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5 14:08

《老上师》智敏上师弟子老祖寺耀意法师



1990年智敏上师、清定上师、遍能长老在新都宝光寺与僧伽学习班学僧合影
1、《老上师——谨以此文纪念上智下敏上师》
      ——智敏上师弟子老祖寺耀意法师
    八月在芦花庵,忽闻敏公上师身体不适,不顾庵里夏令营的忙碌,劳动常住普佛,回向,组织共修念诵药师佛名号,奈何无常迅速,上师还是示寂了。
    收到消息,拿起手机给用师父发了条短信:“敏公老和尚已经圆寂,请将回向改为乘愿再来。”用师父回复:“知道了。”看完回复,我坐在居士楼的念佛堂,对着西方三圣,就那样坐着,呆呆的,一直到一阵哽咽,于是拿起多宝讲寺皈依居士的功课本,念了好多遍百字明。
    大一接触到学佛小组,大家对敏公上师的恭敬近乎无以复加。当时的想法是不屑的,以为是个人崇拜,不是正路子。后来到上虞、三门的多宝讲寺都住过月余,亲近了宙上师、宗振大和尚、了尘师父,也真的觉得讲寺的师父真是道风整肃,严持戒律,多闻博学。但要说起对老上师的真心恭敬,忏悔的很,依然没有多少。
    大二在师兄们的提携和督促上,通过网络学习了上师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律海十门》等,又看了《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大三请了《俱舍论》的纲要,的的确确佩服老上师对三藏的精通,尤其是对戒律的重视,可以说对我影响深远。那个时候,虽然依然谈不上多么恭敬,但是至少认为上师是一位好法师,好师父,很难得了。
    真正对上师生起真实的恭敬,是在发心出家之后。成为行者之后,祖师三宝加持,也有居士很信任,各种生活的烦恼都问我如何解决,闲时尚可一一耐心回复,一旦忙起来,回的不及时、不耐烦、不想聊天时时有之。这时候才意识到,上师的愿力,上师的劳累——几万甚至更多的信众依托,是多么可怕又慈悲的负担。看过上师给居士回的信,认真、细致、如法、谆谆善诱、老婆心切……难得是字迹一丝不苟,标题都无错误。
    居士在信中夹寄供养,上师考虑到银行汇款需汇费,夹寄信中只给了寄信费,恐居士犯盗,因而回复:“供养已交常住,随喜功德,此举恐犯盗戒,切勿再行,速需忏悔,已派常住去银行补齐汇费……”
    有一次居士供养上师一串手串,因当时未说清楚,上师专门叫侍者师找到居士,问清是加持还是供养,确定后才敢收下。
    正是诸如此类的事迹,居士们才对上师生起极高的恭敬和信仰。
    受沙弥戒后,遍寻许多戒本,都觉得对持犯戒相讲的不够细致,有些还有谬误,一筹莫展之际,想起上师,请多宝讲寺的师父给我寄了上师
讲述的《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沙弥学戒仪轨颂》,初一翻开,如获至宝,一本书四百余页,竟一日读完,复又从头一页一页的做笔记。上师讲法,一者重视名相,十分严谨,引据原文一字无差,然而又不落书袋,对每一名相细细讲来,旁征生活中种种故事、譬喻,对于难懂的问题,上师常老婆心切,盗戒中“行取方便”一条,上师罗列苦切取、因寄取等种种方便法,每个又配上事实事例,不胜其烦,慈悲心切令我感动落泪!
    尤其上师对戒律的重视,可窥律宗祖师身影,以传戒为例:
    敏公上师口述原文:“我们在九四年传了一堂戒,花了很多代价,好不容易从陕西把净天法师这么一个忙的、到处邀请的人请到了,又从昭觉寺请了好几位上座,都是够戒腊做戒师的;在授戒的时候,又是把《三壇正范》、《四分律》跟道宣律师的三大部互相对照,不合适的去掉,合适的建立起来;在最后,传戒为了一个钵的问题,假使钵不具的话不得传戒的。我们订的钵,一次又一次延期,他们工艺不过关,浇不出来;铁钵,模子做好了,但浇铸不好,铁水顺不进去。说到那一天决定会好,我们第二天准备传戒了,再不能拖了,戒期已经过了好久了,结果那天他们又是电话来说,失败了。那怎么办?只要当下果断地打电话到昭觉寺,他们还有瓦钵,用飞机运过来,运到上海,从上海又专车送到三门来,花了几千块钱,就是为了一个钵……”
    我想,真正的规矩,就是这样一丝不苟,没有任何余地,这样才好修行。比如这次一诚老和尚圆寂,云居山西禅堂禅七在荼毗法会当天也没有放一支香,老班首开示:“好好坐香,是对老和尚最好的纪念。”守好戒律,就是对佛陀最好的继承。
    可悲可笑又可怜,我对上师升起十分恭敬之时,上师已暂别娑婆。许多事情,拥有时不知可贵,失去才觉可惜,到今日,只有好好跟着师父学,之后才不会追悔。

