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9|回复: 0

因果前没有感情/文学修饰, 发心和行为的差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朝梁有一位禪师修禪十分精进,很有神通,人们称他叫磕头师。梁武帝(公元502--549)听别人讲了这位法师的情况,心生敬意,想见见他,就派人去找。有一天,梁武帝正在与别人一块下象棋。忽然有使者来报告:“陛下找的法师,他来了。”梁武帝正专心下棋,想杀掉对方一颗棋子,便大声说道:“杀掉!”使者就赶快出去,把这位法师斩了。

等这盘棋下完了,梁武帝才想起来,说:“请法师进来。”使者回答说:“刚才陛下命令杀掉,臣已经奉命把他杀了。”梁武帝非常难过,便问:“法师临死前,说了甚么话?”使者说:“法师讲:贫僧无罪。我在过去世很久以前,是个农夫,用铁锹挖地时,误杀了一条蚯蚓。皇上当时正是那条蚯蚓。所以现在我遭到了这个报应。”梁武帝听后,流下了眼泪,悔恨不已。(事据《朝野僉载》)

这篇故事说明的问题很多。一、它说明任何一个生命,都有久远的歷史。所谓“生生不息”,确实不假。你看一条小小的蚯蚓,经过多少世代之后,他竟能转生成为皇帝。所以佛教中讲:不能杀生,要慈悲眾生。二、胡乱杀生,就得以命偿命。欠债还债,欠命还命,这是宇宙的法则。三、欠多少,将来要还多少。天心如秤,非常公正。当年的农夫,误杀了蚯蚓;这一世的梁武帝,误杀了法师。都是误杀,扯得很平。

[ 本帖最后由 魚能看水之時 于 2009-2-13 14:0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01:17 , Processed in 0.02954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