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2:33

赛仓仁波切《殊胜赞注疏 一 总说略传》

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20-6-5 12:37 编辑


《殊胜赞注疏 一 总说略传》
   ——赛仓罗桑华丹却吉多杰仁波切著
目录
作者简介
卷首礼赞
第一品所赞薄伽梵世尊简传
第一章    总说略传
第一节    发菩提心
第二节    积集资粮
第三节    现觉成佛

第二章分说十二宏化
第一节兜率降世
第二节入住母胎
第三节顺利诞生
第四节精通工巧
第五节喜受妃眷
第六节出离出家
第七节苦行难行
第八节诣金刚座
第九节降伏魔军
第十节成正等觉
第十一节转妙法轮
第十二节入大涅槃

第二品何人如何赞颂的情形

第三品正文
第一章皈依薄伽梵世尊及其佛法
第一节何人如何皈依大悲导师
第二节缘何皈依我佛
第三节部分愚人皈依其他导师
第二章薄伽梵世尊殊胜于一切外道导师
第一节总说
第二节分说
第一殊胜于世间神祗
一、断除诸罪根本贪瞋故,殊胜于大自在天等
二、无害无诈无骗求解脱者故,殊胜于遍入天等天众
三、持有清净梵行故,殊胜于六面童子等
四、广说业安立故,殊胜于梵天等
五、断除贪欲故,殊胜于帝释天
第二殊胜于所有外道宗师和仙人
一、圆满出家出离功德故,极具殊胜
二、佛心已成大慈大悲本体故,殊胜于遍入天和自在天
三、一切佛语不存相违,为导化补特伽罗觉悟而赐授记故,极具殊胜
四、守持佛法根本清净戒律故,殊胜于数论派
五、布施三轮清净故,殊胜于胜论派
六、主讲调伏内心次第故,殊胜于离系派
七、明示因果缘起理论故,殊胜于顺世派
八、具足断除贪烦恼净行故,极具殊胜
九、圆满断除嗔烦恼心故,极具殊胜
十、彻底断除痴烦恼而制胜一切无明故,极具殊胜
十一、广说业果不坏理论故,极具殊胜
十二、圆满远离常断二边之正确见地故,极具殊胜
十三、明示定胜解脱及解脱道故,极具殊胜
十四、无所畏惧故,极具殊胜
十五、论典非常清净,始终充满大善差别法故,极具殊胜
十六、比较优劣时,极具殊胜
十七、诸善回向为大圆满菩提事,极具殊胜
十八、所选种姓尊贵故,极具殊胜
十九、具足平等观待敌友中三者之大悲故,极为殊胜相

第三章对佛及佛法产生信仰的情形
第一节通过明辨功过,对佛产生了不退信仰
第二节坚信佛法是寻求解脱的唯一窍门
第四章赞颂福泽,回向菩提

第四品跋语

译者后记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2:34

卷首礼赞

南无谷汝释迦牟尼耶,
顶礼释迦牟尼师!
无缘悲悯海深渊,
增上意乐月轮现;
为迎发心皓光芒,
化机睡莲开笑颜;
妙言深寂甘露凉,
尽展求解心百瓣:
释迦狮子牵引佛,
天等众生顶宝冕!
祈祷十万神奇所知图,
一镜任运圆满明察者,
更具橙色红花少年身,
五髻佛陀赐我以成就!
祈祷用彼不尽法空智,
尽显幻化妙龄与丽质,
夺煞皎月笑颜妙音女,
大悲怜悯顾盼抚育我!
祈祷缘具映红藤青春,
娇影尤昙舞姿若飞矢,
一念慑服静动诸善类,
作明佛母赐我以成就!
悲悯皎月寒光甘露水,
洒得心中千瓣展笑颜,
此恩浩荡无价无所量,
顶礼谨奉善知识足莲!
无数大劫串习二资粮,
散发千道光华之太阳,
十万月光向来难掩盖,
照作千万有缘莲花祥!
三密彩虹新照成游艺,
施遮狭小天际之艰辛,
随同降灭自大美女慢,
成为神奇心莲之严饰!
能将贪轮回罪白衣者,
以及疯若淫象千目者,
六变梵音引向大道之,
施与方便之士谁不敬?
经敲能仁性相法腰鼓,
给心施与最新甘露味,
故知三界不灭之吉祥,
随同福运降自天窗中!
于是抛弃吠陀草乌花,
进入红花少年阆苑中,
能感定胜除荫喜乐之,
吉祥贤劫花朵置顶髻!
如此无与伦比殊胜之,
梵音赞词能乐仙人歌,
微妙微诚声韵所成音,
极成右旋顶中高强乐,
堪称消苦无灭之宝树,
善妙吉祥光辉胜太阳!
更因有益格言池塘中,
享至时间终极而称奇!
从彼虔诚汹涌之蛇冠,
示现光及洁白娇艳者,
为成三界众生药开颜,
化作神奇祥瑞渗心田!
开口如绽百朵莲花苞,
神奇言语蜂蜜甘饴味,
成为有缘蜂乐之春光,
利乐有情圆满一切愿!
      如此精心地取自梵音游戏海水中的浓丽赞词,是为如实讴歌贤劫千名牵引佛陀十力如来中愿力和悲力最为殊胜者,像白莲般开遍三界寰宇的优美华章,是颂扬未殉偏私而悲心爱怜遍及无量虚空中一切众生的世尊、圆满现证正等觉的佛陀、无与伦比的释迦王殊胜于世间神灵的情形的诗歌,所以叫做《殊胜赞》,由古印度僧成论师所造。这本详细解释《殊胜赞》偈文深意的注疏,共由三个部分组成:为赞颂对象的教法之主慈悲佛祖简传、何人如何对其进行赞颂和本书正文。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6:49

