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zhongguan

请教宗义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5-8-19 13:06 编辑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2:52
2、法师认为只有这一句才破阿赖耶识识吗?入中论中所有破没有外境唯有内识的都是在破阿赖耶识啊。这一句的 ...

没人说过 无自性 就一定能感果。  无自性 才可能有 因果 显现 才是中观要说的。反过来,若有那种自性,则无法建立因果,是中观所许。 那么因果显现要不要因缘?要。 待时间、业力等等众缘和合。 待我等凡夫的业力,显现出来的 烧焦的种子不再生芽, 法尔如是。但是不是不观待于业力, 一切补特伽罗之前 烧焦的种子皆不能发芽, 这个就不好说了,不敢说没有。时间、业力等是不是有?是。但仍然不是自性有。

法师可以去翻一下 休谟 关于 因果性考察的文字。其实他的论点已经比较类似 考察 因果是否自性存在了。

发表于 2015-8-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5-8-19 09:54
大德不敢。只是学了有限的各宗宗义,浅尝辄止之余,一点心得:同一个名相在不同宗派里面的解释是不同的, ...

对于大德关于要理清各宗对于同一概念的界定等的看法,完全认同。这样,就询问关于“唯分别安立”,应成派的界定。

分別安立的在唯識看來定是分別的所緣,比如言說自性就是分別安立。這樣說回來,分別安立的法,也就只能涵蓋分別識所變現的相分。現量所顯見的自相應該不是分別安立,現量離分別,分別心緣比量境不緣現量境。當然,如果分別裏涵蓋自性分別等,或者說取了別義,換言之,這裡分別安立包含現量安立、比量安立、非量安立。
那麼,現量所安立的只是現量的所緣,比量安立的是比量的所緣,非量安立的是非量的所緣,用唯識術語來說,所安立就是識所變的相分,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空性不是識所變的相分。後得智變相觀空,但後得智所變的空性的相不是真正的空性,根本智所親證的才是真正的空性。總之,唯分別安立的法其實不能涵蓋一切法,只是涵蓋一部分。所以,一切法中如果除了分別安立者外無其他,如認為離言自性(勝義諦)是龜毛兔角,這也意味著根本智以龜毛兔角為自境,對此唯識宗不能承許。

那么,应成派如何解说“分别安立”,能否赐教?

发表于 2015-8-1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定达 发表于 2015-8-19 12:01
通常所说‘教文’包括经与论。《དུང་དཀར་ཚ& ...

哪里来的“教文”?原文明明是གསུང་རབ,《དུང་དཀར་ཚིག་མཛོད》里根本没有单独对གསུང་རབ的解释。而其他字典都说རྒྱལ་བའི་གསུང་རབ才是གསུང་རབ。གསུང་རབ绝不可能翻成“教文”,只能是“经”。法师用ལུང་的定义来解释གསུང་རབ不是很奇怪吗?原文里根本没有ལུང་这个字。
无畏的确说了“ཀུན་གཞིའི་རྣམ་པར་ཤེས་པ་འདི་ཅི་ཞེ་ན། ཡིད་ཀྱི་རྣམ་པར་ཤེས་པ་ཁོ་ན་སྟེ།”,但不是在说“余大乘经”的地方,而是在其他地方。所以宗大师说,在无畏说余大乘经提到阿赖耶识时,没有指明它的意思。但是审其文义,通篇读下来,才能发现无畏论师其实认为阿赖耶识就是意识。这是两处分别说的。说阿赖耶识是意识的地方,是在解释月官居士的话,和“声闻听闻大乘经中的阿赖耶识会执为我”说的根本是两回事,而这里的“大乘经中的阿赖耶识”才是宗大师所谓的“虽云余大乘经说有阿赖耶识”。
发表于 2015-8-1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5-8-19 13:02
没人说过 无自性 就一定能感果。  无自性 才可能有 因果 显现 才是中观要说的。反过来,若有那种自性,则 ...

