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zhongguan

请教宗义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19:55 编辑

    显然倾听一些大德赐教后,经过思考,第11稿的内容改动成这样的:(蓝色是正文,[]内是注释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說:

雖云余大乘經說有阿賴耶識,亦唯舉其名,未釋其義。審其文義,亦不許彼離六識身別有異體。且彼宗亦是許外境者,故是於意識上假立彼名也。[  宗喀巴:《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第359頁。]


这段文認爲提到若干經典只是提到阿賴耶之名,並沒有說明阿賴耶識的特有的意義和作用等。「審讀」相關經文文意(仔細閱讀這些經文,詳細辨析)就会发现其主張阿賴耶識与六识身同体。而且那些宗派是承認有離識的外境,所以只是把意識又稱爲阿賴耶識而已。對於「彼宗」有種解讀是指無畏、智藏(所屬的宗派),也有解读为应成派。目前,本文傾向於認為在這裏是宗大師在用「經證」說明他所理解的應成宗見的合理性。因此,不倾向于「彼宗」是指应成派。
有种解释认为这只是宗喀巴阐述无畏的主张。

[ 藏文中ཨཱལཡབིཛྙཱནི།ཨ་བྷྱ་ཀར་ཡང་དེ་དང་འདྲའོ། །ཐེག་པ་ཆེན་པོའི་གསུང་རབ་གཞན་དུ་ཀུན་གཞི་རྣམ་ཤེས་ཞེས་གསུངས་པ་ཡང༌། 这句话是说“余大乘经说有阿赖耶识”是无畏论师的话,因为有ཞེས་གསུངས་པ་这个词(「這樣說的」、「如是說」之意),所以是引用。這樣,這段文解讀為:故靜命論師亦必不許阿賴耶識,無畏論師意亦相同。(無畏論師)雖然說到其餘大乘經中說有阿賴耶識,(無畏論師)也只是提到阿賴耶識之名,並沒有闡釋阿賴耶識的含義。審讀無畏論師論著的文義,也是不許彼(阿賴耶識)離六識身別有異體。而且彼(無畏論師)宗也是許外境者,所以只是於意識上假立彼(阿賴耶識)名也。

對此登巴格西認為:這個說法確定是一位不熟悉藏文文法的錯誤解釋。藏文當中無畏論師།ཨ་བྷྱ་ཀར་ཡང་དེ་དང་འདྲའོ། 後面的最後一個字是結尾詞,或圓滿詞,表示從前面智藏論師一路敘述下來,一直到這一句結尾是告一段落,所以,後面銜接的藏文།ཐེག་པ་ཆེན་པོའི་གསུང་རབ་གཞན་དུ་ཀུན་གཞི་རྣམ་ཤེས་ཞེས་གསུངས་པ་ཡང༌། 說到的這句話,確定不是如同上面宗大師敘述無畏論師和智藏論師等人的看法。而後面這一句有一個“亦”字,表示宗大師說:不只無畏論師和智藏論師等人不承許阿賴耶識,在其它的諸多大乘經文裡所說的、所敘述到的阿賴耶識……,就是這樣的消文去看。再者,ཞེས་གསུངས་一般是指某論典或某論師的說法,這是沒錯,但是,這邊的這個字ཞེས་གསུངས་前面是銜接著“其餘大乘經文”,所以,勢必是指其餘經文裡所說的,既然如此,怎麼可能消文成無畏論師所說的呢?因為是佛所說的啊!因為是經文當中所說的。而經文和論文相違。 ]。


也有解释这是宗喀巴在介绍顺瑜伽行派静命或顺理派唯识等许「意識和阿賴耶識同体」的主张。本文怀疑该观点至少是宗喀巴本人所贊同的。宗喀巴總結月稱的觀點,認為「舉要言之,謂破離六識之異體阿賴耶識」等,足可以證明宗喀巴不許與意識異體的阿賴耶識。因此,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按照格魯派或應成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識,應該按字面意思解釋為「一切之基」(普基),解釋為「意識」才合理。因為,宗喀巴不承認意識之外的第八識