第一品所赞薄伽梵世尊简传

第一章总说略传
    龙树怙主说:“顶礼初发菩提心、无数三劫资粮积、中间断灭四魔者,薄伽梵佛释迦狮!”根据此偈,现依次简述世尊初发菩提心、中积三个无数大劫资粮和终现正等觉为主的圆满此方世界十二宏化的情形。

第一节发菩提心
    对此,有下乘和上乘两种不同的观点。
    关于下乘观点,在《毗奈耶经》中讲道:“闻得佛陀离贪事,又见大象欲炽盛,茫茫世事变痛苦,我心由之发菩提,变作具光国王时,我意证得大觉故,谨领戒律立誓言,加行无过大布施。”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叫提波婆底的城市里,有一位叫妙明或具光的雄强富有的国王。他有一头体态优美、象牙和肢体健全的大象。有一天,国王传来一名叫普行的驯象师,敕令驯服这头大象。普行完成王命后将驯象交给国王。国王为了观察驯象的习性,与驯象师并骑在它的象背,出门狩猎。走进森林后,驯象闻到了林中母象的气息,顿发性欲,疾步追索,飞驰如风。象背上的国王受到了惊吓,慌忙喊道:“嗟,你要努力调伏大象的根器啊!”那人回应道:“大王啊,请赶快抓住树枝!”两人抓住了树枝,身体脱离了象背,大象逃走。国王责备驯象师说:“你没有把大象驯服好,就交给了我。”他回答道:“大王啊,我只驯服了大象的身体,没有调伏大象的内心,所以它一闻到雌性气息,心生欲念,无法克制。即使这样,因为它经过了驯养,过不了多长时间,一定会回来的。”过了七宿,大象果然回来了。驯象师为了取得国王的信任,用烧红的铁锤指着大象,大象顺从,将要用象鼻卷起它时,他对国王说:“大象一定会顺从地拾取它,但它会要了大象的命。”这时国王才相信他的话,问道:“什么地方有能够调伏内心的人,你可曾听到或见到过这一方面的情况?”他回答道:“大王啊,能调伏身心佛。超度梵天以下凄惨属,解至广大涅槃无畏中!”对此,《如意藤·第一枝》中赞道:“黄金殿宇无量宫,楼阁绕环堆城市,‘具光’名中所生福,浩若普光天界地!”此外还有:“如许缘闻佛陀名,依彼前世宿慧攒,再圆菩提发心之,国王心中生祈愿。超度轮回苦海中,所溺芸芸众有情,引其圆满善业道,解脱证得大觉境!此时天际对其人,洁净种姓天众说:‘向彼正等觉果位,教彼国王证佛陀!”关于这位国王,《十七事》等典籍中,出现了具光、妙明和明称等不同的名字,学者们认为,这种区别形成于岁月的流逝过程中。此外,《俱舍论释》等古籍中,讲述道:“从前,出世为陶工的幼儿能明时,拜谒了当时住世的大释迦能仁如来,敬献了装满乳糜和用明镜装饰了瓶口的陶瓶等供品,并祈祷道:如来啊,祈愿我会变得像您一样,拥有和您一样的身体、门徒僚属、寿命、净土和妙相!说完,发了菩提心。”
讲述上乘观点时,可分为总说菩提心本性和分说慈悲世尊发心情形两大内容。
    关于前者,《华严经》中讲道:“善男子,菩提心如一切佛陀获得佛果的种子。”龙树怙主也曾说过:“如果我及此世界,希望获得无上觉。要使其根菩提心,岿若稳固须弥山!”略本《般若》中讲道:“要根除加行世间俗事的面对正理无能为力的二乘,皈依能仁如来的利他同味悲悯妙乘。”从这些见地中可知,菩提心像大乘道的入门、根本和主干。大乘又分显宗波罗蜜多乘和密宗金刚乘两部,不管参入何乘之门,发心大宝是入门的唯一决定因素。许多经论中说,若能发菩提心,即便没有其它的任何功德,也可归属于大乘宗;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哪怕具备着证得空性等诸多功德,仍旧难免沦落到下乘境地。由此可得,大小二乘的区别,完全在于具否菩提心这一点上。《宝性论》中讲道:“为信奉大乘的种子的智慧,由佛及法施佛母惠赐。”另外,《入行论》中讲道:“如果发了菩提心,瞬间可将缠缚于轮回囹圄的弱小众生,称作众位善逝者的佛子,认作世间天、人等有情顶礼的对象。”诚如斯言,如果发了这样的菩提心,即便你是烦恼未除的众生,可归类在菩提萨埵行列中。反之,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哪怕你具备已证通慧神变、精通五明、获得住心、驾驭脉风、净除三界所有烦恼乃至现前证悟空性等等的诸多功德,所修教法仍然不属于大乘范畴,更谈不上菩萨果位了。《华严经》中讲道:“善男子啊,好比商主从大海靠航船获取的无价之宝带到城市颠覆了城里其它诸多宝贝的光泽和价值,专注于遍知一切的发心大宝装载于发愿之船,靠心生菩提的增上意乐,即使无力进入遍知一切之城,也能驶进解脱之城,制伏那些持有听闻和独觉之宝者。”《宝聚经》中讲道:“阿难啊,如果菩萨坐在车中,快乐地享受着五妙欲,而且没有其他的车夫拉车。阿难啊,这辆菩萨的坐乘,会受到如来用头给予的尊崇。如果舍利子和目犍连等,即使一劫或超过一劫地处在三解脱门中,善逝者不会为他们加行经忏或给予服侍而付出精进的。”《入行论》中讲道:“向那心中发出如此正善大宝者的身体,进行顶礼;向那以德报怨的安乐之源,进行顶礼!”此外,皈依了这样的菩提心大宝,就能顺利圆满二资粮,不会枯竭善根,而且消除那些非常强大的罪恶。对此,《入行论》中还讲道:“其它善业好比芭蕉,结果之后,自身枯萎殆尽;惟有菩提心树,经常在提供果实的同时,树身反而获得生长。”此外,还讲道:“难尽大恶心,绝非圆满菩提心,定有其它善业降伏如此心。那些数劫神慧妙思的能仁自在佛陀,将菩提心认作极具功德利益之事。”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6:50

