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40|回复: 29

《功德本颂三天教授》日宗仁波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提道次第功德本颂讲记》第102任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第1讲)第102任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教授 (时任蒋孜曲杰法座)
09年3月15日 如性法师中文翻译

    我等无上之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师曾经在《三主要道》当中有提到:「于诸三有安乐不贪着,为成暇满义利而精进,唯愿依于佛陀欢喜道,具法缘者净意善谛听。」
    首先在第一句当中有提到了,「于诸三有安乐不贪着」,我们现今在轮回当中流转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对于轮回当中的种种安乐,生起强烈的贪着。既然我们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众生,想要去除痛苦,我们就必须透由思惟轮回当中的苦,更进一步的看是否能够断除轮回的根本,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为成暇满义利而精进」,在当下获得暇满人身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能够藉由八闲暇,以及十圆满的这个人身,看是否能够断除轮回的根本。如果当下没有把握这个机会的话,其实想要再次的获得人身,更进一步的断除轮回的根本,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唯愿依于佛陀欢喜道」,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的人身,那要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来断除轮回的根本。这时我们应该要修学十方诸佛所欢喜的道次,这个道次是能够促引我们到最后获得圆满佛果,甚至能够好好利用当下暇满人身的最好的机会。
    那什么样的道次是十方诸佛所欢喜的道呢?这时候有提到的是三士道,也就是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等,三种的道次第。这三种的道次第,它的内容是没有任何的错误,并且它的本质,它的数量,以及它的次第,都没有任何的缺陷。如果我们能够修学这样的道次第,这不但能够助于我们获得最究竟的果位,而实际上这样的道次第,也是十方的诸佛所欢喜的道次第。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自己本身如果只是求受灌顶,观修本尊,甚至认为说,神通、神变等外貌看似令人讶意的这些状况,这是我们想要去修学的话,其实这针我们想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如果想要获得解脱,这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整个道次的内涵,这时候道次第的这本论,就显得想当的重要。
    那既然我们想要修学道次第的内涵,一开始我们就必须要听闻道次第的法类。在听闻前我们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时如果我们随便的来听,或者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动机,是以今生的利益做为出发点。比方说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智者,或者是想要成为一位学者,或者是我想要懂得比一般的人要来得更多,甚至说更进一步的,我们是贪求轮回当中的安乐来听法,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利益来听闻佛法的话,其实这些动机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听闻佛法的动机应该是要生起一颗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以这样的动机来做听闻。那更进一步的,在这样的动机之下,如果能够听闻无误、圆满的这种教法,这样的道次第的内涵的话,其实对我们修学佛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为了今生,或者是为了求名、求利而来听闻的话,其实当下虽然在听佛法,但是我们所做的这些行为,并不能够称之为是佛法。
    如果更进一步的,我们讲的更仔细一点的话,至于对于一个听闻佛法的佛弟子来讲,在听闻佛法前,必须要具备的动机是断器三过,具六种想。所谓的断器三过,就是我们要去除听闻佛法前的三种违缘障碍。那这三种的过失,第一个是提到了器倒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不专心听,或者是心不在焉,那甚至说你纵使人在法会的现场,但是你没有去思惟说法者所宣说的法义的话,其实这都算是器倒覆的这种过失。就如同我们如果有器皿,但是器皿它是朝下的话,这当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办法装进去,这是相同的。那如果听闻佛法的当下,具备了第一种的过失,这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听闻佛法的。
    那更进一步的,虽然说我们有专心在听,但是如果你听闻的动机,本身是具有污垢的,也就是你的动机是不清净的话,就会犯下第二种过失,也就是器皿本身是具有污垢的。这个情况就如同我们刚刚所提到的,在听闻的同时,我们为的是今生,为的可能是声名、利养,也就是说为了求得他人的恭敬等等,以这样的动机来做听闻,这些动机都是不清净的动机。那就如同有一个器皿,虽然它是朝上,但是如果这个器皿当中有脏东西的话,我们将食物或者饮用的水倒进去,到最后这个食物是没有办法食用,没有办法吃的。
    所以听法的同时,也必须要具备有清净的动机。如果所听的法本身虽然是甚深的,虽然是清净有,但是由于动机本身有问题的缘故,我们当下所做的这个行为,也不能够算是清净的修学佛法的行为。那如果避免了以上的两种过失,那更进一步的,如果器皿本身有漏洞的话,这个时候纵使将东西装进去,不管是食物或者是饮水,但是它都会外漏。这个就如同我们在学佛的时候,对于我们所听闻的法类,我们要不断的去思惟、要去串习,不能够认为说这个东西我听过了,或者是我听懂了,就将它放在一边。如果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学习佛法的话,其实到最后对你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关于这一点,过去有一位上师,他名字叫做持教法幢的一位上师。他的弟子就问他说:「上师为什么您看了这么多的经论,但是您到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却都不会忘记这当中的内涵,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你有什么特别的功夫吗?」这时候他的上师就回答他说:「其实并没有,最主要我能够记住经文当中的内涵,是我不断的去串习,不断的去思惟,所以这样的话,对于我过去所修学的这些法门,我都能够牢记在心。」对于这一点,也是我们现今大部份人的问题。对于过去所学的法,因为没有串习,现在就忘记。甚至说对于今天所学的法,要是你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没有再做复习的话,你后天可能就记不起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我们是简单的介绍了断器三过的部份,接下来具六种想。在听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有六种的认知,能够在内心当中生起。第一个部份是提到了「于自安住如病想」,对于自我生起如病人想。第二个部份,「于说法师住如医想」对于说法的上师起良医想,就认为说由于我要治疗内心当中的疾病,所以我来到上师的面前,希望他能够治好我的病。第三个部份,「于所教诫起药品想」于对于所传的教诫,生起药品想。也就是透由上师传法,而将所传的法认为是良药,而拿回去服用。第四部份「于殷重修起疗病想」,对于上师所传的教诫,回去之后就应该多花时间来修行,透由时间不断的去串习、去观修、去修行的话,这就能治疗我们内心中贪瞋痴的疾病。第五种想法「于如来所住善士想」于如来起善士想,我们要知道说,我们现今所修学的佛法,都是从导师释迦世尊那个地方所传下来的,而我们面前的上师他就如同佛陀般,为我们宣说教法。最后「于正理法起久住想」,透由宣说佛法的上师宣说佛法,以及弟子们专心恭敬的聆听佛法,我们希望佛陀所传的教法能够长住世间。
    在六种的想法当中,第一种想法也就是对于自我起病人想的这种想法,是六种想法当中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对于自己观想成是病人,而生起病人想的话,其实之后的这些想法,它都能够借由第一种的想法的推动力,而在内心当中生起。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于自己生起病人想的话,其它五种想法自然就没有办法生起。那如果你没有办法对于自己生起病人想,没有办法对于说法的上师生起良医,甚至说对于他所宣说的教诫生起药品想的话,那这样一来,你就不会殷重的想要去修学佛法。
    那这时候可能各位会想到说,我的身体是很健康的,我并没有生病,那为什么我要对于自己生起病人想?其实在这个地方,我们最主要谈到的生病,并不是指一般世间人所认知的肉体的这种病痛。这当中的病,最主要指的是贪瞋痴三毒的心病。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当中,都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甚至说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心绪当中有八万四千种烦恼,而这些烦恼的根源,都是来自于贪瞋痴三毒。所以以这样的一种角度,我们来做思惟的话,确实我们都是被贪瞋痴三毒所逼迫的病人。那如果你发现你的内心当中,因为有贪瞋痴三毒,而让你感到不自在、不愉快,内心会觉得有痛苦的话,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对于自己生起病人想。
    那如果你想要让你的病能够痊愈,也就是让你内心当中的三毒,能够完全的恢复正常的话,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去看医生。那看医生有提到说,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位病人,你自然而然的,你就会想要去找医生,自然的你内心当中就会想要去,看看是不是能够透由别人的帮助,而改善自己的状况。所以对于说法的上师,我们会很自然的生起良医想,那对于他所说的教诫,我们会生起药品想。但是就如同我们去医院看病,如果医生开给你的药,你回去并没有按时的服用,你只是把它放在家里的话,这时候对于你的病情而言,不会有任何的帮助。相同的,如果我们去上师那个地方听法,听完了之后,对于上师的教诫,回去没有办法行持的话,想要让内心当中的三毒痊愈,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回去各位都应该要好好的来修学,这样才能够让内心当中的三毒的力量能够减轻,甚至到最后完全的净化。
    更进一步的对于如来,也就是宣说佛法的导师世尊,我们要生起善知识想。因为导师释迦世尊,他本身已经断除了一切的过失,他内心当中所有的烦恼,都透由自己本身思惟佛法的意趣之后,将它完全的断除,并且他们都由大悲为众生们宣说佛法。那更进一步的,最后,我们又要希望说,佛陀所传下来正法的,能够长住世间。其实讲到佛陀的正法,什么样的状态称之为正法,称之为教法呢?所谓的教法也好,或者正法也好,它指的就是无误,没有错误的一条道次第,透由修学无误的道次,他能够自利也能够利他。所以如果没有导师释迦世尊为我们宣说佛法的内涵,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的。
    但是具有以上的这些条件之后,更进一步的,对于讲说以及听闻的这个法类本身,它也应该是无误的,并且它是完整的。那实际上对于佛陀所宣说的教法,如果我们详细的去评估的话,我们都知道说,佛,他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如果我们想要很仔细的研究佛所宣说的每一部经典的话,其实对我们来说,不要说今生,可能好几生、好几世,我们都没有办法将它彻底的了解。不管佛陀所宣说的大藏经,它是翻译成藏文,或者是翻译成中文,其实它本身的内涵都相当的深广,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直接透由大藏经了解佛陀所宣说的法义,其实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我们自己本身的能力有限的话,这时候我们应该修学的是,能够将八万四千种法门的精华以及心要,能够统摄起来的这些论著。那这些论著,比方说各位今天所要聆听的《功德之本颂》,或者是《菩提道次第摄颂》,其实它的内涵都相当的精简,但是它将佛陀所宣说的法门都融入了其中。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部论,不管是从它的本质,或者是从它的数量,甚至说从它所介绍的内容,各个方面我们都知道它是无误、正确的话,并且了解这些论著当中,最主要想要告诉我们的意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行,相信对各位是最有帮助的。
    那由于佛亲口所宣说的大藏经,它的内容相当的深广,所以对我们一般人想要来修学的话,其实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而当初佛为什么要宣说八万四千种法门呢?这是因为要调伏不同的所化机的缘故,所以才宣说了这么多种的法类。那佛想要调伏的众生,其实简单的来分,他们所想要求得的果,就是三种不同的果。我们简单的来分的话,可以分为现前以及究竟。所谓的现前就是指短时间的,究竟也就是最后他想要获得的一种果位。以现前的角度而言,众生们想要获得的是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以究竟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解脱以及一切遍智。所以一切的有情众生,在想要离苦得乐的情况下,他想要获得的安乐,不外乎以现前的角度,就是人天的增上果位,而究竟的获得解脱,或者是成就一切的佛果。
    既然是如此的话,那首先我们探讨,以现前的角度,由于众生都想要获得安乐,他不想要承受痛苦,所以他希望他能够投生在善趣,也就是投生在人道,或者是投生在天道。因为如果所投生的地方是三恶趣的话,这时候绝大部份的时间点,都是必须要承受痛苦的,他是没有快乐可言的。所以如果能够投生在善趣,相较于恶趣他是比较快乐,比较舒服一点。但是实际上更进一步的我们去思惟,纵使能够投生在善趣,但是它并不稳固。因为有可能,我们在投生善道的同时,因为造恶来生还是有可能会堕入恶趣当中受苦。所以有一类的众生,他会更进一步的想要脱离轮回的苦,而获得一己的解脱。也就是为了自己本身的苦乐问题,透由修学三学而获得解脱的果位。那更进一步的,有人会觉得说,这并不是他自己的终极目标,他希望说他能够成就一切遍智的佛果,然后让自利以及利他两方面都能够圆满,他能够断除一切的障碍。所以众生最后的希求,以现前跟究竟的这个角度而言的话,它可以分为这三大类。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也有提到,「一切佛语心藏之要义」。佛陀所宣说的一切善法,不外乎就是希望众生能够藉此,在来生获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或者是更进一步的获得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而这三种的内涵,他又是统摄在《广论》当中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们所提到的现前的增上生,也就是人天果位,这个部份的法类,它是包含在下士道当中的。而更进一步的,为了一己而求得的解脱,这是属于中士道的法类。那更进一步的,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希求佛果的这些法类是属于上士道的法类。所以佛陀他所宣说的万法,都是包含在整个道次第当中的。所以在藏文版的原文当中,它有提到两个融摄、或者是收摄的这个字眼。这两个「收摄」的字眼,它是提到说,佛所宣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不外乎就是收摄在众生所希求的增上生,以及解脱,以及一切遍智之当中。第二个收摄的字眼,是提到了众生所希求的这三种果位,它是收摄、是统摄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法类里面。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我们即将为各位介绍的道次第,这当中的内涵,它包含了诸佛所宣说的一切万法心要,而这样的法类,也就是道次第的这本论著,以及它的内涵,最主要根据的是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的内容而阐述出来的。在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里面,他将佛陀所宣说的《般若经》的内涵,以广大行的道次第,为弟子们宣说介绍。那更进一步的,当阿底峡尊者在造了《道炬论》之后,更进一步的,将整个道次的内容,以下士、中士、上士这样的名相,以这样的一种名相介绍给所有的众生来听。虽然说整个道次的内涵,在过去佛陀宣说佛法的当下,这些内容都是有的,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三士道的这种名相出现,一直到阿底峡尊者在造了《道炬论》,透由简单的几个偈颂当中,他很明确的告诉了,将来想要透由修学佛法的人,应该如修学的这种道次,因而提到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这种名相。
    之前我们有介绍到《现观庄严论》,在《现观庄严论》里面,它最主要介绍的是,三乘这当中包含了共乘,也就是声闻、独觉的小乘,以及菩萨的大乘。所以整个道次第,甚至说《广论》的这些论著,它是以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做为教授,并且依据的是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因而阐述出了整个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这些法类。所以我们现今所看到的这些道次第,其实它最主要的原创者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就是借由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而阐述出了整个道次的内容。现今在藏地当中任何的教派,不管是红、白、花、黄,任何的教派,都是依据着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而更进一步的阐述了道次的内涵。
    那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其实它的内容并不多。甚至于它在强调什么样的法类,称之为是下士道的法,什么样的法是称之为中士道,什么样的法又称之为是上士道的时候,他只透由了简单的三个偈颂,他就将下、中、上,三士的法类很清楚的说出来。所以这个部份,如果你们平常有在修学道次的话,应该将这三个偈颂先背起来,然后去思惟这当中的内涵。
    由于之前我们所介绍的这些特点,所以宗大师他在撰写《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候,他就有提到说,虽然这本论著本身是我亲手所写的,我亲手所创的,但是我所依据的是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所以其实真正的道次第,真正的《广论》的作者,其实是阿底峡尊者。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平时我们在修学道次的同时,能够藉由科判的内涵来作思惟的话,其实这样对于我们想要思惟整个道次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道次的科判简单的来分,它可以分为四个科判,第一个科判是提到了造者殊胜,第二个科判是提到了法殊胜,第三个科判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首先第一个科判当中,最主要提到的是造者殊胜,这当中的造者,最主要是以阿底峡尊者为主,也就是导师释迦世尊,在宣说了佛法之后,透由传承祖师们,一直传到了我们的根本上师。所以我们最好能够对于导师释迦世尊也好,或者是我们的根本上师也好,他们的传记,我们有空应该多多的阅读。在诸多的传承祖师当中,又以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缘故,所以这时我们应该要多阅读阿底峡尊者的传记。如果我们能够对于阿底峡尊者生起一种信心,我们会觉得说其实这样的一本论,它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可以写出来的。所以在科判当中会特别强调,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所以为了要让我们了解,我们所学的法,它的来源是相当清净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是什么样的人,造了这样的一部论,所以对于造者本身,我们要能够透由阅读他的传记,而对造者生起信心。
    那这个部份,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就是道次,它最主要的依据是依据着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那更进一步的,宗大师依着这本论著而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个内涵,这是以格鲁的教派为主。但是在其它的教派,不管是萨迦或者是噶举,这些教派当中,也有所谓的道次的内涵,但是这些道次的内涵,都是依着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而阐述出来的。
    接下来第二个部份是介绍法的殊胜,这当中的殊胜,指的是法的特色。那以道次而言,这样的法它具有什么样的特色的呢?简单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第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第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第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第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首先在这个地方以最简单的方式,为各位介绍「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在这当中有提到所谓的圣教。所谓的圣教,指的就是导师释迦世尊,为众生们所宣说的佛法,而在众多的佛法当中,这个里面最主要指的是,介绍苦集灭道的四圣谛的内涵。这四圣谛的内涵,它是包含了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一切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四圣谛当中。而当初导师在宣说次第法门的时候,他最主要的所化机,是小乘的这些行者,但实际上在四圣谛当中,所介绍的内涵,它也包含了大乘的整个道次第。所以这当中,所谓的一切的圣教,指的就是佛所宣说的大小乘,或者是显密圆融的这些教法。
    什么叫做「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呢?这当中的无违,它指的是什么意思?它所指的是提到了,对于一位补特伽罗而言,这当中的补特伽罗,最主要指的是具有大乘种姓的这位补特伽罗。对于一位具有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而言,不管是小乘或者是大乘,显教、密教,对于他想要成就佛果,想要成佛来说,这一切的法门,都是他成佛的方便。也就是在他自己的本位,还未到成佛之前,这段过程当中,大小乘,显密圆融的教法,有一些是他所要修学的重点,有一些是他所要修学的支分。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位众生而言,他能够想要成就佛道的话,大小乘,显教、密教这些法则,他们彼此之间是不会产生出违背的这种现象。
    那这种现象在阿底峡尊者还没有到西藏之前,西藏当下就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现状。修学显教的人他评批修学密法的人,修学密法的人看不起修学显教的这些行者。相同的,修学大乘的看不起学小乘的,修学小乘的觉得大乘都是胡作非为。所以这个时候,显教以及密教,就有如同是冷水跟热水般,他们彼此互不相融,并且互相排斥。一直到了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之后,他才告诉了弟子们,让他们了解到说,其实之前你们的认知,都是一种邪见,你们认为显密、大小乘彼此之间是互相排斥、矛盾的这种想法,其实它是属于邪见了。并且透由造了《道炬论》之后,当下,也就是西藏这些学佛的弟子们了解,其实如果想要成就佛道,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显密的教法,这都是一个人,他要成就佛道的过程当中,所必须要具备的工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透由整个道次第的内涵,才能够了解到说,原来佛所宣说的一切,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显教、密教的这些法类,其实它的本质都没有任何的相违,对于一位想要成就佛道的佛弟子来说,这些都是必须要修学的内涵。
    对于刚刚所介绍的这一点,其实它在整个道次第当中,讲得相当清楚。他有提到说,整个道次的内涵,它是包含在上、中、下,三个道次的内涵。如果以大小乘的这个角度我们来做区分的话,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这个部份,他是偏向于共小乘的,也就是不管是小乘或者是大乘,他都必须要修学的部份,它是安立在下士道跟中士道的这些法类当中。对于想要修学上士道的法类而言,他必须在这之前,以下士道跟中士道的内涵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来修学上士道。甚至在介绍完上士道的法类之后,更进一步的宗大师也有提到,如果你显教的基础都已经打稳的话,那更进一步的可以修学密法。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小乘跟大乘这两者之间,它是没有任何的相违,甚至更进一步的,显教跟密教之间也是没有任何的相违,他们彼此之间,不但没有相违,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以上的这个部份,其实阿底峡尊者他在《道炬论》的最后面,他就有简单的提到说:由于我来到西藏的时候,一开始西藏当地,它弥漫着一股显教跟密教它是水火不融的这种气氛。这当中最主要的是提到了,持戒的这些比丘们,甚至说持戒的这些法师们,他们是以学习小乘法为主,所以他们认为说,修学密法的人,他都没有在持守戒律,甚至说他们都胡作非为。但是以修学密法的人而言,他又认为说持戒是没有必要的,就是说他可以做很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认为说,这样方式是在修学密法。所以彼此互看不顺眼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但是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之后,他更进一步的阐述了,其实显教跟密教这两者是没有任何的相违。但是他有特别提醒,如果持戒的这些法师们,他想要修学密法的话,这是可以的。但是在修学密法的时候,他并不能够以一般的这种方式,来接受秘密灌顶或者是智慧灌顶的这些内涵,他有特别的强调这一点,而这一点确实是很重要的。
    所以那时候阿底峡尊者,有提醒这些持戒的法师们,在修学密法的时候那些灌顶是可以接受的,那些灌顶我们要先避免的。甚至他有更进一步的提到,如果想要修学密法的话,密法它本身称为之密咒,所谓的密咒,就是必须要以秘密的方式,不公开的方式来做修行。那也就是因为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并且化解了当时西藏当地,显密水火不融的这种纠纷之后,直到现今我们还有机会,能够学到显密圆融的教法。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这当中的圣言,它包含了佛所宣说的经,以及祖师们所造的论。不管是佛所宣说的经,或者是祖师们所造的论,这些教授,应该说这一切的经论,都是我们修学最重要、最珍贵的教授。有很多的人,会对于这一点产生误解,会对于说有很多的人,花时间去研究经论,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想要成为智者,或者是当老师,或者是跟别人论辩,所以这时候才要广博的去阅读佛经以及大论。但是实际上,如果要修行的话,这些都是不必要的一些内涵。他觉得说,如果我要修行的话,我可能只要找一个很简单的方式,我就能够修行,我就能够成就,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相当错误的。不管是佛所宣说的经,或者是祖师们所造的论,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修行,我们就应该在这当中,找到适合我们的修行法门。也就是因此,对于佛所宣说的这些法类,它是包含在三士道整个道次当中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能够了解。了解之后,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本身想要修行的话,该止修的部份就应该止修,该观修的部份就应该观修,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表示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这个特质。
    现今有很多的人他会认为说,我只要止修,我不要观修,因为止修能够让我的心完全的安住,但是如果观修的话,就表示我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思惟、去探讨法义。那如果我更进一步的去思惟、探讨法义的话,这会让我之前安住的心,没有办法安住而散乱,所以他们会认为说止修是比较重要的,观修是不必要的。
    那也有另外一种的人,他们觉得只要思惟,他并不需要花时间打坐,或者不需要花时间来做止修这方面的练习,但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是错误的。我们没有办法单靠着止修成就,相同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单靠着观修来成就,止修和观修是应该互相配合的,所以才会提到了止观双修的内涵。
    接下来「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这当中的胜者,指的就是佛世尊。透由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是道次第的内涵,能够让我们比较容易了解佛世尊,他最主要内心当中的想法,也就是他的密意。由于佛所宣说的法太深广,所以如果没有依靠着道次第,我们想要了解佛所宣说的法类,其实它的难度是很高的。但是更进一步的,比方说以佛所宣说的《般若八千颂》而言,在《般若八千颂》当中的内涵,它的道次不像《广论》来得这么的仔细。为什么呢?因为在《般若八千颂》里面,它一开始就提到了发心,甚至在最后它才提到依师的这个部份。但是以修学的人而言,在一开始他必须要先了解如何的依师,那更进一步到最后才会提到发心的内涵。所以在《般若八千颂》当中,它提到的修行的道次第,刚好是颠倒过来的。这样的话,对我们一般的初学者来说,我们很有可能会产生误解,所以这时候如果能够修学道次第的这些法类,那在道次第当中,他就已经将佛陀所宣说的法,按步就班的,那个部份应该做什么?那个部份应该修什么,它很清楚的就将它点出来。所以在这时候,如果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这方面的论著,其实对我们现今的佛弟子是最有帮助的。
    那虽然说过去印度的大成就者也好,或者是佛当下宣说佛经的所化机,他们不需要依着菩提道次第的这些论著,他们就能够成就。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的条件,就比我们要好很多,所以这些佛弟子们,他们是另当别论。但是以五浊恶世的我们而言,如果我们没有依靠着道次第的这些论著的话,我们根本就不了解说,成佛的道次第为何?那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原来我今天所修学的佛道,它的本质是包含了佛所宣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甚至在这本论著里面,他所宣说的这些内涵本身,都是无误、无颠倒的。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的话,对各位而言是最有利益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个特色是提到了「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那如果之前,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一切的圣教他们彼此之间是没有任何相违的。甚至没有办法现在一切的圣言皆是修行的殊胜教授的话,这个时候会产生的问题就是,学密的人他看不起学显教的人,学显教的人他会刻意的去批评学密的人,甚至说学大经大论的这些人,他们会觉得修行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更进一步想要修行的这些人,他们会觉得,根本就不需要花这么多的时间来学习大经大论。因此彼此之间,会因为所学的法门不同的缘故,会互相的批评排斥。