《智敏上师》耀意法师画作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5 14:10

2、《洗芋头》耀意法师
    刚受沙弥戒的时候,总觉得寺里很多地方不好,处处看人过失,而且觉得忿忿不平。正当时,在敏公上师的《沙弥十戒威仪才要讲集》中看见这个洗芋头的开示,恍然有触——“哪里是别人的问题,是自己身上的‘泥’还不干净。”有这么好的道场,还不够自己修的吗?
    所以,不仅在修行中,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泥”不碰掉,还觉得别人处处不好。以前也有自己的一些坏习气——别人的衣服不穿。天很冷,也不接别人递过来的衣服,导致别人不高兴,自己也感冒,可见,害人害己。老人家有一句话叫“小人事多”,越是自私,不考虑别人的人,就“越我不要什么……我要什么”地去讲究,去要求。
    遍阅讲白话的法师讲法开示,还是觉得敏公上师讲的最契我机!顶礼老上师。


3、《五台山的洋芋》
       ——智敏上师《律海十门讲记》
    海公上师经常打一个比喻:僧团的生活,一般人才进来的,肯定有诤,他各人各人的习气不同。一个房间假使有五个人,这个人晚上不要睡的,那个人晚上要睡的,这个人要念经的,那个人要修禅的,这五个人合在一起,肯定要起矛盾。那么怎么办呢?互相迁就——他要去睡觉了,你就不要哇哇哇念了,你把灯关了去修禅定好了,或者你把先背下来的背诵好了,默念默背也可以嘛。你坐在床上背你的经没关系嘛,你不要哇哇哇,灯开得亮亮的,大声地念起来,他睡不着了,肯定要吵。第一天熬过去了,三天以后非吵不可。
    那么这个僧团里边大家将就习气,海公上师就说了一句话:我们说这个洋芋,五台山洋芋最多了,洋芋从地里采上来有很多泥,我们以前在清凉桥人最多的时候有九十几位,洋芋有一大桶了,如果每一个都用手去擦的话,那你哪有那么多的工夫啊?大寮里面只有两三个人,怎么办呢?把桶里面加水,用棍子搅,你碰我,我碰你,把这个泥都碰掉了。那就是僧团里边,各式各样的人,身上都带了很多泥巴——烦恼习气,互相摆在一起,你碰我我碰你,习气就碰掉了。如果没有人碰你的话,你的“泥巴”一点也掉不了,就是要让人家碰你才行,碰了以后才是断烦恼除习气了。不要说“我要一个人一个寮房,我这么住,我自己一个人,没有人干涉我”,这样你烦恼永远是去不了的,就是最好是大寮房。我们以前二十六个人一个大寮房,那你碰来碰去的话,你的习气非改不可,不改的话,就住不下去了,这个地方就要起矛盾,要吵架了。那么,你就要将就人家了,不能将就自己了。
    你们在戒堂里不晓得讲过没有,在戒堂里不能说“我”的,你说个“我”,我要怎么样,“啪!”一个香板就来了,我在哪里?没有我的嘛!你“我”,什么叫“我”呢?“我执”这个东西在僧团里就是要除掉的。你要将就自己的烦恼习气的话,你修什么行呢?我们说得彻底一点的话,真正修行的目的就是证两个空——人空、法空。第一个就是人空,“我”把它破掉,如果你受了戒了,在僧团里学法了,你还是我执重得不得了,什么都碰不来的话,那你这个人修什么“人空”呢?在维持人空,把那些经教那些道理来滋养你的我执,把自己的那个我执养得胖胖的,“我会说经,我会说法”,我会怎么,“我什么都懂!”我了不得,唯我独尊。“我”就是魔——我执大魔。所以你修法的目的要知道,修法的目的是去我执啊,并不是抬高自己的。你说你学得好一点就了不得了,你说:“我了不得了!”那你这个话与目的已经是背道而驰了。所以说僧团里边的好处就是大家的我执互相地摩擦,跟洋芋一样,在桶里一搅的话,泥巴就要掉下来的,你碰我我碰你,一碰,泥巴就要掉了,如果你碰不得的话,那么泥永远也掉不了。
    所以说,我们劝大家,尤其是初学、新学比丘,才受了戒的,不要害怕人家来碰你,碰了你就看你的习气,自己照照镜子,发脾气了,一照:不对头,瞋心来了,赶快自己克制下去。如果没有人碰你的话,你还不知道你自己的习气有多大,你瞋心多大还不知道,糊里糊涂。人家碰了你,你才知道烦恼习气在哪里,才可以改。所以说,真正的僧团,初学的比丘一定要住大寮房。住单寮房是在加行堂以后。我们以前的规矩是学戒堂,沙弥堂当然没有受具足戒的是沙弥堂了,受了具足戒以后是学戒堂,学戒堂以后再过至少五年以上才升加行堂。五年以后升加行堂就担任执事了,那个时候干事情就要单寮房了。你管钱的,如果跟大家住在一起的话,这个钱掉了哪个负责呢?那个时候就单寮房或者两个人一个寮房
。那么,一般的学戒堂都是广单,至少五六个人一个房间。我们在清凉桥的时候,一个广单,最多的时候二十六个人,最少少到后来五个人以上总是有的,学戒不能少过五个人了。这样子互相的摩擦,习气才磨得掉。所以现在不要追求一定要一个人一个寮房。一个人一个寮房你还是维护你自己的习气,这个对你除烦恼是很困难的。这就是水乳,大家和合,和在一起,还要和合,跟水和乳一样,大家合在一起和得分不出来了,这才是僧团和合的现象。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5 14:14

