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98|回复: 0

入中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午壹、叙计 <BR>  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 <BR>  故此菩萨住般若,通达唯识真实性。 <BR>  诸随理唯识师等不承认中观宗义,唯随自之分别建立而显自宗教义,认为圆满般若度的现前地菩萨已远离二取执著,由不见内属于遍计法的能取识故亦离外之所取法,并通达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中唯有刹那性之阿赖耶识,决定无有其余任何法,诸法皆由此识之习气功能所生。其习气清净后,宛如水晶瓶内外明净般灭尽二取等差别法,是故此地菩萨安住于增胜之般若波罗蜜多时,已通达了万法唯识的真实本性。 <BR>  如上所述,唯识分有随教与随理两种,月称菩萨在本论第六品中以理广破的对象,主要是随理唯识,非随教唯识,因为无著菩萨等在阐扬随教唯识时,将第三转法轮的教典分判为了义与不了义二种,对了义教作了究竟广大的抉择,故此非为任何正理之所破境。亦就是说,无著菩萨等所阐扬的唯识教义与大中观的理趣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均一味无违,只是在以胜义理论与世俗理论抉择时,其深、广的反体不同而已。既然如此,何故月称论师要破斥承许刹那的依他起是堪忍实有的唯识宗呢?这是因为此派有些论师承许胜义中有此堪忍自体之法,此许观点显然有违于教证、理证,为此月称论师等再三地予以破斥。并非是说名言中假立的依他起如石女儿般根本不存在,中观宗亦根本不破斥名言中无实假立的唯识观点。当知若不以理遮破随理唯识所许自性阿赖耶等观点,会导致后学弟子认为阿赖耶在胜义中亦真实存在,由此不能断除细相的实执,亦不能通达圆满的法无我空性,无疑成为究竟解脱果之障故应破除,这是中观师以理遮破的根本必要所在。 <BR>  由于有些唯识论师,为了方便引度众生,将不了义经典的内容说成了义,并以胜义理论抉择不清净阿赖耶等时,竟然引用了清净阿赖耶的了义教理为证据来成立不清净阿赖耶自体是堪忍实有的,于是与中观宗诤辩不休,由彼混淆教理界限而引生颠倒谬执的这一角度而言,应当依理破析。因为彼宗依靠第三转法轮的了义教典为自许观点作事势辩证,以如是了义的根据却抉择出不了义的结论,故为谬计。如果真实在第三转法轮的了义经部中安立有刹那堪忍自体的阿赖耶识,那么佛陀的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的了义经典岂不是直接相违了吗?实则不然,故此许极不应理。在观待不同根器的补特伽罗时,第三转法轮的经部中亦有了义与不了义两种,随教唯识许此是依暂时方便与究竟必要而立论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经观庄严论注疏》中云:“弥勒菩萨的论典与大车无著的论典,二者密意一致,均明显地宣说了入资粮道的补特伽罗,最初应了知一切诸法是唯识的本性,其次在心中生起无有所取色法的觉受,若无所取,亦无能取识故。于加行道胜法位时就圆满修习大空性的总相,无间现见远离二取的法界大空性,获得一地圣位等,作如是方便善导。所谓唯识之相,即是显现种种境、义、身,仅于名言中承许自相的阿赖耶为二取之因,二取依此变现成熟,实际本来不存在如幻化般的显现。如是所说,则知彼等亦不承认二取空之实有识,故中观、唯识二大车轨的究竟密意是无违一致的。那么中观师何故要破斥唯识宗呢?这是因为唯识宗有些具傲慢的论师在解说经中“唯识”二字时,成立无有外境、唯有内分别识的观点,如同在黑绳上无蛇,绳却不空一般,尚未了知所谓的唯识是随名言谛承许,故倒执本来二取空的唯识在胜义中真实存在,如是必将成为中观正理的应破处。所以并不是在破析佛教中现证相应唯识正道圣者无著之密意。这里对大乘圣无著通达中观的了义见解毋庸置疑,因彼乃为圣者故。”弥勒菩萨在《经观庄严论》中云:“福智无边际,生长悉圆满,思法决定已,通达义类性。已知义类性,善住唯心光,现见法界故,解脱于二相。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无分别智力,恒平等遍行,为坏过聚体,如药能除毒。”无著菩萨对此四颂分别解释说:“初颂显示第一集大聚位。福智无边际者,由差别无数及时节无边故,生长悉圆满者,菩萨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决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维故,通达义类性者,解所思诸法义类,悉以意言为自性故。二颂是显示第二通达分位。由解一切诸义唯是意言为性,则了一切诸义悉是心光,菩萨尔时名善住唯识,从彼后现见法界。