[ 夏壩仁波切:《為何不能把本論中的「賴耶」理解成阿賴耶識?》我曾經聽過有一位大德講《修心七義》,他老人家講了之後,翻譯成漢文,講的也不錯。可是到了這裏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這位大德沒有想得這麼複雜。他說:“按照我們龍樹菩薩中觀思想看來,一切萬法如夢如幻,無有自性。但是我們把它想成為好像是實有的,好像是真實的,我們就暫時把它當成是真實的。雖然把它當成是真實的,但是就要建立因果不虛之理等等,說到這裏的時候住「賴耶」就是安住在「阿賴耶識」之中。他是這麼解釋的,這樣就變成了牛頭不對馬嘴了。為什麼?龍樹菩薩的思想當中是不承認阿賴耶識的,何來安住在“阿賴耶識”之中?可能是他沒有想得太複雜,沒想得太深。南喀貝大師就不是這樣,這個賴耶實際上就是藏語的ཀུན་གཞི།。ཀུན་གཞི།是什麼意思?ཀུན་གཞི།就是一切的基礎。一切的基礎你可以對它作很多種理解,比如說唯識宗的阿賴耶識,你也可以把他說成是ཀུན་གཞི།。在中觀應成派當中的,我們所入定的、不動搖的這種心態,處於這種禪定當中,內心的相續也可以把它視為一切的基礎。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承認「阿賴耶識」之後,我們善惡業和不動業等,三業積攢在何處?積攢在意識當中。意識本身就是福德業、非福德業和不動業等等無數習氣埋藏,無數習氣隨眠的基礎,隨眠之處。所以就稱它為基礎。因此你們千萬要記住,藏文翻譯成漢文的這個字,不一定按梵文翻譯成漢文的字一樣去理解。而這個《修心七義》它不是原來有的印度偈頌,而是西藏人造的偈頌,是切喀瓦大師造的偈頌。這裏面所說ཀུན་གཞི།不應該是視為八識當中的阿賴耶識,是一切意識,或者我們隨眠一切善惡等習氣的基礎。理解為這個意思就行了,南喀貝大師也非常明確這個意思。網路資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31fbbb10102vkme.html,最後訪問日期:2015年8月1日。]

自然,「習氣」、「種子」要安立意識來攝持。就宗喀巴而言, 根本就不承认第八识,只是因为意识受熏持种而将意识称为阿赖耶识。但也有觀點認為從其對阿賴耶識的性相、所緣等的描述來判斷應該是唯識宗安立的與意識體型異的阿賴耶識(八識體性異)[ 登巴格西的看法:因為在宗大師所著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釋難論》中清楚的依於《二十頌》、《三十頌》及密義論師的《密義論》敘述出:體性異於六識之外的第七、第八識,而這個文字非常明晰、清楚,所以,這是格魯派所認為的唯識宗阿賴耶的其中一個特徵,這本論著就是宗喀巴大師闡述隨經行唯識的見解。]

本文難以苟同「意識稱爲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觀點。從其他宗派的角度怎麽說都是該宗派自宗見,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說唯識宗主張在意識外沒有阿賴耶識,這是無視唯識宗典籍。


发表于 2015-8-1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20:13 编辑
愚者 发表于 2015-8-16 18:58
為了方便大家 我多事,引一段則生法的辯駁。

文章中有许多处错解《入中论疏》的意思,如:

见上一楼帖子,此外:
第一點:【則生法師誤解了此處的意思,宗大師在此處不是講自已認可于意識同體的第八識】,不等于 【”宗大師不贊同此主張“】(這不是要說宗大師就贊同,而是說依前因,無法必然得出【宗大師不贊同】的結論。所以我在這里在說邏輯問題,不是其實觀點如何的問題。)
這點和第三點合併:
第三點:反對”離六識之異體阿識“不等于就是要承認”阿識是在意識上假立其名“。這兩者,不是非A即B,非B即A的關系。————這個邏輯成立。