没人说过 “无自性 就一定能感果”————这句话我持谨慎态度。不过,大德的意思我明白,大德认为“无自性不能确定一定会感果”,对此我完全赞同。所以,探讨业力维系需要的因缘中是否没有阿赖耶识。应成派认为没有阿赖耶识,唯识宗认为一定需要有阿赖耶识。对此进行了分析。
发表于 2015-8-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3:02
对于大德关于要理清各宗对于同一概念的界定等的看法,完全认同。这样,就询问关于“唯分别安立”,应成派 ...

法师,有空在论坛大把大把刷屏,去读一下 略论或者略论释可好? 里面说得很清楚了,当然也不能就翻到那一页 读个一行,整个论看下来比较好,因为理论框架是一个整体。若带着先入为主之见去看,只怕也得不到论主之意。宗大师的 了不了义善说藏论 第一部分讨论 唯识, 就只按唯识的见地讲,理解其立场和思路。同样的,理解中观,就先放下身段 先听听中观的讲解方式,会比较容易理解对方的意思吧。

或者,如上面说的,您把最基本的论证给琢磨一下(虽然我也没有走通那些论证,据说需要极大福报消除很多业障),体会一下 离一多因 的论证到底需要什么前提,所破的到底是什么,会比较省力一些。

发表于 2015-8-19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5-8-19 11:14
第三种解读意见:

虽云“余大乘经中阿赖耶识”, [彼论]亦唯举其名。。。。 审其[论]文义,。。。。。 ...

感恩大德提醒,论坛中的那楼的帖子没有更新,论文最新版本的内容是:
對於這段文有幾種解讀。
一種解讀意見:这段文認爲若干經典只是提到阿賴耶之名,並沒有說明阿賴耶識的特有的意義和作用等。「審讀」相關經文文意(仔細閱讀這些經文,詳細辨析)发现也不承許阿賴耶識与六识身異體。而那些宗派承認有離識的外境,所以那些宗派縱然許阿賴耶識,但只是把意識稱爲阿賴耶識而已。
一種解讀意見:这段文分析「若干提及阿賴耶識的經典只是提到阿賴耶之名,並沒有說明阿賴耶識的特有的意義和作用等」。對於此觀點,「審讀」相關(該觀點所在的文,即提出該觀點的人所著的論著)文意,发现其主張也不承許阿賴耶識与六识身異體。而且那些宗派是承認有離識的外境,所以那些宗派縱然許阿賴耶識,但只是把意識稱爲阿賴耶識而已。
一種解讀意見:这段文分析「若干提及阿賴耶識的經典只是提到阿賴耶之名」,持這個觀點的人並沒有說明阿賴耶識的特有的意義和作用等。對於此觀點,「審讀」相關(提出該觀點的人所著的論著)文意,发现其主張也不承許阿賴耶識与六识身異體。而且那些宗派是承認有離識的外境,所以那些宗派縱然許阿賴耶識,但只是把意識稱爲阿賴耶識而已。

大德提供的第三种解读意见:

虽云“余大乘经中阿赖耶识”, [彼论]亦唯举其名。。。。 审其[论]文义,。。。。。 且彼[论师之]宗亦是许外境者。。。

和论文中的最后一种类似,不敢说相同,因为,大德所描述的更确切。这三种描述是否允当,还望大德们赐教,是否表述不当。
发表于 2015-8-1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5-8-19 13:26 编辑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3:18
感恩大德提醒,论坛中的那楼的帖子没有更新,论文最新版本的内容是:
對於這段文有幾種解讀。一種解讀意 ...

这段论文的翻译,可能因为最初译本没有标点符号(?) 的缘故,断句上横生枝节。不敢说我的译法就是对的,提供一个视角供参考。
在下只是一个小小居士,略通一些藏文,学过一点点中观也还未窥堂奥,谈不上大德。要上班糊口,不能大把论坛码字,见谅。

关于中观的那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论证,如果都在有自性的前提下,至少表面逻辑矛盾就消除了。 进一步地看论证是否合理,关键是认识 所破 自性 到底是啥,这个还请 法师多请教 具格大德。
发表于 2015-8-1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5-8-19 13:13
法师,有空在论坛大把大把刷屏,去读一下 略论或者略论释可好? 里面说得很清楚了,当然也不能就翻到那一 ...