4、《凤凰网佛教采访老祖寺耀意法师》
    云居山的夜雾很浓,此时还是行者的惟宽(耀意法师在家时的法名,下同)决定连夜出逃。
    面对直接找到寺院的父母,惟宽非常恐惧,担心被“绑回去”。在慌乱中,惟宽行李也来不及收拾,径直逃下山。出了赵州关后,为了能连夜下山,不惜出高价坐车。在颠簸的路途上,惟宽的内心是矛盾的——既有远离俗世的决绝,又担心“爸妈都不怎么会开车,如果半夜来追我,出事了怎么办?”
    从真如寺“逃往”芦花庵,先是夜车下山到永修县城,再坐动车到九江,接着从九江打的到黄梅,最后又步行十几里路才能抵达。此时离父母已经有200多公里,这是能够让惟宽稍微安心的距离。拿起手机,惟宽给父母发了条短信:“我已到芦花庵,你们晚上就住真如寺,不要跟来,明天我在芦花庵等你们。”
    此番辗转,似乎让惟宽的内心更加坚定,他开始学会面对。
    现如今,已经于老祖寺出家的耀意法师,除了每日严持戒律、深入经藏,也积极地让自身成为一座桥梁,联结社会青年和正法道场。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都会有许多大学生来到寺院,一边聆听法师的开示,一边体验僧人的生活。距离感消除,神秘感褪去,人们也就愿意去真正了解和正视佛教。
    虽然日子非常忙碌,但耀意法师觉得很开心,“其实我个人最大的喜悦还是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而且,父母那边也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
    谈及父母,此时的耀意法师引用了禅宗的一个观点:“要真正敢于面对自己,敢于面对现前的境界,这是禅宗所要的心不由境转,心能转境的一个开始。”

以下为采访正文:
凤凰网佛教:最早是何时接触佛教的?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耀意法师:首次接触佛教是高中上课时偷偷看课外书,那本小说上有《心经》,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就背了下来。最有触动的一句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自己关心的,就会变成自己的恐怖,这个很有意思。
    当时我感觉佛教是很高深的,所以看看佛经,可以在同学间炫耀,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高中时期看佛经除了兴趣,更多就是这个因素。
    如果再往前,小时候我表哥得了一种医院无法确诊的腹痛,当时姨母带我们去一位“大神”家,要我们去礼拜观音菩萨,然后问我们是否看见了佛菩萨。
    当时我很反感,觉得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不应该这么浅薄,不应该是这样。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一个缘起。