第二點:而此處特以”離六識之異體“之語簡別之,正是為了說明所破的正是隨教行唯識的所許。不是一分中觀師所許,不是隨理行唯識所許。也不是佛經中所提到的阿識(因為對于佛經 提到的 應成自宗有理解,不是所要破的,而是所要解的)。
————所破的是隨教行唯識宗所許,也就是隨教行唯識宗對於佛經中提到的阿賴耶識解讀,應成派不予承許。由於隨教行唯識宗安立阿賴耶識與意識異體,那麼,應成派不承許這點,自然會去破斥“與意識異體的阿賴耶識”。

總之, 應成派否定唯識宗關於阿賴耶識、依他起性等的觀點,應成派認為唯識宗的思想不符合唯識宗典籍,是錯誤的。應成派對阿賴耶識等作出自宗的解說,應成派認為自宗的解說才是符合唯識經典所確立的唯識思想的「唯識正見」。

发表于 2015-8-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論文說:【也有解释这是宗喀巴在介绍顺瑜伽行派静命或顺理派唯识等许「意識和阿賴耶識同体」的主张。本文怀疑该观点至少是宗喀巴本人所贊同的。宗喀巴總結月稱的觀點,認為「舉要言之,謂破離六識之異體阿賴耶識」等,足可以證明宗喀巴不許與意識異體的阿賴耶識。因此,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按照格魯派或應成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識,應該按字面意思解釋為「一切之基」(普基),解釋為「意識」才合理。因為,宗喀巴不承認意識之外的第八識。】
-----------------------這個就有點莫名其妙了。宗大師不許【離六識異體的阿賴耶】完全不等于【宗大師不能來講唯識宗的宗義】啊!因為【宗喀巴不許與意識異體的阿賴耶識】所以【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按照格魯派或應成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識】的話,那么安慧論師注解《俱舍論》難到就要許安慧論師認同俱舍的宗義立場嗎?或者,安慧論師所注的《俱舍論》中講的是唯識的道理?。則生法師沒有分清楚,或根本不理解。【認同A的觀點】和【為A做解釋】差別。我明白A講話的意思是XXX,我把他的意識說給別人聽,和我個人不認同他的觀點不矛盾!若按則生法師的邏輯,進一步認為不認同A的觀點,就等于無法把A的觀點如實的表達出來的話。則生法師應該也無法如實表達月稱的意思,那么整個論文所謂的”揭密“就是一句空話。若反之,那么宗大師不認同唯識的異體阿賴耶識,但是還是可以來說明解釋異體阿賴耶識,根本也不存在什么驚天動地的不合理!
发表于 2015-8-1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21:06 编辑

大德宣說的很有道理,宗大師完全可以依唯識講阿賴耶識。論文中出現這麼幾句話:
因此,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按照格魯派或應成
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識,應該按字面意思解釋為一切之基(普基),解釋為意識才合理。
  只是介紹一種觀點:反對把《末那阿賴耶》解釋為唯識宗安立的阿賴耶識,要承許意識持種,不承許阿賴耶識持種【為什麼?龍樹菩薩的思想當中是不承認阿賴耶識的,何來安住在阿賴耶識之中?可能是他沒有想得太複雜,沒想得太深。南喀貝大師就不是這樣,這個賴耶實際上就是藏語的ཀུན་གཞི།ཀུན་གཞི།是什麼意思?ཀུན་གཞི།就是一切的基礎。一切的基礎你可以對它作很多種理解,比如說唯識宗的阿賴耶識,你也可以把他說成是ཀུན་གཞི།在中觀應成派當中的,我們所入定的、不動搖的這種心態,處於這種禪定當中,內心的相續也可以把它視為一切的基礎。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承認阿賴耶識之後,我們善惡業和不動業等,三業積攢在何處?積攢在意識當中。




//看樓下的反饋就修改了本帖,如果還有異議,就斟酌是否刪除這句話:“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按照格魯派或應成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應該按字面意思解釋為一切之基(普基),解釋為意識才合理。
发表于 2015-8-1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 夏坝活佛说的是《修心七义》里的一句:道体住赖耶 中间如幻士。跟《末那阿賴耶頌》似乎没关系。
发表于 2015-8-1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6 19:41
显然倾听一些大德赐教后,经过思考,第11稿的内容改动成这样的:(蓝色是正文,[]内是注释)
《入中論 ...

