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
我最初对佛教开始有信仰,是因为读《倚天》和《玉蒲团》。
《倚天》里谢逊最后出家的那段,当时不知道为何,很感动。
读《玉蒲团》时,确实生起了对因果法的一点点觉受。当时年纪很小。前面99%内容在流鼻血,可是最后那1%确实生起了很突然、很强烈、很莫名其妙的对法的觉受,泪如雨下,很是奇怪。
最近重读一些武侠小说。金庸小说大部分都有尊师重道的概念,可是我发现《射雕》里,对敬师有很多细节上的描述,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散布在故事里,如果不留意就不会发现。这些细节,不是为了描述主角性格而已,而是重复又重复地偷偷镶嵌在故事里面一些实际上没啥必要的细节描述。
这里当然不是说金庸小说有什么密意。只是觉得好玩,说说而已。
这是刚才读到的:
江南六怪扬鞭南去,郭靖牵着红马,站在路旁,等六怪走得背影不见,方才上马。
诸如此类的小节描述,不胜枚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