      现在讲第二个内容,即分说慈悲世尊发心情形。《报恩经》中作了这样的表述:“我们的慈悲世尊,曾经于地狱托生为拉车的矮力士,正同一名搭档在用铁铸成的土地上拉车。他的那个搭档,身体赢弱,无力拉车,地狱牛头狱卒,用铁制的三叉戟戳着他的胸口,血如雨下。他疼痛难忍,嚎啕惨叫。看见如此惨状,世尊心中不忍,禁不住生起悲悯之情,想道,要让这位有情从地狱的痛苦中解脱出去,由我一个人承受这种地狱苦难,以无量的慈悲对这个缘恶业堕入地狱的有情,以及像他一样的堕入地狱的其他众生,产生了极大的怜悯,发了菩提心,请求牛头、蛇头两个狱卒道:‘请放走这个赢弱的有情,把他的绳子套在我的肩膀上吧!’两个狱卒听到请求,非常生气,用三角铁叉指向世尊前胸,戳死了世尊。相传,缘于这次发心,清净了积集百劫的罪恶,往趋于三十三天,脱胎为天神了。”从此以后,一直到现前圆满成佛,对一切众生不断地行持着慈悲的情况,记载在《贤愚经》等经典中。《经贤劫论》中讲道:“我在过去卑贱时,缘向释迦大如来,供奉一罐乳糜故,最初发了菩提心。”此前的一些情况,在《毗奈耶经》中讲道:“波斯匿王曾问世尊道:‘世尊啊,你为了获得无上菩提大觉,把第一次供施献给哪位佛陀了?’世尊说:‘曾经在广严城中,我转生为一名叫广严光的陶匠,拜谒到了当时出世的大释迦能仁如来。我在向那位如来进行供养和顶礼的同时,祈祷道:“祈愿缘此极妙发愿布施,我能生于释迦种姓,成为功德、种姓和姓氏三者平等的佛陀!祈愿我能将包括梵天世界在内的一切世界所有弱小众生无畏超度到彼岸的广大寂静中!”这就是世尊最初发心的情形。
    另外,在《阿阇世王悔明经》中讲道:“在成千上万的无数俱胝或那臾多大劫之前,世尊托生为商主的儿子无垢军如来。当时,文殊尊者投生为一位名叫法慧的比丘。法慧比丘将商主的儿子引到了不能月幢如来前,并鼓励向彼如来敬献供奉。那位商主的儿子给不能月幢如来及其八万四千名声闻弟子和一万二千名菩萨等徒众,奉上供养。看见如来愉悦地享用着他的斋饭,商主的儿子非常高兴,心生虔诚,来不及进行完供养程序,就坐在这位如来前了。这时,不能月幢如来向他指明了菩提道。商主的儿子因之生起了不退转大虔诚,进行了皈依,在发菩提心的同时,勉励包括自己的父亲在内的众多有情,发菩提心。自己从此出家为僧,修行着菩提道。”《三聚经》中讲道:“慈悲世尊曾托生为商主的儿子妙喜,向着妙美如来,发过妙菩提心。”《菩萨藏》中说:“无数大劫之前,如来世尊投生为胜寿法王王子,叫精进童子。他当时拜谒了诞生在世间的大蕴如来,并用九十六个俱胝年,向大蕴佛及其声闻弟子等僧伽门徒进行了供养,与此同时,结合亲近承侍,发了菩提心。又过了无数大劫,世尊投生为一位名叫慧贤的商主,拜谒了当时出世于人间的宝支如来。这位佛陀示现了种种神奇变化,使世尊心中生起了虔诚和欢喜,用一千年的时间,向这位如来及其声闻弟子等僧伽门徒进行了供养。与此同时,通过亲近承侍,发了菩提心,圆满了一切菩提道。又过了无数大劫,投生为一位婆罗门的儿子,名叫童子云,拜谒了当时出世在人间的燃灯如来,心中生起了虔诚和欢喜,足足十二年的时间,将自己金色的头发铺作座垫,从内心深处默默发誓道:‘如来啊,你如果不用双脚踩我的头发,如果不授记我成就正等觉,那我会在这儿继续等下去,一直等到身子枯干为止。’如来洞察了婆罗门的儿子的心思,将脚踩在了他用头发铺成的座垫上。童子云非常高兴,向着燃灯佛散上一掬昙花。昙花散出的一瞬间,如来的发髻上空筑起了昙花殿宇,使人感到非常的愉悦和如意。接下来,那新筑的昙花殿宇内住进了燃灯如来,并对婆罗门的儿子进行教诲道:‘婆罗门的儿子啊,靠现在的善根,无数大劫之后,你将会转趋成具足如来、应供、正遍智、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无上士、天人师和薄伽梵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听到授记,童子云非常高兴,欢欣无比,心神舒爽,证得安忍。”
    关于慈悲世尊不忍抛弃其他佛及菩萨未能导化和置之不理的浊世可怜众生,投生为海尘婆罗门,进行发心的情况,在《大悲白莲华经》中作了阐述:“很久很久以前,称作持有大劫之时,世尊转生为海尘菩萨。海尘的儿子海藏婆罗门出家修行,现证了大觉佛果,称作宝藏如来。在如来的眼前,转轮王和一千名阅读吠陀经的如来弟子婆罗门等很多俱胝有情发了菩提心,绝大部分证得了各自的刹土。转轮王心中憧憬的是极乐世界,为证得如此净土,发心的同时,立下了誓言。其他佛子大德,只会垂注容易化度的众生和极为清净的刹土,不会理睬这个仅有百岁人寿的斗诤时期。海尘婆罗门因生大悲,在宝藏如来前,为了能在五恶浊世,斗诤时期,成为可怜有情的怙主和救星,进行了发心和发誓:‘如来尊者,我祈愿很多俱胝众生证得无上正等觉,他们也通过各自的发愿住持未来各大刹土!祈愿所度众生心地清净,守护善根,具备一切有利于导化的因素!祈愿如来为星护等一千零四位阅读吠陀经的婆罗门子进行授记,预示他们在未来的贤劫中成佛!祈愿这些正士以三乘佛法调化具足贪、嗔、痴、慢的众生!祈愿如许众生彻底抛弃深重烦恼障及斗诤时期的恶浊,成为薄伽梵僧伽,并能断除造五无间罪、舍弃正经佛法、诽谤圣者、执持邪见、远离圣者七财、不孝父亲、不孝母亲、不恭敬比丘及婆罗门、造诸恶业、造诸非福德之业、不惧来世痛苦、不行三善行、精进追求人天财富、行三罪行并视之为正见、背离十善业妙道、被一切善知识所弃、被一切善巧所弃、身陷世间囹圄、趋入世间浊流、沉溺无变大河、深陷轮回泥泞、未离无知之暗、未弃一切恶行、舍弃一切空性佛土、偕同一切恶根、被恶道所降伏和获得大恐惧的一切行径!此后,到了贤劫时期,不可教这些善巧正士于佛陀净土娑婆世界抛弃那些八十岁人寿的众生,不可抛弃那些沉沦世间浑流和轮回轮转的没有找到怙主、救星和友军的已成为痛苦之容器的有情,不可仅仅主持各自的刹土而只加行极具有暇、圆满诸愿、造就善根、坚持精进和圆满摄受特别承侍众多佛陀的化机之事!’宝藏如来教诲道:‘婆罗门,是啊!你为众生作出了这样的发愿,祈愿他们圆满一切佛土功德,我也会一一授记。’海尘婆罗门紧接着祈求道:‘薄伽梵世尊,以我为例,当我心如紫根树叶般颤抖并生起极大悲痛、浑身赢弱枯瘦和非常疲倦之时,薄伽梵啊,如果这时我被众菩萨抛弃,推向浊世黑暗深渊,实难想象!所以,那些被众位佛菩萨所抛弃的有情,成了我怜悯的对象。薄伽梵啊,我这个僧伽愿在浩若恒河沙粒颗数般的第一个无数大劫之后,进入第二个恒河沙粒颗数般的无数大劫中,迎来人寿一千岁贤劫时,靠长期加行菩萨善行的功德,彻底摆脱轮回的恐惧!另外,祈愿我能在无量无数个俱胝那由陀1大劫,努力加行欢喜妙定力!祈愿如此顶礼超越三世菩萨,过去无上菩提萨埵为证得正等觉佛位而修行时,也不曾为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而加行过如此的欢喜妙定力,将来出现的那些无上菩提萨埵为证得正等觉佛位而修行时,也不会加行如此的欢喜妙定力!祈愿我能加行空前绝后的欢喜妙定力!祈愿将来的所有大悲菩萨具足戒律功德!祈愿我初发菩提心的功德能够促成所有未来菩萨的大悲心愿!’他发了如许五百大愿后,立誓要在未来时主持娑婆世界,出世为浊世众生的怙主与救星。宝藏如来等十方佛菩萨同着‘善哉’声,作了无上颂扬:‘好似百花丛中白莲最为美丽,无与伦比,在一切佛子大德中,你最具大悲,智勇无双!’文殊怙主上师尊:见到他圣皆抛出,可怜浊世众有情,圆满摄受导化故,纷纷誉为白莲花!”
1无数个俱胝那由陀:无数为六十位数,俱胝为八位数(千万),那由陀为十二位数。无数个俱胝那由陀是七十八位数。