凤凰网佛教:在大学期间,做了哪些与学佛相关的事?
耀意法师:大学期间,我正式深入了解佛教。
    首先,我找到了师法友团队,先是多宝讲寺的“万善学佛小组”,然后是黄梅芦花庵。依两个道场的法师,受了三皈五戒,然后从皈依、五戒开始,对《菩提道次篇广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等经典有基本的学习。在芦花庵打了几次禅七,学会了丛林的基本规矩。
    至于说做了什么事,几年时间做的事情当然很多。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大二时发的一个愿。当时去过几次芦花庵,觉得庵里道风非常好,师父们持戒精严,一心向道,而且特别包容、照顾居士。因此,我大二的时候发愿要把所有有缘的人都带到芦花庵,接触正信的佛法。
    因此,大学本科这几年时间,所有的小长假,所有的寒暑假几乎都留给了自己的这个愿。先后也有五六百个大学生,跟我们一起去了芦花庵。
    我的本怀不是让所有的人都出家,让所有去过寺院的人都成为佛教徒,只是为了告诉他们:还有一群人,在山里面保持着这么纯真、这么禅意,那么宁静、那么祥和的生活。你不一定要成为一个佛教徒,但至少对佛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外面看见一些负面的新闻,我们就能有更好的抉择能力。
    因此,我大学期间带同学们去芦花庵时,首先会有传播佛法的安排,我们会请芦花庵的住持师父宏用法师或者是班首师父开示,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法理。
    更多的时候是带他们去玩,怎么玩呢?让他们去体验大自然,体验寺院的生活,去听听风雷鼓,撞撞钟,一起下地采茶,一起去山上找隐士,一起去看美好的风景……这样的话,他们对三宝和寺院就有一个美好的印象,回忆起来,第一反应是快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种下了这个因,哪怕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进入佛门,但总会有这么一个种子在心里。

耀意法师出家前与同学们

凤凰网佛教:周围的人如何看待你学佛这种行为?
耀意法师:最直白的看法,就是看见一个信佛的人,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变得乐于助人了,好说话了,责任感强了。当然也有负面的,会觉得你迷信,迂腐落后等等。但是亲近的人,慢慢就都接受了你是佛教徒这个标签,从而开始护念。比如我很早就持酒戒,他们就会帮我解释,或者是聚餐不点酒,或者是当别人要求我喝酒时帮我出面解释。慢慢地,在大家心里就变成了一个稍许有趣的人,因为这个社会不是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
    在身边人都知道你是佛教徒的情况下,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日常的三观,或者行为方式,也就代表了佛教的形象。如果你信佛的同时,让身边的人觉得你越来越好,越来越善良,或者让别人觉得佛教徒就是一个很正面的形象,那么这本身就是在弘法,也是在维护佛教的形象。
    如果说你信佛之后,没有去了解正法和教理教义,而是封建迷信,或者做一些大家觉得很迂腐很落后的事情,别人可能就会对佛教有负面的认识。

凤凰网佛教:你一路学佛并最终出家,你觉得会给周围同龄人带来影响吗?
耀意法师:其实对于同龄人的影响,我自己的定义是以桥梁为主。我可以做一个桥梁,让身边的人通过我,能亲近正法道场,亲近那些出家时间很长、持戒精严、禅定功深,而且有一定知见,能够代佛宣法的法师,这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
    说到对身边人的直接影响,就是跟他们想象中的电视剧或小说里的出家人不太一样。我这样一个活脱脱的出家形象,让他们对三宝更加亲和,没有那么多距离感,也就是更接地气,不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中的和尚。
    对于一起学佛的居士而言,有第一个人走出这一步,还是会对剩下的人有影响和触动。他们会看这一步走得如何,不管是艰难、纠结,还是容易、坚定。总之,我这一步走过去之后,也就有了像悟引法师、妙发法师、界行法师这些身边同龄的90后,甚至00后一起出家。
   他们可能都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勇气、或者魄力走出这一步。这个时候我们首先把自己的脚伸出去了,后面的人就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他们也就敢伸出自己的脚,这还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凤凰网佛教:出家前最大的挣扎是什么?
耀意法师:出家前最大的挣扎是自己的懦弱和执着,就是一直不敢面对。
   因为当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必须要舍离,必须要割舍,甚至是有点残酷的隔绝。这个时候就会知道自己的懦弱,哪怕我们在心里很确定出家是一件好事,是一个能够自利、利他的事情,但当我们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就会怕麻烦、怕费工夫。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懦弱、自己怕麻烦,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如何面对自己,就是一个课题。能够面对自己,就能够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这是改正的开始。我出家之前,先在云居山发心出家,爸妈找过去之后我不敢面对,连夜从云居山上逃跑了。后来在老祖寺出家的时候,爸妈也来了。那时,师父告诉我,以前古代的禅师、祖师出家,找个深山躲起来,交通不便、信息不便,几年之后,爸妈又有了自己的小孩,就不去找了。但现在不一样,现在爸妈不找到你是不会罢休的,所以解决办法就只有面对。通过面对,即使家人还是反对和不支持,但至少慢慢开始接受这个现实。
    所以,要真正敢于面对自己,敢于面对现前的境界,这是禅宗所要的心不由境转,心能转境的一个开始。