不能认同格西对该段藏文的理解。
虽然ཨ་བྷྱ་ཀར་ཡང་དེ་དང་འདྲའོ། །有一个终结词འོ,表示句号。但此段的意思并没有说完。如果单看ཐེག་པ་ཆེན་པོའི་གསུང་རབ་གཞན་དུ་ཀུན་གཞི་རྣམ་ཤེས་ཞེས་གསུངས་པ་ཡང༌།这句话,的确可以如格西所解,译为“余大乘经虽云‘阿赖耶识’”,但联系下文,这么理解是不通的。后文说“且彼宗亦是许外境者”,这就证明了前文不是佛经中的话,因为“彼宗ལུགས་དེ”不会用来指代佛经。不去看藏文,仅仅看汉文的话,“虽云余大乘经说有阿赖耶识,亦唯举其名,未释其义。”这句话也明显是指“有人说‘别的大乘经说了阿赖耶识’”,因为有一个“云”字,又有一个“说”字,明显是两层关系。接下来说“审其文义”,明显是说审前面“有人说”的文义。后文“且彼宗”,也明显是说前文“有人说”的这一宗。
另外,宗大师《末那阿赖耶颂》是依据唯识论典而写,这和宗大师本人持什么观点一点不冲突。完全没理由也没必要认为《末那阿赖耶颂》中的阿赖耶识是意识。
发表于 2015-8-1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6 20:28
大德宣說的很有道理,宗大師完全可以依唯識講阿賴耶識。論文中出現這麼幾句話:因此,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 ...

您的理解能力真是堪忧。夏坝仁波切明明说切喀瓦大師造《修心七义》中的ཀུན་གཞི།不能理解为“阿赖耶识”,因为《修心七义》是中观宗的论典。怎么到您那就变成宗大师造的《末那阿赖耶颂》中的ཀུན་གཞི།不能理解为“阿赖耶识”了?真是脏水到处泼啊。拜托好好看看原文好吗?
发表于 2015-8-1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6 20:28
大德宣說的很有道理,宗大師完全可以依唯識講阿賴耶識。論文中出現這麼幾句話:因此,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 ...

夏坝仁波切这段从头到尾都在讲《修心日光论》好不好,他的意思是在修心日光论胜菩提心的地方南喀贝大师释以中观见去注解的,虽然在《修心七义》根本文里出现了“赖耶”,但是不能做第八识的阿赖耶识解释。这从头到尾完全跟宗大师的《末那阿赖耶识》没关系好不好!



发表于 2015-8-1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21:18 编辑
Thegmchog 发表于 2015-8-16 20:54
夏坝仁波切这段从头到尾都在讲《修心日光论》好不好,他的意思是在修心日光论胜菩提心的地方南喀贝大师释 ...

那看來是則生錯了,考慮后決定刪除這段話:然而,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如果按照格魯派或應成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識。。。。。。
发表于 2015-8-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德們的賜教下,論文這麼修改:
本文認為,宗喀巴如果想宣講唯識宗思想,完全可以依唯識宗安立的與意識異體的阿賴耶識宣講阿賴耶識的性相。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從其對阿賴耶識的性相、所緣等的描述來判斷應該是唯識宗安立的與意識體型異的阿賴耶識(八識體性異)。

至於:“對於宗喀巴《末那阿賴耶頌》中的「阿賴耶識」進行解釋,按照格魯派或應成派思想解釋,不應該解釋為唯識宗所界定的阿賴耶,應該按字面意思解釋為「一切之基」(普基),解釋為「意識」才合理。”——就直接刪除了。
发表于 2015-8-16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22:06 编辑