    那在互相批评排斥的过程里面,就很有可能会造下谤法的恶业。比方说,学大乘的人认为学小乘的人是不好的,学小乘的人他又觉得学大乘的人那里不如法等等,所以彼此在互相批评的情况下,是很容易造下谤法的恶业。如果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造成谤法的恶业的话,其实这样的恶业,是很难形容,它是有多么的巨大。一般人都会认为说,杀人、偷东西所造的恶业是很难想象的,是很恐怖的。但实际上,杀人或者是偷东西所造的恶业,跟谤法的恶业相较之下,它根本无法相比。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破坏了佛塔,所造的恶业是相当的大,那甚至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破坏了整个南赡部洲的佛塔的话,它的恶业更是庞大。但是这么大的恶业,也比不上我们去诽谤佛法的恶业。甚至说,如果我们将南赡部洲所有的罗汉都杀掉的话,这个时候我们所造的恶业也比不上我们谤法所造的恶业。由此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其实谤法的恶业是相当可怕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以上的这些特点的话,那更进一步的我们就知道说,其实大小乘或者是显密的教法,它彼此之间是不会互相排斥的,它没有任何的矛盾,就能够去除会造下谤法恶业的这种可能性。
    接下来第三个科判,在第三个科判当中提到了「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这个部份在之前我们有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了「听闻轨理」的这个部份。在第四个科判当中,介绍了「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这个部份是提到了「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的内涵。这个部份我们在明天昨上,会配合着功德之本颂为各位介绍。过去介绍道次第的这些传承祖师们,他们都有提到,如果要为弟子们介绍道次第的相关法类的话,都必须要让弟子们了知造者殊胜、法殊胜的内涵。就是说在介绍法殊胜的同时,也要更进一步的将四种殊胜的特点,很完整的为弟子们来做介绍。所以就如同过去的传承祖师们他们所介绍的方式,我在这个地方,也花今天的这个时间,为大家介绍了以上的这些内涵。
    第四个科判是提到了,「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在这个科判当中,简单来分,分成「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第二个科判「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首先「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这个部份,就是一开始《功德之本颂》所要介绍的内涵。
    这本论我们平常都称之为《功德之本颂》,但其实这本论之所以会称为《功德之本颂》,是因为一开始有提到「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的这句话,所以后人大部份都将它称之为是《功德之本颂》。但是其实这本论另外的一个名称,是提到了《积聚加持颂》,也就是如果想要修学道次的话,我们希望能够获得佛菩萨,或者是祖师大德们的加持,所以他将很多祈请加持的偈颂累集起来,所以也可以称之为《积聚加持颂》。那对于《菩提道次第摄颂》而言,宗大师所造的道次第,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广、中、略。广的部份就提到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部份是提到了《菩提道次第略论》,略的这个部份是提到了《菩提道次第摄颂》。
    首先在介绍「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这个部份,在《功德之本颂》当中提到的第一个偈颂,「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如理依止道之胜根本,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所以在最后一句当中有提到「求加持」,也就是祈请加持的意思。希望能够透由思惟这个偈颂,而领受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能够加持我们的心相续,能够跟法能够马上的结合在一起。所以这部论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它又能够称为《积聚加持颂》。
    今天这堂课就先介绍到这个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第2讲)第102任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教授(时任蒋孜曲杰法座)
09年3月16日 台中 如性法师中文翻译
    我等无上之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师,在《功德之本颂》的第一个偈颂当中提到了「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如理依止道之胜根本,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首先「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不管以今生,或者是以来生,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安乐,这时依止善知识对我们而言相当的重要,我们必须要能够依止一位具有德相的上师,透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识,我们能够更进一步的获得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而这个部份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将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的这个科判,有稍微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在「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当中,简单的介绍了依止善知识的胜利,以及没有依止善知识的过患,并且在依止的同时,透由意乐如何的来做依止,透由加行如何的来做依止等等的内涵。
    那首先在这个地方简单为各位介绍依止善知识的胜利,也就是如理的依止上师,它所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这就如同我们之前在偈颂当中所看到的「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如理依止道之胜根本」。如理的依止善知识,它是让我们能够在今生、来生,甚至说获得现前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决定胜一切果位最主要的根本。并且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他能够如实的宣说无误的道次,透由宣说无误的道次,那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能够如实的来修学的话,对我们来生想要成办人天果位,或者更进一步的获得圆满的佛果,这都是指日可待的。
    在道次第的论著当中,简单的将依止善知识的殊胜特点,简单的可以分为八类。这当中包括了:近佛果位,甚至能够让十方的诸佛菩萨心生欢喜,内心当中的烦恼他能够很自然的就断除,并且能够快速的获得地道的功德,生生世世获得善知识的摄受来生不堕恶趣。甚至说,以总结来说,他能够成办现前以及究竟一切的利益。
    在诸多的胜利当中,首先我们先介绍第一个部份,近佛果位。所谓的近佛果位,它指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如理的依止善知识,这时我们就能够越来越接近成佛的这个目标。相反的,如果没有办法好好的来做依止,这时候我们离佛果位就是越来越遥远了。那对于这个部份,首先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以显教的道次来成佛,和以密教的道次来成佛,其实他成佛的速度是有差异的。甚至说在密教当中,四部当中的无上瑜伽部,它所成佛的速度,又比其它下三部的这些道次要来得更快速。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点,是在于说,依止善知识的这个部份,如果能够做得更完整,甚至说更圆满的话,透由依止善知识,再透由修学殊胜的道次的话,就能够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成就圆满的佛果位了。
    那在之前我们有简单的为各位介绍,在显密这两者当中,透由修学密乘它成就佛果的速度,是要比透由修学波罗蜜乘要成佛的速度要来得快。那在经论当中有提到三种善知识的德相,第一个部份是以戒律的角度来做介绍。以戒律的角度而言,如果是以小乘的这些戒律做为基础的话,这时候在经论里面会提到,这时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同时,我们只要把传戒的上师,当成是「像似佛」来看待这样就可以。也就是说你并不需要把传戒的上师,当成是一尊真佛来看待,所以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说你把他看成像似佛,他是很类似佛,但是并不一定要完全的把他当成真佛来做依止,这是以小乘的角度做为介绍。
    那更进一步的,如果以大乘波罗蜜乘的角度,要依止善知识的话,这时候在经论里面有提到说,我们要能够「视师如佛」。所谓的视师如佛是什么样的意趣呢?这个当中就提到了,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我们在依止的当下,我们看待他的时候,他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那在看待我们的上师为佛的同时,并不是说他的外貌现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这种面貌,而是说他内心当中的教证二量是与佛无二无别的,但是他是可以显现出凡夫相的。
    那更进一步的,以密乘的角度而言,在依止善知识的同时,不仅善知识他心续当中的功德,也就是教证二量的这些功德,与佛是无二无别的。更进一步的,他所显现出来的面貌,也与佛是没有任何差异的。为什么与佛没有任何的差异呢?对于修学密法的行者而言,修学密法的同时,他自己本身必须要能够净化凡夫相。也就是比方说,他在自生本尊,或者是观修本尊的同时,他要能够净除凡夫相来作观修。那如果连观修的弟子本身,都必须要能够净化凡夫相,然后以本尊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话,那更何况是他所依止的上师。所以这时当弟子在依止上师的同时,要把上师看成是真佛,这是从本质以及外貌两个角度来做解释的。
    在之前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大乘的善知识,与密乘当中所谈到的善知识,在依止的时候,弟子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上师。也就是因为弟子看待上师的方式有所不同的缘故,所以以修学显教的波罗蜜乘的行者而言,他必须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那最后才能够成就圆满佛果。而密教由于他看待善知识的方式不同的缘故,所以依止的方式也不相同。这时候以下三部的这些修学密法的人而言,他不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甚至说他可能花一两 劫,或者是三劫左右,他不需要花到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成就佛果。甚至说他透由修学密法,能够让他的生命变得比一般的人更长寿,所以可以花比较多的时间来修学佛道,让他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成就佛果。
    那在四部当中,以无上瑜伽部而言的话,在无上瑜伽部的密续的经典里面有提到,如果能够如实的依止善知识,并且修学无上瑜伽部的这些法类的话,他能够在短短的一生当中,甚至说对于利根者而言,他能够在三年三个月当中就成就圆满的佛果。那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有一些经典它提到了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有些经典他提到了成佛最快只需要三年三个月,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就是在于所依止的善知识,他所必须具备的德相不同,并且在依止的当中,依止的方式也不相同。
    在密法的当中,许多的上师,许多的经论当中,都会提到说密法当中最主要的部份,就是提到了上师瑜伽,这就有如同是修学密法的人,他自己本身的生命,他是非常的珍贵。所以上师瑜伽的这个部份,在观修的当下,这时要能够如实的把上师看成是金刚持佛,并且他的本质跟外貌与佛都没有任何的差异。如果能够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不管是持咒或者是观修本尊,他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也就是因此在密续的经典里面有提到,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成就大乐的三身果位,也就是圆满的佛果的话,这个时候唯有透由修学无上密,以修学无上密的这种方式,一方面依止善知识,一方面修学道次,这样才能够在短极的时间之内,成就圆满的佛果位。如果不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你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甚至说以显教的波罗蜜多乘而言的话,可能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够成就最后的果位。
    对于以上对各位介绍的这个部份,我们举一个众所皆知的公案,也就是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那以一般的人,他看待密勒日巴的眼光来说的话,一般的人都会觉得密勒日巴看起来就跟一般的凡夫没有任何差别。甚至他本身在修学佛道的同时,他也不是呈现出智者,也就是广博的阅读经论的这种成就者的面貌,所以看起来与一般的人,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样的人,也就是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依止了马尔巴尊者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是各宗各派所有的佛教徒都承许的。这个部份为什么他能够在依止马尔巴尊者之后,马上就获得了成就,这也是跟他依止善知识的这个部份,是有相当的关联性。
    他在依止马尔巴尊者的时候,依止上师的这种精神,就有如同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他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也不愿意牺牲上师,也就是他还是会想要依止善知识。这个地方我们都知道说,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依止马尔巴的同时,马尔巴曾经叫他做了许多不合乎常理的一些事。比方说他叫他盖一栋很高的楼,那这层楼,马尔巴尊者刚开始他交待密勒日巴尊者说,你要盖一栋九层楼高的这种房子。并且在盖的当中,不管是搬土,或者是搬石头,所有需要用到的工具,马尔巴尊者都不希望别人能够帮忙密勒日巴尊者。所以密勒日巴尊者是从头到尾是一个人做这个事情,搬土的也是他,搬石头的也是他,造房子的也是他。当这栋房子快完成的时候,马尔巴他的妻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他内心当中不忍密勒日巴尊者继续的受苦。所以这个时候,马尔巴上师的妻子就跟马尔巴讲说,那你可不可以放了密勒日巴尊者,不要再叫他做这些事情了,他实在是非常的可怜,要是他不小心死掉的话,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既然他之前有向你求受灌顶,那你在这个地方就直接把灌顶传授给他不就好了。所以这时候马尔巴上师,他就叫密勒日巴尊者停下手边的工作,来到他的面前,他将灌顶传授给密勒日巴尊者。但是过去传承袓师们,他们有提到说,如果密勒日巴尊者,当下继续的完成他未完的工作,也就是他如果能够继续的把房子盖下去,然后一直到九层楼高的这个高度,全部都一次完成的话,其实他之后是不用做特别的观修,他就能够成就他想要成就的这种果位了。所以由这个公案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是非常明显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其它的教派当中,比如说以萨迦派而言的话,也有萨迦班智达他依止善知识的一些殊胜的公案。在格鲁派里面的话,有提到温萨巴的这位上师,这位上师他也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透由修学密法而即身成佛。这位上师他最主要的上师也就是宗大师,那虽然温萨巴这位成就者,他本身也不是精通这些义理的上师,也就是他并不是这种所谓的龙树父子的这些大成就者,他呈现出来的面貌,是他对于经论并不是非常的通达,但是由于他在依止上师的同时,能够如实的按照上师的教诫,舍弃今生种种的安乐,并且一步一脚印好好的来修行的缘故,所以他在今生,最后能够在短短的一生时间当中成就圆满的佛果。但是他实际上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面貌,跟一般的凡夫没有任何的差异。甚至有些人看到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认为说他的行为跟疯子是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他有另外一个名称,就称之为是温萨巴疯子。所以从这个里面我们也可以知道说,有时候看似凡人的这些人,他如果能够好好的依止善知识,按照善知识的指示去做的话,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得最大的成就。
    之前我们所提到的这些公案,都是密教当中的公案。以显教而言,虽然在显教的经论里面提到,一个人透由修学显教,必须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累积福智的二资粮,才能够成就圆满的佛果。但是这当中也有例外的,比方说在佛亲口所宣说的《般若八千颂》里面,他就提到了常啼菩萨的这个公案。常啼菩萨他本身是修学显教的道次而成就圆满的佛道,并且他在修学佛道的同时,他所依止的善知识,是与他宿生有业缘关系的法胜上师。在还没有依止法胜上师前,常啼菩萨实际上他已经是获得了大乘资粮道的一位菩萨。由于他的心续当中,已经生起了法流三摩地,也就是他有这种襌定的功夫,所以他能够亲见十方的诸佛。但是当他在寻问十方的诸佛,他与谁才有深厚的业缘关系,有深厚的法缘关系的时候,这时候十方的诸佛告诉他说,你必须要到什么地方,去找什么样的一位上师,那怎么样来依止他。这时候十方的诸佛所指示的,就是希望常啼菩萨,他能够去依止法胜上师。所以为了要能够去依止法胜上师,常啼菩萨一开始为了要获得,为了要拿到供养上师的这些供养金,这个时候,他不惜把自己的肉一块一块的切下来,然后卖给其它的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些金钱,将这些金钱拿去供养给他的上师。
    并且在依止法胜上师的时候,他依止的那些精神,也是相当令人可佩的。所以一开始,也就是他在还没有依止法胜上师前,就如同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他是资粮道的一位菩萨。那以显教的角度而言的话,一位菩萨,他要成佛,他必须要发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累积资粮。那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区分的话,是怎么做区分呢?在资粮道以及加行道的这一段时间,它必须要花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当中的第一个部份,是在资粮道以及加行道的时候,必须要累积的资粮。那二个部份是在十地当中前面的七地,也就是不净的七地当中,所必须要累积的是第二个部份的资粮。第三个部份的资粮是在最后的八、九、十,三地的时候,所必须要累积的。但是由于常啼菩萨,他如实的依止了法胜上师的缘故,他在短短的几年之内,透由法胜上师的教诫,并且如实的修学,如实的依止。他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就从资粮道的菩萨,然后已经快速的累积了,前面两大阿僧祇劫所必须要累积的资粮。其实这样的公案,他与一般显教当中的经论,所谈论的这个内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但是由于他依止善知识的态度,以及他的精神是令人可佩的。
    甚至说在公案当中,他也有提到,他为了要请上师到现场宣说佛法,但是由于当地缺水的缘故,讲课的现场会有灰尘。为了让灰尘不要飘起来,所以这时候他找不到水,他宁可把自己的身体,然后把他切开来,然后用自己的血水,然后撒在讲课的现场,让这些灰尘不要到处的飘扬,所以他依止善知识的精神就是如此的。所以他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其实这些公案在《般若八千颂》当中都相当的清楚。
    接下来如果能够如实的依止善知识的话,第二个胜利他能够让十方的诸佛感到欢喜。为什么如实的依止上师,会让十方的诸佛感到欢喜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所依止的上师,可能只是一个人,那为什么我们好好的依止这位上师,会让十方诸佛感到欢喜呢?如果我们要思惟这个问题的话,这时候我们必须要能够了解,其实我们的上师,他就是十方诸佛的代表。十方诸佛无时无刻不外乎就是想要利益有情众生,这是十方诸佛他唯一的心愿,他在等待我们,看我们的时机因缘是否能够成熟。如果时机因缘成熟的当下,他会藉由各种的善巧方便,来利益广大的有情众生。甚至说在很多的经典里面,佛都亲口宣说了,其实在每一位有情的头顶上,都有一尊佛,他只不过是在等待我们因缘成熟的时间来临,如果因缘成熟的话,他会藉由各种的方式来利益我们。
    就连我们一开始,要学习一种语言。一开始的时候,必须要透由其它的人来教我们,不管我们所学的是中文也好,或者是藏文也好,任何的一种语言,一开始都必须要透由他人的指导,我们才能够学习,才能够学会。那如果佛他知道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话,难道说以佛的智慧,他没有办法告诉我们,该如何的来学习吗?一定可以,因为他具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如果时间因缘成熟的情况,我们有需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自然佛他就能够呈现出与我们相应的这种面貌,以世间人的方式,以老师的这种方式,来到我们的面前教导我们。
    所以相同的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对于法有所希求,那这个时候,佛他就会出现善知识的面貌,来到我们的面前,为我们宣说佛法。所以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如理的依止善知识的话,十方的诸佛都会觉得这个众生是有希望的。因为这个众生,他透由依止的善知识,如实的在修学佛法,这正是佛他所想要看到的。所以如果能够依止善知识,十方的诸佛看到这个情况的同时,我们都会感到相当的欢喜。
    那更进一步的,在论典里面他也有提到,我们能够如实的供养善知识,他所累积的功德,比供养十方的诸佛还要来得大。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说的。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的依止善知识,按照善知识的教诫,如理的来修行的话,其实当下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正是诸佛菩萨的心愿,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说,我们能够透由修学佛法,能够不断的成长。
    对于这个部份,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今天全世界,他正在举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那这时候,台湾如果派出了一个代表,既然是台湾所派出来的代表,他就是代表台湾全国的人民,去参加这个会议。如果台湾所派出去的这个代表,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其它国家的元者,或者是代表,都相当的礼遇,甚至都相当的尊敬他的话,这时候我们听到这些消息,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很欢喜,我们会觉得说我们所派出来的代表,能够得到相当好的礼遇,能够得到其它元首的尊敬等等。相反的如果我们所派出去的代表,在参加会议的过程中,其它人他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他,甚至轻视他的话,你听到这个消息内心也会感到不满。相同的道理,对于十方诸佛所派出来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的上师,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的依止他,其实在此的同时,最欢喜的就是十方的诸佛。
    接下来第三个胜利,如果能够如实的依止善知识,能够避免魔以及恶友的伤害。那为什么如理的依止善知识,能够避免魔或者是恶友的伤害呢?因为如果能够如理的依止上师,在依止的同时,依止者本身他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对于这一点,佛曾经在佛经当中有提到,如果一个人他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的话,外在任何的伤害,都没有办法干扰这个人。就比如说,以导师释迦牟尼佛而言,导师释迦牟尼佛透由修学佛道,最后成就了圆满的正等觉,所以他的资粮是相当的圆满。在成就正等觉的同时,虽然说外在有很多的魔,想要藉由各种的方式,拿着不同的武器想要伤害导师释迦世尊。但是世尊在此同时,也没有做任何的反抗,他在内心所观修的就是慈心。透由慈心的力量,外在的魔纵使他们手上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兵器,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伤害导师释迦世尊。相同的,如果能够如理的依止善知识的话,在依止的同时,依止者本身,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这样一来,外来纵使有魔,或者是有恶友想要伤害他,也待他无可奈何。
    接下来第四个胜利,如理的依止善知识,能够使内心当中的烦恼,或者是恶行自趣消灭。这当中为什么要提到自趣消灭呢?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烦恼生起的时候,一般而言,都要刻意的观修烦恼的对治品。那透由观修烦恼的对治品,才能够对治内心当中的烦恼,使我们不藉由身语意的三门而造下种种的恶行。但是如果能够如理的依止善知识,跟随着善知识的脚步而来修行的话,我们并不需要花这么多的时间,这么辛苦的、刻意的来观修烦恼的对治品。有时候如理依止善知识的当下,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在此同时他的力量就会瞬间的减低,进一步的透由三门所造的恶行,也会相对的减少。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提到的是,如果能够如实的依止善知识的话,我们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内心当中地道的功德,都能够不断的增长。并且在增长的同时,你不需要花很大的心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你就能够获得你想要的果位。这个部份就如同我们之前提到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他在短短的一生当中,就成就了圆满的佛果。如果举其它的公案来说的话,我们都知道萨迦班智达,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成就者。在他还没有成为成就者之前,他所依止的上师是他的叔叔名叫做札巴蒋千。这位上师,他是萨迦班智达的上师,也是他的叔叔,所以他们之间有亲属的关系。那有一天,当萨迦班智达来到他的叔叔面前,跟他请求说:你能不能够教我上师瑜伽的这种法?但这时他的上师就对他说:我对你而言,也就是我在你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你的叔叔,所以你今天来到我的面前想要跟我请法,但是由于你没有办法真正把我当成你的上来看待的缘故,纵使我把这个法传给你,对你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所以当下他回绝了萨迦班智达的这种请求,所以他并没有传授上师瑜伽的教授给萨迦班智达。
    那之后在某一个因缘之下,他的上师突然示现出生重病的这种面貌。不仅他的上师生病了,他在此同时,他自己也生了重病,但是为了要承事他自己的上师的缘故,所以不分昼夜,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大的心力来承事他自己的上师。但是由于他自己的身体相当的微弱,也就是他也生病的缘故,所以他在服侍他的上师的时候,有一阵子他似乎也都快要支撑不下去。最后由于他如实的来服务他的上师的缘故,到最后他上师的病就完全恢复了。在他的上师的病完全恢复之后,有一天萨迦班智达,他在无意中亲见了文殊菩萨,并且在文殊菩萨的教授之下,他也从他上师那个的地方获得了上师瑜伽的这个教授。自从他从上师那里获得了上师瑜伽的教授之后,他对于五明而言,他就相当的精通。他不仅了解内道,而且也了解外道,这就是说之后中国有许多的国王,都迎请萨迦班智达到内地当中宣说佛法。所以这时候,他自己就说到,我内心当中地道的功德,它能够任运的生起,这完全都是来自于上师的加持。所以他在他的论著里面,也提到说在显教的经典里,有提到必须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甚至舍头目脑髓,布施自己的头,布施自己的身体给其它的有情众生,来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但是对于这个部份而言,我并不需要如此的去做,我在短短的时间之内,透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我就能够累积到最广大的资粮。所以他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他有特别强调说,这些都是透由我自己本身的经验,然后我可以告诉你们的一些事实。所以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如理的依止善知识,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累积最多的资粮,而我们心续当中的地道功德,在此同时就能够不断的增长。
    接下来如果能够如实的依止善知识的话,生生世世都能够得到善知识的摄受。那在今生有很多的人,他虽然想要修学佛法,但是没有办法被善知识所摄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去他在依止善知识的同时,没有办法如实的来做依止。由于在过去生没有如实的依止善知识,在今生他所得到的果报,就是等流的果报,过去没有好好的依止,在今生当中他就没有办法被善知识所摄受。那甚至如果我们在今生当中,我们所依止的上师,他本身的功德并不是相当的圆满,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如法的来做止依的话,虽然在今生我们所遇到的善知识,他本身的功德并不是相当的圆满,但是由于透由如法的依止,来生我们能够亲见如同文殊师利菩萨的善知识来摄受我们。相反的如果在今生当中,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他就跟佛是无二无别的,但是如果没有办法如法的来做依止的话,来生我们想要再一次的遇到善知识,就变得相当的困难。甚到说纵使要我们遇到了善知识,我们也没有办法从善知识那个地方,得到完整圆满的教授。