    关于大悲世尊发心的情况,所述极繁,可分为何时初发菩提心、最初缘何发心、具有哪些发心阶段和为稳固发心再三发心等不同类别,不胜枚举。我只是依据律、经二藏内容,叙述了释迦牟尼佛祖发心功业的某一侧面。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6:53

第二节积集资粮

    佛祖积集了三个无数大劫的资粮。
    关于中积资粮的情形,有下乘和上乘两种不同的观点。
    先讲下乘观点,在《毗奈耶经》中讲道:“从大释迦能仁到,护国薄伽梵出世,诚向七万五千佛,我奉供养和承侍;从彼妙行如来到,帝幢薄伽梵出世,诚向七万六千佛,我奉供养和承侍;从彼燃灯如来到,饮光薄伽梵出世,诚向七万七千佛,我奉供养和承侍。”
    世尊生之为陶工的幼儿能明时,拜谒了当时住世的大释迦能仁如来,通过供奉芝麻油,使如来心中产生了欢喜。从此开始,一直到充当护国如来的仆人,通过供奉和承侍七万五千位佛陀等的善行,积集了无数大劫的资粮,结束了第一个无数大劫。善行如来出世时,世尊向他作了供奉和承侍,而且在这位如来圆寂后,为他修筑了灵塔。很久很久以后,帝幢佛出世,世尊拜谒这位如来的同时心生大喜而双手合十,敬献了赞歌。在此期间,通过供奉和承侍七万六千位佛陀,积集了无数大劫的资粮,圆满了第二个无数大劫。此后,向出世的燃灯佛散上蓝优昙花朵和进行祈祷的那时起,一直到饮光佛出世并依从他出家和发心的那一天,通过供奉和承侍,使七万七千位佛陀心生欢喜,积集了无数大劫的资粮,圆满了第三个无数大劫。《俱舍论》中说:“毗婆尸、燃灯和宝顶,出世于三大无数劫中的最后一劫,最早的是大释迦能仁。”按照其中观点,出世于三无数大劫之最后一个无数大劫的如来,不是《十七事》中所说的佛陀。《俱舍论》中还说:“从大释迦能仁佛到大宝顶如来出世,通过供奉和承侍七万五千位佛陀,圆满了第一个无数大劫的资粮。从此开始,一直到燃灯如来出世,通过供奉和承侍七万六千位佛陀,圆满了第二个无数大劫的资粮。再从此那时候起,一直到毗婆尸如来出世,通过供奉和承侍七万七千位佛陀,圆满了第三个无数大劫的资粮。此后,还需足足一百大劫修行成就大丈夫相之因,转生为婆罗门之子,通过七昼夜转绕提沙佛,进行了巡礼,并赞提沙如来道:‘如同尔般上士沙门尊,天人世界、毗沙门方域,神殿山林诸方道场等,游遍大地不见第二个。’靠此赞颂的祥瑞福泽,圆满了九个大劫的资粮。”《十七事》中说道:“大宝熠熠生辉处,我为提沙大如来,一偈韵文赞颂故,得圆资粮九大劫!”据说,此后又过了九十一个大劫,近具城中出世了饮光佛。世尊在转生为叫上人的婆罗门子前,已经圆满了成就大丈夫相的一切根因。所以在那时,婆罗门的儿子上人往生为叫白幢的兜率天宫天神之子。那么,从毗婆尸如来时起,世尊为何圆满了三个无数大劫的资粮,尚未大觉成佛呢?原因是当时还未圆满成就大丈夫相的根因。总而言之,当时虽然积集了三个无数大劫的资粮,仍然不能说已经圆满了一切功德。一直到饮光佛出世时,才因加行净行,转生为兜率天宫天神种。我是依据《大种经》,得出这个结论的。《宝鬘论》中讲道:“佛陀大丈夫相的成因是这样积集的:一切世界的福德和成就听闻、独觉的福蕴之总和,乘以一十,能形成佛陀汗毛的一个毛孔;为生成浑身毛孔而必须具备的福蕴之总和,乘以一百,方能形成一个大丈夫相;成就剩下的三十相的一切福蕴之总和,乘以一千,能形成佛陀眉间的一根白毫;成就所有眉间白毫的一切福蕴之总和,乘以十万,能形成佛陀的顶髻。”关于薄伽梵世尊初圆六度的时间,《俱舍论》中讲道:“悲悯一切众生故,布施而圆布施度,断绝贪执等恶支。靠彼不动忍戒及,可赞百劫之精进,以及即可禅定心……”诚如斯言,《十七事》中讲述了菩萨1在数劫之中靠大悲心将自己的身体、一切财富、极其疼爱的孩子和爱恋的妻子等毫无吝惜地布施与他人并最终生之为救度一切的太子而圆满了布施度的情形。此外,还讲道,数劫之中,菩萨2不去计较别人的恶意加害,亲自承受苦难、严禁身语二业的恶行之门,坚持忍耐,将贪执连同自己的肢体及其分支毅然断绝后,圆满了心不动忍辱和持戒二度:菩萨3转生为婆罗门的儿子时,用一偈颂词,给提沙佛,讴歌了整整七个昼夜,圆满了精进度;后来出世为悉达多太子时,在金刚座,黄昏时分降伏了妖魔,到了黎明,现证了固若金刚般的等持,圆满了禅定和智慧二度。
1菩萨:此指释迦世尊。
2菩萨:同上。
3菩萨:同上。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6:55