對於這段文有幾種解讀。

一種解讀意見:这段文認爲提到若干經典只是提到阿賴耶之名,並沒有說明阿賴耶識的特有的意義和作用等。宗喀巴「審讀」相關經文文意(仔細閱讀這些經文,詳細辨析)发现也不承許阿賴耶識与六识身異體。而那些(宗奉彼等經典的)宗派承認有離識的外境,所以那些宗派雖然許阿賴耶識,但只是把意識稱爲阿賴耶識而已。

一種解讀意見:这段文分析「若干提及阿賴耶識的經典只是提到阿賴耶之名,並沒有說明阿賴耶識的特有的意義和作用等。」對於此觀點,宗喀巴「審讀」相關(該觀點所在的文,即提出該觀點的人所寫的文)文意,发现其主張也不承許阿賴耶識与六识身異體。而且那些宗派是承認有離識的外境,所以那些宗派雖然許阿賴耶識,只是把意識又稱爲阿賴耶識而已。

   有種意見認為这是宗喀巴阐述無畏智藏(所屬的宗派)的主张,也有認為是宗喀巴在介绍顺瑜伽行派静命或顺理派唯识等的主张,還有認為闡述应成派的主張。
发表于 2015-8-1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budgood 发表于 2015-8-16 21:13
大德們的賜教下,論文這麼修改:
本文認為,宗喀巴如果想宣講唯識宗思想,完全可以依唯識宗安立的與意識異 ...

【本文難以苟同「意識稱爲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觀點。從其他宗派的角度怎麽說都是該宗派自宗見,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說唯識宗主張在意識外沒有阿賴耶識,這是無視唯識宗典籍。】------------------真不明白,則生法師您是真得看懂了覺得有道理,還是只是說說,難到您寫論文看論文改論文只會著眼某一處某一點?而不思考其前后的知識及邏輯的關聯性?上面所引的【】中的文字,也是論文的文字吧?這個是基于什么講的呢?誰在講【「意識稱爲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觀點】,誰在【無視唯識宗典籍】?
发表于 2015-8-1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22:23 编辑



   承接前文所涉及的“提到阿賴耶識的經典”是否確立阿賴耶識與意識同體,符順這些經典的唯識宗的唯識學許阿賴耶識與意識異體。闡述一種主張,或許是可能的主張,這種主張認為:「意識稱爲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觀點。并沒有影射誰持有持觀點,只是探討此觀點為什麼是【無視唯識宗典籍】。所以,
誰在講【「意識稱爲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觀點】,誰在【無視唯識宗典籍】?——大概不需要說明具體是誰。因為誰那般認為就是誰。如前說說只是探討那般的主張,并不是探討誰持有那般主張。


那這麼表述問題吧:
本文難以苟同「意識稱爲阿賴耶識」是唯識學的觀點。從其他宗派的角度怎麽說都是該宗派自宗見,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說唯識宗應該主張在意識外沒有阿賴耶識,這是無視唯識宗典籍。也就是說,「提到阿賴耶識之名的經典」是否確立阿賴耶識與意識同體,符順提到阿賴耶識的經典的唯識宗的唯識思想是否有理由主張阿賴耶識與意識異體?


发表于 2015-8-1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twind 于 2015-8-16 22:34 编辑

偈云:“凡愚所見非真實,真實不被凡愚見,不見真相受束縛,受束縛故難解脫。”
亦有云:“不見真實者是束縛,見真實者得解脫。”
然上下诸宗所许的真实并不同。若以中观见视之,下宗并无有能得空性真实者,故而不能解脱。所以宗喀巴大师的意趣不是在说“唯识师不如小乘人”,而是在说持小乘宗义及唯识宗义者由于不了真实故,皆不能解脱。
此义正如《入行论广解》云:“证声缘阿罗汉果,亦定须通达空性,何以故?般若经云:若未修此通达空性之道,不能证三乘菩提故,如入行论大疏引般若经所说,若有实想则无解脱,及三世圆满正觉、预流乃至独觉中间诸果,皆依般若波罗密多而证得。”
汉传的《肇论》亦云:“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清凉大师《大疏钞》的“不可不見實義而得道也”也正是此义。
所以即便是小乘道的行者,也不能唯凭小乘见而得解脱,而要解脱必须依赖于对空性的体证——这是汉藏诸智者所许。