    接下来提到的是,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的依止善知识,来生能够不堕恶趣。因为如果能够如实的依止善知识的话,他能够净除我们今生以及过去生,多生所造的恶业。如果能够将恶业净化掉,来生我们是不会堕入恶趣当中受苦的。对于这一点,在佛所宣说的佛经当中,佛就亲口的提到,如果弟子在依止上师的同时,能够如法的来依止的话,过去他可能花了很长的时间,造下了很深重的这种恶业,但是透由如法的依止善知识,这些恶业它所呈现出来的果报,可能就是在一生当中,这个弟子他会呈现出头痛,或者是晚上会做恶梦,甚至说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被他人责骂、责备等等。那就藉由这样的方式,能够净化过去生长久以来所累积的恶业,所以这些恶业,不会让他感得来生在三恶道当中受苦。
    最后一个胜利也就是将之前,我们所提到的种种殊胜的特点做一个总结。如果能够如法的依止善知识,他能够快速的成办现前以及究竟一切的安乐。现前就是提到了增上生的人天果位,究竟就是提到了圆满的佛果,这一切都是在依止善知识之后,才有办法获得的。
    以上是简单的介绍了依止善知识的胜利。之后会提到未依的过患,也就是没有依止善知识它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那这些过患就如同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依止善知识具有八种的胜利,将这八种胜利颠倒过来之后,就是未依的过患。那更进一步的提到了邪依的过患。邪依跟未依它是不一样的。所谓未依就是没有依止,邪依是你在依止了之后,你没有办法如法的来依止的话,它所产生的过患。后者也就是邪依的过患,是远超过未依的过患。
    在这个地方我们以最简单的方式介绍邪依的过患。也就是在依止善知识之后,如果没有办法如理如法的来做依止,他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呢?第一点是提到了,轻视上师就等于是轻视了十方的诸佛。对于这一点我们之前有简单的介绍过,上师他等于是十方诸佛的代表,所以如果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办法恭敬善知识,反而是轻视诽谤善知识的话,这时候就等于是轻视诽谤十方的诸佛。那如果我们轻视一尊佛,所造的恶业都是难以相像的巨大的话,那更何况是轻视诽谤十方的诸佛。第二点提到了,如果在依师的过程中,我们对上师生起了瞋恨心的话,那你所生起瞋恨心的这个时间,会让你之后多生多劫,都在无间地狱道当中受苦。
    接下来是提到了,如果没有办法如法的依止善知识,纵使修学密法,也没有办法成就殊胜的果位。对于这一点,以显教的角度,如果一个人他犯下了五无间罪,或者是在持守别解脱戒的同时,犯下了根本堕的话,照道理来说,他是必须要堕入地狱道当中受苦的。但是以密教的角度而言,如果这样的人,他能够透由修学密法,如法的来依止善知识的话,他在来生不仅不会堕入恶趣,甚至他在短短的一生当中,还是有机会能够成就佛果位的。但是如果我们打从内心底,轻视我们的上师,或者是诽谤我们的上师的话,纵使你修学的是无上密,你也没有办法成就圆满的佛果。
    接下来第四点是提到了,如果在依师的同时,没有办法如理的依师,但是你自己本身很勤于修学密法的话,那实际上修学密法,就等于是让你来生堕入地狱当中的另外一个因缘,因为你在修学密法的同时,你并没有办法如理的来依师。所以虽然你所修学的法本身相当的珍贵,但是由于没有办法如理依师的缘故,在来生你还是必须要堕入恶趣当中受苦。
    最后提到的是,如果没有办法如法的依师的话,之前已生的功德他会完全的消失,未生的功德不管再怎么勤于修法,它也没有办法新生,并且生生世世没有办法得到善知识的摄受,最后会堕入恶趣当中受苦。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如法依师所带来的过患。所以以上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了如理依师的胜利,以及未依的过患。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提到,如果要依止善知识,那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依止呢?这个部份分为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提到了透由意乐来做依止,第二个部份以加行来做依止。而以意乐来做依止的部份,简单的来分,又分为修信以为根本,第二个部份随念深恩应起敬重。那所谓的修信以为根本,就是我们必须要透由思惟上师的功德,而对于上师生起信心。那更进一步的,透由思惟上师对于我们的恩,而在内心当中,打从内心底要恭敬我们的上师。
    平时我们讲到的信心,信心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提到了「净信心」。所谓的净信心,指的是透由思惟上师以及三宝的身语意种种的功德,而让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我们称之为是净信心。第二种信心是提到了「希求信心」,也就是既然我所归依的对象三宝,或者是我所依止的上师,他具有这么多的功德的话,我也想要获得这些功德的一种信心,这种信心我们称之为是希求的信心。最后提到的是「胜解信心」,也就是透由相信的这股力量,而让内心当中生起对于境的一种信心。而在这个地方我们最主要强调的就是最后一种胜解的信心。我们必须要透由思惟,然后了知到说我所依止的上师,他就与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在依师的同时,要能够生起视师如佛的胜解信心,把自己所依止的上师当成是真佛来做依止。
    虽然说视师如佛它是相当的重要,但是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想要在内心当中生起视师如佛的这种信心,是相当困难的。现今有很多的人在修学佛法,甚至也花了很长的时间,花了很多的功夫在修学佛法上面。但是为什么没有办法在内心当中生起地道的功德,以及种种的证量,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我们在依师的同时,我们并没有办法生起视师如佛的信心所造成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一定要视师如佛?明明我们的双眼看到的就是凡夫相,他所现出来的就是凡夫的面貌,并且我们可以看到上师许多的过失。既然我所看到的是凡夫相,并且我可以看到许多过失的同时,我何必催眠我自己,强迫我自己,把这样的境界看成是佛呢?有什么必要性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没有其它的,因为我们想要获利,我们不想要吃亏,就只要这样的一个理由,它就足够来证成我们必须要视师如佛。为什么呢?如果你在依师的同时,你能够将上师当成是真佛来做依止的话,你想要获得的利益都能够获得。相反的如果你没有办法这样做的话,到最后你自己是吃亏的。
    对于境界本身,也就是我们所依止的上师而言,你将他看成佛,他也不会变成真佛。如果他本身是佛,你不将他看成佛,对他而言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所以这一点完全是从依止的人,他本身的角度来做探讨的,而不是说上师他故意要将他自己捏造成是佛,而让弟子来恭敬他,其实对上师而言,他并没有任何的差异。所以宗大师他在解释这一点的时候,也特别的引了密续当中的经文,提到了我们在依师的同时,要尽可能的去思惟上师的功德,不要看上师的过失。为什么?因为对于修学佛法的人而言,修学佛法的人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地道的功德,以及殊胜的悉地,如果你看上师的过失,一切的功德,一切的悉地,都没有办法获得。相反的,如果你观察上师的功德,而对于上师生起信心的话,你想要获得的功德,以及你想要成办的悉地,在此同时都能够快速的成办。对于那些不想要生起功德,或者对于悉地没有概念的人而言,这些的话是另当别论的。但是如果你的终极目标,是想要获得如同佛跟菩萨般的功德,想要生起如同他们心续当中的证量的话,你就必须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做依止。所以在依止的过程中,不管你所依止的上师,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纵使他并不是真佛,但是你在依止的当下,能够把他当成是真佛来看待,并且恭敬的来做依止的话,你想要获得的成就,你想要获得的利益,他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成办。
    所以以境界而言,也就是我们所依止的这位上师而言,虽然他不是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他当成真佛来看待,我们就能够得到真佛的加持。相反的,境界本身他要是与佛是无二无别的,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如法的来依止他的话,我们也没有办法得到真佛的加持。所以我们在探讨视师如佛的这个义题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要探讨境界本身他是不是真佛,而是必须要以依止者他本身的角度来探讨说,我们在依止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把对方当成是佛来做依止。如果可以一切的获利,都是在你自己的身上,如果你没有办法如此的来做依止的话,相同的道理,吃亏的也是你自己。
    对于介绍法的上师而言,他当然知道说他自己是不是佛,如果不是佛的当下,他怎么会强迫弟子一定要认定说,我就是佛呢?他当然不会用这种方式来为弟子们介绍。他之所以要为弟子介绍视师如佛的这种法类,是因为如果弟子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依止上师的话,对于弟子本身,也就是他自己来说是最有帮助的。所以上师他纵使知道自己并不是佛,但是如果弟子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他,其实对于弟子是最有帮助,而且是最有效果的. 
    那之前我们就提到了,我们必须要能够视师如佛,因为如果能够视师如佛的话,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我们是能够获利,而且不会吃亏。这时候很多人的内心当中,又会生起另外一个疑惑。会觉得说视师如佛虽然有这种多的好处,但是我没有这种能力,能够做到视师如佛的这一点,虽然我知道他有这么多殊胜的优点,但是我自己本身没有这种能力,其实我们能具有这种能力。我们一般的人都会容易看到他人的过失,不容易看到他人的功德,但是实际上,当我们看到他人过失的时候,他人真的有这样的过失吗?这并不一定。相同的,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功德的时候,难道说他真的就有这种功德吗?这也不一定,这完全是取决于我们内心如何来看待这个境界。对于有一些人而言,他看到这个境,他会认为是这是对方的过失,有一些人会认为这是对方的功德,所以我们要如何的安立一个行为,它是功德还是过失,其实是相当难以安立,相当难以辨别的。所以也就是因此,佛他曾经亲口在佛经当中有提到,只有我可以和与我类似的这些人,他才有资格去评断说,这个人他是有功德的,还是有过失的。至于其它的众生,他是没有这种能力,有评断对方到底是有功德还是有过失的。 
    这当中的我,就是指的佛他自己本身,佛与他类似的这些众生,也就是佛他们彼此之间,他们是能够了解到说彼此的功德,以及未成佛的这些有情们,他们是具有什么样的过失,他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但是对于还没有成佛的这些有情众,他们彼此在贪爱对方的时候,到底什么样的状态称之为功德,或者他所看到的过失,是不是就是真的是对方的过失,这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还未成佛的众生,他的心续绝大部份都是呈现出错乱的状态,所以并不能说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有时候境界本身,也就是对方他并没有这种过失,但是我们内心会觉得说,对方有某一种的过失,而就批评他、诽谤他,其实对对方而言,他或许没有什么太大的伤害,但是对于批评别人的人,他在批评别人的同时,其实受伤的是自己本身。
    甚至我们都知道说十方的诸佛菩萨,会示现出各种的面貌来利益众生。既然他会示现出各种面貌,就表示说我们身边的有情众当中,一定也有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但是以我们的角度,我们怎么看都不觉得其它的人是一尊佛,或者是一尊菩萨的示现,因为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他人的过失。在看到他人过失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觉得说,他怎么会是佛?怎么会是菩萨呢?因为他有这么多的过失。那你看来看去,你周遭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是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怎么解释诸佛菩萨,他会示现出各种的面貌来利益有情众生呢?这个论点到最后就不成立了。
    如果诸佛菩萨,他真的是示现出各种的面貌来利益我们的话,在我们的周遭如果有这些圣者出现,但是我们看到他的过失,更进一步的,刻意的去批评、诽谤他的话,对我们自己的伤害以及杀伤力其实是最大的。所以佛他在谈到这个特点的时候,他就有提到说,以众生也就是在轮回当中流转的这些众生,他的角度而言,彼此看对方的过失,或者是刻意的批评对方,其实这都是相当危险的。他就有如同是火坑上面,撒上了灰尘,虽然看似它是不危险的,但是你一不小心掉到火坑里面的时候,其实对于自己的伤害是最大的。但是相反的,我们在看待四周围的有情,如果都能够把他看成是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的话,对我们自己本身其实是有最大的好处。不管境界他本身是不是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他当成是佛来看待,我们对于这样的境就不容易生起瞋念,对于这样的境就不容易生起我慢,对于这样的境我们就不容易生起这种想要去比较,想要去轻视他人的这种感受。那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贪瞋痴的烦恼,在此同时能够减低的话,其实对我们自己而言是最有帮助的。至于境界他是不是真的是佛,这个就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所以当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将四周围的有情,也都当成是真佛来看,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有情众,对我们自己本身的帮助是最大的。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更进一步的提到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别人的过失,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其实你仔细的去思惟这个问题的话,你会发现说,看别人的过失,对我们自己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看别人的过失,也不能够让他马上就改变自己,让他所拥有的过失完全的都净化、都消除。甚至说看别人的过失,难道说别人在此同时就会伤害我们吗?他所拥有的过失会有伤害我们的这种能力吗?其实也都没有。我们看别人的过失,最后只会批评、诽谤他人,那对我们自己的伤害其实是最大的。我们要看的过失,是自己本身的过失,如果我们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自己所拥有的过失的话,你就会知道说,我拥有了这个过失,所以我应该要马上的去改善他。所以你看自己的过失,能够让自己的过失在短时间之内减低,但是如果你看他人的过失的话,其实对于改善他人过失而言,并没有真正的帮助。
    那更进一步的,我们在看待四周围的有情的时候,其实仔细的去思惟,四周围的有情他对于我们都是有恩的,并且这些有情众生,他的心续当中都拥有佛性,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能够陆陆续续的成就佛果。那对于这样的有情众生,如果我们很刻意的去批评他的话,其实对于我们自己本身,它所带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在看待有情的时候,应该看待有情的功德面,看待他们的恩德,我们四周有很多的有情,都是默默的在为我们付出,只是我们都不知道罢了。所以以这种方式我们去看待他人的话,我们会知道说,其实我们周遭的人在付出的同时,都对我们产生相当大的帮助,因此受人的恩惠,我们要懂得报恩。
    那更进一步的,在论典里面它也有提到说,对于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们而言,在修学佛法的同时,恭敬佛但是不恭敬有情的这种态度,实际上是错误的。为什么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呢?其实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佛或者是有情,它的重要性都是相等的。佛为我们宣说佛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说,我们能够去利益其它的有情众生,所以对我们宣说佛法的三宝,他对我们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相同的,我们在修学佛法的同时,要能够将我们所学的利益到其它的有情众生,这才能对我们产生最大的功效。如果一边学佛,一边口口声声的说我是恭敬三宝,但是伤害其它有情的话,其实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互相的矛盾了。修学佛法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能够自利利他,所以在恭敬三宝的同时,如果你刻意的去伤害其它的有情,这表示说你并不是真正的在修学佛法的佛弟子,所以以这种角度我们来思惟的话,如果我们能够把周遭的有情众生,都看成是真佛的来看待,以恭敬的态度来面对一切的有情众生的话,这才是佛陀希望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今天的课上到这个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第3讲)第102任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教授 (时任蒋孜曲杰法座)
09年3月17日 台中 如性法师中文翻译
    一开始我们必须要先调整我们听法的动机,为了利益遍满虚空的有情众生,希望能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类。
    昨天我为各位简单的介绍了依止善知识的胜利,以及未依、邪依的过患,那更进一步的提到,在依师的同时要透过意乐以及加行的两种方式来做依止,并且更进一步的我们也探讨到视师如佛的这个观念。第一个部份我们必须要能够视师如佛,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能够视师如佛了。为什么我们能够视师如佛呢?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我们周遭的亲朋好友,与我们比较亲密的这些有情众生,如果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他的功德面,尽可能的不要去看他的过失,我们就会觉得说,这个人他相当好,他是一个好人。那纵使这个人他不小心犯错了,你也会觉得说,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平常他待人处世各方面,都是没有任何缺点的,所以偶而犯错是没有什么关系,你会原谅他。但是相反的,如果周遭你所面对的是你不喜欢的敌人,这时候因为你绝大部份的时间点,都是在看他的过失,所以纵使对方他做了一件好事,你也会觉得说这只不过都是他装出来的。
    所以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在依师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不要看上师的过失,而看上师的功德的话,看上师功德的这颗心,它的力量会不断的增强,到最后它会完全压制住看上师过失的这颗心,这是法的本性。也就是法性它到最后是互相抵制的,如果你看上师功德的心越来越强的话,自然你就不容易看到他的过失。甚至说当我们在探讨上师的功德,有些人他会透由不同的层面,来看到说我的上师,他具有什么样的功德,他的心地善良,并且精通经论等等。如果你时常去看上师的功德,你就会觉得上师在你的内心当中,实际上他是完美无缺的。那既然是如此的话,你就不容易看到他的过失。所以以显教的角度,我们在依师的时候,并不用将上师看成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真佛相。只要他内在的本质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这样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我们尽可能的去看上师的功德的话,那到最后我们就不容易看到上师的过失,这时候我们对于上师所生起的信心是相当坚固的。
    更进一步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视师如佛呢?这时候透由金刚持佛,所宣说的佛经当中的内涵,我们可以来探讨这样的问题。在金刚持佛所宣说的密续的经典里面,他有提到说,在未来五浊恶世的那个时间点,我为了要调伏众生,我会示现出凡夫的面貌,以凡夫的面貌来摄受调伏众生,对于这样的内涵,在显教的经典,佛也亲口说过。那确实就如同佛他们所说的,佛之所以会想要成就圆满的正等觉,他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所以当他成就了圆满佛果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不利益有情众生呢?尤其是在五浊恶世的现今,绝大部份的有情行为都相当的恶劣,贪瞋痴的烦恼都相当的炽盛,在这样的一种时间点之下,佛更应该发起慈悲,然后来利益广大的有情众生。
    但是当佛想要利益我们的时候,他如果呈现出真佛原有的面貌的话,那一般的众生,由于福不够的缘故,所以他没有办法见到真佛的本性,真佛的面貌。也就是因此,佛为了要利益我们,他只好示现出凡夫的面貌来利益我们。虽然说佛所宣说的佛经,他可以分为了义跟不了义,但是对于以上我们所举的这个密续当中的这段文而言,没有任何的论师,会将他解释成是不了义经。也就是说它的内容是完全与事实是相吻合的,没有人认为说这是与事实不吻合的一段经文。所以当我们听到这段经文当中的内涵的同时,我们的内心更能够生起信心。其实佛不只是会示现为人,甚至说他会示现出不同的众生的面貌,比方说鸟类或者是禽兽类等等,只要能够利益到我们的,他就会尽可能的示现出能够符合我们根性的这种面貌。既然是如此的话,那更何况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的上师,他对我们宣说佛法,让我们了解道次的内涵,这就是对于我们最有帮助的一件事情。所以当我们听到经教当中的这些内容的同时,内心应该生起一种信心,觉得说其实这一些都是无误的,而在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强而有力的定解,我的上师其实是跟真佛无二无别的。
    更进一步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现起另外一个疑问,会觉得说佛所宣说的这些内容都是正确的。那既然是如此的话,我所认知的佛,应该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这种状态的一尊佛。如果是断一切过失的话,那我的上师他怎么可能是佛呢?我看到他有贪瞋痴,甚至说他对于经文也有不了解的地方,我也曾经看到他生起我慢等等。我们会认为说在依师的同时,会看到上师有许多的过失,如果是有过失的话,他怎么可能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呢?这时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生起这样的疑惑,会觉得说佛所说的经文,他的内容,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我在依师的同时,我确实也看得到上师的过失,那怎么能说我的上师他是佛呢?
    如果你的内心当中有这样的念头生起的话,这时你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思惟,其实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所显现的这些境界,并不如同我们看到般,它就一定是如此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我们的眼识,我们的眼识它也有可能会有看错的时候,我们的耳根识它也有可能会有听错的时候。比方说当我们的眼识它产生错乱的话,天空当中的月亮,明明就只有一个,你可能因为眼花的关系看成两个。或者是因为生病的关系,你会将白色的雪山看到蓝色的雪山,所以其实这些都是颠倒的一种认知。不仅根支它有颠倒的认知,就连我们的意支,我们的意识,它也有可能会呈现出这种颠倒的状态。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的内心当中,绝大部份的心它都是错乱,都是颠倒的。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并没有任何错乱的意识,或者是并没有任何颠倒的认知的话,那就如同你所看到般,确实境界就应该是如此。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子,我们内心当中绝大部份的认知都是错误颠倒的。那如果我们在面对一般的境界的时候,我们都有可能会看错的话,那更何况是我们的上师,我们当然有看错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的我们对于无常的法类我们会执着为常,我们时常把苦执着为乐,我们把不净物执着为净,我们把无我的状态认知为是有我。甚至说我们也明明知道,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生,它是无常的,它即将会面临死亡。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死无常的这些事情。绝大部份的人,都会认为说我今天应该是不会死,所以我内心当中绝大部份的认知,绝大部份的想法都是颠倒错误的。因为我们被业以及烦恼所控制。因此我们内心当中对于境界的认知,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感受。
    不要说我们一般的凡人,就连获得三地的圣者菩萨,无着菩萨而言,他在观修弥勒菩萨的时候,以他这样具有证量的上师,他刚开始亲近弥勒菩萨时,他也不过是把弥勒菩萨看成是一条生重病的母狗,牠的下半身完全被蛆所咬烂,甚至说当帝洛巴他在见到那洛巴的时候,以他这样的成就者,他都到他的上师只不过是一位正在捕鱼然后吃鱼的一位渔夫。如果连这些善知识们,他们内心当中所显现的,都有可能是错乱的话,更何况我们一般的凡夫。我们在被业以及烦恼所控制的当下,我们内心当中所显现的这些境,谁敢保证一定是正确的呢?谁都不敢保证。所以当你看到上师的过失的时候,你应该内心当中想到说,我所看到的,它不一定是正确的,它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你要认为说,我之所以会看到上师的过失,这是因为我的内心当中错乱的认知,或者是错乱的这种影像现起的缘故,由于我的内心不清净,所以我会看到上师的过失。所以当我们的内心当中,没有办法生起视师如佛的这种感受的时候,最主要的因素,是你会认为说我的上师不可能是佛,因为我看到他是有过失的,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但是实际上这个理由它是没有办法成立的,因为你所看到的这一切,它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绝大部份的心都是错乱颠倒的。
    甚至说以另外一种的方式,我们来思惟这个问题的话,有时候我们看到上师的过失,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懂得思惟的话,反而我们会对于上师生起更强大的信心。为什么看到上师的过失,能够对于上师生起更强大的信心?其实是有它的原因在的。我们都知道佛的本质,他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的功德,但是对于这样本质的佛,我们没有办法亲见。以佛他的佛身而言,佛的佛身可以分为佛的法身,佛的报身,以及佛的化身。这三身当中最细致的,就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只有佛,彼此之间才能够透由现量来亲眼证得的。那比法身稍微再粗一点的,以佛的报身而言,佛的报身也只有登地的菩萨圣者,他才有办法亲见佛的报身。更粗的以佛的化身而言的话,佛的化身是只有业清净的众生,才有办法亲见的。就以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例,导师释迦牟尼佛是现化身的面貌。在二千多年前,业清净的众生,他能够亲见导师释迦牟尼佛,而得到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摄受。但是当业清净的众生消失之后,佛的化身也会消失在这个人世间。所以我们一般的人,业不清净是没有办法见到佛的法报化三身的。那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见到佛身,佛要利益我们的话,那他唯有示现出凡夫的这种面貌,才有办法利益我们。如果示现出凡夫的面貌,他必定要现出有过失的面貌,因为凡夫都是有过失的,因此他在示现出凡夫相的当下,他就必须要示现出有过失的面貌。
    那什么样的面貌是称之为有过失的?我们的上师,他也有生老病死的种种苦,这就是说他会示现出有贪瞋痴种种的烦恼。也就是因为他要调伏我们的缘故,他必须要示现出凡夫相;要示现出凡夫相,就必须示现出有过失的面貌;要示现出有过失的面貌,我们才能够亲见他,这就是我们上师的功德。所以善知识,或者是上师,他本身虽然没有这样的过失,但是由于他的内心当中大悲所使的缘故,为了利益众生,虽然他没有过失,但是他为了要调伏众生,会故意显示出他是有过失,甚至说有烦恼的。如果他显现出完全没有过失的这种佛身的面貌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亲见他的。所以为了要调伏我们,所以他示现出有过失的面貌。所以如果你能够思惟这一点的话,当你在看到上师过失的同时,你内心当中就应该想到说,上师是为了调伏我的缘故,所以才故意示现出有过失的面貌,如果完全没有过失,我就没有办法亲眼见到我的上师。所以上师为了要能够调伏我的,为了要能够摄受我的缘故,所以他故意示现出有过失的面貌来到我的身边,教导我佛法,以此方式来调伏我、摄受我,这时在内心当中应该对上师生起更强大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所为各位介绍的是「随念深恩应起敬重」,这个部份我们要思惟上师的恩,而在内心当中生起对于上师的一种恭敬。讲到上师的恩,上师的恩是超越于十方的诸佛,尤其是甚于导师释迦世尊的。为什么上师的恩甚于十方的诸佛呢?因为在我们之前,我们都知道说,已经有无数尊佛来到人世间,来到这个世间上调伏了无量的有情众生,但是我们却还未被调伏,我们还是在轮回当中流转。而在贤劫的千佛当中,其它的九百九十九尊佛,他们都认为说,在五浊恶世的南赡部洲,由于众生的烦恼相当的炽盛,甚至说对于父母亲、对于善知识没有办法生起恭敬,种种的恶行让这些佛,他连发心都不敢发心,想要来到这个人世间,也就是来到南赡部洲,来调伏这个难调伏的有情众。但是导师释迦世尊他与众不同的,希望他能够来到五浊恶世的南赡部洲来调伏我们。确实就如同导师释迦世尊他所发的愿力,他也来到了这个人世间,并且为众生们宣说正法。但是在宣说正法之后,我们也没有被导师释迦世尊所调伏。甚至说跟随着世尊的脚步,印度的大成就者,包括了二圣六庄严,八十位大成就者,甚至说西藏的祖师大德们,也陆续的来到这个人世间,调伏了许多的有情众生,但是我们却还是在轮回当中流转未被调伏。当佛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他的内心当中,更进一步的生起了大悲,希望说能够示现出凡夫的面貌,来为我们宣说正法,这当中的正法包括甚深以及广行的道次第。如果有真佛再次的来到这个人间的话,他所宣说的佛法,跟我们上师所介绍的佛法,其实没有任何差别。真佛来到这个人世间,为弟子们宣说的,无外乎也就是苦集灭道,或者是甚深广行的道次第。至与现今我们的上师,在为我们介绍的佛法是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说,上师在五浊恶世的现今,透由内心当中的悲,而示现出凡夫的面貌,来到我们面前,为我们宣说佛法,其实他的恩德是相当难以回报的。甚至说我们今生能够得到人身,也是过去生不断的累积善业,而获得的一个善果。而在过去生之所以能够累积善业,分别是非善恶,这也是上师的恩。而在获得了人身之后,我们也能够更进一步的修学佛法,了知善是什么,恶是什么,甚至说更进一步的了解业果的道理,了解有前后世的这些内涵。这是透由上师的指点,我们知道该如何的去行善断恶,所以这种种的一切,都是来自于我们的上师,所以我们的上师他的恩德是胜于十方的诸佛,而且更胜于导师释迦世尊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偈颂:


2、偶一获此圆满有暇身,最极难得大义了知竟,
   日夜恒时摄取心要义,生起相续不绝求加持。
    在道次第的科判当中「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当中分二:「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如何摄取心要之理」。第一个部份「于有暇身劝取心要」提到的是暇满。暇满当中又分为「正明暇满」,「思其义大」,「思惟难得」。而在《功德之本颂》的原文里面,「偶一获此圆满有暇身」这句话,正是提到了「正明暇满」,「最极难得」是「思惟难得」,「大义」是「思其义大」。在这当中的「义大」,它指的是以现前,以及究竟的两种角度来解释,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它是能够成办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以现前而言,我们能够透由暇满的人身,来成办人天的增上果位。如果今生我们是堕入不闲暇的这种状态的话,这时候想要透由不闲暇的状态,而来成办来生的增上果位,这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这样的果位,透由我们当下所获得的暇满身,只要你肯努力,你都有机会成办。那更进一步的,以究竟的角度而言,透由现今我们所获得的人身,他能够透由修学道的内涵,而让我们获得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所以不管是今生,或者是来生,种种的具有义利的事情,他能够藉由暇满的人身来成办。
    那「难得」的这个部份,透由「喻」来思惟难得,透由「因」来思惟难得,以及透过暇满的「本质」来思惟难得。透由譬喻的门,我们可以知道说,光思惟这些譬喻,我们都觉得这个喻是相当不可能发生的,所以透过喻所引生的义,也就是暇满人身它是相当难得的。更进一步的,以「因」的角度,由于承办暇满人身的因,相当难以成办的缘故,所以果也就是暇满的人身,它也是很难成办的。以承办暇满因而言,最主要提到的是必须持守清净的戒律;并且在持守清净戒律的基础点之上,要以布施等做为助伴;并且在行善之后,要能够发无垢的净愿,在这样的三个因缘之下,才能够有机会成办暇满的人身,但实际上这三个因缘是相当难以成办的。以「本质」而言,暇满身的本质,他必须要具备有八闲暇,以及十圆满的这些种种殊胜的特点,要让这十八种的特色完全的聚集,完全的集聚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比方说我们都知道这个世间上,或者说我们所住的这个地区,人口相当的庞大,但是在这么多的人口当中,有机会修学佛法,就是说能够好好修学佛法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想要获得能够修学佛法的暇满身,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以这样的角度来思惟我们所获得的人身是相当难得的。
    「日夜恒时摄取心要义,生起相续不绝求加持。」既然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它是相当难得,并且又能够成办许多有意义的事情的话,不管是白天或者是晚上,我们都应该要精勤的修学佛法,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度过我们的人生,而不要白白的空度了我们的一生。