广论学过,但止观部分没有学,看来学的很糟,居然没有注意到广论里辨析了唯分别安立。略论没有人带着学过,那就找找拜读。
发表于 2015-8-1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3:25
广论学过,但止观部分没有学,看来学的很糟,居然没有注意到广论里辨析了唯分别安立。略论没有人带着学过 ...

略论里面 辨析了。略论有两个译本, 外面通行的有一个简本的,不全。法师自己找找吧,我忘记是哪个全本了。当然法师有能力看藏文,直接看藏文即可。

文字不是 维分别安立, 好像是 唯由名言增上安立 , 这样的。所以需要您费心。

其实从 车喻看, 中观说  对面 的车轮, 车轴 等还是有的,当这些东西合理堆积在一处,因缘和合,就成为合格的安立 车 的名言的所依, 车是在其上 安立的 能依。 这可能提供了一个辅助的视角, 帮助理解 分别安立

发表于 2015-8-1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3:25
广论学过,但止观部分没有学,看来学的很糟,居然没有注意到广论里辨析了唯分别安立。略论没有人带着学过 ...

顶礼法师!

关于宗义的讨论,一个很大的陷阱是:佛教四宗,使用的相同的名词和术语,但涵义有时出入颇大;即使同一宗义内部,同一名词和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有不同的涵义。

因此,要想深入讨论,首先要对四宗的名词和术语的内涵都有精准的把握,而这,从藏传的角度说,没有摄类、心类、因类和宗义的基础,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发表于 2015-8-19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5-8-19 13:29
略论里面 辨析了。略论有两个译本, 外面通行的有一个简本的,不全。法师自己找找吧,我忘记是哪个全本了 ...

可能是一个毛病,一个道理对于我而言需要用唯识术语来翻译,也就是说应成派所阐述的道理,需要转成唯识学的阐述方式,我才能了解。

唯识宗承许“车”这个词的“谛依处”,就是说是安立在那么有车轮、车身等的色聚上,不是安立在龟毛兔角上。二谛在法上安立,不在龟毛兔角安立,法是二谛的所依,龟毛兔角不是二谛的所依。

快速看了一些资料,这里可列其一。
简言之,一切法相因何而有?由我等自己分别心为之安名而有。若无此安立名字之分别心,则一切法之有性亦无。但此中见,不易由语义而显,须心领神会...《般若经》云:“色、受、想、行、识,唯有假名;菩提萨埵,唯有假名;般若波罗密多,唯有假名。”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无空性名言,则不能了解空性义,而从之以求证,通达空性也。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2292
坦诚地讲,对于“分别安立”的理解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分别安立”或“分别安立而有”所阐述的道理,并未发觉不可以用“识变”来理解。用唯识术语表达,心生则种种法生,唯识所现,唯识所变。这与对于识区分为凡夫识、圣智,或区分为现量、比量、非量无违。也没有发觉与圣智的自境非凡夫分别识所能安立,所能缘相矛盾。
“空性”这个词是假名,是分别识所安立,也是分别识的自境,属于世俗谛。并不代表真正的胜义谛是分别识所安立,是分别识的所缘。
凡夫分别安立的言说自性(假说自性)在唯识宗许为遍计所执性。而所知相还有依圆二性。
《瑜伽师地论》中说:“以何道理應知諸法。謂一切法假立自相。或說為色或說為受。如前廣說。乃至涅槃當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
又说:“復由至教。應知諸法。如佛世尊轉有經中為顯此義而說頌曰。
 以彼彼諸名  詮彼彼諸法
 此中無有彼  是諸法法性
云何此頌顯如是義。謂於色等想法。建立色等法名。即以如是色等法名詮表。隨說色等想法。或說為色或說為受或說為想。廣說乃至說為涅槃。於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有。亦無有餘色等性法。而於其中色等想法離言義性。真實是有。當知即是勝義自性亦是法性。


发表于 2015-8-1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种瓜得瓜 发表于 2015-8-19 13:50
顶礼法师!

