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8|回复: 2

搜集关于“一法之中具足六度”的相关大德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略论释:

又具足六度而礼拜,即:
一、自顶礼,而引他人顶礼,合于施。
二、清净三业,远离不合法而顶礼,合于戒。
三、数数顶礼而不厌,合于忍。
四、心生意乐,合于精进。
五、一心不乱,思三宝功德而顶礼,合于定。
六、知能礼所礼,礼拜之事,三轮皆无自性,依缘起而顶礼,即具足智度。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藕益大师:示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剋。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譚玄。秖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荅,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裏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裏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裏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閒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挂懷,閒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


 楼主| 发表于 2019-2-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能念佛,圆满六度


南无观世音菩萨

  《彻悟禅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摸象记》节录(张秉全居士白话解)

  “一句弥陀,满檀那度。裂破悭囊,掀翻宝聚。”

  梵语檀那,华言布施。布施能度悭贪,故称布施度。“一句弥陀,满檀那度”者,蕅益大师云:“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夫既能放下身心(此正报)世界(此依报),则悭囊自裂,以悭贪之根源,乃我贪我爱,今既连身心世界亦能放下,则于悭囊自打破矣。悭囊既破,则掀翻宝聚,悉数奉施于众亦弗难矣。岂非檀那度满乎。故云:“一句弥陀,满檀即度。裂破悭囊,掀翻宝聚。”也。

  “一句弥陀,满尸罗度。都摄六根,圆净三聚。”


  梵语尸罗,华言防止。又云戒。戒以防非止恶为义。持戒能制止破戒,故称尸罗度。一句弥陀,都摄六根而念,心地自清净无染,即尸罗度。蕅益大师云:“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圆净三聚”者,三聚。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一、摄律仪戒,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二、摄善法戒,能摄一切善法也。三、摄众生戒,能摄受一切众生也。一句弥陀,都摄六根而念,自然不复起贪瞋痴等一切杂染。三聚净戒,不持自持而得圆满。故云:“都摄六根,圆净三聚”也。

  “一句弥陀,满羼提度。二我相空,无生忍悟。”

  梵语羼度,华言忍辱。何谓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忍辱能破瞋恚,故称羼提度。蕅益大师云:“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今一句弥陀,念念执持。持外无佛,佛外无持。心佛融为一体,自然瞋恚不生,岂非羼提度满乎。“二我相空,无生忍悟”者,既念佛到心佛融为一体,能所情忘,则人我二相自空,无生忍自悟矣。无生忍者,谓了达诸法本来无生,亦非有灭,谛审忍可,而妄念不起也。故云:“二我相空,无生忍悟”也。

  “一句弥陀,满毗梨度。不染纤尘,直踏玄路。”

  梵语毗梨耶,此翻精进。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谓勤修善法,心无懈怠也。蕅益大师云:“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今持一句佛名,不夹杂,不间断,能度懈怠,岂非毗梨耶度满乎。

  “不染纤尘,直蹋玄路。”二句。举喻以明。谓执持名号,都摄六根而念,则全神贯注一句佛名而不染杂念纤尘,则能念始觉之智与所念本觉之理融为一体,即究竟觉,岂非直蹋归元之玄路乎。故云“不染纤尘,直蹋玄路”也。

  “一句弥陀,满禅那度。现诸威仪,藏甚枯树。”

  梵语禅那,此翻静虑。谓念虑皆忘,安心理境。蕅益大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今执持一句名号,全神贯注于佛境,万虑俱忘,岂非禅那度满乎。

  “现诸威仪。藏甚枯树”二句,谓真能念念执持名号,则心在定,自然举止安详,不矜持于威仪而自威仪矣。枯树谓枯木禅。枯槁禅坐,乃是曲为下根禅人所设方便。既知一句弥陀即是无上深妙禅,则可不必枯坐,还守一句话头枯坐则甚?故云“藏甚枯树”也。

  “一句弥陀,满般若度,境寂心空,云开月露。”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决定审理(不谬)曰智,造心分别曰慧。蕅益大师云:“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一句弥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即悟理之称。善观诸法,得实相印。方知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故云:“一句弥陀,满般若度。”度者,度不明实相之愚痴也。

  “境寂心空,云开月露”二句,前句法,后句喻,谓念到净念相继时。自然所念境寂。能念心空。能所不二,即实相般若。“云开月露”。是喻,云开喻心开,月露喻见自本觉性体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23:45 , Processed in 0.0319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