    根据上乘观点,可分为把握所积资粮的自性、何时积聚与如何积聚三大内容。
    首先讲述第一个内容。对资粮这一概念的把握,正如常言所说:“恒练习惯,再三积善。”在善构梵语中,将资粮称之为“三拔喇”1。“三”指“三怛那”2,意为恒常;“拔”指“拔那”3,意为谙练习惯;“喇”指“喇氐那”4,意为再三。恒常不断地再三谙练习惯,就是资粮。《经庄严论》中讲道:“诸位菩萨之资粮,福德智慧无分别,清除它事烦恼心,增上轮转彼轮回。”成为胜生增上之因的有漏无漏诸善,是资粮的本质即自性。依据慈悲和发心,通过断除执相的智慧和摄受善根的方便,或舍或守地利众并摄受一切善法的善根,叫做福德资粮;对观想妙慧空性的理论内涵,进行不存邪见的分析的智慧领域的善根,叫做智慧资粮。从成就究竟果位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可以将修成法身和色身的方便法门的一切善行和妙慧所涵盖的善根,认作资粮的自性。成就色身的独具特色的布施度善行,用方便摄受后,叫做福德资粮;成就法身的独具特色的智慧度善行,就是智慧资粮的自性。从上述内容得知,资粮可以根据自性,分为方便和智慧两大类。暹底上师根据所处地位的不同,对于资粮,做过这样的叙述:“对于发心、意乐加行、增上意乐、六度等无量事、现证、四摄事、分别明示、二资粮、菩提分别及相同、三摩地等,以及陀罗尼等,极具同步实践的方便。”依据这种观点,可以具有八十无穷、三十七道品、二十二发心、四摄受、四行门、四加行和三学等各种分类法,但若依据大乘道的分类方法,可扼要地归纳为六度。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属于福德资粮;精进度,有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的因素;禅定和智慧二度,属于智慧资粮。《入论》中讲道:“大多数善逝者,赞扬居家之人修行布施等三法。这三法就是所谓的福德资粮,也就是修成佛陀色身的根因。”这段话将布施等三条福德资粮,解释为色身的根因。关于精进属于二者的情况,《入论》中也作了阐述:“一切功德随行于精进,福德和智慧资粮是成就功德和精进的根因。”由此可得,精进度,可同时属于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上文中讲道,布施等三度属于福德资粮,从中我们不但要推知禅定和智慧二度属于智慧资粮的范畴,而且要知道他们是法身的成因。说到这儿,要明白的是,所谓的布施等三度属于福德资粮和禅定度属于智慧资粮,指的是它们的主要倾向,而不是说绝对地只归属于某一资粮范畴。因为,持戒和忍辱二度,有智慧资粮的因素,而禅定也有福德资粮的因素。《宝鬘论》中讲道:“诸位佛陀色身者,出自福德资粮中;总之法身已出自,国王智慧资粮中。”《六十正理论》中说:“愿得出自福德和智慧的两个正士身!”出自那不在有边的用大智慧降灭了二障及其习气并不断修定法性而圆满智慧资粮的、不局限于涅槃寂静之边而靠大慈大悲不断加行利益与虚空等量的有情事业的圆满受用身即报身,以及殊胜化身等色身,出自属于广大道次第和方便法门的正圆满资粮中。《现观庄严论》中讲道:“缘智慧故,不在有中;缘慈悲故,不在寂中。”《不可思量密经》中说:“智慧资粮,是能厌离舍弃一切烦恼者;福德资粮,是能亲近抚育一切有情者。薄伽梵啊,缘于斯因,登地菩萨会精进于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的积集。”菩萨想升向佛的果位,要将不分方便和智慧的二资粮相结合起来,予以精进修行。在《维诘摩所说经》中详细地讲道:“什么是众菩萨的束缚和解脱?在轮回中无方便而引摄众生是众菩萨的束缚之所在,在轮回中依靠方便行众生所行是众菩萨的解脱之所在;在轮回中无智慧而引摄众生是众菩萨的束缚之所在,在轮回中依靠智慧行众生所行是众菩萨的解脱之所在;不具方便的智慧是束缚,具足方便的智慧是解脱:不具智慧的方便是束缚,具足智慧的方便是解脱。”方便和智慧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菩萨度达制胜佛陀功德大海的彼岸来说,好比鹅王飞天,不能离开它的两个翅膀。《入论》中讲道:“那洁白的世俗羽翼丰满的鹅王,在士夫之鹅前颤栗。士夫之鹅借助善行风力,飞向佛祖功德大海的彼岸。”
1:三拔喇:saṃbhara
2:三怛那:sadana
3:拔那:bhana
4:喇氐那:ratina

