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940|回复: 67

从香港一个小区的风俗说说龙族八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7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和我以前说过的龙族与龙的内容有关系。

我以前每年如果在香港,都会去看看这个活动,今天带女儿去看了。以前没有什么人去,现在变了游客活动,人很多。

先说说这个风俗:
中秋節期間,香港銅鑼灣大坑(一个小地方)一連三天的舞火龍活動,是每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儀式。入夜後,區內村民一邊敲鈸打鼓,一邊舞動插滿線香的巨型龍珠,引領一條長67米的火龍在大坑一帶街道飛舞翻腾,令平日寧靜的小街巷,變得煙香繚繞、火光閃動、動感澎湃,蔚為奇觀!


典故:
據說於1880年的中秋節前夕的一晚,颱風吹襲大坑村,有一條大蟒蛇吞食村裏的家畜,被村民合力打死於破屋內。翌日,颱風過後,大蟒蛇屍體却失蹤了,然后大坑村突然發生瘟疫,死去很多村民。當時,村中又有一位老翁,聲稱有神仙报夢,說此大蟒蛇原是海龍王之子,因此龍王要降疫症懲罰該村報復,而海龍王最怕火,火剋水故,所以在中秋節連續三晚,即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三天舞火龍,就可解脫這場災難,村民照辦,並沿襲至今。從前,節日完畢後,習慣把火龍拋下銅鑼灣避風塘的海底,以示「龍歸滄海」,但近年為免污染海水,於深夜用貨車送到焚化爐去,變作「飛龍在天」。

火龍的製造:

龍身用稻草紮成;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香柚子。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十分可觀。火龍紮作方法十分講究,龍身全長67米呎,除龍頭龍尾外,規定全身分成32節。龍身全身插滿長壽香,故稱「火龍」。


现在说点八卦。
1。不论典故真实性,我们从这可以看出,古代哪怕汉人也认为龙族和瘟疫确实有关系。
2。不论典故真实性,我们从这可以看出,古代哪怕汉人也认为蛇和龙族很多时候是一回事。
3。我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有点根据在里面。烧香,古代用的大概没有化学东西,怎么也会有点真正香料,可能对净化、杀菌、消毒确实有点效果,所以对压抑瘟疫起了点作用,不见得完全就是迷信或者什么的。

4。汉人确实不把龙族和龙的概念分开。典故里的蛇,应该属于龙族而不是龙,但故事只是说‘龙’,巡游的也是我们所知道的龙的样子。









[ 本帖最后由 上善如水 于 2007-9-27 01:06 AM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令人混乱的‘龙’和‘龙族’

这图是西藏人画的龙,汉藏的都差不多,藏文是brug。有变大变小的能力,常与雨和云在一起。




下面才是龙族的图片




虽然都是和天气或下雨不下雨有关,但龙族和龙关系不很大。

龙族藏文是klu,梵文是naga(北京有个4万1平米的豪宅,就叫Naga)。它和蛇与水族有关,是一种一般住水里的东西,譬如河,海,湖泊和井里,但也有住地里的。它们喜欢宝贝,所以会守护有财宝,矿和伏藏等的地方。龙树祖师就曾在龙宫取经和转经轮(见我在朗忍的有关转经轮的旧贴),这正指龙族(klu)而不指汉人说的龙(brug)。它们不喜欢环境污染和烟,譬如香烟的烟和我们烧烤的烟。如果惹它们发标了,它们会害人,大至令地区不丰收、没水(天不下雨,井河江都变干等等),小的就令人病,一般都是皮肤病。
龙族也有信佛的,佛经里就常说龙王听经的事,这都是说龙族(klu)而不指汉人说的龙(brug)。
在印度传说中,龙族和大鹏金翅鸟的‘祖先’同父异母,但后来翻脸了,成为宿敌。
龙族和斑竹一样,有好的,坏的和比较中性的。它们可以变人,变蛇或水族,或半人半蛇的东西。在西藏的画里,常见它们化为半人半蛇相,分雌雄,雌的有大胸,雄的以平胸区别而不画小鸡鸡。半人半蛇相龙族在西藏的画里,又分寂静或忿怒类,寂静的(如这图)手拿宝瓶或伏藏经书,忿怒的拿武器。在需要特别表明是海里的龙族时,一般画法是画其手上拿着珊瑚或珍珠。

