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000

请问,死者什么时候火化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至尊祈竹活佛说,死后遗体捐赠,是没有痛苦的。遗体捐赠都是在死亡6小时之内,取走眼角膜什么的。几天不能动对凡夫来说,没有什么严格要求吧。
发表于 2009-12-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左岸 于 2009-12-7 19:47 发表
7天对于内地来说 绝对不可能 除非是在农村
死在自己家里 一般3天就出殡 烧成灰了

我们这边政府有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三天内完成火化!
发表于 2009-12-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下<,西藏度亡经>>....<<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 >>..莲师著,,里面讲得很清楚的: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山雪莲 于 2009-12-9 12:37 发表
可以看下>......莲师著,,里面讲得很清楚的:victory:

可以说说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披发头陀 于 2009-12-9 10:44 发表
○死后捐赠器官对临终的修持有影响吗?

◎有些佛教徒担心在死时身体被碰触,会引起痛楚及嗔心,以致堕于三恶道或修罗道中。提问这个问题只证明你未有真正的悲心。大乘弟子常常嚷着要利益众生,一个有悲心的行者如 ...

那为什么又要停三天呢?还是不懂。
发表于 2009-12-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00 于 2009-12-9 19:10 发表

那为什么又要停三天呢?还是不懂。


三天是个大概其的参数吧!
汉地烧七,藏地念经可长达49天。
均是为保安全故。
发表于 2009-12-1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tus0619 于 2009-12-8 09:24 发表
死亡过程与中阴状态

彼特:佛教与西方医学对死亡的定义似乎相当不同。我曾经见过耶舍喇嘛(或称依喜喇嘛),他在加州一家西方的医院去世。几位医生都说他已经死了,可是他的朋友却说他还没有死,要求院方还不要移 ...


至尊嘉瓦仁波切说的,“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条件:检查看看这个身体是否开始腐败。如果并无腐败的现象,就别碰他或动他。"

“......将在最精细之净光心境中停留三天左右......



此外,“耶舍喇嘛(或称依喜喇嘛),他在加州一家西方的医院去世。几位医生都说他已经死了,可是他的朋友却说他还没有死,要求院方还不要移动他,于是他多留在病床上三天,三天内身体都没有腐坏,有可能是处于死亡的净光阶段。三天后他朋友说他死了,才移动他的身体。

所以,一般至少也是三天。

[ 本帖最后由 lotus0619 于 2009-12-10 09:12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1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pmtmba.org.hk/dod/dodpg3ch_3_0105.htm
如何利益垂死者和亡者

索巴宁波车讲授

呼吸停顿后...


在西藏,病者呼吸停止后,任何人都不会接触他的身体直至村里的喇嘛来做迁识法这一点至为重要。你应观察心识离开躯体的征象,例如白明点如脓水般从鼻孔流出;女性则有些血水从下体流出。你应首先向后拉一拉亡者顶门的头发,以便心识从那里离开身体头发从后脑脱落,便是一个神识已离去的征象。

*****************************************************************************************************************************************


天葬,是某种意义的捐赠器官。

不过,天葬,捐赠器官,都应该在超度成功之后进行,这一点非常重要。

“任何人都不会接触他的身体,直至......迁识法,......至为重要”

有的不信佛的医生可能在亡者刚断气就迫不及待的摘取器官,不会理会神识是否已经离开色身。那么,亡者会因为疼痛而生起嗔恨心,所以要非常小心。

[ 本帖最后由 lotus0619 于 2009-12-10 09:28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1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出生在汉地,一般都死在医院,到时候就得听医院的处理了,就算是到了第七天神识才离开,恐怕第三天就给炼了。
最好还是让家里人都信佛,早早就灌输他们佛学知识,尤其是临终的注意事项。
跟家里人说好,要死就死在家里,在快要咽气的时候就赶紧请僧人,如果机缘好能请来高僧那是最好的了,我们的下一世就有保证了。
发表于 2009-12-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怕吓着家人,我们就找个人少的地方偷偷死好啦,过足天数让人烧掉.
发表于 2009-12-1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藏人福报大呀。
发表于 2009-12-1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一篇马六甲华人丧礼                                                                                             图发不上来  反倒这些海外的华人 保留了传统的风俗                                                                                                                      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
华人的传统丧礼不是没一个地方都完全一样
但大同小异,一切原则建立在传统上.

以下照片是我祖母的丧礼,我们祖籍广东省增城县,客家人,又是峇峇人


《论语》有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也。”

    由于华人有着严重的文化自卑感,加上人为的破坏,某些宗教的恶意批评,使到一般华人对于传统丧礼几乎是反感多过认同。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传统,寻找其原来的含义,解释其由来,并以现代观念的角度解读其意义。

    而今华人受到某些宗教及西方的影响,一味崇洋跟随西方,鄙视及放弃流传数千年的“礼” 。
    我不敢说传统都是好的,很多古习俗未见得适合现代社会。也不敢鄙视新风俗,认为它们全是不好的。但以为风俗会随着时间而演变,新风俗必须在旧传统的基础上演化,才符合客观规律.