    现在讲第二个内容,即何时积集资粮的情形。关于世尊积集资粮的时长,有三、七、十或三十三个无数劫等不同的观点。布顿仁波切认为:“《方广大庄严经》中的‘七无数正修一切善根’句,说明用了七个无数劫。声闻藏部分内容中,认为是十个无数劫,当年静天论师阅读过这些内容。”《八千颂大注》和《俱舍论释》都说:所谓的三个无数劫的说法,是不了义观点:根据了义观点,需要积集三十三个无数劫。这三十三个无数劫是这样积集的:在资粮道时积一个,加行道时积两个,资粮道十地中,每一地积三个,累计起来就有三十三个无数劫。弥勒讲过“地为首要者,此时劫无数”和“圆满三无数,究竟修行道”等语,他倾向于三个无数劫的观点:资粮道和加行道中积一个无数劫,未净七地时积一个无数劫,清净三地时积一个无数劫。综上所述,好像在三个无数劫和三十三个无数劫两种说法之间存在着矛盾。其实根据原话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的话,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对无数大劫一词的理解方法,共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每一个大劫中包含着无数个年份、月份及刹那,所以对此大劫前冠之以无数,含有无数个时间段之意。第二种观点认为,每一个无数大劫中,大劫的数量就有无数个。想要成佛,需积集许多无数大劫资粮的时候,对无数的解释,同于第一种观点;说只需三个无数大劫时,对无数的解释,同于第二种观点。圣识一切的布顿大师说:“经藏中所讲‘大劫多若恒河沙粒颗数’等语,是符合实际的。”《俱舍论释》讲述了计算无数这个六十位数的方法:“个、十、百、千、万、亿1、兆2、俱胝3、梯4、阿庾多、摩诃阿庾多、那由陀、摩诃那由陀、钵罗庾多、摩诃钵罗庾多、矜羯罗、摩诃矜羯罗、频婆罗、摩诃频婆罗、阿閦婆、摩诃阿閦婆、毗婆诃、摩诃毗婆诃、嗢蹭伽、摩诃嗢蹭伽、婆喝那、摩诃婆喝那、地致婆、摩诃地致婆、醯都、摩诃醯都、羯腊婆、摩诃羯腊婆、印达罗、摩诃印达罗、三摩钵耽、摩诃三摩钵耽、揭底、摩诃揭底、拈筏罗阇、摩诃拈筏罗阇、姥达罗、摩诃姥达罗、跋兰、摩诃跋兰、珊若、摩诃珊若、毗步多、摩诃毗步多、跋罗搀、摩诃跋罗搀和阿僧祗5。”在这些数目中,脱了八个数位,据传,克什米尔班钦·释迦室利,经从经文中零零星星地搜集,摩诃跋罗搀之后,补充了那勒弩勒、摩诃那勒弩勒、嗢喇嗢喇、摩诃嗢喇嗢喇、挈瞿、摩诃挈瞿、颉信、摩诃颉信八位数目。此外,《算学论典》中,以四无量之名6和每一个无量名前冠以大字构成的八位数目,顶替了那勒弩勒等八个数目名称:“个、十、百、千、万、亿、兆、俱胝和梯等九个数目名称,只有单数,阿庾多、那由陀、钵罗庾多、矜羯罗、频婆罗、阿閦婆、毗婆诃、嗢蹭伽、婆喝那、地致婆、醯都、羯腊婆、印达罗、三摩钵耽、揭底、拈筏罗阇、姥达罗、跋兰、珊若、毗步多、跋罗搀、慈、悲、喜、舍等数目名称前,加上大字,成了五十位数。再加上前面的九位数,就有了五十九位数,无数是六十位数中最后一位数目的名称。”世尊为积集三个无数劫资粮,最初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讲道:“善男子啊,说其原因,修行菩萨如来果位之事,难以思量。如此修行,仅靠三个无数劫是无法成就的。只能从菩萨入于平等空性时开始,计算积集资粮的大劫数量。”由此可得,最初发心的那一刻,并没有开始积集资粮的三无数劫。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究竟一乘宝性论》略本中讲道:“具足妙与愿之力,勇识呈现殊胜时,菩萨开始修行彼,三大无数劫资粮。”所谓妙者,指的是善。因为具有善力,所以不会被非善者所降伏。所谓愿者,指的是发愿。靠发愿之力,能够经常碰到良师。所谓勇识者,指的是即使被非善之友军所攻击,也绝对不会放弃菩提心,而处在极具殊胜的状态中。能看见的佛法和将于看不见的来世增生的佛法,会获得不断的增长。以此积集功德,不仅不教功德受到损坏,而且永远不会餍足于微小的功德。一直等到具足上述四大功德7时,才开始了资粮的积集。什么时候具足了善力等四大功德,什么时候就步入了资粮道。
1亿:此指十万。
2兆:此指百万。
3俱胝:此指千万。
4梯:此指万万即我们经常所说的亿,此后数日以此类推,不作一一说明。
5阿僧祗:汉译无数。无数不是说大得无可计数,而是六十位数的名称。
6四无量:慈、悲、喜、舍四大无量。
7具足上述四大功德:指具善力、具愿力、具勇识和具殊胜。

