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惟强

安阳定国寺的法空法师是否是格鲁派上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那些说“里三圈外三圈被那些人围着,象我们这些不善于往里冲的老实人”等等的,有话要说,免得误导其他想求法的人。

其实这些只是自己的臆测而已,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上师不每天都接见访者那是事实,但是要想见上师还是很容易的,上师每周末都安排接见访者,基本上远道有约见的都能如愿。重大佛教节日上师只要身体许可,都会亲自授皈依传法。

初学者受了皈依传法后,自己就可以加行先修起来,有问题来信来电或电话约见都可以的啊,哪来那么多障碍?

就本人而言,性格内向几近自闭,是最不会搞关系的,木呐之极,但是还是受到了上师的慈悲摄受。上师对众生是平等的,上师度众生也是无有疲厌,叫我们多多劝化周围有缘的人过来皈依受戒。讲寺欢迎每一个前来皈依的人,上师出来时,每一个求皈依的人都会见到,不存在“里三圈外三圈被那些人围着,不善于往里冲的老实人...”被拦在外面这样的场景。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决心和信心。有了决心,距离不是问题,有了信心,上师就会摄受。
发表于 2009-6-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万善根本从师出”?在藏传的环境里,“靠自己”这种话真是够轻飘飘的。上师青眼有加的都是些身边的弟子,师兄弟之间相互看重的模范自然也是那几位师长的偏爱。长时间得不到上师的打赏或关照,做弟子会安心地觉得:“嗯,我对自己有把握”?有这个把握修的就不是藏传罗。唉,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针对这段,我想说的是不要低估了上师的神通力。举个小例子:讲寺有一位长期住在居士楼修行的老居士,没文化,不识几个字,但是她有着常人没有的信心和精进力,她也不是经常去见上师,但是她说上师对她的状况都知道,包括她说的每一句话。有天上午上师让她赶快回家,她还没出发,下午接到家里电话说出事了。
发表于 2009-6-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茫木 于 2009-6-1 16:31 发表
讲寺有一位长期住在居士楼修行的老居士,没文化,不识几个字,但是她有着常人没有的信心和精进力,她也不是经常去见上师,但是她说上师对她的状况都知道,包括她说的每一句话。 ...

是谁?我要好好去参访参访。
发表于 2009-6-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茫木 于 2009-6-1 16:14 发表
有问题来信来电或电话约见都可以的啊,哪来那么多障碍? ...

写信当然没问题,写给奥巴马都能指望有个回信的,电话约见?赶上周董来电视台作现场秀,打电话约一约没准个也能去露个脸。
您总结的这些追星的方法,是蛮管用的哦,经验之谈啊:lol
发表于 2009-6-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总归来说是要靠自己,就如永嘉活佛说的,改变自己的内心。
          从这一点上说,因果对大家都很公平,哪怕你居住于荒山野岭只要能老实的改变自己的心,改变一分就是前进了一分。就算那些天天往大活佛身边靠的人,每天听着大活佛们说的八卦,享受着大活佛的加持品,饮着上好的铁观音,谈论着高深的禅宗与应承见,到了临终的时候,还不是要看这一生对自己的心改变了多少?
         其他的总归繁华落尽,付与尘土而已。  当我们真正面临死亡时,恐怕死亡不会来问我们一生中赚了多少钱,也不会问曾是哪个大活佛的内密大弟子,唯一的可以面对的就是死亡时的业力和心了。”
发表于 2009-6-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象修文殊法,心行越契合越接近文殊大愿,就离文殊菩萨越近,反之就算文殊菩萨现身在面前,自己的心行与文殊菩萨的心行不契合,那还不是很远很远啊。所以里三层外三层哪里是距离,与阿弥陀佛契合了,十万亿佛土还不是弹指间就到。

再有,静风“学佛总归来说是要靠自己”说得很好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说过嘛: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发表于 2009-6-1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茫木 于 2009-6-1 16:14 发表
对于那些说“里三圈外三圈被那些人围着,象我们这些不善于往里冲的老实人”等等的,有话要说,免得误导其他想求法的人。

其实这些只是自己的臆测而已,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上师不每天都接见访者那是事实,但是要想见 ...