关于宗义的讨论,一个很大的陷阱是:佛教四宗,使用的相同的名词和术语,但涵义有时出入颇 ...

大德客气了,能赐教,我很感恩的。
坦诚地说,非常可惜,对于摄类学、心明等虽然有涉猎,但都是自学,很不系统。更是不足的,藏语是一团糟。这本来应该回复86楼里说。这里一块说,我再看看,广论、略论及其注疏等,竭力弄清楚一些概念或宗义,避免错误解读。另外,心明等也会再拜读。另一方面,我会坦诚说明,自己的理解,若有不当,恳请赐教!
发表于 2015-8-1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您承认唯识宗不许“菩萨在初地时并不能以智慧力胜过二乘人”,则即是不许《十地经》所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勝出一切聲聞獨覺。非以自智觀察之力。菩薩今住第七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勝過一切聲聞獨覺所作。”所以请您分清楚,您所反对的并不是我的理路,而是佛在《十地经》中的说法。您大可大方承认这一点,我们关于《十地经》的讨论就可到此为止了。依唯识宗的宗义来看,以为此经文别有意趣,不许此处为了义很正常,并没有人会来怪您。
又您当然可以追随唯识宗的论典。然而问题在于——您在与我的讨论时,看到我所引佛经与己宗相违,则会设法来解释,看到他宗论典则就视若不见,随便丢出一句“論典不分析”。这并不是以正理寻求佛法真实意者应该有的态度。没有人要求您来依中观派来说,您大可以您所宗唯识的宗义来反驳啊?不能是因为出自佛口、自宗之口便放到心上,因为出于他宗之口便心存轻视,如此乃朋党贪嗔之念,非是依大车轨抉择真实之理。应该抉择的乃是此等言是理、非理,而非是此是我大师所说、此非是我大师所说。正因为如是态度,您看似虽然写了这么多批评的文字,难说您真的试图对您所批评的宗义有如何深入地了解。
看您质疑中观应成派胜义谛及佛智所见自相有无,请问您动笔时有研读了宗喀巴大师对这些问题所作的论述吗?
比如《略论》中所说——
胜义谛亦唯由世间名言而说,故凡立为有者,当知皆由世间名言增上安立。《十万般若》云:‘此一切法,皆依世间名言而立,非依胜义。’《七十空性论》云:‘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此说生住灭三、劣等胜三,及有无等一切建立,佛皆唯以世间名言增上而说,非离名言增上安立,而以真理增上安立。智藏论师说:‘由于胜义谛实,名胜义谛。’当知彼将理智亦说名胜义,是说于彼前不欺诳名谛,非说堪忍观察之谛实。以彼论中破一切法真实有故。
又如宗喀巴大师分析佛尽所有智——
显现之理,如未断无明之有情现佛相好实无自相,现有自相,此非彼境,是由无明习气所生而现,是因彼心自由无明习气所染增上而现。以此非因于他有情如是显现,故于此心亦如是现,是由自身如是显现故。又未断无明者,见色声等境实无自相现有自相。此于诸佛尽所有智亦如是现。此则由于有无明染污之有情如是现故于佛始现。若不待他如是显现,诸佛自身必不现起,故诸佛了知色等实无自性现有自性,是因具无明者如是显现而知,非不待他有情如是显现,诸佛自身亦如是现,故佛虽如是现,亦无错乱之失。此虽非佛智有染污故如是显现,是由佛智要知一切所知故尔。如是当知,尽所有智本身,见一切法皆虚妄如幻,无我无性,不见实有。其具无
明者所现一分,彼智亦能见者,唯见他有情见为实有也。《六十正理论》云:‘善巧法性者,见诸法无常,欺诳法虚伪,空、无我、远离。’《释论》亦说:‘所作究竟,故见如是。’如是《二谛论》云:‘遍计性远离,唯如是显现,一切依缘生, 一切智现见。’
如果看过还提出那些问题来,恐派也只能让人以为您是看看而已,“論典不分析”,随便就过去了。如此轻率讨论,谈不上有多少意义,恐乃即是浪费他人的生命,也是在浪费您自己的生命。在下非是大德,恐亦是无何德之有,上面及之前的话多有冒犯之处,无论说得中不中听,还请法师海涵。
发表于 2015-8-1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5-8-19 15:02 编辑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4:37
可能是一个毛病,一个道理对于我而言需要用唯识术语来翻译,也就是说应成派所阐述的道理,需要转成唯识学 ...