了达所有二相,即解脱能执所执。三颂显示第三见道位。如彼现见法界故,解取二相故,应知善住法界自性。四颂显示第四修道位。菩萨入第一义智转依已,以无分别智恒平等行及遍处行。何以故,为坏依止依他性熏习稠林过聚相故。问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药,能除一切众毒,彼力如此。”本论云:“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又云:“前说深可怖,多闻亦难解,唯诸宿习者,乃能善通达。”月称论师于自释中亦云:“若谓上座世亲、陈那、护法等诸大论师,彼等是否闻文生怖,背弃无倒显示缘起义者。”世亲菩萨为了接引不能直趣大乘胜义大空性、属随理唯识教义所化的根器者,将其逐渐导入大乘正道而有如是必要时亦说:“龙树乃为魔化身,亲兄无著随彼学。”其后世亲菩萨显现上亦证悟了圆满般若的实相。 <BR>  若谓胜义中全无外境唯有内识者,则于根身器界所摄的万有诸法,如宝瓶、柱子、山河大地等坚硬物体应如何产生呢?为此唯识宗例举比喻来加以说明。 <BR>  犹如因风鼓大海,便有无量波涛生, <BR>  从一切种阿赖耶,以自功能生唯识。 <BR>  犹如波涛所依之大海,因风鼓荡为缘,使原如睡眠般寂然不动的大海,便有无量波涛互相竞起、奔腾不息,同样内外诸法均从含藏一切种之阿赖耶识所生,彼等刹那生灭,正灭时在阿赖耶识中熏习成不同习气,作为生起将来诸识之因。以随各自功能熏习之阿赖耶,由习气成熟之力便产生了不净依他起性的唯识,无智愚夫却执此为内外分离的能取所取。其实离内识外,别无少分异此之所取法。 <BR>  由于诸法种子含藏于阿赖耶中的道理极其深细难懂,故先以比喻来加以说明。比如大海深广无涯,原本平静无涛,何故会有海涛此起彼伏、汹涌进退不已呢?这是因为外来的风力在不断地鼓动大海,由此就有后浪推前浪的海涛竞起,然其海涛并不异于海水,同样外境诸法虽然各异不等或千差万别,但非分别心以外,别有单独自体之法存在,而阿赖耶依自业习气的功能显现外境诸法。由许胜义中全无外境、唯有内识,如是建立了万法唯识之宗。若谓,大海与波涛本无异体,同样眼与眼识(外境)亦非异体,眼识怎能见为二相呢?此依梦喻可知,比如睡梦中见到的山河大地虽实无有,然依内在的习气功能成熟后,自然能现前相应的诸法影像,于白天醒觉位时,根识所见之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故能成立全无外境、唯有内识。对此破曰:此正如所说大自在天等为因者云:“蛛为蛛网因,水晶水亦尔,根为枝末本,此是众生因。”成立大自在天为器情诸法的作者,同于说阿赖耶是一切法种之依处,其差别仅在于常与无常而已。 <BR>  阿赖耶如同大海,故于佛经中有藏识海之称。何故从藏识海中能生起诸法呢?因为在阿赖耶中含藏了一切诸法相应的种子。比如,当内根诸识在了知某法时,立刻就有其相应的种子熏习到阿赖耶中去,故此中含藏了许许多多的种子,此诸种子一旦遇到相应的差别因缘时,当即产生诸法,如豆种生豆芽之理相同。不仅外界诸法,且内根六识亦即自功能之种子所生,故阿赖耶又被称为八识田。凡是储存于阿赖耶中的种子虽是刹那生灭,但其习气相续至未生果之际永不间断(坏灭),待因缘会遇、日趋成熟时就能生果。在见清净的名言理论面前所抉择的一切有情都具有如来藏或法身智、一切种智,此是恒常法、大无为法、不变金刚杵等,如是所说若依现空二谛抉择,则是如梦如幻般而存在的。详阅《大涅槃经》、《宝性论》、《赞法界论》可以了知。 <BR>  下文又以比喻结合意义来说明胜义中全无外境唯有内识的道理。 <BR>  是故依他起自性,是假有法所依因, <BR>  无外所取而生起,实有及非戏论境。 <BR>  此颂抉择了依他起的本体和应具的条件。唯识宗认为内外诸法皆由依他起显现,是故依他起应为自性实有,亦是一切假有法之所依因。此(依他起自性)应具三种条件:即无外所取而生起、实有法以及非为戏论境。 <BR>  如上文所述,菩萨安住现前地以无漏的般若智慧灭尽了二取的遍计种子,通达了全无三有诸法而唯识的真实本性。设有疑曰:若外境法无有自体,怎为根识所现见呢?比如原本不动的大海因风鼓动所起之波涛,并不异于大海而另有自体存在,同样诸法皆由唯识变现。先由习气熏习阿赖耶,一旦功能成熟,因缘和合之际而显现内外诸法,二取诸法唯依依他起才能显现。而中观宗许依他起为缘起法,其本体虽然空性,但于暂时世俗中仍有观待的假立法。唯识宗说:虽有自性刹那的唯识,但无因缘亦不能产生诸法现相,故唯依自相实有的依他起才能应时产生轮涅所摄的内外诸法,并许此为一切分别网之因,许依此所现之法为遍计假有法。如夜幕黄昏时将一条黑绳误为蛇相一般,假设根本无绳为依,必定不会因此而起蛇相,必须观待绳缘才能产生误见蛇相的执著心,同样一切二取的遍计法必须依靠依他起才能产生。因而唯识宗说不净二取的遍计法本来无有,唯有依他起实有存在,以修积的二种资粮通达胜义谛,彻底远离一切假有法,许此为圆成实。