3、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迅急灭坏必死应思惟,
   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引起后果获得决定解。
    接下来「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迅急灭坏必死应思惟。」这个部份是探讨「决定死」以及「死无定期」,也就是我们必须要「念死无常」。「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人身的本质虽然是珍贵难得的,但是它就犹如同是水中泡,一下子透由外界的因缘,他就有可能会消失。相同的,我们所获得的人身,在外在众多因缘聚集之后,它有可能在一瞬间之内就消失了。因此提到了「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迅急灭坏」它马上就会消失的。「必死」更进一步的每一个人他都必须要面对死亡的到来,当我们在思惟这些事情的时候,如果人死了之后,他的心续是中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担心,来生会堕入恶趣当中受苦的这件事情。但事实上人死了之后,人的心续并不会中断。更进一步的,透由意识的延续,他必须再继续的投生,投生之处不外乎就是善道与恶道两者。但是要投生在那一个地方,并不是我们有决定的权利,如果我们心续当中的恶业居多的话,来生我们就会投生在恶趣;相反的如果善业居多的话,我们就会投生在善趣。所以我们来生是投生在什么样的地区,什么样的道,这并不是我们自己本身可以做主,可以决定的,这完全是取决在于我们内心当中的黑业以及白业。因而在这当中又提到了,「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在死之后,我们心续当中的黑业也就是恶业,与白业也就是善业,它跟随着我们来投生的。
    以我们目前现今的状况而言,其实绝大部份的人,心续当中的恶业都远超过善业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加以改善的话,不小心面对死亡的到来,来生我们能够去的地方,说实在的就只有恶趣。所以这个地方更进一步的提到,如果来生不想要堕入恶趣当中受苦,在临终前的这段时间,我们就必须要修学皈依三宝的三皈依。但是在正文当中,字面上并没有实际的提到三恶趣苦,以及三皈依的这些内涵,这些内涵是在字的背后所引摄出来的。如果来生不想要堕入恶趣,在今生当中我们要藉由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来生不堕恶趣呢?这时唯有对于三宝生起强烈的皈依心。并且在皈依三宝之后,要如实的修学皈依的学处,而众多的皈依学处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透由思惟业果的内涵,了解什么样的业是我可以去造作的,什么样的业是应该要避免的,因而提到了「引起后果获得决定解」。我们对于业会生果的这个内涵,内心当中要生起强烈的定解,而知道说如果我在来生想要获得快乐,在今生我就必须要行善,如果我想要避免痛苦的话,我就要断除所有的恶行,而对于业果生起强大的这种信心。