凤凰网佛教:出家后最大的喜悦呢?
耀意法师:其实我个人最大的喜悦还是在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有这样一个身份,可以真正去建立一个青年和正法道场的联系。其实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做好这一座桥梁。社会的青年、在校的学生想接触了解寺院,想了解佛法,我们能够像桥梁一样把两边连接起来。出家众这个身份更加方便于做这样的桥梁。同时,个人的修行上,我对于戒律一直很感兴趣,也很敬仰那些发心学戒的祖师,所以能有可以深入学修戒律的身份,也很开心。

耀意法师出家后与同学们合影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5 14:16

凤凰网佛教:能否讲一下剃度那天的情景?当时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耀意法师:因为我当了很长时间的行者,后来又变成形同沙弥,加起来大概半年的时间。对于我这样的急性子,时间已经挺长了,所以已经没有那种兴奋、喜悦或者大家可能想象的中大奖一样的感觉。我出家本身就是一个很理性的状态,理性地衡量出家和在家哪一个对佛法、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我个人觉得是出家,然后我就选择了出家,本来就是一个很理性的想法。
    我剃度的时候也很理性,想着要把这个戒持好,要把这个衣服穿到老,要把这个使命完成。
    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个人觉得到我们这一代,就是佛法如何现代化,如何接引现在的人。在这个大家越来越向外攀染的时代,解决现代大众的实质需求,解决一部分社会群众,至少是信教群众的实质需求。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之一,然后再重新提倡佛陀时代的戒律教法,革除一些我们汉传佛教明清以来的积弊。“如何把这个工作做好”,剃度的时候我很理性地在思考这个问题。

凤凰网佛教:出家前与出家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耀意法师:头发变短了,还变短了挺多,本来头发还挺长的,穿着衣服也不一样了。
    从内在来说,首先是知道了自己挺没用的。在家的时候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觉得自己特别优秀,各方面都挺强的,肯定能轻易的做出一番事业。出家之后就发现自己处处都不足,尤其是和师父、师兄们比,自己在寺院里面一直属于拖后腿的那一种。修行的时候也不是很得力,做一些常住的事务也不是很得力,经常帮倒忙。
    真正出家之后,通过丛林生活,降服了一点点我慢,忏悔了一点点业障之后,懂得佛法的教理怎么在实践中运用,这个是出家之后比较大的收获。然后是作为出家人的责任感,一种护法护教的责任感。觉得传播正法、弘法利生是家务,是这种责任感的生起。

凤凰网佛教:为何选择在老祖寺出家?
耀意法师:根本原因就在于因缘。因缘和合,这里刚好就是一个出家的地方。其实我出家前没在老祖寺这里住过,跟师父没有说过话。最开始的因缘是有一次到老祖寺游玩,当时抱着个西瓜送到客堂。这个时候看见老祖寺门口的湖边有两位法师,我就抱着一个西瓜扑通扑通地跑过去,往那位穿黄衣服的比丘师父一递,旁边的沙弥师父赶快一接,我当时就想这肯定是一个大比丘,不然随侍的师父怎么接的这么快。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我师父崇延法师,就是这么一个西瓜种的因缘福报。