    第三个内容是如何积集资粮。在诸部菩萨藏中记叙道:难以思量的三个无数大劫之前,如来诞生为胜寿王王子,叫做精进童子。当时恰遇大蕴如来出世,王子通过向这位如来承侍成就了善根。从此开始,积集了一个无数劫的资粮,证得了第一地。此后,在赡部洲金城中,诞生为名叫慧贤的商主,给出世的宝支如来进行了承侍,步随佛尘,受领了训导。这样,积集了又一个无数劫的资粮,从第二地开始,次第修证到了第七地。接下来,如同前文中所述,诞生为名叫童子云的婆罗门之子,拜谒了当时出世的燃灯佛,并通过将自己的头发铺做燃灯佛坐垫和恭敬散上一掬昙花,使这位如来心中产生了欢喜。于是,燃灯佛预言道:“在未来之时,你会修成释迦牟尼佛。”婆罗门的儿子童子云听到预言,非常高兴,心生安乐,获得无生法门,参悟了忍辱。证得忍辱的第一个刹那间,跃向上空,于七棵多罗树树梢,现前了六千次禅定,参悟了第八地。后来说道:“五朵昙花散燃灯,发髻铺成坐垫故,无生法中证忍辱,授记‘会成释迦佛’!”佛言中讲道:“燃灯恩赐我,授记预言故,获得第八地,并证十自在。”据说,从此开始,通过积聚最后一个无数大劫的资粮,现证了第九、第十两地。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20-6-5 16:56

第三节现觉成佛
    现正等觉的情形,有小乘声闻部和大乘两种观点。
    先讲前者。《毗奈耶经》和《俱舍论》认为:菩萨1在积集三无数大劫资粮、承侍诸佛和修习六度的时候,还是个凡夫俗子。在兜率天富转生为天神子白幢圣者,是菩萨在六道轮回中的最后一步。于兜率天宫中穷尽寿命利益所化众生之后,想下凡赡部洲,根据五照见诞生为净饭王太子,圆满了一切技艺,纳娶了释迦种耶输陀罗等六万名嫔妃,一直到二十九岁,过着居家生活。二十九岁时,看见实现净土诸神一直勉励加行的事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清净塔前出家。接下来,尼连禅河畔苦行六年后,来到摩揭陀金刚座毕波罗树2下,黄昏时分降灭了妖魔:子夜时依靠四禅定正行,心中生起加行道之前的所有道次第;黎明晨曦熹微时,用金刚般的修道禅定,彻底断除了三毒及其种子,现觉成佛。此情此景诚如《俱舍论》中所说:“成佛及证麟角觉,靠一禅定达究竟。”此后,来到波罗奈斯,对憍陈如等五比丘和称子等五亲近比丘为主的有情众生,根据各自的大种、意乐和根器的特点,分别予以慈悲摄受,直至最终将末迦梨须跋陀罗引入正道,通过不断转动法轮,让所有化机获得了成熟解脱。于是在拘尸那城涅槃灭寂,整个身体敛入虚空。这种小乘观点认为,前文中所述的从积集三个无数大劫资粮的时候起,一直到悉达多王子于黄昏降妖除怪前,仅仅是凡夫完成资粮道的过程。
1菩萨:指释迦牟尼佛,下同,
2毕波罗树:传说中的菩提树。