嗯,南瞻部洲果然是业果迅速成熟之地,前天引用故乡的文少几个字,绝对是无意,多那几个字我并无所谓,今天即被人误读,,希望重看一下我的劣文,或许能体味其中的意思,对师父的心大家都是一样的,我没必要犯那种低级错误,,,

也许,是我们对学修的要求与希翼略有不同,,,我总是希望有人给我开小灶,详细具体的指导,师兄可以参考下祈竹仁宝哲的浪丐心泪,我的理解是就算数万人的寺院,出家人也是各寻各的师长贴身依止学修,而不是以一对千的模式,这是汉地善知识太少的现象,而非藏地的学修模式,,磨磨磨,反正我己死心,前浪己死沙滩上,希望后浪掀大浪,,,,

[ 本帖最后由 炫飞侠 于 2009-6-1 19:26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我今生没机会跟自己师父关系很密切和亲近 这个好象不能怪师父吧  这个果总该有个因  而这个因  大概只是自作自受而已  学佛总不该忘掉业果   何必怨天尤人

有个办法可以试试呢 是祈竹活佛在《心生欢喜》所说
造佛像及造塔有很大的功德,可以令自己常遇明师及正法;同时,建好之小佛屋也可以利益日后绕过它的人,令他们无意中也得到绕佛之善因。

多做查查和塔吧 :lol
发表于 2009-6-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炫飞侠 于 2009-6-1 19:23 发表



我总是希望有人给我开小灶,详细具体的指导,

汉地善知识多的是。就怕好徒弟太少。这个是历代善知识的感慨。呵呵。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可惜太难。
发表于 2009-6-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09-6-1 20:09 发表
如果 我今生没机会跟自己师父关系很密切和亲近 这个好象不能怪师父吧  这个果总该有个因  而这个因  大概只是自作自受而已  学佛总不该忘掉业果   何必怨天尤人

有个办法可以试试呢 是祈竹活佛在《心生欢喜》所说 ...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老实念佛吧,下辈子找阿弥陀佛当老师。
发表于 2009-6-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天 于 2009-6-1 20:42 发表

汉地善知识多的是。就怕好徒弟太少。这个是历代善知识的感慨。呵呵。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可惜太难。




???  :(
发表于 2009-6-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永失我爱 于 2009-6-1 21:55 发表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老实念佛吧,下辈子找阿弥陀佛当老师。



老实念(至尊上师三宝)佛(法僧 学修菩提道次第教授)吧, 好,

或许 ,下辈子找阿弥陀佛当老师。
发表于 2009-6-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本来很少说话,主要是怕说错话,没有经论依据的话,末学不敢多说,因为这儿好几位同修知识面比末学确实要广,非常值得末学学习,
在这个问题上,讲些离开主题的话,至少,末学还没有看见法空上师有破戒坏戒乃至无戒的情况(假设纵然有,实际可能不会有),那么,从业果的道理,以及依地藏十轮经(经上是说:如果不尊重--大意)上来看:言语(加行)上尊重,我不会吃亏,意乐上尊重,我同样不会吃亏,
   其次,只要比丘不破见,那么,言语上尊重,我不会吃亏,意乐上尊重,我同样不会吃亏,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只要具足别解脱戒,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或者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那么,尊重彼,也得无量福,
  正如广论云:若于三宝,父母等处略作损益,虽少许(造作三业中随取一种),亦成重大(结业)。彼上师者。也许我们有些同修只是看不惯他们的一些行事方式(或太高调或较另类),但这些,相对于彼上师对于他的弟子们以及佛教传播的贡献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第四,诸法缘起的道理,这儿人人都懂,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也许暂且不应以自家味道作为行业唯一标准,
   对于听闻有传承的师长讲法,好处是,他所讲的,差不多都是转述彼之上师或上上师的讲法,彼上师或上上师又是转述上上上师的讲法,略微差别的,就是这位上师会对所面对的弟子的根机与彼所处的环境,略作一些随机方便罢了(这点我们要允许,只要在四法印内),
这样算下来,还有什么道理去评说人家一位比丘呢,只有赞叹的份
回到楼主的问题,若要依止,日常法师说:他是以佛法为中心而不是以世法为中心(也就是讲的是解脱法),第二,他是为后世而不是今世,三,德增,而依康萨仁波且的说法,最低标准是调伏与悲心,即戒可律已,悲能摄众,
  听人传说黄山之美千遍,不如亲登黄山一览来处真切,
发表于 2009-6-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2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1.回39

擦擦不懂,能用印佛像照片代替吗

2.回45

理解万岁

3.回40

专指格鲁,其他的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21:10 , Processed in 0.03612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