快速  。。。

坏就坏在这2个字上面。当自内观自心,所求是为八风耶,为求法耶
如果要理解机械表和电子表的不同,因为有电子表的经验,看到机械表就先转换为 电子表的术语来理解, 那恐怕永远搞不懂机械表咋回事。看到摆轮游丝就觉得这个是马达哎,咋没电池捏? 。。。只能汗一个了

西园寺网上版本和藏文对不太上,是个略版。有个新译的:

八、于名言中安立为有,须是任何正量都不违害。
是故,于名言中安立为有,虽不须以实性理智成立,然须名言量与理智量皆不
违害。《六十正理论释》云:近取蕴为无常等四,皆于世俗中有,故执彼四观待世俗
并非颠倒;蕴为常等四者,于世俗中亦无,故执彼四观待世俗则成颠倒。《入中论》
云:【无知睡扰诸外道,如彼所立自性等,及立幻化阳焰等,此于世间亦非有。】此
说外道遍计我、胜性等,与执幻化象马等境,彼等于名言中亦无,是故有说【应成
派中,仅于错乱心前有者安立为世俗有】,此为无义之谈;其余大中观师亦不如此承
许。《入中论》说心、境有无相等,亦非总说有、无,而说彼二自性有、无。
九、虽唯名言力所安立,但非遮止是正量成立等。
是故,于名言中安立有者,虽皆是以名言之力安立为有,然不承许彼所安立皆
于名言中有。虽许唯是名言力所安立,然其【唯】字,非遮【有境名言以外之义】
及【所立义由正量成立】。若觉名言力所安立犹嫌不足,于此之外寻求所立之义,
于获得时安立为有,若无所得则立为无;然于此宗不许彼义,而许以彼寻求若能获
得,即为谛实成立,故名言中亦不承许如此思择能有所得。观察真实性之界限与否
亦由此而安立,故若是由自相所成,则见非以有境名言力所安立,是彼义由自体而
有,是故于名言中亦不许由自性、自相、自体而有。广义已于他处说讫。
这里的他处, 可以仔细看看 车喻 七相观察,才能了解所谓名言安立 的意思



发表于 2015-8-1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者 于 2015-8-19 15:09 编辑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9 13:02
对于大德关于要理清各宗对于同一概念的界定等的看法,完全认同。这样,就询问关于“唯分别安立”,应成派 ...

問幾個問題

一、法師一直說用【唯識述語來說,所安立就是識所變的相分】,那么唯識在哪里講【所安立就是識所變的相分】?或者講【識所變的相分就是能變識的安立】?
二、法師說【所安立就是識所變的相分,識所緣唯識所現故。】,這是以【識所緣唯識所現】為理由來證明【所安立就是識所變的相分】嗎?
三、法師說【離言自性(勝義諦)是龜毛兔角】,那么依他起自性是不是離言自性呢?

注:大家逼著你去深入了解應成的論著的觀點思想有點苛求了,我們還是先來了解法師自已對唯識的看法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24 20:45 , Processed in 0.03771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