为祖母抹脸净身后,伯伯就得进行"套衫吃面线"的仪式.
馬六甲還保存著“套衫”之俗,太平及北馬一帶已消失。
馬六甲的套衫吃面線儀式,則為長子頭戴笠帽,腳穿木屐,然後脫下站在凳子上,當空下把壽衣一件件反套在雙手上,殯儀人員就問他,壽衣是為誰穿的?若是母親逝世,他就回答為母親穿,若是父親逝世則答為父親穿。過後殯儀人員就取味甜的雞蛋面線湯給他,先問他面線為誰吃?母亡回答為母吃,父亡答為父吃。答後他夾取最長的面線吃,雞蛋則咬一口,剩下的就由子孫們分享之,希望大家有福氣長命健康。最後才取下壽衣給逝者穿上。


灵堂布置,棺木放在纸屋后面.
在大门的牌匾上貼上“白孝紙”。白孝紙贴成“X”,表示夫婦俱亡。
白孝紙男女有別,男喪從左邊斜貼向右,女喪從右邊斜貼向左,夫妻俱亡者,則將白孝紙貼個“X”形。





祖母丧礼行的是华族传统,用的是传统佛教
图位青云亭法师在祖母灵前进行仪式.



孝眷们静坐在灵前听经.
大门旁的垂直红不条就是"銘旌"又称"女婿巾"
林明義主編的《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指出︰“銘旌︰女婿、孫婿所贈的銘旌,上寫有死者的階級姓名……女婿贈的為紅色





师父带领孝眷持香绕棺.





祖母的棺木为中西棺,红盆就是给祖母"洗脸"的水,每天早上都要换,出殡了也要放在灵桌旁,天天早上换水,直到一百天.
棺木下有一盏火水灯,给祖母上路照明用,此灯不能灭,一直到了一百天才灭他.
棺木下还有一碗饭,饭上放一个煮熟了的鸡蛋,插一支筷子,此碗饭是给"鬼乞丐"吃的,免得让他们争祖母的饭.
棺木两旁是"金山银山"前面就是纸屋.




孝眷持香进行仪式.
四周挂住的是"挽联"
近數十年來,西風壓倒東風,人們漸漸以花籃敬賀人家開張等及敬輓逝者,可是花籃更加不好處理,擺滿現場阻礙地方,最後只有完全丟棄。就如在太平,人們紛紛以花籃取代輓联,最後這些花籃只有丟棄在冢山上。花籃和輓联,起碼後者還有一塊布料可用。




亲朋好友到来致祭必会给"帛金"以示敬意,我们必须回赠糖果几红线给他们,希望大家平安.





最后一晚,姑姑们按捺不住即将永别的心情,跪倒在祖母灵柩旁嚎啕大哭.
《礼记》:“殡殓移动尸体和出殡运灵柩,要尽情号哭顿足,动辄则哭,号哭无数,伤心悲痛的心情使气血在胸中壅塞,因而赤膊,顿足,所以肢体活动,心安而气泄……”;“拿大的鸟兽来说,如果它失去自己的同伴,过了一个月,过了一个季节,一定会返回来巡视,经过老巢会盘旋号叫,徘徊然后才肯离去。即使像燕子的小鸟,失掉同伴也会啁啾呼唤一会儿才飞走。有气血的动物中感情最丰富的是人,所以对自己父母会终身怀念的。”




祖母身穿民族汗装,祖母虽为峇峇人,生前穿峇峇装,但吩咐家人他死后一定要为他穿上华人的传统寿衣.
“套衫”就是死後穿回自己民族的服裝,死後的歸宗認祖。就如福建惠安的回族,由于已經漢化了,不再信仰回教,所以定下族規,死後回歸清真,不可祭以豬肉。
即使在現代清朝已不在的角度來看,套衫還是有其意義,我們平時已經接受西方的服裝,很多人一生都未穿過自己民族的漢裝,甚至連傳統漢裝都沒看過。死後穿回漢裝,就是一種認同。





出殯之前,把陪葬品衣服、金银纸钱、往生钱, 盖上水被等等放入棺木内.
因为祖母棺木乃冷气棺,如果太早把棺木塞满棺内气温将不够冷.

当每位家属看了祖母最后一面后...就是非常悲痛的时刻了....
棺盖将关上,就是封棺时候
并有与祖母同姓氏的兄弟为祖母的钉棺.
当封棺仪式完毕后,我们将回赠一枚金戒子给他(钉棺者)




封棺以后,棺木被移出屋前,进行最后的祭祀仪式.




