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众生即母

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禅宗的开悟和咱们说的见道究竟是什么关系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这里的善指的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如果您能做到,恭喜您了,您可以“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关于您不相信坛经的等等,可以明确的告诉您现在看见的坛经就是禅宗大德限令流通的。
当然您可能对以上的话不相信,没有关系。我是一个业障多的人,天天的功课之一就是磕大头消业障。您可以找善知识为您开解。(坛经中有找善知识的句子)。
如果您觉得缘起不是很好难以找到通达的善知识,如果觉得六祖坛经不考普(当然100%的是误见,谬见,六祖说过:“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 您可以在佛堂上供一本金刚经(金刚经六祖坛经也说过金刚经的好处), 每天至诚念几遍“无上甚深微妙法......愿解如来真实意”。我也是这样做的。相信有机会有人给你开解的。
我拍我们越辨越谤,您的话中断语很多,无意之中谤法了。

坛经里面说得很明白,六祖说我所传是最上乘。 坛经里面也说到小中大乘和无上乘的定义。 可能您会觉得不屑一顾或者对照我们自己觉得很委屈, 我的修行怎么这么低。诚然我们对照六祖的在高山之巅,我们现在只能说是我们在深深的海底。
有次我见到一个大活佛, 我请他开释下金刚经的句子,他的意思,你没有修到大圆满,先不要谈这些。 我常常想如果金刚经和坛经在藏地的话, 是不是活佛大知识们也不会让我们随随便便的看吧。汉地是入门人士也是读心经和金刚经,读读没用关系,只怕没有找到善知识,思索讨论中无意中谤法了。
您看密勒日巴歌集,里面有位施主请密勒日巴用施主的家园等做佛法比喻,密勒日巴马上就用歌咏。当初的禅宗也是这样。后来修行高者少了,常看到半调子佛的禅师,信心也弱了。

六祖坛经是记录中国古代修行者最具体的一本,里面的很值得玩味。
也可以这样说,六祖坛经是六祖的舍利,我们应该赞叹赞叹!
发表于 2011-6-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说过“此心含虚空万物, 包括您的小小色身 和三身佛在自性中”这些都是六祖说的,也就解决了礼进师兄的前面问题,当然这种说法市面上比较少见。
“不失本念”就是指六识在六根门头不污着, 平常人不能做得到嘛(详细看六祖坛经)
最好找善知识开释(有证悟的人开释)。可以参考坛经里面找善知识的话。
鄙人才能有限,生怕说错
发表于 2011-6-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好好查查大藏经
龙藏里坛经被分类在此土著述·第1547部里  而没有被分在佛说的经部里  很明显说明古代编辑大藏经的高僧们认为坛经并不佛说 不足以成为圣言量
学禅宗崇敬自己祖师 推崇坛经这个没问题
但如果承认自己是佛教徒 禅宗是佛教 那么就必须同意坛经也不能违反佛经,如果坛经里的说法跟佛经不合 我觉得我们应该信佛经而不是信坛经。

难得来的格鲁论坛 如果没能力广学 那么就尽力学学道次第
如果有能力广学 就好好去学五大部
不要浪费大好人身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58 发表
“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是性化身佛。”这里的善指的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如果您能做到,恭喜您了,您可以“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关于您不相信坛经的等等,可以明确的告诉您现在看见的坛经就是禅宗大德限令 ...
发表于 2011-6-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藏里好像也没有经典记载过  宗大师是佛吧  南传里更是只承认弥勒菩萨一位而已
发表于 2011-6-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4:17 发表
我已经说过“此心含虚空万物, 包括您的小小色身 和三身佛在自性中”这些都是六祖说的,也就解决了礼进师兄的前面问题,当然这种说法市面上比较少见。


禅宗的学人,认为六祖坛经是圣言量,认为六祖说过的就堪为定量,这在禅宗内部是没问题的,共许极成故。
但是跟不是禅宗的学人辩论,就不能引用圣言量为证了,因为非禅宗弟子,并不承许六祖之言为圣言量故。
就好像我们跟外道辩论,我们不能说,“这是佛说的,佛说的肯定没错。”这种言论无意义,因为外道并不承许佛陀所言堪为定量(圣言量)故。
所以,不同派别之间对辩,因为说这是我们祖师说的,就要求对方一定要同意,这其实没什么意义,不可能成立合量之宗。
除非说,这个祖师是双方共许的,都承许其所言堪为定量,这样才能成立。
所以,如果不同宗派互辩,禅宗弟子可能也未必同意宗喀巴大师的见解为圣言量,除非以佛陀、菩萨等双方共许的圣者所言为圣言量,这样讨论下去才有意义。
究极来说,还是要以合格的现量及比量成立宗,这样才能在不同宗派乃至外道之间,建立沟通及辩论的基础。
发表于 2011-6-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5# 的帖子

您说得很有道理,希望有这样的通才:通过禅宗成佛的,讲藏传佛教的法;通过藏传佛教的修行成佛的,反过来讲禅宗。这样可以解决大家心头的矛盾。
发表于 2011-6-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9:44 发表
您说得很有道理,希望有这样的通才:通过禅宗成佛的,讲藏传佛教的法;通过藏传佛教的修行成佛的,反过来讲禅宗。这样可以解决大家心头的矛盾。