4、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一切众善资粮起修行,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如果能够如实了知业果的道理,这时候再小的恶业,我们都应该要尽量的避免,再小的善行我们都要尽可能的去成办。


5、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不可保信世间圆满事,
   深见过患便于解脱乐,生起广大欲乐求加持。
    在「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这个之前,最主要是提到了共下士道的部份。这个偈颂开始,是提到了共中士道的内涵。「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不可保信世间圆满事,深见过患便于解脱乐,生起广大欲乐求加持。」在中士道里面最主要是提到了,必须要透由思惟轮回的苦,而对于解脱生起强烈的希求。如果没有办法思惟轮回当中的痛苦,反而对于轮回当中的安乐生起强烈的贪着的话,你自然不会觉得说,身处在轮回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对于轮回没有办法生起厌离,就表示说我们没有办法对于解脱生起一种强烈的希求,我们就不会想要去获得解脱的这种果位。
    因此如果想要对于解脱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思惟轮回当中的苦。那要如何思惟轮回当中的苦呢?这时候就提到了,「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这是六苦当中最严重的一种苦。那为什么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苦呢?我们绝大部份的人,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对于轮回当中的安乐,内心都是处在一种不满足的状态,所以受用无厌。我们会不断的贪求,有一会想要有二,有二会想要有四,所以内心当中,由于不断贪求的缘故,所以为了要贪求轮回当中的安乐,我们会造下许多轮回的业。而这样的业,会让我们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流转受苦,所以我们现今之所以会在轮回当中流转,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我们贪爱轮回当中的种种安乐。因此这个偈颂里面的第一句就很明确的强调了,「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
    对于世间的安乐,内心当中没有办法生起厌离,而且反而在受用之后,内心会感到不满足,想要不断的贪求,这是一切痛苦之门,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仅如此「不可保信世间圆满事」其实世间当中一切的安乐,我们仔细的去思惟,它都是不可依靠的,也就是它都是不牢固的。比方说生到最后就是死,相聚的最后就是分离,积聚的最后就是消失,我们爬到再高的位子最后都是必须要堕落。那更清楚的,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虽然我们投生在此,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必须要面临死亡。当亲人相聚之后,最后还是必须要个自的分离。那甚至我们平常积聚了许多的财物、财富,但是到最后这些财富也都会消失。那在世间纵使我们的地位爬得再高,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掉下来。所以世间当中种种的安乐,它到最后都是呈现出这种虚败,而且不真实的这种面貌,因而提到了「不可保信世间圆满事」。世间当中种种的安乐,其实它都是没有办法有一种坚固的本质,所以它是不值得相信的。「深见过患便于解脱乐,生起广大欲乐求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6、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修行视为心要求加持。
    「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这个地方就提到了「清净」,这个是什么样的内涵呢?之前我们有提到,由于我们没有办法思惟轮回当中的苦,所以我们不会想要生起,这种想要获得解脱的这颗心,而之所以没有办法思惟轮回当中的苦,是因为我们过度的贪求轮回当中的安乐,所以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将之前视为安乐的这些本质,也就是轮回安乐的这种本质,看到它的过失之后,而在内心觉得这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其实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每一个人他都想要离苦得乐,既然想要离苦得乐,就表示说他想要远离痛苦。那既然想要远离痛苦,轮回当中是如此的痛苦,为什么绝大部份的人,都没有办法对轮回生起厌离。这是因为我们视轮回当中的苦为安乐,我们都会觉得说,我身处于现境的这个状态,其实我是很快乐、很自在的,它根本就没有什么痛苦,因此我们会对于现状而生起一种过度的贪求。所以在贪念生起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不容易对于轮回当中的过患,生起一种出离心。所以这个地方特别的强调,「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这个地方的清净指的就是我们必须要思惟轮回当中的过患,而让内心当中了知到说,其实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既然是痛苦的,对于想要离苦得乐的我所言,我就应该要脱离这样的一种状态。
    透由这样的一种心所引起的「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要断除轮回,我们就必须要断除轮回的根本,根未断果就没有办法断除。那如果要断除轮回的根,我们就必须要先探讨,什么样的因缘是轮回的因,这时候我们探讨到业以及烦恼。业以及烦恼是轮回的因,在这两者当中又以烦恼为主,而烦恼的根本来自于我执或者是无明。那为什么我们的内心当中,会有我执或者是无明呢?这是因为我们对一切法的境界,它最究竟的本质,也就是空性的内涵,不了解的缘故。对于空的本质生起无知的感受,藉由无知的这样的一种痴心,而在内心当中生起贪瞋种种的烦恼,而透由众多的烦恼,会造下许多轮回的业。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断除无明的我执,在这时候在内心必须要能够生起证得无我的智慧。如果想要生起证得无我的智慧,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有定的基础,如果要有定的基础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如实的持守戒律,因而这个地方就特别提到了戒定慧三学的内涵。所谓的慧,指的就是证得无我的这种智慧。在这种智慧生起前,我们必须要培养内心当中定的这种功夫,这个部份是在奢摩他的时候会为各位介绍。那如果我们在内心当中,想要生起奢摩他的襌定力量,在这之前就必须要透由持戒来做培养。而持戒的这个部份,刚好是我们初学者最应该,而且也应该最重视的一个内涵,这个地方对我们而言是相当的重要。所以这个地方在偈颂里面就提到了「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透由之前清净的这种智慧,而让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正知以及正念,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同时,都应该以不放逸的这种状态来行事。「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修行视为心要求加持。」