凤凰网佛教: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身边出家的同龄人吗?
耀意法师:首先是我大学的一个同学——芦花庵的悟引法师,我们在学佛路上经常互相影响。她是在芦花庵出家的,比我大一岁,好像是95年还是94年,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她的特点就是特别干净,特别慈悲,而且特别无我利他。笑起来也很特别,无论到哪里都是用笑容布施,心量也特别广大,一直把利益众生看得很重,把传承教法也看得很重。我记得悟引师曾经跟我说,她出家之后一次脾气都没有发过,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丛林里住,多多少少也会磕磕碰碰,然而她一次脾气都没有发过,是挺神奇的。
    还有那个很早就认识了的00后,好像是00年还是01年的,现在在西园律寺,就是界行法师。他是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出家应该比我们容易很多,但他出家跟我一样,也是偷偷跑出来了。
    还有妙发法师,现在在广东佛学院。她出家的时候,她父亲给她写了一份信,我看了特别感动。然后她书法写得特别好,是湖北美院毕业的。她的特点是特别稳,特别静,跟我们这种风风火火的不太一样。
    90后的法师很多,像我们寺里的耀传法师,耀立法师,都是90后。耀传法师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家里条件很好,本着一颗“上求佛法下度众生”的心来出家,做事严谨、认真,每天状态都很平和。随众都随得特别好,也没有看过他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耀立法师是童真入道,特别有才,现在是我们的维那师,经常会教导我们法器,对宗门这一法有很大的信心。寺里还有耀解法师也是童真入道。除了我们寺里,芦花庵90后的法师可能有二三十位吧。
    身边同龄的法师真的非常多。就教内而言,讲经说法肯定得长老们来做,但是做琐事,做杂事,为常住服务,还是需要年轻的人。

凤凰网佛教:目前90后的出家人越来越多,会给佛教界带来哪些变化吗?
耀意法师:其实我觉得不是90后出家人越来越多,而是90后到了出家的年纪,到了慢慢可以独立自主的年纪,所以应该叫年轻的出家众越来越多。
    十年之后可能关注点就是00后的出家众越来越多,二十年之后10后出家众越来越多,这都是一个现象。佛法在这个时代必须要有和这个时代相应的人出去接众。比如说,我们都是在大学里面学习过的,我们了解大学生现在的情况,了解大学生现在的想法,也了解大学的生活。这样的话我们去跟大学生交流的时候就没有障碍。
    我们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前提,我认为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要度一切众生就要知道一切法门,一切世间和非世间的,如果有不知道的,可能跟有些人就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语言就不能够很好地交流,就不能去接引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出家,一定更方便接引年轻众生的原因。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有共同语言,我们才好交流。
    再者,就是我们这一批90后出家众有独特的属性,我们都是在自然科学的教育下长大的,大多数人和严密的教理以及逻辑更相适应,和更早那一批谈玄论道,很潇洒玄妙的僧众略有不同。随着年轻的出家众越来越多,法相的复兴,戒律的复兴就开始有苗头了。

凤凰网佛教:你觉得现在群众对中国佛教有误解吗?
耀意法师:误解当然很多,像觉得寺院里和尚是不是都是兼职,白天工作,晚上就戴假发出去逛夜店?是不是工资很高?是不是聘用制?是不是不持戒律?是不是寺里条件都非常好,富可敌国?诸如此类种种,而且都是偏向负面的。
    其实这都是一个问题,就是社会群众对教界不了解,对寺院生活不了解。我在前面的问题也提到,愿意做一个桥梁,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了解才是消除误会的最好方式。
    现代社会人人都是媒体,因此我们就要去接地气,让大家充分了解我们每天在干什么,充分融入到僧团生活,不必假装高冷的形象。每一个身边的人只要想了解,尊重我们的文化,尊重我们的宗教,都让他们进来深入了解,都可以在寺院里面住下。不仅仅是逛寺院,而是知道这里一群人剃光头,穿着奇怪的衣服,躲在深山里面在干什么。人们只要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误解自然就少了,所以还是要放开心量让别人来了解我们。

凤凰网佛教:目前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耀意法师:肯定是从自己的修行开始,严持戒律,每天忏悔,深入经藏,然后慢慢养成自己的僧格,成为一个合格的出家人。这大概要花五年、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慢慢用佛的知见替换我的知见,慢慢用戒律化的生活来取代现在自我化的生活,完全依佛所说,亦步亦趋地前行,这是自己的规划。从佛学的角度来说,可能还要以研究戒律为重,以后如果有福报因缘,也是想以弘扬戒律为重。
    在接众方面,其实说了无数遍,大家听我讲话都听烦了:就是做一个桥梁,让十方大众都能进到寺院。住到寺院,能够了解这里面到底在干什么,这样能够让大家消除误会,拉近距离。