    第二是大乘观点,分别讲了于色究竟天成佛和赡部洲成佛两大内容。
    关于前者,《楞伽经》中说:“欲界无色界,诸佛难为觉;惟色究竟天,离贪证大觉。”又说:“种种珠宝增美之,色究竟天怡心神;缘处净居天宫故,正觉如来证佛位。”《金刚顶论》中说:“密严刹土悦心性,未坏严密净土界。彼有如此诸佛法,圆满受用之情形。”菩萨步入资粮道,证得十地,积满三无数劫资粮,从最后有成就菩提时,形成了全面净冶自己的世界等法力的密严刹土中,能受领到十方佛陀的大光明灌顶。这时,菩萨现证到首楞伽摩或金刚般的禅定,并在此定生起后的第二个刹那,证得具足法身相的圆满报身自性,现前大觉成佛。如金刚般无相续后际之道的修行道禅定,彻底断除了一切智障并证得解脱道的法空,就是自性身;现观如所有和尽所有所知的根本位和后得位二相相同的智慧,即究竟智慧法身,就是遍智;由相好所庄严的是圆满受用的报身;能不断示现与所化芸芸众生等量的幻化相者,就是化身。在密严刹土,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证得上述四身。《疏要庄严论》中讲道:“在十地相续后际,证得与相好庄严身同种的法身时,具足五相、五功德和五决定,成就圆满受用身即报身。”又说:“要知道佛的若干俱胝化身,受到报身与一亲因和合性的观待,终以形成相属状证得。”《入中论》中讲道:“为使虚空无垢月光明,尔奋此前已证十力地,刹土精进利众摄一切,究竟妙位以及静功德!”对众菩萨成佛之所和报身佛住地刹土位置的把握,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说,那刹土就在净宫附近,有些人说,在色究竟天外的净宫上方,有一叫摩诃菩提住地的刹土,有的人则说,那物与藏均被鲜花所庄严的净土,就是这个刹土,还有的人说,一切如来的刹土,就是同一个净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阿含经》中讲道:“恰似龙王将云团,一一散向天穹间,诸佛根据自己愿,各自刹土分别现。”众菩萨通过圆满修炼自己成佛的净土,根据不同的祈愿,形成不同的刹土。好比赡部州各地都不可能是同一个样子,所有刹土也不会完全相同。如同四禅定、天众和无量宫同时显现,众菩萨靠圆满修炼各自净土的法力,根据祈愿成就自己所憧憬的密严刹土相。这是珀东班钦·吉麦扎巴1的观点,后来的大多数善巧智者,都同意他的这种观点。
    第二个内容是在此赡部洲以殊胜化身相成佛的情形。我们的慈悲世尊,虽在无量大劫以前,就已正觉为帝释幢佛,为化度所化众生,不断地示现着反复成佛和再三转动法轮等如来功业,以菩萨相利益着无可思量的化机。《父子合集经》中说:“但为怜众生,化度有情故,大勇化身相,亿兆时反复,示现成佛相,尚无餍足心。”《妙法莲花经》中讲道:“难为思量千俱胝,永无利众终绝期。即便正觉妙大觉,我仍恒常说妙法。”正如这些经籍所述,慈悲世尊在学道时,通过承侍恒河沙粒般无数无量的如来,完成了圆满、成熟和修炼三个方面的善行,于密严刹土,现证了具足五决定的报身。从此,这样的报身不会退转,傲行虚空,在一切净土中,根据不同化机的大种、意乐和根器的具体特点,幻化出无数个千万阿庾多相,利益着有情。接下来,到了实现此前所作发心和祈愿内容的时刻,在此娑婆世界,再现化身相及成佛状,通过给三种不同根器的化机转动法轮等加行,圆满了十二宏化。一般来说,慈悲世尊的身、语、意三密功业,除却佛陀,包括证得八解脱的菩萨和罗汉在内的行走在大地上的善巧,没有言谈乃至耳闻的缘分。但喜欢以数字赞颂的众位善巧根据加持缘机等的情形,归纳成了十二条功业,也就是十二宏化,并创造了相应的名称术语。十二宏化的计算方法,存在一些分歧。《宝鬘经》所说“天众全下”句,指世尊到三十三天化度母亲后,顺着琉璃梯降凡到了人间,这就是从天降凡的功业,计在首位。而在《方便经》中说“善于妙法衰”时,将衰败佛法的情形也计为一个功业。佛陀通过指明佛法衰败状,阻止了众生背离佛法的行为,所以计做第一个功业。《二庄严释论》以“住兜率天宫等”句,将居住于兜率天宫的事情,算成了第一个功业。又有将士夫诞生为第一功业的、合怀胎与降生二业为一的计算十二宏化的方法。如此等等,迥异颇多。大家都公认的方法是,降生于世和兜率降世二事中选一件,当作第一个功业。《宝性论》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大悲悟世界,遍览诸界后,法身未动摇,种种幻化相,兜率宫降世,入胎且诞生,精通工巧明,欢喜受妃眷,出离而苦行,往诣金刚座,降魔正等觉,转动妙法轮,入于大涅槃。以此未净界,导化轮回众。”菩萨圆满三无数劫资粮,证得十地,通过最后在密严刹土中,现证了圆满受用的报身。接着,在没有动摇法身的前提下,靠神奇幻化,心怀此方世界化机,次第圆满了兜率降世(1)、入住母胎(2)、顺利诞生(3)、精通工巧(4)、喜受妃眷(5)、出离出家(6)、苦行难行(7)、诣金刚座(8)、降伏魔军(9)、成正等觉 (10)、转妙法轮(11)和入大涅槃(12)十二宏化。如此十二种成道相,并非只显现这一回,在亿兆个世界中,通过不断地重复示现,针对每一个化机的具体缘分,分别予以导化,在轮回成空之前,不会停止化度事业。
1珀东班钦·吉麦扎巴:又名珀东·确列朗杰,是藏传佛教珀东派的创始人。

大肠金 发表于 2020-6-7 11:00

赞赞赞!

学道 发表于 2020-7-4 11:13

随喜赞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赛仓仁波切《殊胜赞注疏 一 总说略传》