又前面有引《密严经》成立唯识之阿赖耶,然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论》云:“如 《厚嚴經》云:「地等阿賴耶,亦善如來藏,佛於如來藏,說名阿賴耶,劣慧者不知,藏名阿賴耶。」《楞伽經》亦云:「說如來藏,名阿賴耶識,具前七識。」多說彼二唯是異名。由說彼一是常住,一是無常,故非說彼如言義同。然於何義密意宣說名如來藏,即於彼義密意宣說名阿賴耶,望所密意唯是異名,故義是一。……《入中論釋》云:「隨一切法自性轉故,當知唯說空性,名阿賴耶識。」月稱論師即如是許。”
法尊法师解释说:“頗有自命善唯識者,由見 《起信》說如來藏名阿賴耶,與唯識說不能相符,即便驚愕狂興謗言,甚至說非印度人造,誠乃少見多怪之相。「無始時來界」頌,《攝大乘》中引證阿賴耶識,無著《寶性論釋》中引證如來藏,月稱亦說彼二義同名異。《厚嚴》《楞伽》文如前引,皆與唯識所說不合,豈不謗爲非無著造,非月稱釋,非佛說耶?故當了知,說如來藏與阿賴耶,名義雖別,然佛意趣同在空性,唯因對機有異,故佛說法亦殊。不應自恃辯聰,妄集謗法之罪也。”
此即引证此《密严经(厚嚴經)》中阿赖耶即是如来藏,同为空性之异名。《修心日光论》释阿赖耶即取此义。而唯识宗说的阿赖耶是有为法,如来藏乃是无为法,故知《密严经》实乃中观之所宗,非是唯识之义。
此二宗之不同,汉地法藏大师《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也早已分辨:“寶性論云。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此是阿毘達摩大乘經頌。彼論引勝鬘經釋此頌。總是如來藏為所依止;唯識攝論。約阿賴耶識釋。故知二宗不同也。”故此法藏大师四宗判中将此《密严经》摄于如来藏缘起宗(法性宗),而非唯识宗(法相宗),乃谓“三、唯識法相宗。謂深密等經,瑜伽等論;四、如來藏緣起宗,謂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
故而依于《密严经》,可反过来却要成立唯识的宗义,无论在汉藏智者看来,皆是迷失自宗的表现。

发表于 2015-8-1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dgood 于 2015-8-16 22:32 编辑

唯識宗有理由主張法我是所知障攝:
有必要分析二無我的概念。本文主要參考《楞伽經》。

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觀察二無我相。何者為二?所謂:人無我相,法無我相。[ 《大乘入楞伽經》卷2,大正藏,第16,598上。

二無我如果無異,就沒有必要分別觀察,具體如何不同?

大慧!何者是人無我相?謂:蘊.界.處離我我所,無知愛業之所生起眼等識生,取於色等而生計著;又自心所見身器世間,皆是藏心之所顯現,剎那相續變壞不停,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焰、如迅風、如浮雲,躁動不安如猨猴,樂不淨處如飛蠅,不知厭足如猛火,無始虛偽習氣為因,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譬如死屍呪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若能於此善知其相,是名[2]人無我智。[ 《大乘入楞伽經》卷2,大正藏,第16,598上。CBETA2011校對:[2]Pudgalanairātmyajñāna.
其他兩個版本譯文雷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一切佛語心品〉:「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8]等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猨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9]幻術神呪,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大正藏,第16冊,第487頁下)
CBETA2011校對:[8]〔等〕-【明】【宮】。[9](如)+幻【明】。
《入楞伽經》卷33 集一切佛法品〉:「云何人無我智?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故;無智業愛生故;依眼色等虛妄執著故;自心現見一切諸根器身屋宅故;自心分別分別故;分別分別識故;如河流種子、燈焰風雲,念念展轉前後差別輕躁動轉,如猨猴蠅等愛樂不淨境界處故;無厭足如火故;因無始來戲論境界熏習故;猶如轆轤車輪機關,於三界中生種種色種種身,如幻起尸。大慧!如是觀諸法相巧方便智,是名善知人無我智境界之相。」(大正藏,第16冊,第527頁下-528頁上)

