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7|回复: 7

汉地有人举了吕澂的旗号诋毁藏传佛教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e54a30100938p.html

据说是38年的作品,[北京]法音,2005年第3期 上刊登的。

如果真的是吕澂的作品,那至少因明部分的内容也实在太牵强了。以藏人无《理门论》为由说藏人不了解陈那,却不知陈那之《集量论》尽摄《理门论》之说而另有广开;同理,汉地只有2篇小论而缺少《集量论》这样的大作,何能成立 汉地因明有传承 而 藏地反无传承? 且玄奘有传承不等于汉地就接下了传承。此中道理,也可以反诘汉地何有传承?

其余中观,般若 等其他各科传承,有了解的师兄给补上反击吧。

法音上刊登这样的文章,大概也反应了某些人的一种态度吧。
发表于 2009-2-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传、藏传、南传都是清净佛法

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汉传仍然将是汉地佛教的主流,主流中有不和谐的声音排斥其他流派,是宗派跨地域迁移或输入所引发的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担心,这种论调将持续很长时间,这是没办法的事。
发表于 2009-2-1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识仁波切《谈藏族对因明学的贡献》:
、、、、、、、

有些人以汉传因明比较和臆测藏传因明,认为“那是一种理论体系不完备,推理方法落后,实用价值不大,与西方的形式逻辑无法相比的东西”。实际上这种看法与事实并不相符。
  汉传因明的经典著作只有陈那的《正理门论》和《正理入门论》(有人认为《入门论》是商伽罗的著作,但其中“三品”说的观点足以证明此书并非商伽罗所作)。作为系统阐述因明原理的陈那的代表作《集量论》据说曾经翻译过,但译文早已失传,对汉地的学术界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在《门论》和《入门论》中只谈到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规则,对因明认识论和推理的理论根据均未作详细介绍,因此可以说二小论只是陈那学说的一个片段。汉文中不但没有代表印度因明后期学派的七鼓大师法上(传说法上曾与持不同观点的论敌进行过七次论战,七战七胜,击胜鼓七次,故得“七鼓大师”的称号)的大小《合理论》,就连号称因明二祖之一的法称的因明七论都只字未译,难怪吕才向玄奘的弟子神泰等人提出40条反驳因明的意见时,他们除了说“不能精悟,妄为穿凿”的话加以指责外,竟不能回答。而藏传因明翻译的资料比较齐全,陈那、法称以下20多位印度因明权威的论著都有译文。这个问题后面将要介绍。
  藏传因明有1200多年的研究、传承、实践的历史,中间从未间断,而汉传因明在唐朝以后便失传,直到本世纪以来才有一些热心的学者开始重视起来,进行了一些研究。而唐人对因明的研究也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当于藏传因明的第一阶段,即翻译和文字注释阶段。今人的研究虽然有一些进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料的限制,研究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推理规则部分,未能从因明理论的全方位开展研究。
、、、、、、
发表于 2009-2-1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上来所谈彼方五科传承,无一可信。舍此形式而究义理,亦不得其本原。”

————吕澂的这个结论真是草率,全面否定了藏传五部大论。

38年的文章,可惜没有人将此翻译成藏文,拿到藏地请格西们探讨。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2-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
(转摘)

即以汉土中独倡唯识之有名学者吕溦先生来说,他为著书参阅宗喀显密《道次第》等一些著作后,在他所著《西藏佛学原论》中,作有赞评说:“宗喀巴之学,自明迄今,六百余年流行未替,藏中学者虽以派别之殊研究方便,容有易轨,但以宗喀巴之说,组织完满,超越古今,推论正宗,独系于此,试举以与汉土之佛学相较,则其得失短长,实有不容轻议者。



但自其表论之,宗喀巴之学至少有二特点,为汉传学说所未尝见。其一:备具印度晚期大乘之风范,而极置重于实践也。大乘初期,龙树、无著之说......不厌烦博;修学之要,有俟剪裁,故历后著述,多为要约构组,(如)寂天《入菩萨行》等籍,则删繁垂净,贞实仅存,资于修行,简当无比。......宗喀巴更阐扬月称之学,于清辨之辨难纵横,唯识之组织微密,悉无所取,盖即此种学风推荡而来也。以视注疏演绎舍本逐末者,固远胜矣。其二:即以实践为据而于诸家有所决择组织也。印度大乘自《菩萨地》而后有组织釐然之菩萨学,然犹条理较繁。至于寂天以六度为纲,纶贯经论,以成《集菩萨学论》一书,益见简要。阿底峡使汲其余流为《菩提道灯论》,即本其意取舍诸家,悉以当于修行为衡。.......如是以实践为鹄的而组织异言,形成一时之学风。自宗喀巴而后,以瑜珈学为广行,中观学为深观,(见吕著《西藏佛学原论》六七页至六九页。)
发表于 2009-2-1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asd 于 2009-2-13 12:05 发表
吕澂不是很推崇宗喀巴所创立的格鲁派的吗?


似乎不是,就吕澂的师承来看,应该持唯识见而非中观见!
发表于 2009-2-1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澂的书俺也拜读过一些,如中印佛学源流略讲这两本,那个五卷本的选集我也有,但吕澂的著作中也有明显的宗派习气,对于他宗典籍,并未熟悉亦含混带过,贬他尊自之处在在多有,未免我慢,我们没必要把他的话尊作圣言量,参考一下就行了,明显不对之处一笑了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01:16 , Processed in 0.03332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