若真成佛,无法不可以讲吧,佛是遍智的嘛,六祖闻半部《金刚经》开悟,可是也不管学没学过,啥经都讲啊,而且讲的都非常精彩。佛法一体无二,不要说禅宗、藏传意趣有别。
发表于 2011-6-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我也说几句个人观点:

开悟和我们常说的入不入定没有关系。通过各种摄心方法入定时可以开悟,没有在这种入定中也可以开悟,乃至言下开悟。真正的定是无出无入的。

禅宗真正的开悟必然是现量,不存在比量的“开悟”。前面有一位师兄反复的质疑禅宗开悟,认为开悟多半是比量的,实际上,如果未能达到现量,在禅宗里这就不叫真开悟了。比量上的“开悟”属于落在思维言诠,连见性开悟的边都还未摸到,又叫“脚跟未点地”,尚需继续用功参究。

所谓悟后起修,楞严经有云:理属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做不到“乘悟并消”就按后面的“渐除”来修。能“乘悟并消”的极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涅槃经》里记载的广额屠儿就是一悟成佛的。“昔广额屠儿一日至佛所飏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数。世尊曰。如是如是。”
发表于 2011-6-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经》里记载的广额屠儿就是一悟成佛的。“昔广额屠儿一日至佛所飏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数。世尊曰。如是如是。”

这段你理解有误
发表于 2011-6-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ls说下怎样才是正确的理解?
发表于 2011-6-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很明白 想不通你怎么会得出一悟成佛这个结论
他说我是贤劫千佛一数 没说我现在就是佛
你说他是一悟成佛 难道经文说过他一悟就成了福慧圆满的佛吗?  
其实我们一样也是终究会成佛啊 可我们将来会成佛 不表示我们现在就是佛嘛。
发表于 2011-6-9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6-9 21:55 发表
经文很明白 想不通你怎么会得出一悟成佛这个结论
他说我是贤劫千佛一数 没说我现在就是佛
你说他是一悟成佛 难道经文说过他一悟就成了福慧圆满的佛吗?  
其实我们一样也是终究会成佛啊 可我们将来会成佛 不表示 ...


只是没有三十二相好而已。非要像释迦佛那样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才算吗,弥勒菩萨难道也要下生后出家成道了才是成佛吗?他们在兜率的时候乃至在更早的时候不就已经成佛了。
发表于 2011-6-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458楼的观点 其实不少前面很多人已经说过多次
再重复没啥意义
禅宗的开悟有没有明确定义?与佛经里说的次第对照属于哪个阶段?
这些是需要先明确解决的问题
发表于 2011-6-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 你这么说话很明显连基本常识都不具备

无法继续讨论了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9 22:06 发表


只是没有三十二相好而已。非要像释迦佛那样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才算吗,弥勒菩萨难道也要下生后出家成道了才是成佛吗?他们在兜率的时候乃至在更早的时候不就已经成佛了。
发表于 2011-6-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9 21:31 发表
看了这么多我也说几句个人观点:

开悟和我们常说的入不入定没有关系。通过各种摄心方法入定时可以开悟,没有在这种入定中也可以开悟,乃至言下开悟。真正的定是无出无入的。

禅宗真正的开悟必然是现量,不存在 ...

所谓悟后起修,楞严经有云:理属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做不到“乘悟并消”就按后面的“渐除”来修。能“乘悟并消”的极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涅槃经》里记载的广额屠儿就是一悟成佛的。“昔广额屠儿一日至佛所飏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数。世尊曰。如是如是。”




1、“理属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是放在一起来讲的,理顿事渐,悟后起修(见道之前和见道之后,修的内涵大不相同,见道之后才是真正的修道,所以叫悟后起修,不仅禅宗如此),而不是说有些人"乘悟并消",有些人“因次第尽”。禅宗的顿悟之顿也偏重在理上,至于事修,也是需要次第和集资净障的,后者在《坛经》里也有讲到,成佛不是一蹴而就的。说顿悟成佛也要先分清是在理上说,还是事上说,禅宗中有三关的说法,可见不是一悟成佛。如果有凡夫一念成佛的法门,恳求告知。

2、“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可以参照《心经》中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心”是般若波罗蜜,禅宗为般若波罗蜜法门,非教外别传,禅宗所推崇、六祖依之而开悟的《金刚经》就是般若经,“佛指拈花,迦叶一笑”喻意在于无所得,不用想象的神神秘秘的。然而般若甚深极甚深,非上根利智不能信解,故六祖云“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见性成佛”

《坛经》又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可以参照《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若彻见真如实相,非佛为谁?《金刚经》云,“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综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见性成佛” 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并没有离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范畴。

3、广额屠儿的公案和央掘摩罗有点相似,本来就是非同一般的人,不可以泛泛论之,米勒日巴尊者也造过很重的杀业,后来即身成佛,而广额屠儿说自己是千佛一数,并没有说自己当下已经成佛,他肯定在弥勒佛之后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话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9 22:3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6-7 20:10 , Processed in 0.03710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