由於無始戲論,無明所覆,在十二緣起的輪迴中,有情虛妄分別識緣色蘊等,計執為「我」,對於凈、常、主宰等執著。引生無所執。實則,諸行無常。根身、器世間都是藏識相續所現,剎那變壞不停。具有無我智會確認「我」只是在蘊、處、界中的增益安立,實際、如實觀察蘊、處、界,具體來說觀察四諦十六行相就能確證無我,亦無我所所以說「蘊.界.處離我我所」,這就是人無我,貌似不需要以二現隱沒的方式現證勝義諦無蘊等。
大慧!云何為[3]法無我智?謂知蘊.界.處是妄計性,如蘊.界.處離我我所,唯共積聚愛業繩縛,互為緣起無能作者,蘊等亦爾離自共相,虛妄分別種種相現,愚夫分別非諸聖者,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是名菩薩摩訶薩法無我智。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了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乃至善慧及以法雲,諸有所作皆悉已辦。住是地已,有大寶蓮花王眾寶莊嚴,於其花上有寶宮殿狀如蓮花,菩薩往修幻性法門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後圍繞,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大慧!是名見法無我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大乘入楞伽經》卷2,大正藏,第16,598-中。CBETA2011校對:[2]Pudgalanairātmyajñāna.[3]Dharmanairātmyajñāna.
其他兩個版本譯文雷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一切佛語心品〉:「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1]得法雲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彼而坐。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超佛子地,到自覺[2]聖法趣,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大正藏,第16冊,第487頁下-488頁上)
CBETA2011校對:[1](明)+得【宋】【元】【宮】。[2]聖+(智)【明】。
《入楞伽經》卷33 集一切佛法品〉:「大慧!何者法無我智?謂如實分別陰.界.入相。大慧!菩薩觀察陰.界.入等無我我所,陰.界.入聚因業愛繩[1]迭共相縛,因緣生故無我無作者。大慧!陰.界.入等離同相異相故,依不實相分別得名,愚癡凡夫妄[2]相分別以為有故,非證實者見以為有。大慧!菩薩如是觀察心.意.意識,五法體相一切離故諸因緣無,是名善知諸法無我智境界相。大慧!菩薩善知諸法無我已,觀察真如修寂靜行,不久當得初歡喜地。善能觀察歡喜地已,如是諸地次第轉明,乃至得證法雲之地。菩薩住彼法雲地已,無量諸寶間錯莊嚴大蓮華王座,大寶宮殿如實業幻境界所生,而坐其上,一切同行諸佛子等恭敬圍遶,十方諸佛申手灌頂授於佛位,如轉輪王灌太子頂,過佛子地。過佛子地已,觀諸佛法如實修行,於諸法中而得自在。得自在已,名得如來無上法身,以見法無我故。大慧!是名如實法無我相。大慧!汝及諸菩薩應如是學。」」(CBETA, T16, no. 671, p. 528, a2-21)
(大正藏,第16冊,第528頁上)
CBETA2011校對:[1]迭=遞【宋】【元】【明】【宮】。[2]相=想【宋】【元】【明】【宮】。]


虛妄分別識所現的蘊、處、界上增益安立「我」,然而,凡夫的虛妄分別識其實增益安立了蘊、處、界的體性(「蘊等亦爾離自共相,虛妄分別種種相現」),實則,勝義諦無相所行(「已知無境界」),并沒有增益安立的邊計所執性,這是因為并無虛妄分別二取顯現。由於,蘊、處、界等相不顯現,人我執自然不起。這種情況下,證法無我所顯的空性的是根本智。證此空性即入初地。聲聞乘初果已證人無我,若法無我即是人無我,則初果就是初地。總之,證果的方式和心智及所空的對境是不同的,所以,二無我并不等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25 23:50 , Processed in 0.04610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