丧家聘请中华鼓队,在祖母灵前击鼓致敬.




女婿送“銘旌”,女婿们在离开丧府一段距离的路程“送銘旌”到丧府灵前,
殯儀工人持銘旌前導,女婿們及樂隊在後跟隨“送銘旌”




銘旌的文字書以黃色,以前是以姜汁書寫,現在已用現代漆料。文字方面各有不同,如太平的中榜是︰“民國顯妣X門X氏謚XX享壽X十有X歲X代大母岳母大人銘旌”(女喪用),下款︰“陽居女婿XXX鞠躬”,字數以“衰微興旺”為基準,最後一字數到“興”或“旺”為佳。不過,有些是以“生老病死苦”或“興旺衰微”為標準。銘旌用于出殯當天。馬六甲有送銘旌風俗,由一位“好命人(已是內外祖父的男人)”持銘旌送去,女婿跟在其後,最後則為樂隊(可用引魂鼓或西樂隊)。也有不用好命人,而由女婿親自送去的,持旌者為殯儀工人。當送到喪府時,孝眷們得跪接銘旌,好命人則以銘旌向著棺材祭拜三下,喪府安排另一位好命人接之,並把銘旌倒轉過來,回拜三下還禮。不用好命人的則沒有祭拜儀式,只是接領而已。最後女婿們扶起孝眷們。



最後女婿們扶起孝眷們.




接女婿巾过后,进行祭拜, 献酒灌地仪式.



女儿跟媳妇们则跪候在灵柩旁,直到所有亲属朋友祭拜完毕.


女婿行跪拜礼.


孙辈


女儿媳妇们
甲州的丧礼在出殯时孝眷都要套上白袜.
早期只套白袜送到山上,由于没穿鞋脚底受不了疼痛
现在的都是穿了鞋子再把白袜套上...
当安葬仪式完毕后,便把白袜脱下丢在山上


最后的敬礼.


把棺木移上"棺罩"灵车后,徐徐出殯,孝眷跟随在后,孝男跟长孙必须扶着灵车.
棺罩(福建話),是罩在棺材上的華麗器物。因為人們對棺材具有恐懼感,見到棺材感到不祥,總之,十分避諱它就是了。所以,棺罩就創造了出來,一來美化棺材,可以減少恐懼感;二來則增添民俗項目,豐富民間藝術。
棺罩顶部擺放獅子或仙鶴的含義,是給男逝者“騎獅西歸”及女逝者“騎鶴西歸”。所謂“西歸”,並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西方瑤池的王母娘娘仙界。道教認為我們的肉體由父母的陰陽結合而成,而我們的魂魄則由東王公的陽氣和西王母的陰氣,二氣化生而來。故死後要謁見我們靈氣的父母,尤其是“母親”西王母。此為道教崇拜“陰”,尊重女性的體現!


男戴草箍、荖包;女戴盖头 这种头饰符合传统.






到了义山山脚下,孝眷们必须步行到墓地.
工人把棺罩拿下后,直接把罗里驾驶到山上的墓地.


孝眷们在墓地等候棺柩被抬上来
祖母的坟墓生前已做好,俗称"生基"
据说生前先做好坟墓,买好寿衣,可以延年益寿.
祖母深信不疑.所以坟墓与寿衣都在生前做好买好.


孝眷确定祖母的棺木摆放正中.


棺木落坑后,进行祭拜仪式.





焚烧纸屋纸扎品等等.....
燒紙屋不是道教的東西。而是中華傳統習俗,它源自古代的靈魂不死觀,再加上儒家的“孝道”而成。在石器時代就有隨葬明器的傳統,後來將墓室當作死後的房屋,東漢時期才出現陶屋明器,迄宋代始有紙屋的產生。它既然是我們的傳統習俗,我們有必要認識、了解它,而不是動輒就給它套上“迷信”的帽子。





棺材落壙後,則取下銘旌覆蓋在棺材上,須將女婿的姓名取下。然後再淋下白酒在銘旌上。如果是姜汁寫的,在淋下白酒時,字體會產生化學作用而印在棺材上。馬六甲的會加蓋一張白紙在銘旌之上。


礼仪师把五谷种子洒遍墓地后,安葬仪式结束..孝眷一人抓一把泥土洒在坑里,然后带着祖母的香炉与照片,不回头的一直走下山....
工人把厚重的石板盖住墓坑,在把泥土盖上.....永别了.


把祖母的灵位摆设在客厅,七七四十九天内每个七要拜,天天早上要拜早餐,午餐,晚餐..直到一百天脱孝合炉后...
发表于 2019-4-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就一个多钟头就拿去冰柜急冻
发表于 2019-4-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风干最好,肉身飞举当然更好。
对于普通凡夫来说,不死就往生最好,尽可能争取临终刹那就二力往生,不要拖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04:52 , Processed in 0.03615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