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51|回复: 30

观音菩萨的皮衣有什么讲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22-1-8 21:03 编辑

有没有大德开示过?谢谢

羚羊皮Krsnasara-yi pags-paKrsnasara是一種特別溫馴的動物,四臂觀音之心房以其毛皮覆蓋,象徵觀音菩薩具悲心本性。
发表于 2022-1-3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31 16:49
谢谢,借此新春,祝愿四无量心,常驻您我心中!

随喜赞叹、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9 1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入遍知预备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31 1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借此新春,祝愿四无量心,常驻您我心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另外,修慈分,也是有类似的表述,值得研究

新春吉祥!法喜充满!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1)
对此版本《虚空藏菩萨经》里提到的“忍辱”,我有疑惑。
我认为不是忍辱,而是忍。
对应其他译本、《地藏十轮》、《学集论》等,此处应为“诸忍”。应该是菩萨所修的一切“忍(ksanti)”,如“无生法忍(对实相的决定认可)”等等。例如:《菩萨地·忍品》,有九种忍等等。

2)
这个组合,是否有次第关系?请您请教其他人。个人推测,这些罗列,是菩萨境界的功德法数:三昧,是各种定;总持,是各种陀罗尼;忍,是各种忍,包括第七地的无生法忍;地,是十地等诸地。此处没有十足把握,仅供您参考、求证备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9 12:03
此乃仁兽,虽死而其皮毛柔软,因其心柔故。
此兽悲心大,会为猎人引路、献身。
以此柔软皮毛覆身,以示心 ...

请问,忍、陀罗尼、总持定,这三法的组合有一定之规吗?

如:《虚空藏菩萨经》:开示甚深无上正真大乘之行、三昧 总持 忍辱 之地……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好,不攀缘,不乐言语,是我始终的信条,谢谢您提醒。如果有人指名道姓的发问,出于某些原则,能回答,就回答一下。前提是,不过于频繁,不影响修行。但过于乐于这些问答,的确影响自利。在利他并不是自己主要能力的时候,当然以自利为主。前提是,为利有情圆成佛。愿您,与一切如母有情,究竟离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0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傣 于 2022-1-20 14:20 编辑
cjysy 发表于 2022-1-20 13:04
什么是密咒乘,密咒乘就是用更为殊胜精细的目的,达成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目的。

一个人用眼睛看到 ...

如是。师兄不自利收手安静了吗?利他过了,妨碍自利(师兄言教)。从鹿为本位看,他们可能称人类的形象观音为“人皮观音”,可能也议论人类的人皮观音如何,以及人类的五毒和不可捉摸吧。阿么提观音,对人类而言,不一定是“披慈兽”皮观音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jysy 于 2022-1-20 13:09 编辑

什么是密咒乘,密咒乘就是用更为殊胜精细的目的,达成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目的。

一个人用眼睛看到一个女人,他生起贪欲,这不是密乘。

一个人用眼睛看到一个女人,他生起贪欲,这不是大乘。

一个人用眼睛看到一个女人,他以正念去看,内心思维:世尊说,一切法是缘起法,有此贪故,则有轮回,因此我愿意护持根律仪,这是声闻乘。

他以菩提心去看,内心思维: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愿成佛,为此我愿意护持根律仪,这是大乘。

一个人用眼睛看到一个女人,以大乘发心,按照生起次第的教授,观察蕴、界、处,为三轮坛城,从而杜绝了贪欲,这是密乘。

三种是为一致,三乘是为一体,如此是精通三乘者。

三乘导向解脱,如此是精通三乘者。

三乘导向菩提,如此是精通大乘者。

三乘导向以净观而远离贪嗔,如此是精通密乘者。

所以,不论是立川流,还是所谓的无上密续,都不重要,佛法重要。

不论是续部佛法,还是非续部佛法,修心重要。

所谓成佛之道,即建立为始终之修心。

失去了目标、意义,方便,只是蹉跎或浪费时间罢了。

轮回不正是可怕的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9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18 23:28
师兄您好,我有一事不解,您是一个非常好的佛子,理应投入对今生有益的实修,为何要关注这些耗时而不能资助 ...

赞叹师兄您,论学问之广博,知见之正,教理之深入,论坛上鲜有人能和您相比,只可惜论坛人气最盛的那几年您未能大驾光临,实在可惜。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还有鹿皮观音,可能一样表法。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仁兽,虽死而其皮毛柔软,因其心柔故。
此兽悲心大,会为猎人引路、献身。
以此柔软皮毛覆身,以示心之柔软故。(《造像度量》之中亦有解释)

又,大悲尊之左右手,乃慈、悲,
当胸合,乃愿菩提心,
可配合发心次第而观修,具体窍诀可咨询师长。

后二手,念珠是方便,莲花是智慧,
此乃行菩提心。

其上阿弥陀是上师,应配合上师瑜伽来修。

身、咒、心三者,应具足生起次第的窍诀来观修。
具体窍诀可咨询师长。

并以咒轮之光上供、下施,积累二资粮。

此一观音之修法,具足一切道次第。
应如此胜解其身分、标志等等,摄入法义而修。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9 12:03
此乃仁兽,虽死而其皮毛柔软,因其心柔故。
此兽悲心大,会为猎人引路、献身。
以此柔软皮毛覆身,以示心 ...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9 12:03
此乃仁兽,虽死而其皮毛柔软,因其心柔故。
此兽悲心大,会为猎人引路、献身。
以此柔软皮毛覆身,以示心 ...

