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阿里巴巴

末法時代,億萬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10-7 12:16
师兄说的这些大家何尝不懂,只不过汉地如此根器众生似乎是大头,加之很多不合适的宣传,让更多的大众对佛 ...

1、格鲁的教法似乎也不仅仅是学习五大论。还有更多的法去修。请问多少位在家居士可以做到啊?
2、南怀瑾?呵呵。大妄语者。就别在我面前吹了。
3、标准?你忘了除了堂主外。真正的标准是——佛经和论典。
4、标准,也不是自赞毁他。你何时看到祈竹仁波切在观点经常出错的情况下有事没事的踩净土宗几脚啊?祈竹仁波切才是真正大德的标准。
发表于 2016-10-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10-7 12:16
师兄说的这些大家何尝不懂,只不过汉地如此根器众生似乎是大头,加之很多不合适的宣传,让更多的大众对佛 ...

大藏寺堪布格西洛桑嘉措关于在家佛教徒修学方式的建议
大藏寺堪布格西洛桑嘉措
佛法极为深广,即便学习其中一法也需大量时间精力,其中尤需深入学习者应属显宗之五部大论与密法之四续理论。若于显宗经论具备良好基础,学习密续理论则相对简易。对于早前的学习方式此处不谈,以近二百年来格鲁派寺院学习经论方式而论,学习五部大论至少需15年,一般为15至22年左右。此种学习方式并非以闲暇时间学习,而是在依止善知识、清净守持戒律、集资净障的基础上,自始至终全天候学习:清晨背诵论典根本颂及相关注疏,昼间在多位师长前听受经论教授引导,每日需至辩经院辩论3-6小时。通过如此刻苦学习,能够考取格西学位的大约占30~40%左右。当对于显宗教理具备坚实基础后,学习密续理论3年左右即可告成。上述学习方式只能在具备大量学僧,且戒行清净、善知识众多的大寺院中实施,在藏地这种学习环境亦属稀少,如人数较少且乏少善知识的小寺则无此种条件,因此也并非全部僧人都具备参与这种学习的条件。藏族居士几乎没有按照上述方式学习佛法者,少数通达五部大论的在家人基本也属曾经出家至大寺中学习经论者。
时至今日,汉地藏传佛教日渐兴盛,关于在家佛教徒应如何修学众说纷纭。在家佛教徒既要通过工作维持生活,又要将五部大论学习完毕,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勉强为之,利弊难料:有些学习经论不能获得了解,而后对于佛法退失信心;有些自诩学习五部大论完毕,然止于表面不解深意;有些虽于经论有所了解,但由于缺乏对于辩经理路的实际训练,遇问难则所学难以应用;有些在学习经论后,难以将所学用于修持。以下按照个人想法、经验略述浅见:
在家居士若能如理依止善知识,概略学习《宗义》、《八事七十义》,对于法相有所了解;继而深入学习《入行论》、菩提道次第引导,对于道次第诸所缘尤其出离心、菩提心、正见作细致了解;并依个人因缘好乐从具德师长前听受无上瑜伽部本尊大灌顶,闻学该本尊生圆二次第教授。日常应以取舍业果为本,尽力结合所学行持,将所学法义结合在生活中,令自身行为尽量与法相应。倘能如此,应不至荒废暇满,成办二利亦有希望。
世尊观机逗教,行者亦应观待自身条件选择修学方式。缁素二众皆为佛弟子,然因所依等差别,学修方式各有不同。延续学修五部大论及密续理论传承本为出家人责任,但也不乏因前世善根广大而学习经论成功的居士,如月官菩萨等。对于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经论的居士个人极为随喜。
以上浅见若有不妥之处,望乞诸方仁者见谅。

摘自:http://bbs.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937&highlight=%B4%F3%B2%D8%CB%C2
发表于 2016-10-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在汉地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某些所谓的大乘人反倒怪起众生根基低劣。卖不出东西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过来怪顾客不长眼睛,实在让人感慨。

经常听人说起内观禅修班在汉地弘扬伊始是何等的艰难,彼小乘人能不惧艰苦,任劳任怨,终于打开局面,获得巨大的发展

真不知道究竟谁是大乘,谁是小乘
发表于 2016-10-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10-7 14:36
小乘在汉地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某些所谓的大乘人反倒怪起众生根基低劣。卖不出东西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 ...

这个某些所谓的大乘人是不是大乘人?
若不是大乘人,那么楼上的就武断了,大乘人被你代表了
所以…南无本师阿弥陀佛耶,无量光无量寿如来释尊
发表于 2016-10-7 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扎西达吉 发表于 2016-10-7 14:25
1、格鲁的教法似乎也不仅仅是学习五大论。还有更多的法去修。请问多少位在家居士可以做到啊?
2、南怀瑾 ...