7、如我沦落生死固如是,一切如母众生亦如之,
    见已负荷度脱众生担,熟悉菩提胜心求加持。
    这个偈颂最主要提到的是发起殊胜的菩提心,那首先「如我沦落生死固如是,一切如母众生亦如之」就如同我透由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下,必须在烦恼当中流转受苦。相同的,一切的有情也是在于业以及烦恼的束缚,必须在轮回当中不停的流转,这一点我们跟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是相同的。那更进一步的,在这个偈颂里面有提到一切的如母众生,我们四周围的有情众生,看似跟我们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性,但实际上跟我们都有很深厚的因缘。这些有情众生,他在过去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而且做我母亲的当下,对于我的恩就有如同今生的母亲般,是相当的难以回报,相当伟大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切有情众生对于我都是有恩的,所以这个部份就提到了,七因果教授的知母以及念恩。
    那如果一切的有情对于我都是有恩的话,那更进一步的就应该想到要报恩。但是实际上现今的这些有情众,不外乎都是被痛苦所逼迫,并且虽然他们想要获得安乐,但实际上真正获得安乐的众生,毕竟是不多的。并且以他们现今的状况而言,没有任何的救护,没有任何的依怙,可以让他们来做依靠。与他们相较之下,我今生能够获得了暇满的人身,并且在获得人身的同时,能够值遇大乘的善知识,听闻大乘的法类,所以我的现状是比其它的有情众生还要来得好很多。所以在此同时,内心当中就应该生起说,既然有情众生们,他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于我都是有恩的,我也想要报恩,这时候对于周遭的有情众生们,被痛苦所逼以及缺乏安乐的情况下,内心当中要生起一种悦意的慈心。也就是觉得说,既然这些众生对于我都是有恩的,所以我应该要好好爱惜他们、爱护他们,而在内心当中生起悦意慈心。那如果想要爱护这些有情众生,当我们看到这些有情众生,被痛苦所逼的同时,这时我们内心就要策发起,希望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离苦的悲心。或者是说更进一步的,希望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能够获得安乐的慈心。在七因果教授当中,希望一切众生离苦的悲心,以及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能够获得安乐的慈心,它并没有生起的次第,一者生起之后就能够引发另外一者。但是我们平时在讲到慈的时候,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慈,最主要是提到了悦意慈,也就是看待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能够生起悦意的这种影像。这种的慈心与希望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能够获得安乐的慈心,它的本质是不相同的,所以这个部份要先稍微的注意一下。
    之前我们是提到了,希望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能够远离痛苦的这种悲。那虽然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希望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的这种心态。但光这样想,我们没有进一步的去实践,其实针对于解决众生的现状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要想到说,让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应该要由我来承担,而在内心当中生起增上意乐。但是虽然我们有如此殊胜的想法,但是仔细的想想自己的现状,也不过是如此。不要是说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就连我自己的很多问题,我都没有办法解决。那在这个人世间,有谁具有这样的能力,能够解决一切众生的苦乐问题呢?唯有自利以及利他两方面都圆满的佛,才具备有这样的能力。既然只有佛具备有这样的能力,那我为了要能够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我也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而在内心当中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因此在《现观庄严论》当中也有提到,「发心为利他,欲证等菩提。」发心最主要的是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所以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希望能够对于无上的正等菩提,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因此真正菩提心它是具备有希求自利,以及希他利的两种发心,这两种的因缘聚合之下,所生起的一种殊胜的发心,我们称之为是菩提心。