护法龙天里面的龙和天龙八部的龙是指龙族。
龙王听经也是指龙族。
有些怪病喇嘛说是龙族加害的,也是指龙族。
有种宝瓶叫龙瓶的,也指龙族。
没雨时修供养龙的法,也是龙族。
龙树去取经的龙宫,是龙族的宫殿。
龙树(Nagarjuna)名字里的龙(Naga)就是龙族,而不是汉人说的那类龙。
故事里说陪唐僧上路的变马的龙,作者的意思也是龙族(因为龙不会变马!)。
佛经里龙女,也是龙族。
汉人拜的五方五土龙神,其实应该也是龙族。

马来西亚等地盛行降头等邪术,活佛说他们的法术表面上好像花样很多,其实不外乎役龙族办事的各种花样而已,而龙族很怕狮吼观音,身上戴个狮吼观音牌或者图片或者家贴照片,哪怕没有开光什么的,都可以避免降头,如果实在得罪人被加害了,可能确实需要修什么法,但平时一般情况下,身上戴个狮吼观音牌或者图片或者家贴照片,哪怕没有开光什么的,就很足够保护自己了。


龙和龙族,对汉人说是很容易搞错的,但的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族群,虽同属畜牲类,但有很多不同的。
基本上,本来有两种动物,但汉地文化分不出来,你看哪咤孙悟空电视剧里的龙王造型就知道了。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9-27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9-2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是个好习惯。八王之王更是了不起!:lol
发表于 2007-9-2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族和斑竹一样?
呵呵~~~~上善妙语:)
发表于 2007-9-2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介绍了龙族,没介绍龙,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
发表于 2007-9-2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word 于 2007-9-27 12:12 PM 发表
主要介绍了龙族,没介绍龙,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

老大以前的旧帖有谈。
发表于 2007-9-2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八卦!
发表于 2007-9-2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龙族的形象是印度神话来的

看印度艺术的书籍,在印度教或者佛教的雕塑里面都有这种龙族的形象,半蛇半人,身后有扇形的蛇头象背光一样。梵文naga中文确实译作纳迦。
发表于 2007-9-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龙族

中国的龙族:伏羲氏和女娲氏。
众所周知,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西汉长沙相利仓妻子墓中的“非衣”(幡),呈丁字形,内容分三段。上段绘天界,有日、金乌和扶桑树,有月、玉兔、蟾蜍和嫦娥。中间是人首蛇身的女娲。其下为神兽、司铎和作为天门神的大司命、少司命。

山东嘉祥武氏祠东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及小人像
发表于 2007-9-3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naga翻译过来是那伽

【那伽】


梵语 na^ga 之音译。<一>意译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那伽有三义:(一)龙,(二)象,(三)不来。孔雀经称佛为那伽,由佛不更来生死之故。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一中):“摩诃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又佛之禅定,称为那伽定,或那伽大定。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二上):“有余部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准此,那伽,亦谓“常在定”之义。((参见:龙象)6392)
 <二>即弥勒成道时之菩提树。又作龙华树、龙华菩提树。((参见:龙华树)6391)
 <三>印度自古以来之种族。非雅利安人种,散住于现今东北印度阿萨密(Assam)地方,以及缅甸西北部等地,崇拜龙蛇。龙城(梵 Na^gapura)之名,今仍存于各地。p3025

FROM:【佛光大辞典】

【那伽】


 (异类)Na%ga,译言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应音义三曰:‘那伽,此云龙,或云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三曰:‘那伽有三义:一云龙,二云象,三云不来。孔雀经名佛为那伽,由佛不更来生死故也。’智度论三曰:‘摩诃那伽,名阿罗汉。摩诃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次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名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大日经疏五曰:‘摩诃那伽,是如来别号,以况不可思议无方大用也。’俱舍论十三曰:‘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开始一连3天有!
发表于 2009-10-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昭寺 释迦牟尼佛等身像两侧,有雕刻攀龙,是中国传统的龙,为什么不是龙族
藏传佛教国家不丹的国旗上,也是中国龙,而且是藩国级别的四爪龙
发表于 2009-10-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的八卦还挺多,真是佩服。又让我们知道了一些知识。
发表于 2009-10-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莲花 于 2009-10-1 20:48 发表
大昭寺 释迦牟尼佛等身像两侧,有雕刻攀龙,是中国传统的龙,为什么不是龙族
藏传佛教国家不丹的国旗上,也是中国龙,而且是藩国级别的四爪龙

您看错了吧,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的两侧,分明是上半部分是人身下半部分是龙身的龙族雕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03:18 , Processed in 0.0367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