随喜赞叹舍身献身的大慈悲心!不过有说是羚羊,也有说是鹿?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道 发表于 2022-1-10 10:07
随喜赞叹舍身献身的大慈悲心!不过有说是羚羊,也有说是鹿?

的确,有说羚羊,有说野鹿。

应该是往昔菩萨曾做鹿或羚羊之本生。

如敦煌之九色鹿本生,或大唐西域记之鹿王本生(此遗迹在印度Varanasi之鹿野苑)。

南传小部之本生故事里也有大量之素材。

由于慈,故能生起三种悲(见《入中论初品》),由于悲故,能生起菩提愿,有愿故,发起广大菩提行。

诸佛无尽的愿行,从炎热地狱的偶然间的凉风,到黑暗大陆众生的顿时见到的光明,乃至畜生道的慈兽,无不揭示我等本性之中本来蕴含超越我执的大悲能力。

应当心向往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10 11:01
的确,有说羚羊,有说野鹿。

应该是往昔菩萨曾做鹿或羚羊之本生。

请问一下您文中“我等本性”的“本性”二字能详细诠释一下吗?谢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0 1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性,即自心相续的空性,能成就诸善,永断诸恶。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10 11:01
的确,有说羚羊,有说野鹿。

应该是往昔菩萨曾做鹿或羚羊之本生。

随喜赞叹!

以前菩萨也是穿皮衣的,应该是动物自然死亡后留下的皮吧?

城東二里有窣堵波,高三百餘尺,無憂王之所建也。編石特起,刻雕奇製,釋迦菩薩值然燈佛,敷鹿皮衣,布髮掩泥,得受記處。時經劫壞,斯迹無泯。或有齋日,天雨眾花,群黎心競,式修供養。其西伽藍,少有僧徒。次南小窣堵波,是昔掩埿之地,無憂王避大路,遂僻建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10 17:16
本性,即自心相续的空性,能成就诸善,永断诸恶。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9 12:03
此乃仁兽,虽死而其皮毛柔软,因其心柔故。
此兽悲心大,会为猎人引路、献身。
以此柔软皮毛覆身,以示心 ...

即是八件宝饰。及衣服等。俱同报身佛像(三层面宝冠。下层者不宜遮过上面嘴唇以上)而以仁兽皮为络腋(旧作黑鹿皮。未详其义。按仁兽。梵云吉哩二合斯那二合萨𪢘。华翻黑脊。盖因其毛皮而称之耳。常见西番国岁贡物件。有此兽皮。形似山羊而小。毛短薄。色多微黄。脊毛纯黑色。天性最慈。为人忘己。据使者言。捕时不事猎围。惟二人执兵。寻其栖处。既望见。诈为相斗状。喊声对骂。且作挥兵相击势。此兽见之。以为相害。遂欲解救。奔至隔立二人之间。至死不去。遂得而刺焉。本朝官译名谓之仁兽。其披法。则毛向外。头前尾后。斜披左肩上。以头皮遮着左乳。而将右边后腿皮。从像之背后由右腋下。挽过至像之前。与右前腿皮。互相交盘缚之。此一件服饰。诸经典未见他像所用。惟独观音及慈氏菩萨像有之)

……原来弥勒菩萨也有这种衣服?没有在唐卡上见到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3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婆罗门的修士,常有以鹿皮为坐垫的习俗。南印度很多仙人,有此装扮。历史久远,原委往往难以还原。要么就去格物,要么就采用诠释学的方式,转为意义与道用。人生苦短,穷究枝末固然是智慧的行为,但没有依止善知识而舍弃一切获得解脱,那么知识也只是渴死者身边的湖水。这些表法的兽皮等等,用来激励菩提心就够了。其他的细节,若无能力深究,放一放也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2-1-13 10:54
婆罗门的修士,常有以鹿皮为坐垫的习俗。南印度很多仙人,有此装扮。历史久远,原委往往难以还原。要么就去 ...

谢谢!冒昧猜测,传入西藏,就改成了藏羚羊了吧?

谢谢指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英字典是指:印度黑羚。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严重限制了对南亚热带的风土人情的接触、理解。讹谬极多。

历史久远,原委往往难以还原。——研究佛像的某些专家,误导影响了不少学佛的人。要缺乏知识和证据的基础下,穷追死问一个支末细节。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22-1-14 13:10
梵英字典是指:印度黑羚。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严重限制了对南亚热带的风土人情的接触、理解。讹谬极多。

...

谢谢!原来是这样

印度黑羚(学名:Antilope cervicapra):是哺乳纲、 偶蹄目、牛科、黑羚属的动物。雄性大于雌性。头体长约为120厘米,肩高约73.7-83.8厘米。体重31-45千克。上体为深棕色或黑色,下体为白色;雄性遍体青黑,雌性的体色则清淡得多,形态相差悬殊,但是都长着犄角和白眼圈。雌体和雄体相差较大,雌体为黄褐色,样子很像高角羚,无角且体型较小;长度45-65厘米,身体大部分为黑棕色,眼眶、腹部、小腿、颈的下部和喉咙部分为白色。
是典型的草原羚羊。群居动物,但不与其它动物混群。活动于开阔的平原和稀树草原。印度黑羚性机敏,智力很高。擅长跑跳。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兼食树叶。
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中南亚地区,后因为引入,所以在北美平原、南美亚马逊甚至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都能见到其踪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5-12 02:03 , Processed in 0.0422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