圣者是以无漏智慧的清净依他起现见圆成实,异生凡夫因有假有法的遍计执著,则不见圆成实的本面,唯依不清净依他起见二取的假有法。若比较而言,则中观与唯识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唯识所讲的依他起与中观所讲的名言缘起法相似,圆成实与胜义大空性相似,假有法则与倒世俗相似,是故中观并不完全或无端破斥唯识。但二派之间诤论的焦点,关键在于唯识承许依他起为自相实有,中观承许诸法本体空性,因而有了破立与辩论之诤。从大空性的这一反体而言,其自相实有之依他起必然是应成理论的所破境。 <BR>  依他起有清净与不清净两种,并具有三种条件:一是无外所取而生起:虽然本无外界的所取诸法,但由内相续中的习气功能成熟之依他起仍能显现见闻觉知等一切外境诸法。对此若不详加观察,第六意识会认为二取实有存在而生起分别执著,详加观察分析后,方知诸法如梦境般本来无有,决定应许唯识全无外境。二是实有法:不清净依他起是轮回的根本因,清净依他起是解脱的根本因。唯识宗所许的依他起实有法,虽非中观所许之空性,但绝对异于外道的所许观点,因为法称菩萨在《释量论》等中说唯识宗承许依他起在胜义中为刹那的实有法。三是非为戏论境:所许的清净依他起非为戏论境,已灭尽不净二取之假有法故。此清净依他起是圣者相续中的无漏智慧,亦是一切分别识不可思议的境界。 <BR>  依据《瑜伽师地论》、陈那论师的众多因明论等、大法王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疏》及《如意宝藏论》,全知麦彭仁波切依《如意宝藏论》归纳宗派的略释等论典中宣说了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法(遍计法自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BR>  遍计所执法分有相成就遍计与差别遍计两种。相成就遍计:是指不存在本体,仅以分别念假立的任何一法,如兔角与所谓之我,并且所谓的劣宗与某事物的名义也都是心安立的。何以故,比如有人虽被取名为狮子,但遍寻其身体的各处部位皆不得此相。所谓的意义也仅仅是心所安立的,口中所说的与心里忆念的自相,其真实对境是没有的,如火之声义。差别遍计:是指在迷乱者面前暂时显现的情器、苦乐、蕴界处等种种色相,其实这一切均不成立,如梦般现于迷乱之心识中,为差别遍计。由于在本性中此等皆不存在,唯是增益分别心显现于迷乱者面前,故称为遍计。《瑜伽师地论》云:“一切遍计法,无而迷心生。” <BR>  依他起性亦分有不清净依他起与清净依他起两种。不清净依他起:是指能境的八识及现于各自根门前的一切迷乱显现,诸如由习气增长而产生的土石山岩等不清净的器情色相。清净依他起:是指圣者的见修道等智慧及清净刹土与佛陀所见境中的刹土、七宝以及光芒耀眼的无量殿等一切现相,此等是从内之净不净依他起识自现的角度而言。《瑜伽师地论》云:“如此种种现,余相相同故,不净依他起,清净依他起,虽非依他缘,如他显现说。” <BR>  圆成实性亦分有无变圆成实与无倒圆成实两种。无变圆成实:是指无论迷乱或未迷乱时自性清净、法性本具的空性,前后无别而存在,即本性实相。无倒圆成实:是指解脱正道,证悟真如实相后不舍现分而于世俗谛中积累福德资粮;观想空性而于胜义谛中勤修离一多如虚空的法性智慧资粮。《瑜伽师地论》云:“所谓之无倒,道谛真实摄。” <BR>  由是当知,无倒圆成实与能境的清净依他起是一致的,若从实相为主而言,相同于无变圆成实的无倒圆成实与清净依他起识,这二者属于胜义谛。遍计所执法与不清净依他起各自根门前的一切迷乱显现,以及现相为主的能境不清净依他起识都属于世俗谛。 <BR>  唯识论师说,无论不净二取之假有法或清净涅槃之功德法均由依他起所显现(产生),倘若欲寻解脱者,必须消尽依他起上具有的无明业习,众生亦就是因依他起上的不净业习而转生轮回的。需要苏醒大乘的唯识种性后,积累福报等趣入出世正道而能现前清净依他起识。总而言之,随理唯识承许自相实有的依他起,是轮涅诸法的所依处,不清净法则为不清净依他起之唯识所现(唯阿赖耶染分所现),清净法则是无漏智慧、清净依他起之唯识所现(唯阿赖耶净分所现),是故除唯识以外,别无少许轮涅诸法。宗喀巴大师在《善解密意疏》中说:“中观唯识任于何宗,诸有情所见境,若能显示如彼所见执为实有的所依,由彼所著境而空者,即说通达此空是为正道。若不以能通达能破一切有情实执境之空性为道,而别立一实有空性,则于无始传来的粗细实执,俱不能对治,徒劳无果。是故当知,此现似二取之依他起,虽现似有异体之能取所取,而执有彼之遍计所执境,实无所有,即正观此所依由彼所破为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18 20:53 , Processed in 0.0325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