凤凰网佛教:能否推荐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耀意法师:大家可以看看奥黛丽-赫本的一部电影,叫《修女传》。这部电影有很多对宗教的思考。
    关于书,我推荐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因为道心的养成还是要多看高僧大德的传记,古代一些传记是用文言文写的,我们现代人不完全看得懂。而现代的传记可能是一些居士写的,有些不是太如法。倓虚老法师的这本《影尘回忆录》就很好的,记载了民国很多高僧的行仪,也比较如法。
凤凰网佛教:是否有设想过,假若没有出家,现在会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耀意法师:其实我本科毕业之后考了研究生,虽然没有考上自己想考的专业,但是可以调剂。如果选择调剂,现在可能会跟着一个不太满意的导师或者专业,过自己还算满意的生活。
   我曾经考了教师资格证,也去参加过农村义务支教教师的考试。所以要说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其实还是会跟读大学的时候差不多,有黑业和白业,有善业和恶业,可能被烦恼所控制,也尽自己所能做一点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一个不是太好,也不缺烦恼的生活。

老祖寺

临江仙
一别俗世轻云散,廿载不留烟尘。
回首一笑温情意,
禅亭冬后进,道心是秋筠。
此身今日稍得安,盖世名皆赠。
梵音千曲经千声,
丈夫行处是,念念皆众生。
——山僧耀意
佛历二五六一年腊月初八

老祖寺雪景

永真 发表于 2020-6-27 14:47

在某个教义上,楼主是自认比智敏上师还正确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7 16:57

永真 发表于 2020-6-27 14:47
在某个教义上,楼主是自认比智敏上师还正确

具体是哪个楼盘有偏?请师兄指正,共同及时辨识发现和纠正错见,感谢。

永真 发表于 2020-6-27 22:22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7 16:57
具体是哪个楼盘有偏?请师兄指正,共同及时辨识发现和纠正错见,感谢。

http://www.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712&highlight=%F0%A7%D2%C0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8 07:40

1、果然不出所料,另外一帖也继续探讨过了:
宗喀巴大师说破皈依戒的标准该如何理解
http://www.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497
(出处: 格鲁修学社区)

2、你主要是把“视师如佛”同“比丘与智者当善观佛语”的教授完全对立了。
   认为视师如佛必然排斥接受教法时的据理为宗,视师如佛就等同于师说同佛说,以上这些都是对视师如佛教法掌握得不好造成的,建议重新学习。

永真 发表于 2020-6-28 21:15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8 07:40
1、果然不出所料,另外一帖也继续探讨过了:
宗喀巴大师说破皈依戒的标准该如何理解
http://www.gelupa.o ...

你主要是把“视师如佛”同“比丘与智者当善观佛语”的教授完全对立了
没有根据的猜测。

你自认比智敏上师还正确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9 07:27

    7、8楼链接的两个帖,是与大家包括你一道,就皈依的某一课题展开学习思考和讨论。
    若无这个学习讨论,可能认为这个课题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但通过讨论,发现了掌握得比较模糊的一个领域,所以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目前的难点是,共同学处之第六学处,是否等同于宗大师皈依体护持的两个要点的第一要点。如果等同,宗大师为什么不直接说违反共同学处之第六学处,就成为皈依体的破失呢?
    而这一难点的学习思考,目前尚未结束形成定解,尚待今后随缘进一步的学习思考和请教高僧大德。
   
1、法音法师《几种相似、错误的依师之理》
   ——法音法师·法音宣流之慈悲丛林
    有几种相似、错误的修习依师之理,应该戒慎、小心、避免。在此,不妨简述如下:
    第四种:在修习依师之理时认为,向师长请问佛法,甚至对辨佛法,就是不恭敬师长,就是不恭敬佛法。如果与师长的意见不同,甚至对辨、讨论不同的问题,认为这是堕落恶趣之因。有时候也认为,所有的成佛之道,只有修习依师之理便已足够,完全否认了所有的显密双运圆融道次第。
    以上简述了一些相似、错误的依师之理,理应戒慎、避免。

