个说明:“又闻世尊宣示称叹节量衣食,便作是言:断食而住,露体而行,最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见“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大正藏》第30卷第872页上。)这是说,听到佛说,修行人衣食要有节制、要应量知足,于是他就说:不吃饭而止住,不穿衣而行走是最好的。这就是宣说相似正法。



    菩萨应该护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对于能够隐没遮蔽佛陀正法的“相似正法”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能了知,不为邪说迷惑(能知)。
  第二,能揭露,不使其迷惑众生(能显)。
  第三,能如法摧灭,消除其对佛陀正法的破坏力(能正除灭)。
  这是最能善巧契入如来密意、语言、法义的最为殊胜的行为!


  综而言之,作为佛弟子,为维护正法,对于坏正见、灭法眼的内、外道论断的破斥是合乎菩萨戒戒条和菩萨戒精神的。也就是说,不论广说不广说,都不违背菩萨戒。至于要不要广说,那就要看某种邪说的影响范围。在其范围之中,有针对性的去做肃清与消毒的工作是必要的,但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未免法不对机,药不对症了。


  一些同修出于慎重和好意,对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或者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菩萨畏因,不等于菩萨怕邪。因果不是拿来吓唬人、不许人开口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来讲,何尝又不是在积集成佛资粮?!如果斤斤计较于个的得失利害,不以圣教三宝为念,听任邪说横行,根基既毁,大厦何存!这样的人,说修大乘,其实不如二乘。蕅益大师谓:“居常谓坏法门者,皆撑法门人。齐桓晋文,尊周适所以坏周。方痛惩之不暇,奚忍蹈其覆辙!”(见金陵刻经处本《灵峰宗论》卷五之一“书一”第18页。)逆耳忠言,宁不深思!!!
发表于 2010-4-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该!!!
发表于 2010-4-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作者的书里面的妙法和尚是他虚构出来的(如果我记得没错果卿本人在被人怀疑和追问后承认过这点),故事嘛,估计虚构的也不少。
就算一个凡夫,做人诚实也是基本的准则,何况是个学佛之人?
既然作者连人都做不到诚实了,他写的“实录”又有什么传播价值呢?

何况书里面有很多佛经里没有的稀奇古怪的说法,传播此书,嘿嘿。。。你自己看着办吧

[ 本帖最后由 天空 于 2010-4-7 16:20 编辑 ]
发表于 2010-4-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微细唯佛方知: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意见,诸位师兄的意见都很好。

我这下有充足的理由了,作为版主也不能随便删贴,这下就有根据了。
发表于 2010-4-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微细唯佛方知



我现在觉得让上师和佛菩萨欢喜超级重要
发表于 2010-4-7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掌中解脱 第一天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以现量决定后世将往何处,但由于佛能如实观见“极不现事”(12),因此我们可以依靠佛的圣言量用“信解比量”来获得决定。

12、业果之理只有佛的瑜伽现量才能亲见,凡夫只能以“圣教量”来作观察。
发表于 2010-4-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基本上也劝善
发表于 2010-4-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传播一本附佛外道的书,西南人民就可以多喝到一杯水!
发表于 2010-4-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都把那顶礼膜拜,
哇,在一个论坛里看到这么多正信师兄,太开心了。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03:37 , Processed in 0.0340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