8、仅唯发心于此三聚戒,若无修习不能成菩提,
    能善观已当于菩萨戒,起大精进修学求加持。
    这个偈颂最主要谈到的是,在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之后,更进一步的要行广大的菩萨行。如果只有发心,但是没有行广大的菩萨行,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成就圆满的佛果。既然要行广大的菩萨行,要以什么样的基础来行菩萨行呢?这个地方就有提到了,三聚戒。在三种律仪的基础上,来行布施等六度的广大菩萨行。而这三种的戒,分别的是提到了,断恶行戒、摄善法戒以及饶益有情戒。其实戒的这个部份,它相当的重要,不管是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的法师,持戒都是非常重要的内涵。并且在整个道次第当中,不管是下士、中士或者是上士,都会特别强调持戒的重要性。以下士道而言,为了来生能够获得人天的果位,这个时候有特别的强调,应该要行善断恶,所以要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而行十善业。
    在中士道的时候,为了要修学戒定慧三学,所以基础点应该在戒学。所以戒学不管是出家的法师,包括了沙弥,或者是比丘,或者是在家居士等,不管你有没有受戒,都应该要以断十恶业的律仪做为基础,好好的行十善,并且把持戒的这个部份。所以这个地方有提到戒学、定学以及慧学。所以在中士道的时候,又更进一步的提到了持戒的重要性。
    相同的在上士道,菩萨在行广大的菩萨行的时候,也是以持戒做为基础。所以共大小乘的内涵,所谓断十恶业的律仪,最主要是指断身语七种恶行的一种状态,它使得我们的内心,能够把持让我们不要去造恶。而菩萨在行广大的菩萨行前,就是以这样的一种基础来行广大的菩萨行。所以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并不是只有内心当中生起舍心,叫做布施。而是他必须要在持守戒律的这种心态所摄持的情况下,来行布施或者是忍辱等广大的菩萨行,这样的行为才能够称为之菩萨所应行的菩萨行。


9、心趋倒境动摇能作止,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
   由是引发止观双运道,速急相续生起求加持。
    这个部份是提到了止观双运。菩萨在行菩萨行的时候,六度当中最后的两度,提到的是襌定以及智慧。而第一句话「心趋倒境动摇能作止」指的就是襌定所摄的奢摩他。「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是智慧所摄的毗钵舍那。所以「心趋倒境」在还没有观修奢摩他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我们这个地方最主要强调的对境,是指着空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空的内涵,并且对于这样的境界在内心当中生起奢摩他,而将心完全安住在空的状态当中,所以第一句话当中提到了,「心趋倒境动摇能作止」。对于内心当中散乱的这种状态,透由观修奢摩他,而让心能够呈现出安静、静止的这种能力。「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并且在缘空的奢摩他生起之后,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能够思择,如果能够简择空性的内涵,这时候就能够生起缘空的止观双运,所以这个偈颂里面,最主要的是提到了如何的观修缘空的止观双运。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10、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于此善缘士夫妙津道,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
    那首先提到的是「共同道熟」对于之前的这些共道,也就是显教的道次第,「密器成就已」,如果你已经相当的成熟,也就是对于之前的这些道次的内涵,如果你能够把持的话,「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于此善缘士夫」更进一步的,如果你是有缘修学密法的一位行者,或者是你是有意愿,想要更进一步的修学密教当中的内涵的话,这个时候在显教的基础稳定之后,来修学密法,这能够快速的获得密教当中的这些种种殊胜的功德。但是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在今生当中来修学密法呢?这是不一定,这看自己的本身的意愿以及条件来做决定。有一些人他在今生当中,他或许只适合修学波罗蜜乘,也就是显教当中的内涵,透由修学显教,认识了菩萨所应行的菩萨行,再受持了菩萨戒之后,如理的行持,这样的一种修学方式也是相当殊胜的。那如果你是有缘修学密法的行者,或者是你有这个意愿的话,那如果将之前共道的基础打稳之后,这个时候来修学密法,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成就。


11、此时二种悉地成就本,守护清净誓语三昧耶,
    于此获得真实决定已,宁舍生命守护求加持。
    这个地方就提到了,在显教的基础打稳之后,更进一步的是否要修学密法,决定权在于自己的手上,你可以更进一步的修学密法,但是你也可以不用修学。但是如果你决定要修学密法,在上师的跟前获得灌顶之后,持守誓言以及戒律的这个部份相当的重要。如果你所接受的灌顶是无上瑜伽部的灌顶,在灌顶的期间上师会赐与菩萨戒以及密乘的戒律。那以弟子而言,他在接受了菩萨戒,或者是密乘的这些戒律之后,持戒的心态就有如同是,像是保护自己的眼睛,或者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眼睛以及我们的生命,我们都是相当的爱护,相当的珍惜,不舍得让他受伤。相同的我们所获得的戒体,也就如同我们的眼睛,或者是身体般,我们应该要好好的爱惜它。
    在获得灌顶之后,如果你如实的修学密法当中的生起次第,或者是圆满次第,如果能够生起证量,这当然是相当殊胜,相当难得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办法生起证量,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在受灌之后,持戒以及遵守誓言的这个部份,才是真正的重点。甚至在密续的经典当中有提到,如果一个人接受了灌顶,并且他在获得了菩萨戒,以及密乘的这些戒律之后,在临终前他都能够不违犯密乘戒当中的根本堕的话,以这样的方式死去,在来生他能够再次的获得人身,并且最晚、最晚他在十六生当中,一定能够成就圆满的佛果。也就是今生他获得了灌顶,并且获得了密乘的戒律,在临终前他要是都不违反密乘当中的根本堕,以这样的方式死去,最后他最慢,他也会在十六生之前成就圆满的佛果位,这一点就显得相当的重要。
    现在我们绝大部份的人会犯的毛病,就是急于想要到上师的前面求受灌顶。但是求受灌顶之后,该做什么样事情,不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却分不清楚。然后在灌顶之后,花了很多的时间观修本尊,但如果在观修本尊的期间,没有办法好好的持戒,或者是遵守誓言,其实观修这么多的本尊,他也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功效。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的提到,如果你想要成就两种悉地,你就必须要能够如实的守护,在灌顶期间上师所赐与你的戒律以及三昧耶。并且持戒的心态就有如同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般,要爱护自己所获得的戒体。


12、此后密部心要二次第,如实了达诸要务精勤,
    殊胜四座瑜伽不动摇,准如师教修行求加持。
    在获得密教的灌顶之后,如实的持守密乘的誓言以及戒律,更进一步的修学生起次第以及圆满次第的内涵,这个时候就能够透由修学密法而成就佛果。


13、开示如此妙道善知识,如理修行善友皆久住,
    一切内外魔障中断类,随即消灭清净求加持。
    最后是提到,在修学佛道的同时,对于开示妙道的这些善知识,以及我们周遭的同行善友,我们都希望一切违缘障碍,在此同时都能够净化,也希望善知识以及同行善友们,他们都能够长久住世。最后提到了:


14、生生世世不离真明师,诸法资财受用悉具备,
    地道一切功德圆满已,持金刚位唯愿稳速登。
    最后在这个地方将百字明咒,以及三怙主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的心咒,以及莲花生大士的心咒,以及米集麻的过龙传承传授给各位。


    利用了这三天的时间,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了《功德之本颂》这当中的内涵,之所以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介绍第一个偈颂,也就是「依师轨理」的部份。是因为依师是一切道次的根本,这个部份相当的重要,而且在修心的时候,证量是比较难以生起的缘故,所以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为各位仔细的介绍了这个部份的内涵。而各位之所以会来这个地方听法,表示说你们对于佛法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是你们对于这个部份,内心当中都有一些希求,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好的现象。也就是在获得暇满身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样的人身来成办佛法的事业,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不应当浪费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因为透由我们所获得的人身,他能够让我们来生,不管是你想要往生净土,或者是获得解脱,甚至获得一切遍智,甚至说在一生一世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样的果位都能够藉由我们当下所获得的人身来成办。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的利用当下我们所获得的人身,不要浪费任何的一分钟好好的修行,这对我们是最有帮助的。
    由于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身为华人,你们都知道说,在过去中国内地有一段时间,佛法是相当的兴盛,所以自然而然的,这样的一种风俗民情流传到现今,不管是在中国内地也好,或者是在台湾地区也好,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想要学佛的。这样的一种风俗民情,是由你们的父母亲的那个地方传下来的。所以你们生在有佛法的国土,实际上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情。这跟其它国外的一些国家并不相同。有一些地区,虽然有很多的人也想要学佛,但是毕竟当地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背景,与汉人的这块区域,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纵使想要学佛,但是外在的资源,并没有像你们这么的丰富。而你们还有先决的一个优点,就是过去有许多的经典,透由你们自己本身的译师,他将它翻译成中文之后,你们可以直接从中文的论著当中了解佛的内涵。
    甚至说有人,他在比较过后,他发现说,佛所说的这些经典,它翻译成中国的版本,甚至比翻译成藏文的版本都还要来得多。而过去,比如最有名的祖师,也是大译师,就是玄奘法师,他自己本身到印度,花了很长的时间修学佛法,最后也精通了佛法的内涵,甚至说他将印度的这些佛教经典,带回汉地之后,也花了很长的时候,将它翻译成中文,使得之后的中国人,都能够透由自己本身的文字,来了解佛所宣说的佛法。这一点你们就跟其它国家的人非常的不同。其它的国家,比如说以西方人而言,虽然现今有人想要学佛,也透由英文想要来学习佛法。但是实际上能够准确的,将佛法翻译成英文的人毕竟也不多,甚至说在世面上所看到的这些典籍,很多的翻译它并不是相当的完整,所以他们想要透由英文来学习佛法,先天上的条件就是不足的。但是对于这一点,你们就不一样了,你们可以将自己本身透由中文来学习佛法,这对于你们自己本身是非常的直接,而且非常的快速。
    所以一开始你们可以透由中文的论著,不管是阅读《掌中解脱》,或者是比较简单的一些修心的教授,更进一步的阅读《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是《菩提道次第略论》,或者是其它的大经大论,这些论著绝大部份都已经翻译成中文,所以你们想要学习是相当的方便的。所以你们有这样的一种因缘能够学习佛法,是相当的幸运,所以也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的学佛。那你们这几天花时间来这边听课,我也感到相当的欢喜,那也谢谢各位!

发表于 2018-12-2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老帖吧?以前有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一尘 发表于 2018-12-21 19:31
这个是老帖吧?以前有发过。

师兄可惠赐大家老帖,以便合参,辛苦了。
发表于 2018-12-2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8-12-21 20:11
师兄可惠赐大家老帖,以便合参,辛苦了。

你应该是从这里贴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25 19:57 , Processed in 0.0452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