2、《关于具慧弟子相的开示》多宝讲寺宗宙上师
◎我们通常就是模模糊糊地认为一个东西,没有通过理由(去成立),没有具慧去了解善知识所说的一个道理,而是简单地去理解、拿到一个观点,然后人家问为什么时,就说“因为这是大宝恩师说的”。这样就不是一种正住和具慧的心态,反而会搞得好像是在比较。如果别人说另外一个大德、其他的大善巧者也说了一个(观点),如果跟我们师父讲的不一样的时候,那就开始比较:哪个更像大成就者?哪个更厉害?我搬出来的是级别最高的。这样就完全偏离了佛法的意趣。
◎我们通常也会这样,比如在一个学校,十个班级,有十个老师,如果甲班说“因为这是我的老师说的”,那乙班不承认,“因为我的老师不是这样说的”。那就根本没有用。这个老师、那个老师,搬来搬去的,这样是不能成为理由的。
◎所以我们听到一个结论的时候,首先要观察。比如他说人是必定要死的,那么后面接着他会有什么理由来成立?要看这个理由合不合理。你经过抉择以后觉得确实合理的,“对,就是这个意思”,那以后别人问你“人为什么一定会有死无常”,那你就会说因为什么、因为什么,你就不会说“因为我看了某某书这么说的”,仅此而已。引教证和理证,两个都是非常必要的。


永真 发表于 2020-6-29 22:54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29 07:27
7、8楼链接的两个帖,是与大家包括你一道,就皈依的某一课题展开学习思考和讨论。
    若无这个学习讨 ...

共同学处之第六学处,是否等同于宗大师皈依体护持的两个要点的第一要点。如果等同,宗大师为什么不直接说违反共同学处之第六学处,就成为皈依体的破失呢?

宗喀巴大师说的是违背了「为命亦不弃舍」、「不言有余大师」两个学处便构成了舍弃皈依。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30 07:45

永真 发表于 2020-6-29 22:54
宗喀巴大师说的是违背了「为命亦不弃舍」、「不言有余大师」两个学处便构成了舍弃皈依。

    这个大家在讨论时都知道,而所讨论的问题是,共同学处之第六条,戏笑舍皈依是破失皈依戒还是虽有毁损但皈依体仍在?共同学处之第六条,是否等同于宗大师两个失皈依判别标准之第一条。
   如果戏笑正舍皈依,那么你遇到类似需要有口无心唱诵《耶稣是谁?》这类歌曲时,内心并不认为耶稣如歌曲所说是唯一救主,坚定地认为三宝是唯一皈依处,但你若因各种原因唱了耶稣是谁这首歌,皈依体是否就破失了?
   宗大师之失皈依两大判别标准,到底是以内心观念为决定因素,还是以外现语言为决定因素?这些可作进一步学习时思考。
   不过,你听《耶稣是谁》这首歌时不应有顾虑,如果担心戏笑,你就不要唱出声,我想面临这个对境,应该是你内心到底如何观待三宝和耶稣,而不是你唱没唱过这首歌。例如集体因缘或者商演等,佛弟子仅有口无心唱了这首歌,皈依体仍在?
   https://haokan.baidu.com/v?vid=8861102171873205590&pd=pcshare

永真 发表于 2020-7-10 01:10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30 07:45
这个大家在讨论时都知道,而所讨论的问题是,共同学处之第六条,戏笑舍皈依是破失皈依戒还是虽有毁损 ...

你所理解的两大标准,其实就是两条学处。

妙音佛学丛书翻译组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然而,真正舍弃皈依的意思是指我们已违犯「即使性命攸关也不可舍弃皈依」的学处。同样,即使我们并没有舍弃三宝,但假如我们信奉与三宝相违背的导师、教法和团体,便会违犯「绝不承认有其他皈依处」的学处。由于我们至心皈依,所以便会把皈依舍弃。私意以为,只是毁犯其他学处而没有毁犯这两者,这样仅属于违犯,而不是舍弃皈依之因。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7-10 18:07

永真 发表于 2020-7-10 01:10
你所理解的两大标准,其实就是两条学处。

妙音佛学丛书翻译组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顶礼敏公上师,感谢师兄,通过继续学习,我感觉我的辩论输掉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科颂》贡却嘉木赞尊者晋美丹齐嘉措尊者      著
    命难戏笑不舍弃
    违此舍弃皈依戒
    执依有二亦成舍
    违它学处仅亏损

决明子123 发表于 2021-11-18 16:41

这个人不是智敏上师的弟子,而且已经还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老上师》智敏上师弟子老祖寺耀意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