可能你还没搞懂我要表达的,不过问题也不大。认清现实,实事求是给你说也是给堂主说,其中一层意义就是人各有命,何必担心。

发表于 2016-10-7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10-7 2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生说高中生你的语文没他的好。为什么呢?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得100分。高中生的语文才90分。厉害吧?!?!啊?!?!?并且你看,我小学的字我全部认得,没有难字,没有难题,没有不知道,非常简单,容易学。高中生应该去学小学的语文。多好,可以考100分。什么逻辑?
发表于 2016-10-7 2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z 于 2016-10-7 23:55 编辑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10-7 14:36
小乘在汉地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某些所谓的大乘人反倒怪起众生根基低劣。卖不出东西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而且上座部也不一定等于小乘啊
他们也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只不过他们所依的佛经里面对于菩萨道的内容跟大乘佛经差别很大就是了
发表于 2018-1-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流传久远的“末法唯能念佛”说

  佛教界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视为理所当然的说法,“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佛经上说的”,因为,许多净土宗祖师都这么说,还会有错吗?

  从较近的时代往前一一考证:

  近人圆瑛法师写的《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第一句话就是:“《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明代蕅益智旭《阿弥陀经要解》跋语的第一句话也说:「经云:‘末法之中亿亿人修行,罕有一得道者,惟依念佛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舍此不可思议法门,其何能淑?」

  唐代道绰禅师的《安乐集》也说:「第五,又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道绰禅师《安乐集》的这一大段话,还被日本净土宗的开创者法然上人引述于其立宗著作《选择本愿念佛集》的第一段。由此可见,中国、日本多位净土宗祖师都是引述这一段论述来作为立教的发起点。这一段论述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找不到符合的经典原文

  前引这三段证明“末法唯能念佛”的“经云...”,文字大致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它们来自一个共同的根据。这个根据,究竟是出于何处?一个只说「经云」,一个说:「《大集经》云」,一个说是:「《大集月藏经》云」。《大集月藏经》是高齐.那连提耶舍译的,十卷;隋.僧就法师将它与其它几部经合编成六十卷的《大集经》。因此,说《大集月藏经》其范围就是十卷,说《大集经》范围是六十卷,说「经云」的话,范围就更广泛了。但这三个概念至少是兼容的,很可能就是出于《大集月藏经》,而将之称为「《大集经》」,或只是「经」都是可以的。

  但问题是,透过阅读《大集月藏经》,发现并没有这一段经文;进一步在《大集经》中寻找也没有。甚至透过电子大藏经来搜寻,在整部《大正藏》中,也找不出原来的经文的出处。怎么会这样呢?问题出在哪里?

  从文献的出现的时间前后来看,唐.道绰禅师《安乐集》是最早提这个说法的典籍。虽然,后人在引述时,都不说是「《安乐集》云」,而说是「《大集经》云」或「经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安乐集》是他们的共同原始根据。

  《大集月藏经》有十卷,虽然不算短,但是也还在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读完的篇幅。后来的祖师在转引《安乐集》所引述的这一段经文时,不一定有时间,或觉得有必要进行查核。因此,他们引用的时候,认为经文就是如此,一点也不足为怪。但是,毕竟《大集月藏经》不是太冷僻的经典,有些祖师还是有机会读到的。因此,发现此中有异,也是很可能的。

  或许是因为他们也发现了,《大集月藏经》并没有这一段经文,因此,扩大它的范围,以为它是出于《大集经》,甚至用模糊的「经云」。

  另外有一些人,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们采取更积极的方式。他们认为:《安乐集》引述《大集月藏经》时,并不是逐字引用,只是引述「经意」。他们甚至认为可以把相对应的经段找出来,也就是《大集经》第五十五卷。因此,有人就在《安乐集》的「《大集月藏经》云」的地方加注:「《大集经》卷五五意」。换句话说,虽然没有逐字引述经文,但是并不是杜撰,而是引述「经意」。不信,你去看《大集经》第五十五卷就知道了。  
(三) 审视《大集月藏经》的原意

  《大集经》第五十五卷是《大集经.月藏分》的第十七〈分阎浮提品〉,内容是世尊告诉“他化自在天王”等,要他们守护安置此阎浮提,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使得“佛正法眼久住于世,绍三宝种使不断绝。损减恶趣,增益善道,令此阎浮提一切安隐丰乐可乐。”然后,这些天神都接受佛陀的教喻,“护持养育佛正法眼,令得炽然”。接着就一一点名,将某一个地方指名交给某位天神守护。

  在这一卷里面,只有一段经文是类似于讲到佛弟子的“情况由好变坏”这种话题的,经文是这样说的:

  「尔时世尊告月藏菩萨摩诃萨言:‘了知清净士!若我住世,诸声闻众,戒具足、舍具足、闻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乃至一切诸天人等,亦能显现平等正法。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了知清净士!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檀越舍施供养,护持养育,我说是人犹得无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以故?犹能饶益多众生故。何况我今现在于世。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鋀石无价。若无鋀石,伪宝无价。若无伪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中,佛宝无上。若无佛宝,缘觉无上。若无缘觉,罗汉无上。若无罗汉,诸余圣众以为无上。若无圣众,得定凡夫以为无上。若无得定,净持戒者以为无上。若无净戒,污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污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应受世供,为物福田。何以故?能示众生可怖畏故。若有护持养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

  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预示佛住世时,到佛灭后5个500年,也就是2500年之间,声闻比丘住持佛法每下愈况的情形。道绰禅师读到这段经文,产生了一个印象,认为它是在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确实是可能的。因此,如果有人认为《安乐集》的这一段话,源自「《大集经》卷五五意」,似乎是可以说得通的。

  但是,如果我们来作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可以分辨《大集经.月藏分》的原文,和《安乐集》的引述,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被讲到的主体不同,经文讲是「声闻比丘众」,而《安乐集》讲的是「亿亿众生」;
其次,经文讲到的主题是「住持佛法的情形」,而《安乐集》讲的是「修道成功的可能性」。

  第三、经文并没有排除佛灭2500年之后的众生修道有所成就的可能性。因为这段经文要强调的,正是「破戒名字比丘」也是「无上宝」,「若有护持养育安置是人,不久得住忍地。」「得住忍地」,根据《法门名义集》:

  「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地前三贤菩萨得伏忍。初地、二地、三地得信忍。四地、五地、六地得顺忍。七地、八地、九地得无生忍。十地与佛地得寂灭忍。」

  忍,无论是地前的贤位,还是地后的圣位,皆是修道有得之意。而《安乐集》的「未有一人得者」则是排除了其可能性。可以说,在根本的意趣上,「末法的众生没有得度的可能性」这个意思,在经文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安乐集》想要以他理解的《大集月藏经》来证明「末法众生没有得度的可能性」,究极而言,是过度推衍,以致推翻了经文原来有的「末法众生也可以不久得住忍地」的意思。因此,它的引证从根本来说,是不可能成立的。 ---摘
发表于 2018-1-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10-6 19:51
证成和证伪都比较难。

然自唐以来,宣扬净土的一些论著和言论中,就不乏贬斥经教的东西。其末流者,放大 ...

能提出來的这句话为真的证据翻来覆去只有“古大师说有”。
发表于 2018-1-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其次,还可以说明的是,《大集月藏经》该段经文的意旨是要人们无论如何都要护持养育安置声闻比丘众,而不是要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念佛。它根本没有提到念佛。在《大集月藏经》十卷经文中,只提到「念佛」一次,是世尊为月藏菩萨说明「各种不同三昧各自的特性为何」时,提到了「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者,法性身,形像攀缘,色处想,爱敬相,欢喜性。」(T13, 317b)换言之,《大集月藏经》并没有提倡念佛。但是,“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差,不能修圣道门,只有依靠净土念佛一法可以得度”这个观念是怎样根据《大集月藏经》产生出来,然后被认为是出自这部经的呢?

  事实上,我们从《安乐集》的行文来看,「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根据「经意」而推衍来的;接下的「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并不在「《大集月藏经》云」的范围,而是道绰禅师自己接着讲的话。但是,后来的祖师沿用《安乐集》的讲法,却往往认为这一段也是经文的一部份。例如,前引的圆瑛法师写的:「《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蕅益智旭《阿弥陀经要解》的:「经云:‘末法之中亿亿人修行,罕有一得道者,惟依念佛得度。’」都是。

  由此可见,「《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样的经文,在《大集经》是看不到的。显而易见,是通过两个步骤的以谬传谬,出乎意料地‘创造’出来的,长期被净土宗放在《大集经》的名下,被认为是‘佛陀亲口所说的真理’。

  「佛经所说」和「祖师所说」在佛教中份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当我们说:「经云如何如何」时,最好还是审慎一点。在佛教的传统中,有些人认为,这是不能马虎的。禅宗的传说,把「不昧因果」讲成「不落因果」,一字之差,就落得五百年的野孤身。因此佛教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虽然「依经解义,三世佛冤」,但是「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因此,如果要把什么东西安上「经云」的帽子,还是要精准一点比较好。--摘
发表于 2018-1-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唐代以后圣道门成就者辈出

  道绰禅师生于南北朝末期,活跃于隋及唐初,距离现今又过一千多年。他当时就说:「《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如果他的这句话为真的话,公元六世纪以后,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会有任何一位圣道门的成就者。但是我们考查历史,在这之后,有众多佛教界公认的大成就者出现,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我们就随意举一些例子吧!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及其以下的石头、马祖、临济、洞山;西藏的密勒日巴、宗喀巴……。他们的时代都晚于道绰,而且都不是净土门中人。到底是事实能推翻《安乐集》的这句话,还是《安乐集》的这句话能推翻这些大成就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18:05 , Processed in 0.03279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